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璠  陆为民 《吉林中医药》2012,32(12):1193-1195
胃食管反流病病在食管,属胃所主,关乎心肝.病机在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心与胃生理上位置毗邻、经络连属,病理上相互影响、上下传变;肝主疏泄之职,司脾升胃降,“土得木而达”,肝郁可致土壅.从心肝论治胃食管反流病是在调理脾胃功能的基础上,酌加清心、宁心、养心、疏肝、清肝及养肝之品,使心肝调和,胃降如常,诸症得缓.  相似文献   

2.
多娜 《天津中医药》2011,28(6):445-446
1 胃失和降为发病基础王长洪主任认为食管为胃之系,为胃气所主,通过其蠕动功能将食物推进胃中,传化物而不藏,与胃同属六腑的范畴.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食管乃胃之门户,胃土受病,食管亦受影响.反流的形成,首先责之于胃的通降功能失调,气机逆乱,反顺为逆,胃气上逆,《临证指南医案》中述:"胃宜降则和……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脾胃同居中焦,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升降失调,清者不升,浊者不降,清浊相干,形成反流.《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吐酸》中说:"酸者,肝木之味也……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若平素性情急躁或抑郁,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机不畅,横逆犯胃,胃浊上逆,亦成反流.肝升肺降可促进脾运胃纳,使胃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肝气不升,肺失肃降,也会影响脾升胃降功能,致痰气阻隔,上逆于咽,发为本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论述从肺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依据及运用方法。方法:结合历代中医文献,及临床实际应用效果,辨析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提出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的根本病机是胃气上逆,以往治疗多从肝胃着手,以疏肝和胃降逆为大法,但易反复。笔者认为肺有调节一身之气的作用,从肺论治一者可以直达病所,粛降胃气;一者可以开肝气升发之道路使肝气调达,不致横逆犯胃。结论:从肺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依据坚实可靠,临床指导有确切疗效,从肺论治最终可以使人体全身之气调畅,减少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龙祖宏教授应用"和法"思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认为胃食管反流病主要为脾气虚弱、胃气上逆、阴阳失衡所致,脾气亏虚导致水湿及水谷精微运化失常,土虚木乘,脾胃升降失常,胃气上逆,从而导致反酸、烧心等一系列症状。由此龙祖宏教授创立调胃降逆汤,应用此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随证加减,充分体现"和法"思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最为常见类型,其病机为肝胆失于疏泄,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病位在食管、胃,与肺、肝、脾关系密切.笔者采用中药联合针刺治疗本病,从整体入手,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马万千主任医师认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病因病机主要与情志失遂,肝失疏泄,气滞化热犯胃,胃气上逆,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浊邪内生,浊邪随气逆上泛;认为本病病位在食管,与肝、胆、脾、胃等脏腑有关。胃气上逆,浊邪上泛是病机关键。马万千主任医师根据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内镜下无食管黏膜损害的病理特征,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以"降逆"为切入点,治以"降逆疏肝、清热化浊"大法,强调"肝脾同调,脾胃同治",多采用降逆疏肝,肝脾同调、清热化浊,脾胃同治、寒热并用,升降同调等治法,自拟降逆清热化浊方多有效验。  相似文献   

7.
姜程帆  彭君伟  陈江 《河南中医》2020,40(8):1159-1162
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食管,属胃所主。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导致肝(胆)胃不和或肝脾不和;气郁日久,化火生热,胃热上泛食管,发展为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治当平肝扶胃,采用抑木扶土法,以"苦辛泄降,少佐酸味"为遣药原则,采用《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化裁治疗。脾不升清,胃(浊)气挟热上逆,发为胃食管反流病。故调和阴阳,祛其寒热偏盛,使脾升胃降,气机调畅,应为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思路之一。吴门医家对脾胃升降失常的治疗各具特色,薛己治脾,以升为主,遵循李东垣"大升阳气"之法,以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补脾之虚,升下陷之清阳;叶天士调胃,以降为先,遵循张仲景"急下存阴"法,创立"胃阴学说"。胃食管反流病与肺脏有一定关联,肺主肃降,助胃使浊阴下降,肺胃不和,胃气上逆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之一。当降肺降胃,用药以"轻剂清降,以及苦辛寒开肺"为原则。吴门医家着眼于全身气机升降平衡,论证了脾升胃降和肝升肺降对维持脾胃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在胃食管反流病的升降治法中既疏肝肃肺,又善补胃阴,调和脾阳胃阴。  相似文献   

