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以骨髓造血成份和造血干细胞缺乏、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组疾病。近几年,对于它的病理机制研究增加。研究发现活化的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导致造血干细胞凋亡,致使骨髓细胞减少。现在能通过干细胞移植或免疫抑制来治疗再障。这篇综述就是主要研究再障的病理生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证明,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修复受损肾脏并可分化为肾小管上皮细胞,从而恢复肾脏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目的:综合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肾脏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9-01/2009-12期间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和肾脏疾病防治相关的文献,检索词"间充质干细胞、肾脏疾病",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英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文献所述内容应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肾脏疾病相关,且以近5年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重复性文章及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多种肾脏疾病的恢复,通过向肾小球和肾小管细胞分化及促进肾脏分泌等机制对肾脏疾病起到治疗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肾脏疾病多停留在试验阶段,研究对象主要是动物模型,临床研究开展不多,主要在IgA肾病及一些继发性肾脏疾病,如狼疮性肾炎、淀粉养变肾损害、转移性肾细胞癌等中应用,且大多都处于摸索阶段,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造血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复制并分化成为成熟血细胞与免疫活性细胞能力的细胞。根据干细胞的特性,现正日益广泛地用于各种肿瘤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由于造血干细胞可从骨髓、外周血、脐血、胎肝获得,因此临床上出现了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细胞及胎肝移植。80年代末以前重点为骨髓移植,随着对造血干细胞的深入研究,自80年代末尤以90年代开始,一致认为外周血干细胞经动员,其CD34+,CFUGMF含量均优于骨髓中的CD34+,CFUGM含量,故自体及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有逐渐取代自体及异体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4.
杨屹  陈熹  徐心  吴涛  黎一鸣 《中国临床康复》2012,(45):8543-8550
背景:肝终末期疾病的常规综合治疗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脏疾病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并且已经成为治疗肝脏疾病的新方法。目的:明确干细胞移植用于肝再生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分别对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如骨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脂肪干细胞以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分化治疗肝脏疾病进行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分析,并且应用免疫组化染色、病理学以及血清中各项生化指标检测与正常肝脏细胞的生物特性及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脏疾病的效果。结果与结论:骨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脂肪干细胞以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均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分化成为肝样细胞,对损伤肝脏不仅有治疗作用而且能够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再生,同时还可以进行干细胞移植转基因治疗。除此之外,干细胞移移植可以避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肝脏疾病。  相似文献   

5.
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传统血液透析和同种异体肾移植仍是目前仅有的治疗选择.随着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学研究的进展,有可能从干细胞的角度找到慢性肾病治疗的理想治疗措施.目的:就不同来源干细胞治疗慢性肾脏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可能性等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6-01/2009-12关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胚胎干细胞;骨髓干细胞;诱导性多少能干细胞;慢性肾脏疾病"或"Embryonic stem cells; Bone marrow stem cells;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chronic kidney diseas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28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多种来源的干细胞具有向肾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肾损伤修复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于肾脏纤维化疾病、终末期肾病的治疗等也有相关研究报道.通过对干细胞相关特性的描述及干细胞治疗肾病的相关机制的研究,希望能通过新的方法治疗慢性肾病.  相似文献   

6.
背景: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传统血液透析和同种异体肾移植仍是目前仅有的治疗选择。随着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再生医学研究的进展,有可能从干细胞的角度找到慢性肾病治疗的理想治疗措施。目的:就不同来源干细胞治疗慢性肾脏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可能性等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6-01/2009-12关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胚胎干细胞;骨髓干细胞;诱导性多少能干细胞;慢性肾脏疾病"或"Embryonic stem cells;Bone marrow stem cells;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chronic kidney diseas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28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多种来源的干细胞具有向肾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肾损伤修复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于肾脏纤维化疾病、终末期肾病的治疗等也有相关研究报道。通过对干细胞相关特性的描述及干细胞治疗肾病的相关机制的研究,希望能通过新的方法治疗慢性肾病。  相似文献   

7.
终末期肾病加剧了世界医疗资源的负担。现在迫切需要有效的策略,通过肾脏再生来预防进一步的肾损伤以及恢复肾功能。除了防止肾脏损伤,再生受损的肾组织对于延缓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也是非常重要的。几种类型的干细胞,包括骨髓来源的细胞,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都可应用于肾脏再生。基于这些研究和知识,我们希望能够创新更可靠的生物工程方法来应用于肾脏再生领域。  相似文献   

