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及药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综合性ICU中83例院内阴沟肠杆菌感染病例。结果高龄、低白蛋白血症、侵袭性操作、长期住院及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普遍存在于阴沟肠杆菌感染患者中。阴沟肠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且呈逐年增加趋势,目前除了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外,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了50%。阴沟肠杆菌感染继发血小板减少增加医院病死率。结论减少侵入性操作和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能减少阴沟肠杆菌感染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临安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463株阴沟肠杆菌,主要自呼吸道标本中检出,占55.1%;菌株分散以重症监护病房、骨科及心内科和小儿科略多.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材/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均>90%,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都<2%.结论 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的问题日益严重,应及时监测本地区该菌的耐药变化趋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烧伤病房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烧伤病房产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57株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均不同程度增加,只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 阴沟肠杆菌同样为烧伤病房常见的院内感染细菌之一,其耐药性不容乐观.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4.
符健  施理  林峰  贾杰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9):1141-1142
目的分析和探讨2007~2009年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及传播。方法 2007~2009年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159株阴沟肠杆菌,VITEK-32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菌种并药敏试验,对阴沟肠杆菌的分布状况及药敏结果行分析。结果 159株阴沟肠杆菌主要分布在痰液及伤口分泌物;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80%),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菌素耐药率逐年上升,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低度耐药。结论阴沟肠杆菌的临床检出率和耐药率日趋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阴沟肠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烧伤病房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烧伤病房产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57株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均不同程度增加,只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阴沟肠杆菌同样为烧伤病房常见的院内感染细菌之一,其耐药性不容乐观。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医院阴沟肠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便于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129株阴沟肠杆菌,菌株来源主要为痰占63.75%、尿液占11.63%和其他分泌物.结论 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泌尿道感染,耐药率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骨伤病人中感染阴沟肠杆菌的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提供抗感染依据。方法:对2006年1~12月分离出的阴沟肠杆菌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其感染率及耐药状况。结果:共分离出阴沟肠杆菌135株,占分离总数的8.9%。药敏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特殊β-内酰胺类(泰能等)和含酶抑制剂复合药耐药率较低,最低者是头孢哌酮/舒巴坦(10.4%),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2.59%)。结论:阴沟肠杆菌已经成为骨伤病人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且有17.6%的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且有多重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对阴沟肠杆菌的监控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2008~2010年阴沟肠杆菌分离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阴沟肠杆菌进行标本分布和耐药性的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年内共分离出阴沟肠杆菌655株,主要来源于痰?尿液?咽拭子等标本,病区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内科等临床科室;药敏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酯及头孢呋辛钠的耐药率均> 50%,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且多为多重耐药,临床医生可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延缓阴沟肠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2013年至2015年阴沟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药敏纸片扩散法进行物敏感性试验,药敏结果判断参照CLSI 2015年标准。结果 549株阴沟肠杆菌中,菌株来源以呼吸道标本、分泌物、尿液标本为主;临床感染主要分布于急诊外科、外科、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其对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高于90%,阿莫西林耐药率高于85%,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的耐药率低于30%,三代头孢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55%,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35%,氨曲南的平均耐药率为38.1%。结论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于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菌株的出现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和抗菌药物耐药性情况.方法 应用WHONET5.6软件分析2009-2013年ICU送检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变迁情况.结果5年内检出肺炎克雷伯菌391株,分别为2009年48株,2010年39株,2011年41株,2012年65株,2013年198株.菌株主要分离自痰液(80.8%),其次为血液(7.9%)、脓液(2.8%).5年内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总计138株(分离率35.3%),分别是9株、15株、19株、27株、68株.5年间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细菌对包括二、三、四代头孢在内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普遍已达70%以上;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的耐药率已达50%以上;5年间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4%~74.6%,美罗培南2.6%~71.2%,2011-2013年对厄他培南47.1%~75.5%;2013年替加环素出现2株耐药株,耐药率为1.2%;2013年对磷霉素耐药率0.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了解耐药趋势,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1.
12.
13.
Relief from pain, not from lif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4.
写教案是备课的中心环节。教案设计是否规范、科学、实用,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对教案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中改革,从改革中创新,是我校对备课这一教学环节的一贯倡导和要求。笔者现将几年来自己在教案设计与管理中探索的一些认识、方法和体会提出与同行交流切磋。1正确认识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案则是体现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一种设计方案和主要记录,也是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章法。教学大纲是“一项工程的总设计”,教案则是“工程施工的具体方案”。要完成一份高质量的教案,教师必须认…  相似文献   

15.
Fatal hypocalcemia from phosphate absorption from laxative preparat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 H McConnell 《JAMA》1971,216(1):147-148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对榼藤Entada phaseoloide藤茎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反相硅胶RP C18、Sephadex LH-20等色谱法进行分离,NMR、MS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榼藤藤茎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1)、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2)、落新妇苷(3)、木犀草素(4)、(?)-表儿茶素(5)、甘草苷(6)、β-香树脂醇(7)和日耳曼醇(8)的混合物、没食子酸(9)、β-谷甾醇(10)、胡萝卜苷(11)。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榼藤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9在榼藤子属植物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9.
《傅青主女科》有云:"经水出诸肾",为临床辨治人流术后月经过少提供了理论依据,且人工流产多为金刃损伤肾精肾气,以致冲任损伤,气血不足,血海空虚,离经之血瘀阻冲任胞宫,阻碍新血生成。中医学多从肾论治,根据其肾虚、血虚、血瘀、肝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补肾为根本,大致从补肾养血、补肾活血、补肾疏肝等方面论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