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正>由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治疗药物监测学术年会",定于2021年9月24-2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会议将围绕治疗药物监测(TDM)技术与标准、TDM在多学科治疗中的临床实践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共同推进治疗药物监测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霉酚酸(MPA)在临床器官移植中的治疗药物监测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MPA治疗药物监测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结果MPA在移植患者体内曲线下面积(AUC)的个体间差异超过10倍,而且其AUC与谷浓度的变化可以预测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因此许多研究者认为需要进行MPA的治疗药物监测,尤其是器官移植术后初期。结论进行MPA的治疗药物监测(TDM)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遗传药理学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药物代谢酶、药物靶目标/受体和药物转运体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反映了药物反应的基因多态性。了解遗传药理学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查阅了近10年国内外文献资料。回顾了治疗药物监测(TDM)的发展与现状,介绍了遗传药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对传统TDM和遗传药理学TDM的优缺点作了比较;介绍了遗传药理学在个体化用药中的主要应用。结果与结论治疗药物监测将不仅仅包括药物浓度的测定和解释,还将考虑病人的遗传信息来选择药物和调整剂量,为临床个体化用药开辟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中药汤剂安全性主动监测方法,并对含黄连的中药汤剂进行安全性主动监测,了解含中药黄连的汤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特征。方法:以访谈方式,对使用含黄连的中药汤剂的门诊患者进行用药调查,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用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含黄连的中药汤剂的201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5%(18/201)。排便次数增多10例,便秘4例,恶心反胃4例,但症状较轻微,均未影响药物继续治疗。其不良反应发生与用药剂量、患者体质、药物配伍密切相关。结论:本项研究探讨了中药汤剂不良反应与患者体质寒热虚实、药物配伍的关系,为探讨中药不良反应发生规律、探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不良反应监测方法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他克莫司 (tacrolimus,FK5 0 6 ,Prograf )是一种强效的免疫抑制剂 ,它是从链霉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药效强度是环孢素A(CsA)的 10 0倍。FK5 0 6于 1980年被引入临床用于器官移植患者的一线和救援治疗。由于其治疗效应和毒性的剂量相关性、窄的治疗窗、细胞色素P450 中介的药物相互作用、免疫抑制下移植物功能紊乱和药动学个体差异较大等都决定了对FK5 0 6稳态谷浓度进行治疗药物监测是十分必要的[1] 。根据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 ,TDM )结果适时调整用药剂量是减少FK5 0 6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认知心理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艳  潘从清 《天津中医药》2006,23(3):203-205
[目的]从完善心理防御机制入手,采用认知心理治疗的合理情绪疗法联合药物治疗,以降低、稳定2型糖尿病(2TDM)患者血糖。[方法]本着自愿保密的原则,对36例经过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检查确诊的,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TDM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心理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选用一般健康问卷-28(GHQ-28)、防御方式问卷(DSQ)、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Formy),3个自陈量表对每例入组患者进行心理测试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测试、化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能够频繁使用成熟防御方式,降低了焦虑,减少了不成熟防御方式的使用,HbA1C下降较明显。[结论]证明了防御方式的改变和完善对2TDM患者缓解焦虑情绪、稳定血糖有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药治疗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有关其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的报道逐年增多,为避免或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及其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中药治疗药物监测及科学个体化给药的实施将发挥重要作用。中药治疗药物监测将最大可能的在选定患者中联合传统模式和根据个体的遗传多态性即药物遗传学同时进行监测。对其与临床个体化用药关系的研究,将是中药个体化给药发展的一个很好趋势。随着进入个体化药物治疗时代,我们不仅将对某一特殊的患者给予最好的药物,而且在治疗的一开始就给予最有效与最安全的药物剂量,彻底实现中药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药物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9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MTX 50mg单次肌注,治疗组除用 MTX外每日加用中药口服;定期监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B超监测盆腔包块情况,直至正常.结果:对照组治愈率66.7%,治疗组治愈率93.3%(p<0.05).结论:MTX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好,能保留病变部位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临床安全性监测质量控制指标的构建与效应。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医院接受中药方剂治疗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方剂临床安全管理。观察组在构建中药方剂临床安全性监测质量控制指标的基础上,进行用药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中药方剂临床安全性监测质量控制指标评分、临床安全用药管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中药方剂临床安全性监测质量控制指标评分、临床安全用药管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中药方剂临床安全性监测指标能够明显提升药物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缪卫红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607-1607