8.
李静  樊均明 《临床荟萃》2004,19(21):1259-1260,F003
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stem cell)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开始将干细胞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干细胞疗法(stem cell therapy)成为组织胚胎学、医学、伦理学等方面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并在治疗白血病、糖尿病、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及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自身成体干细胞移植治疗通过移植功能细胞,替代、修复或加强受损的组织或器官的生物学功能,从而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新策略。干细胞的来源包括骨髓干细胞、骨骼肌成肌细胞及外周血干细胞。自身骨髓干细胞、成肌细胞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方法是安全、可行的,并初步显示了良好的疗效。成体骨髓已经成为治疗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脏病非常有前景的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0.
背景:神经变性疾病为一类缓慢起病、病程呈进行性发展、预后不良的疾病,迄今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细胞移植为神经变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目的:研究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移植细胞、修饰基因及方法,并探讨细胞移植后是否发生“转分化”。方法:收集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相关文献,移植细胞、修饰基因,以及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分析近年相关研究中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阿尔茨海默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方法。结果与结论:目前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研究较多的主要为骨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异体细胞等。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变性疾病时的修饰基因主要有酪氨酸羟化酶、孤儿核受体、神经营养因子、VonHippel—Lindau基因、白细胞介素1及褪黑素等。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多是移植到大鼠纹状体,细胞移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移植部位分别多为海马和蛛网膜下腔。细胞移植应用于治疗神经变性疾病正日趋成熟,但移植后是否真的发生了细胞的“转分化”,尚无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成体干细胞移植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成体干细胞移植治疗通过移植功能细胞。替代、修复或加强受损的组织或器官的生物学功能。从而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新策略。干细胞的来源包括骨髓干细胞、骨骼肌成肌细胞及外周血干细胞。自身骨髓干细胞、成肌细胞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方法是安全、可行的.并初步显示了良好的疗效。成体骨髓已经成为治疗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脏病非常有前景的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细胞疗法已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新方法,本文就神经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及胚胎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严重缺血性下肢血管病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帮助术者在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下接受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手术前、后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成功是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下肢血管病的基础,期间细心的临床护理观察,可有效地防止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严重缺血性疾病是一种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方法。正确的围采集术期的护理为成功实施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提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背景: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向包括肾脏系膜细胞在内的肾实质细胞分化,且肾损伤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修复肾脏结构和功能的作用.目的:观察肾脏辐射损伤大鼠模型接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肾脏组织学及功能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实验,于2009-01/10在珠江医院血液科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雄性SD大鼠35只,20只用于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剩余1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细胞移植组,5只/组.方法:全骨髓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达90%融合时胰酶消化传代.模型组、细胞移植组大鼠建立辐射损伤模型,接受X射线全身照射,剂量率为500 cGy/min,距靶源100 cm,每次剂量6 Gy,1次/周,连续3周.接受照射完毕后24 h,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1 mL细胞悬液,含3×10~6个细胞,共3次;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肾脏组织学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血清和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表达,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的表达.结果:①肾脏组织病理显示,模型组肾皮质变薄,间质增多;肾小体分布不均匀;肾小球结构紊乱,肾小球血管及出、入球血管变窄,肾小囊腔部分消失;可见部分肾小球变性硬化表现.细胞移植组肾皮质较模型组明显增厚,结构较清晰,间质充血水肿明显减轻;可见较多完整的肾小体;部分肾小球仍存在变性、硬化表现,可见明显的肾小囊腔.②氧自由基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大鼠血清和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丙二醛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③肾功能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大鼠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具有对抗和修复辐射损伤大鼠肾脏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5.
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尤其是可分化为肾脏实质细胞的发现让肾脏移植提到了新的高度-自体肾脏移植.间充质干细胞仅低水平表达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Ⅰ类分子,而不表达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Ⅱ类分子,故而免疫原性较低.此外,间充质干细胞还可阻断树突状细胞的成熟,降低T细胞的免疫应答,并可通过分泌一些可溶性因子来介导免疫抑制.间充质干细胞上述独特的免疫调节功能使其在人和动物体内可以避免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已有较多报道利用啮齿类动物胚胎移植人的间充质干细胞异生培育出新的肾脏及输尿管,且可从成长后的输尿管收集的液体中检测到尿素氮和肌酐明显高于该动物的血清水平,这说明新的肾脏已经产生尿液,而且自体肾脏免疫原性小,植入后不良反应较少,来源供给方便,从而为自体肾脏移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6.
