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伟 《世界中医药》2014,9(11):1494-1496
目的:探讨倍生冲剂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采用平行对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均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倍生冲剂,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尿微量白蛋白(u Alb)、24 h尿蛋白定量、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8.13%、59.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12周后临床症状积分及各项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生冲剂能明显改善Ⅲ~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同时降低尿蛋白,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冈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血液透析治疗,记录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相关指标、血液毒素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血液毒素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血液毒素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维持患者的机体平衡,对病情的痊愈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倍生冲剂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倍生冲剂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影响。 方法 :选取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臂中肌周径(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Fr),体重指数(BMI),空腹血清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SF)水平,并采用及主观整体评估法(SGA)评分法进行营养状态评分。 结果 :倍生冲剂组治疗后ALB,PA,SF水平及SGA积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而人体测量指标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 :倍生冲剂可改善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中药影响微炎症状态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虫草益肾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与贫血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肾功能与贫血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贫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中药影响微炎症状态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炎症情况和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将高通量的血液透析应用于尿毒症对于患者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漳州市人民医院进行诊疗的尿毒症患者60例进行本研究。这些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血液透析的对照组,以及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水平及营养状态,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微炎症各项指标较低于对照组,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对于尿毒症的患者,与常规透析方式相比,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血中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炎性反应,此外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作为尿毒症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邹丽华 《河南中医》2016,(8):1377-1379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汤联合氯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50~100 mg·d-1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肾活血汤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及血清炎症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IS评分、Hs-CRP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较同期对照组比较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肾活血汤联合氯沙坦可明显减轻MHD患者微炎症状态,改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肾泻浊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内服益肾泻浊方,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6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有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均高于治疗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组间比较,观察组hs-CRP、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泻浊方能够抑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改善其营养不良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因子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对照组作用不明显;2组患者治疗后后炎性因子hs-CRP(超敏C反应蛋白)、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下降,而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下调炎性因子的表达,减轻患者微炎症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润肺益肾饮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脾肾两虚型患者微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脾肾两虚型规律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10人(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润肺益肾饮治疗,疗程12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hs-CRP、IL-6、TNF-α指标变化,同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并对治疗前hs-CRP与血红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s-CRP、IL-6、TNF-α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hs-CRP、IL-6、TNF-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与微炎症因子hs-CRP呈负相关,但相关性较弱;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白蛋白指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明显(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润肺益肾饮可改善脾肾两虚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并能纠正贫血、改善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倍生颗粒对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一般症状、体征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后透前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均检测前白蛋白(Pre-Al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SF)的浓度、血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体重指数(BMI)、SGA评分。结果:治疗组血清Pre-Alb,Alb及SF,IL-6,hs-CRP,BMI,SGA评分与治疗后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倍生颗粒可改善血透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良好的护理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3):78-81
目的探究益肾补脾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生活质量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以来该院诊断并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肾补脾法为原则的中药汤剂,1剂/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I)、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及红细胞压积(Hct)血象指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人核转录因子(NF-kB)及超敏C反应蛋白(CRP)微炎症指标、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Hb、Hct、SI及TSAT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经治疗,两组患者IL-6、IL-8、NF-kB及CRP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各项指标降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经治疗,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均升高(P 0.05),组间比较,治疗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43%(25/38)低于治疗组92.11%(35/38)(P0.05)。结论益肾补脾法为指导原则的中药煎剂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方面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具有益肾补脾、调和气血之功效,改善肾性贫血临床症状、肾功能相关指标及微炎症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芪益肾泄浊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微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113例慢性肾功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丹芪益肾泄浊汤,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评定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肾功能指标(SCr、BUN、Ccr)炎症相关指标(CRP、IL-6、TNF-α)水平,观察两组患者的改善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8.6%;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SCr、BU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cr水平明显升高(P0.05);微炎症状态指标CR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丹芪益肾泄浊汤可提高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改善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程小丽  杨世峰  师锁江  黄楠 《陕西中医》2020,(10):1436-1439