目的:研究中药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6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同治疗,治疗组患者中药益智汤治疗,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评分提高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60%(P<0.05),结论中药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是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药注射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研究的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D)搜索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发表的关于中药注射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从用药品种、用药方式、辨证用药、合并用药和安全性5个方面进行资料提取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83篇文献.共用18种中药注射剂;用法均为每日1次静脉注射,但每1种药物的日剂量、首剂病程、用药疗程各有不同;没有1个临床试验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合并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降纤药、神经保护剂、脱水剂5类专科药物、溶栓、康复、高压氧3种治疗和中药注射剂、中药汤剂;55个试验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其中40个试验没有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注射剂进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存在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强调中医辨证和严格把握其适应证,并注意药物安全性的监测与不良反应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有关中药不良反应报道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中药不良反应报道中应注意的问题古云霞,先静(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近年来,由中药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已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这一现象已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所注意,纷纷进行案例报道,从而为深入研究中药的临床效用,探索对中药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的方法和手段,全面开展对中药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信息资料。一份信息全面的药物不良反应案例报道,往往是识别一种新的药源性疾病,或暴露....  相似文献   

13.
尽管中药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或对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评价都存在许多困难和难题,中药药物动力学的研究仍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分析技术方面已较多地采用了色谱分离技术联用相应的检测手段,使分析方法专一灵敏;在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方面,除血药浓度测定法的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外,根据中药(复方)组成和作用特点,有探讨研究生物效应法(药效、毒效)应用的理论和实践,也有将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PK/PD)引入到中药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同时也开始注意到中药体内的代谢转化以及中西药合用发生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这些都是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是药物治疗脑部疾病的制约因素,通过分析中药及复方制剂进入血脑屏障的药物成分,可以明确其治疗脑部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为中药及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针对性的实验依据。对部分中药及复方通过血脑屏障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临床药学(C1inical Pharmacy)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是一门多学科、多专业结合的学科,是以病人为对象研究药物及其剂型与病体相互作用和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旨在用客观科学指标来研究具体病人的合理用药。临床药学的内容包括:药师深入临床参与和指导合理用药、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药物不良反应监测(ADR)、药物信息咨询等。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以及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推动了临床药学发展和需求,为医院药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十四种治疗肿瘤常用中药元素含量的测定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肿瘤治疗常用14种中药的元素含量;研究中药元素含量与中药性味功效的相关性,以期为中药的分类和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14种中药中19种元素的含量,用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14种中药分成两大类,与中医药传统性味和功效分类相符,相关系数r>0.80时,有2种药物聚类相似;相关系数r>0.70时,有2对药物聚类相似。结论:用元素含量作为中药的特征对中药进行分类方法可行,相关系数较大的药物,其药物性味功效相似性较大,揭示中药中元素含量与药物性味功效密切相关,为定量判断不同中草药间的性味类属关系提出了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序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来自4个临床中心的11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69例)和西药组(48例),分别予中药序贯治疗以及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变化、证候改善情况,并对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安全性进行监测。结果:中药序贯治疗的短期疗效在症状积分、证候显愈率(44.9%)以及总有效率(87.0%)方面均优于美沙拉嗪肠溶片西药组(20.8%,70.8%)(P<0.05)。中药组对腹胀、肛门灼热和食欲减退3个症状的疗效亦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序贯治疗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认可。本文查阅文献,探讨目前中医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常用药物及方法的应用。从单味中药(大黄)、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大柴胡汤、清胰汤)、中药外敷(芒硝)、中药灌肠等方面对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文章从什么是中药不良反应,正确对待中药不良反应,更新观念加强管理以促进中药合理使用及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中监测数据管理在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8年1~6月在医院进行治疗期间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静脉输液的20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管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学管理。观察组给予集中监测研究数据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如溶媒选择错误、超适应证用药、重复用药、给药方式不正确、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统计两组患者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中监测研究数据管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在中药注射剂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能够改善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