8.
何晓晖教授认为食管具有以降为顺、以柔为喜、以空为用、以衡为健的四大生理特性;肝胆失于疏泄,脾胃升降失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病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以衡法为基本法则,并提出了三大治疗要点:①整体论治,以平为期;②宣通气机,升降相因;③刚柔相济,润养为要;常用自创新方—降逆调胃汤为主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多因饮食不节、七情失和、素体禀赋虚弱等原因,导致脾胃受损,土壅木郁,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出现反酸、烧心、嗳气、胃胀等症状。其发生与肝、脾、胃密切相关,气机逆乱,胃失和降是其基本病机。由于本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发作,易成为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而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指因疾病反复发作所导致的脾胃虚弱,标实是指由于脾胃虚弱、脾失健运、土壅木郁、气机不畅所导致的痰湿、气滞、热郁、血瘀等实邪。最后结局是痰气郁(瘀)交阻,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从而引起反酸烧心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纵观核心病机,乃"气郁"、"痰阻"导致的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治疗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时宜"从气而治""从痰而治"。  相似文献   

10.
汪银莹  顾勤 《吉林中医药》2013,33(2):124-127
胃食管反流病中常见胆汁反流,且大多与酸反流并存.西医治疗以抑制胃酸分泌、促胃肠动力为主.中医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病机在胃气上逆、脾失运化,临证治疗以和胃降逆为主,或疏肝清热,或健脾益气,或宣肺降逆,或降气化痰,或滋阴清热等.顾勤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关键为肝胃郁热,少阳枢机不利,气机上逆,故治疗时以调气机之经方小柴胡汤,可疏利三焦,调畅气机,疗效较好.此外,临证中见肝肺气逆证,如:咽中堵塞感或异物感,但饮食下咽无碍,可予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加减,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6,(2):269-270
胃食管反流病与"肝脾胃"相关,临床多从肝脾论治,部分患者效果不甚理想,且复发率较高,采用肃降肺气的方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取得一定疗效。脏腑理论方面:"肺者,气之本",肺居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华盖,肺胃之气皆以下降为和,并相互影响。胃气不降可致肺气上逆,肺气上逆也可促使胃气上逆。经络循行方面:肺经起于"中焦",又"还循胃口",故与"胃"关系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必然互相影响。经脉主病方面:《脉书·十一脉》记载:"其病:心痛,心烦而噫。诸病此物者,皆灸臂泰阴脉"。故从"肺"论治胃食管反流病有脏腑和经络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文正教授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与脾肾密切相关。脾气虚弱,肾精气亏虚,皆可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吐酸。故提出从脾肾论治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上采用补脾疏肝、滋阴温阳、和胃降逆等方法,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3.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孔文霞教授认为该病病因为脾胃虚弱、胃气上逆,关乎虚、痰、火、瘀,治疗以健脾和胃、通腑降逆为主,配合疏肝、清热、化痰、活血等法,疗效显著。总结孔文霞教授诊治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独特经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刘桂颖教授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经验。刘桂颖教授认为形成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关键是气机升降失常,病机为胃气上逆,肺失肃降。因此治疗本病应从肺胃而治,以肺为标、以胃为本,达到标本兼治。治宜理气化痰,降逆和胃,刘桂颖教授在临床上采用温胆汤和乌贝散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胃食管反流病虚实辨证分型论治经验。方法:查阅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文献,结合大量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周斌副主任医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结果: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辨证与辨症相结合,将本病分为肝郁脾虚和肝胃不和虚实两种证型,并针对证型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疗效。结论:遵循中医辨证的客观化和简易化原则,将胃食管返流病分为虚实两大类型,不仅使临床诊断治疗简洁方便,使科研病证分型清晰,更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朱西杰教授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通过深入研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原因及机制,提出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由诸多因素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从而引起恶心、呕吐、反酸、嗳气、胸骨后痛伴灼热感等症状。在临证中,朱西杰教授运用自创专利复方蜥蜴散,从疏肝健脾、和胃降逆和保护修复胃黏膜等方面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探讨降逆和胃法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作用 ,31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降逆和胃法治疗 4周 ,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 2 4小时食管 pH值和胃食管反流的症状积分。结果 :降逆和胃法能明显降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长时间反流次数、pH <4的反流时间以及 pH <4的反流总百分时间 ,并能明显改善其症状。提示降逆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食管反流病经西药常用方法治疗后其反酸、烧心等症状不能有效缓解的疾病。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特点是胃酸多而胃气不降、瘀血内结成痼疾、脾升胃降功能难复,因此,治疗要除胃酸过多之害,活血化瘀以截病深成痼之势,健脾和胃以复脾升胃降之功。  相似文献   

19.
邵铭主任医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万凌峰 《河南中医》2009,29(8):749-750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邵铭主任医师认为,其病位在食管,与肝、脾、胃密切相关,主要病机为肝胃郁热,胃气上逆,食管失调,应疏润和胃为治,疏者,疏肝理气,降逆和胃,通泄郁热;润者,滋阴养胃,润泽食管;久病入络者,应取辛润活血通络之法。  相似文献   

20.
曾升海主任医师认为,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病因病机为胃失和降,郁热上逆,故临床以降逆、清热之法治之,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