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军队离退休老年人睡眠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福州市军队936例年龄≥60岁老年人的睡眠质量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问卷访问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数据,应用SPSS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936老年人中检出睡眠质量差者291人(31.09%),女性睡眠质量低于男性;②睡眠质量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身体状况密切相关;③对老年人睡眠质量有影响的相关疾病依次为前列腺增生、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病、胆囊疾患、胃肠疾患。结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积极诊治心理和躯体疾病,增加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市老年人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随机抽取蚌埠市禹会区4个社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应用国家卫生部试行的特殊人群之老年人问卷及一般人口学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29.5%的人觉得很幸福, 45.1%的人觉得幸福, 22.7%的人觉得幸福感时有时无, 1.5%的人觉得偶尔有幸福感, 1.1%的人觉得不幸福。老年人幸福感与其食欲状况、睡眠状况、个人经济状况、家庭关系、亲友关系和邻居关系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 而与文化程度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该市老年人的幸福感强,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个人经济、食欲、睡眠、社会关系。调动社会各领域如政府提高社会支持, 小区改善文化氛围, 社区医疗加大健康教育宣传, 并实施心理干预, 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应激状态对城区老年人幸福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城区老年人在身心健康体检过程中发现疾病时心理应激状态对其幸福度的影响。方法 选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包括正性情感(PA)、负性情感(NA)、正性体验(PE)、负性体验(NE)4个分量表评定该人群主观幸福感。结果 正性情感与体验得分与负性情感与体验得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老年人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在发现疾病时心理应激状态与主观幸福度密切有关。结论 老年人心理应激水平与老年主观幸福感直接相关,因此,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应激状态,恰当地给予心理指导,提高老年人正性情感的心理应激能力.对发现疾病后正确认识,并配合进行详细检查,积极治疗,从而提高健康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医生主观幸福感与疲劳、睡眠质量及心理安全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疲劳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心理安全感量表对山东省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80名临床医生施测。结果男女医生在脑力疲劳、睡眠总分、心理安全感总分、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幸福感总分与心理安全感总分、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呈正相关(P<0.01),与疲劳总分、躯体疲劳、脑力疲劳、睡眠总分、主观睡眠质量、使用睡眠药物、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及睡眠紊乱呈负相关(P<0.05);疲劳总分与睡眠总分、主观睡眠质量、使用睡眠药物、睡眠潜伏期、习惯性睡眠效率及睡眠紊乱呈正相关(P<0.05);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主观睡眠质量、使用睡眠药物、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持续性、睡眠潜伏期、躯体疲劳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结论临床医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疲劳、睡眠质量及心理安全感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郑庆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2):2447-2448
探讨老年休养员的心理需要.针对老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疏导、劝慰、解释、鼓励、理解、支持、情感、家庭等方法进行心理辅导.建立良好的护休关系,改善老年人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养老机构高龄老人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寻找增进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对策。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纽芬兰纪念大学主观幸福度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九江两所养老机构中80岁以上的8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86名老年人幸福感均分(29.88±12.76)分,生活满意度得分(22.26±8.46)分。日常生活能力、睡眠状况、自评健康状况等是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养老机构高龄老年人主观幸福惑和生活满意度较高。但在工作中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家庭对老年人的关爱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睡眠质量与负性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13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睡眠质量,使用生活事件量表(LES)评定负性生活事件。结果:49.8%的老年人存在睡眠障碍;出现睡眠异常的老年人,负性LES评分明显高于睡眠正常者;本人重病重伤、配偶死亡、夫妻感情不好、子女长期离家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发生率排在负性生活事件的前五位,且在本人重病重伤、配偶死亡、夫妻感情不好、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成员死亡的发生率上明显高于睡眠正常者。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可能是老年人睡眠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重病重伤是负性生活事件中最重要的不良影响因素,而与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的关系对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社会信任对我国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为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提供相关建议。方法: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整理原始数据后获得4654份60岁以上老年人样本,运用卡方检验、ANOVA分析对老年人睡眠质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对老年人睡眠质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睡眠质量感知、睡眠时长与老年人社会信任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关系(P<0.05)。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社会信任评分越高,睡眠时长为健康时长的可能性越大(OR=0.945,P<0.05),睡眠质量感知越为积极(β=0.051,P<0.001);老年女性的睡眠质量感知(β=0.177,P<0.001)与睡眠时长情况(OR=1.210,P<0.01)差于老年男性;当老年人身体存在不适时,睡眠质量感知(β=-0.214,P<0.001)与健康睡眠时长(OR=0.864,P<0.05)较差。结论:老年人睡眠质量呈现明显性别差异,午休、身体不适以及移动上网对老年人睡眠质量具有影响,社会信任对老年人睡眠质量具有显著保...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EMBU父母教养方式问卷、CD-RISC心理韧性量表对492名大学生团体施测.结果 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生活满意度平均得分4.14±1.25,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平均得分依次为3.16 ±0.62和2.40 ±0.73.男生的消极情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 =2.62,P<0.01);大一学生的积极情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F=2.77,P<0.05);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t=3.70,P<0.01).②母亲温暖理解教养方式能显著预测生活满意度,父母亲温暖理解及其交互作用能显著预测积极情感,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能显著预测消极情感(r2依次为0.101、0.125、0.166).结论 心理韧性在母亲温暖理解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之间、父亲温暖理解与积极情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对母亲温暖理解和父母温暖理解交互项与积极情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55名练太极拳2年以上,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90名60岁以上从未练太极拳的正常老年人进行了人格、行为类型、情绪、注意力、记忆力、睡眠和动作稳定性的测查。发现太极拳组精神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SDS、SAS及睡眠质量得分太极拳组低于对照组(P<0.05),PASAT得分太极拳组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练太极拳对老年人性格中的精神质维度和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延缓老年人的注意力、记忆力和信息加工速度及动作稳定性等心理功能的衰老有良好的作用。练太极拳对老年人A型行为类型的改变不明显。本研究很大程度上证实了练太极拳对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改善老年人的心理活动,延缓某些心理功能的衰老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老年休养员的心理需要。针对老年人存在的心理问题 ,采取疏导、劝慰、解释、鼓励、理解、支持、情感、家庭等方法进行心理辅导。建立良好的护休关系 ,改善老年人生存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抑郁三者间的关系,为我国老年人的抑郁干预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和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对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1060份有效问卷,睡眠质量得分、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得分与抑郁得分...  相似文献   

13.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总人口的1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其睡眠质量对生活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外研究显示,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与其心身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应了解老年人的睡眠习惯,以对老年人睡眠方法进行科学指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济收入对社区慢性病老年人心理幸福感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唐山市947例慢性病老年人,调查其心理幸福感、经济收入和慢性病患病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经济收入对社区慢性病老年人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结果 不同患慢性病数量、经济收入水平以及不同经济收入×慢病数量(交互项)的慢性病老年人心理幸福感评分比较,...  相似文献   

15.