目的:探讨黄芪附子方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微炎症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CRF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附子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微炎症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2.50%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面色萎黄、腰酸乏力、夜尿多、神疲气短、食欲不振以及大便秘结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高于对照组,丙二醇(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脂蛋白(LP-α)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健康评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附子方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CRF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和微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脾益肾、通腑化浊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中药治疗+血液透析)和对照组30例(单纯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MIS)、人体测量学指标(BMI、TSF、MAC)、血液生化和血常规指标、炎性反应指标(IL-6、IL-10和TNF-a)等,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及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MIS评分显著降低,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F)、上臂围(mid-upper armcir cumference,MAC)增加,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MIS评分显著降低,人体测量学指标显著改善,营养指标、炎性反应指标显著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脾益肾、通腑化浊法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胃和冲剂Ⅱ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将122例CAG寒热错杂证患者,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平行法分组,观察组66例,对照组56例。观察组服用胃和冲剂Ⅱ号;对照组服用胃复春片。两组疗程均为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各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胃镜胃镜各项指标总评分比较和病理黏膜萎缩分级的变化,疗程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停药3个月后进行远期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12周后两组中医各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对胃脘隐痛或胀痛、胃脘痞满、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镜下各项指标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病理组织变化评价方面,各项指标总评分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仅在炎症和萎缩方面有所改善(P0.05);且停药3个月后随访远期临床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胃和冲剂Ⅱ号与胃复春均能有效治疗CAG寒热错杂证,对胃镜下胃黏膜及病理学改变具有改善作用,特别是胃和冲剂Ⅱ号在改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病理以及远期疗效较胃复春具有优势,胃和冲剂Ⅱ号在规定剂量内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毛炜  吕丛奎  包崑 《中医杂志》2012,53(17):1465-1467
目的 观察益气固肾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予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治疗,治疗组在普通碳酸氢盐透析液中加入益气固肾液(40ml/L).两组均每周透析8~12h,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各项指标并记录总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MIS指标中饮食摄入、胃肠道症状、中臂肌肉周径、中臂肌皮褶厚度、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两组间MIS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固肾液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IS评分,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静脉铁剂诱导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患者血液透析时给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2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每周3次。两组观察时间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SI)、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指标变化,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L-6、TNF-α及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0.01),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Hb、Hct、SI、SF、TSAT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或P0.01),并且两组升高幅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铁剂治疗加剧了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而丹参注射液可以减轻静脉铁剂诱导的微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衰宁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CKD)23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6例CKD 23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肾衰宁片联合厄贝沙坦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价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氧化应激指标、微炎症指标及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西医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SCr、BUN、24 h UT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ALB及eGF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IL-6、IL-17、hs-CRP、IFN-γ及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SOD及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肾衰宁联合厄贝沙坦能够明显改善CKD 23期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从而改善肾功能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培本祛瘀冲剂对脾肾虚衰、湿浊瘀阻型慢性肾衰患者肾功能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脾肾虚衰、湿浊瘀阻型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培本祛瘀冲剂,每日1剂,对照组用开同片3片/次,3次/d等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5%,对照组总有效率52.5%,治疗组对肾功能和微炎症指标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培本祛瘀冲剂对脾肾虚衰、湿浊瘀阻型慢性肾衰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滋肾益气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肾脏纤维化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12糖尿病肾病并且辨证为肾虚血瘀、气阴两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片联合滋肾益气方治疗,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损伤指标、肾脏纤维化指标、炎症因子、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78.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肾功能指标(24 hPro、mAlb、Scr、BUN及UAER)、肾脏纤维化指标(LN、PCⅢ、CⅣ、TGF-β_1及CTGF)及炎症因子(hs-CRP、IL-6及TNF-α)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情绪功能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而两组的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滋肾益气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可显著抑制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