背景:儿童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单纯化学治疗效果极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该类疾病的惟一有效方法。研究显示单倍体移植与同胞相合及非亲缘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接近,甚至优于后者,且父母作为供者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依从性好,能够保证移植干细胞数量及预防原发病复发,明显提高了患者移植成功率及长期无白血病生存率。目的:回顾分析父母供者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入选35例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均采用"改良1,4-丁二醇二甲磺酸酯/环磷酰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预处理方案和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及甲氨蝶呤三联短程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与结论:35例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均植入成功。135例患儿回输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5.82(3.23-8.45)×108/kg,其中CD34+细胞中位数为4.52(2.37-11.51)×106/kg。2干细胞回输后100 d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14.3%。33-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34.3%,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37.1%,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总发生率为42.9%。42年无白血病生存率为42.9%,2年总生存率为51.4%,2年原发病复发率为34.3%,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提示对于无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供者及不能及时寻找到非血缘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供者的儿童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医学领域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在于细胞工程兴起以前,人们在脑内移植方面作了许多探索工作,虽然获得一定的近期疗效,但同时存在胚胎脑组织来源困难、以及伦理学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干细胞工程的推进,细胞替代治疗已成为治疗损伤、遗传缺陷性或退行性疾病的新途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治疗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茹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5):133-135
目的:干细胞研究是当今生物医学主要热点之一。对干细胞的概念.生物学特性、分类等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干细胞在移植治疗.克隆技术及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的应用作了综述。资料来源:因特网上检索PubMed数据库中2000—01/2005-06期间有关干细胞治疗进展的英文文章,检索词“stem cell,totipotent stem cell,multipotent stem cell,application,therapy”,同时检索万方医学文献数据库2000-01/2005-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干细胞,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应用,治疗”。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筛选,选取相关文章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干细胞相关生物学特性及分类研究。②干细胞治疗应用的研究。③能获取文章的全文。排除标准:①较陈旧的文献,②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24篇与干细胞治疗应用进展相关的文献,其中16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①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高度增殖能力,根据其分化潜能不同可以分为全能干细胞和多能干细胞。②干细胞移植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肿瘤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已经成为治疗癌症、造血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也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干细胞生物工程应用于基因治疗可以使外源基因得以有效扩增;并且干细胞可以在体外操作,避免由于基因插入而导致的细胞失常;干细胞作为人体细胞,作为载体其毒性最小,是导人组织的最佳形式。(爹干细胞的应用及研究前景不但取决于干细胞技术本身,还受伦理和法律问题的制约。结论:干细胞作为一类既有自我更新能力,又有多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目前人类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骨髓间质干细胞已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中最有希望和最有吸引力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背景: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可分化为肝系细胞。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患者有显示良好疗效的一些报告。目的:对脐血干细胞移植、骨髓干细胞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研究予以分析,为肝硬化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CNKI数据库中2002/2011检索有关干细胞移植与肝硬化的治疗文献,检索词为"肝硬化(liver/hepatic cirrhosis);失代偿性肝硬化(decompensated cirrhosis);外周静脉(peripheral vein);干细胞(stem cell);移植(transplantation);脐血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UCBSC);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BMSCS);自体骨體干细胞(autologous bone marrow stem cell);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共检索文献130篇。结果与结论:干细胞作为一类具有自我更新扩增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功能细胞。目前临床上治疗肝硬化所使用的干细胞主要有3种:脐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临床应用虽刚刚起步,但有取得良好疗效的多篇报告。多数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肝功能改善,并且此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价格低廉,避免了免疫排斥又不涉及伦理道德等问题,具有可创性前景。  相似文献   

20.
随着集落刺激因子用于外周血干细胞(PBSCs)的动员,使得PBSCs的采集变得容易,PBSCs已成为造血于细胞移植的主要干细胞来源。尽管PBSCs的确切分子标志尚不完全清楚,但是一般认为是外例血中的CD34阳性细胞。PBSCs与骨髓来源的干细胞之间的表型和生物学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别。外周血干细胞表达更多的定向造血细胞抗原,但是增殖活力不如骨髓来源干细胞。PBSCs移植用于治疗白血病、骨髓瘤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血液疾病,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重建时间短,但是移植物抗宿主病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病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移植的供者T细胞数目增加的结果。PBSCs移植后的疾病复发率低,而且PBSCs移植后抗肿瘤效应强于骨髓移植,但是其具体机制不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