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心理教育工作者考虑的急迫问题.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包括人格[1-2]、个体生活事件[3]及社会支持[4-5]等.愤怒是个体在受到羞辱、攻击或不公正对待时表现出来的负性情绪,包括唤醒领域、认知领域和行为领域[6].作为常见的负性情绪,目前很少有研究关注主观幸福感和愤怒情绪的关系.伴随生理-心理上逐步成熟及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初中生出现各种心理困扰(如焦虑、抑郁)和不良行为反应(如攻击),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为此,本研究主要探讨愤怒情绪、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为如何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学业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老年人群的逐年扩大,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国内外学者把对老年人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了“主观幸福感”上。主观幸福感(SWB)是个体以情感和认知为基础,对其幸福体验的评价[1]。多数研究者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认知评价、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等方面[2]。当前,大多研究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城市社区老年人的幸福感有待于更多关注。本研究尝试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城市社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如抑郁程度、自我掌控能力等),以期有助于识别影响城市社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从而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军队人员厌世观念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部官兵432人进行调查.采用自编一般信息调查问卷收集官兵的年龄、性别、户籍、父母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婚姻状况等信息,分别采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失眠严重指数(ISI)量表、生活满意感量表(SWLS)、简版心理连续体(MHC-SF)量表调查部队官兵的抑郁、焦虑、主观睡眠质量、生活满意感和幸福感状况.采用PHQ-9第9个条目测量厌世观念,分析厌世观念与以上各因素的关系.结果 与厌世观念相关的因素包括抑郁(rs=0.285,P<0.01)、焦虑(rs=0.245,P<0.01)、主观睡眠质量(rs=0.117,P=0.016)、生活满意感(rs=-0.181,P<0.01)、幸福感(rs=-0.241,P<0.01).logistic回归模型中包含抑郁(P=0.017)、幸福感(P=0.029)2个有效因子;幸福感在主观睡眠质量和厌世观念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6.37%.结论 军队人员的抑郁程度越高、幸福感越低,产生厌世观念的可能性越高.主观睡眠质量差可能会降低幸福感,从而增加军队人员的厌世观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为促进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提供新的干预视角。方法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国际大学调查》和一般心理健康量表,对蚌埠医学院698名本科护生进行测查。结果本科护生的心理弹性评分为(61.78±11.78)分,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评分分别为(15.23±3.38)分和(105.83±18.02)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性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性(P < 0.05);担任班干部的本科护生的心理弹性明显高于未担任者(P < 0.01);不同年级的本科护生在主观幸福感三个维度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高心理弹性组护生的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均明显高于低心理弹性组(P < 0.01),消极情感得分明显低于低心理弹性组(P < 0.01)。本科护生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与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 < 0.01),与消极情感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心理弹性总变异的37.6%。结论本科护生的心理弹性水平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护理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心理干预时,应侧重挖掘护生的内在心理潜能,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以增强护生幸福感体验,促进其积极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年人总体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中年人总体幸福感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揭示中年人心理现状。方法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自尊量表、控制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113名中年人进存测试。结果 总体幸福感与控制圈的3个因子和睡眠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自尊呈负相关;中年人总体幸福感在性别、婚姻、文化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城乡之间元显著性差异。结论 关注中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婚姻质量,提高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退休老年群体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我国退休老年人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他们的心身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外研究显示 ,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与其心身健康状况密切相关[1,2 ] ;国内则尚未见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因而关于这一群体睡眠质量的研究值得人们的重视。本文旨在研究影响退休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 ,为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在杭州市萧山区老年大学取样 2 98例 ,均为本市镇的退休人员 ,平均退休年限 ( 8.8± 5 .1)年 ,平均年龄( 62 .2± 6.9)岁。其中男 66例 ,女 2 3 2例 ;健康 41例 ,患病 2 5 7例 ,主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