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镇痛分娩对产妇皮质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镇痛分娩对产妇皮质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镇痛组,镇痛组30例用0.06%的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以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对产妇分娩时进行麻醉镇痛处理;对照组30例未行分娩镇痛。观察2组产妇分娩时疼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情况,测定产妇静脉血及脐血中皮质醇含量。结果镇痛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用药后活跃期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第2产程较对照组时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后1、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皮质醇含量较分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镇痛后皮质醇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脐血中皮质醇含量较对照组低,产后_d皮质醇明显下降,与产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产妇产后皮质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0.06%的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镇痛分娩是理想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2.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选择3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年龄37~59岁,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100~200mL,在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后,局部麻醉下经股动脉插管经肝动脉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移植于肝脏。自移植后12周,25例(69.4%)患者谷丙转氨酶逐渐降低,由平均(2788.56±357.90)nkat/L降至(1077.05±440.25)nkat/L;22例(61.1%)患者总胆红素逐渐下降,由平均(151.47±25.77)μmol/L降至(69.93±18.86)μmol/L;27例(75%)患者白蛋白逐渐升高,由平均(25.17±11.79)g/L升至(30.87±12.17)g/L。在干细胞移植后凝血酶原活动度逐渐上升,由术前平均(25.89±12.67)%上升至术后12周的(50.39±19.38)%,患者凝血机制明显改善。移植后大多数患者身体状况有明显的改善;移植后12周腹水减轻的19例(52.7%),食欲改善的28例(77.7%),体力好转20例(58.3%),腹胀减轻17例(47.2%),36例干细胞移植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困难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LTH)的手术技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00例广东武警总队医院及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各种困难情况下行LTH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等各方面与同期随机选择的130例子宫<孕12周及各种较简易情况下行LTH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100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研究组手术时间为(90.2±25.6)min,与对照组[(60.0±10.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分别为(80.1±25.9)ml和(70.2±20.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各种困难情况下行LTH在熟悉宫旁解剖、熟练掌握的腹腔镜手术器械及技巧的情况下是安全可行的,不会增加其危险性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9岁,已婚,因停经23周,头晕、眼花半月,发现血压高半天于2009年12月2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9年6月23日.孕4产1,2000年孕2+月人流,2002年8月孕5+月引产,2003年8月孕7+月双胎早产,新生儿不存活.患者既往体健,于2+年前出现眼肿,伴体重增加10+kg,否认服用糖皮质激素史.  相似文献   
5.
万启南教授致力于老年冠心病的研究,通过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与系统研究,认为冠心病相当于中医胸痹心痛,虚是老年人胸痹(冠心病)发病的病理基础,而痰、瘀、火毒是重要的病理因素。在临床中万启南教授巧用生脉散加减,运用扶正补虚、化痰活血、清热解毒之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患者的症状在治疗后有了大幅度改善,患者的冠脉CT或冠脉造影以及血管彩超结果经治疗后狭窄程度也有了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通过120呼叫系统求救的急、危、重孕产妇逐渐增加。快速、有效地院前急救处理已成为救治这一类危重孕产妇的重要环节。我院妇产科1994年1月至1999年12月经院前就诊的急、危、重孕产妇106例,现就院前急救的有关问题与同道们商榷。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年龄17~37岁。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为通过“120”呼救的孕产妇,这些病例均需在现场(病发点或基层医疗单位)作紧急处理或手术。12 106例孕产妇呼救顺位原因:①产科异常出血,②异常分娩,③异位妊娠,④先兆子痫或子痫,⑤胎儿窘迫,⑥各种流产,⑦感染。13 106例孕产妇院前…  相似文献   
7.
侯哲  孔欣  张娟辉  黄雪霞  李琴 《人民军医》2009,(12):813-814
目的: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支原体(CT)、解脲衣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性的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妇产科、皮肤性病门诊及住院女性患者1232例,选择10种抗生素,采用抗原抗体快速免疫法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病原体,液体药敏一体培养基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CT阳性111例(9.0%),Uu阳性509例(41.3%),Mh阳性68例(5.5%),CT+Uu同时阳性45例(3.7%),Uu+Mh同时阳性39例(3.2%);CT+Uu+Mh同时阳性7例(0.6%)。交沙霉素、多西环素、克拉霉素耐药率在5%以下,氧氟沙星为38.7%,环丙沙星达82.1%。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高,以CT、Uu感染为主;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米诺霉素、克拉霉素等抗生素对Uu耐药性低。  相似文献   
8.
孔欣  胡晴丽 《武警医学》1999,10(12):704-705
1998年6月~1999年1月,我科将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妇科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ASAⅠ~Ⅱ级妇科短小手术307例。年龄17~41岁,体重43~67kg。手术种类:人工流产284例、取环术10例、诊刮术10例、输卵管通液术3例。手术时间3~18min。麻醉前常规禁食。妇科、麻醉科医生对病人身体状况再次进行术前评估。先静脉缓推芬太尼2μg/kg,3min后于30s时间内推注异丙酚1mg/kg,由麻醉师示意病人意识消失后即开始实施手术,麻醉师视手术需要或患者反应可追加异丙酚10~20mg,直至手术结束。术中由麻醉师…  相似文献   
9.
孔欣  李洪梅 《四川中医》2022,(4):197-201
目的:观察头针、雷火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4月缺血性脑卒中伴有STC患者150例,随机将其分为3组,即联合组、雷火灸组、对照组三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包括盆底肌训练的常规干预手段,雷火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治疗;联合组在雷火灸组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便秘症状,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表面肌电图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包括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结果:在症状方面,治疗前三组在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时间、粪便性状、排便频率、腹胀感及其他不适得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三组六项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联合组在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时间、粪便性状、排便频率、其他不适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胀感得分联合组仅低于对照组,与雷火灸组无差异(P>0.05)。在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方面,治疗前三组在模拟排便动作肛门收缩压、直肠静息压、肛门静息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10.
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期特点及妊娠结局,降低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方法 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将64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应用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未治疗组33例,未能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1)64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一期5例(7.8%)、二期29例(45.3%)及潜伏梅毒30例(46.9%);其中治疗组分别为4例、20例及7例,未治疗组分别为1例、9例及23例。(2)治疗组孕妇早产、死胎、死产均为0,新生儿先天梅毒为3例(9.7%)。未治疗组早产4例(12.1),死胎11例(33.3),死产3例(9.1),新生儿先天梅毒10例(30.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1)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分期以潜伏梅毒为主,由于症状及体征不明显,容易误诊。因此,对梅毒高危妇的常规梅毒筛查特别重要。(2)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有不良妊娠结局,但在妊娠期行规范并及早的抗梅毒治疗,能很好地控制早产、死胎,但不能明显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