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师苗苗  梁迪  师金  吴思奇 《中国肿瘤》2023,32(6):423-430
[目的]分析2016—2022年河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结直肠癌筛查及随访结果。[方法]以2016—2022年河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覆盖的唐山市、石家庄市、邢台市、邯郸市为研究区域,面向40~74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对评估出的高危人群进行结肠镜筛查。分析结直肠癌高危率、筛查参与率和阳性病变检出率。对结直肠癌检出率和确诊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6—2022年研究队列共纳入问卷调查且符合入组条件的居民211 399人,评估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45 365人,高危率为21.46%;参与结肠镜筛查9 574人,参与率为21.10%。检出结直肠癌43例,检出率为0.45%;检出癌前病变1 153例,检出率为12.04%。队列中位随访3.2年,在所有研究对象中,确诊结直肠癌395例,结直肠癌累积发病率0.19%。在结肠镜筛查组,检出结直肠癌65例,累积发病率0.68%;评估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但未进行筛查者中,结直肠癌发病79例,累积发病率0.22%;低危组结直肠癌发病251例,累积发病率0.15%。结直肠癌筛查组检出Ⅰ~Ⅳ期结直肠癌的比...  相似文献   

2.
师金  梁迪  夏长金 《中国肿瘤》2020,29(6):419-424
摘 要:[目的] 分析2018—2019年河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方法] 按照河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中上消化道癌筛查流程,在石家庄市和唐山市选定社区年龄40~74岁的当地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之后采用国家统一评估模型评估出高危人群,进一步通过内镜检查,发现早期上消化道病变,必要时通过病理进行确诊。[结果] 2018—2019年度,河北省城癌项目共计37 849人完成上消化道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评估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9222例,总体高危率为24.37%。其中1838人参加了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完成病理检查1154人,病理检查率为62.79%。进行病理诊断者年龄主要分布在50~64岁。经内镜检查及病理诊断,共检出6例上消化道癌患者,总检出率为0.33%,其中胃癌3例,检出率为0.16%,食管癌3例,检出率为0.16%。胃癌前病变检出27例,检出率为1.47%,食管癌前病变检出3例,检出率为0.16%。[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出高危人群后,采用上消化道内镜结合病理学检查的筛查手段能够有效检出上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3.
李晓  马恒敏  马学真 《中国肿瘤》2021,30(5):340-345
摘 要:[目的] 分析总结2014—2019年青岛市城市居民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风险评估及临床筛查结果。[方法] 通过问卷初筛确定高危人群,通过结肠镜筛查进行精筛,对青岛市2个辖区的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进行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査,分析评估结直肠癌的高风险率、依从性和检出率。[结果] 2014—2019年共对103 229名居民进行危险因素调查,评估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10 582名,高风险率为10.25%。2735人完成结肠镜筛查,筛查依从性为25.85%(2735/10582)。高风险率和筛查依从性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共有1557名完成病理活检,活检率为56.93%(1557/2735),共检出非瘤性息肉364例,检出率为13.31%(364/2735);非进展期腺瘤1071例,检出率为39.16%(1071/2735);进展期腺瘤114例,检出率为4.17%(114/2735),有随年龄增加而检出率升高的趋势;癌8例(包括早癌6例),检出率为0.29%(8/2735),另有癌前病变819例,早诊率为99.75%(825/827)。结直肠筛查依从性逐年提升。[结论]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是实现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有效途径,提高了项目高危人群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的比例。肿瘤健康宣教有利于提高肿瘤高危人群的“三早意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然而,结肠镜筛查的依从性受多方因素影响,除加强宣教外,可探索将肿瘤筛查纳入医保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2015~2016年度城市癌症早诊早治筛查情况,为下年度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乌鲁木齐市的高新区(新市区)、水磨沟区、米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县和达坂城区6个项目区作为筛查现场,选择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0~69岁常住居民,开展肺癌、肝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和结直肠癌5大类癌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高风险评估.对检出的高危人群进行免费的临床筛查,探讨新疆城市癌症早诊早治的防治效果.结果 共完成高危人群评估50711人,评估出高危人群52655人次,完成临床检查12420人次,其中肺癌3708人次,乳腺癌2649人次,肝癌2919人次,上消化道癌1920人次,结直肠癌1224人次,总任务完成率为124.2%.乳腺癌参与率最高(37.0%),结直肠癌参与率最低(11.8%).共筛查出阳性病例1010例,确诊癌症24例,癌症检出率为193/10万.癌症患者中早期病例19例(79.1%),23例接受治疗,治疗率为95.8%.结论 有针对性对城市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能够发现早期肿瘤患者.仍需加强癌症防治宣传力度,优化项目筛查流程,提高参与项目的积极性,提高项目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5.
何美  李必波  杜佳 《中国肿瘤》2020,29(6):430-433
摘 要:[目的] 分析2012—2016年重庆城市高风险人群结直肠癌筛查情况,为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6年对重庆市4个辖区(沙坪坝、南岸区、渝中区和九龙坡区)中40~69岁户籍人口进行高风险评估,对评估出的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采用全结肠镜、指示性活检技术开展相应的检查,探讨结直肠癌筛查效果。[结果] 4年共计评估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21 441名,高风险评估率为12.19%;实际参与全结肠镜检查者4110名,总体依从性为19.17%。息肉检出率为19.51%(802/4110),男性息肉检出率(26.73%)明显高于女性(14.33%);随着年龄的增长,息肉检出率逐渐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936例患者在结肠镜下取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检出结直肠癌9例(0.22%),癌前病变106例(2.58%),非进展期腺瘤341例(8.30%),非瘤性息肉235例(5.72%);每种病变的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 高危人群中肠道病变检出率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男性或年长者是结直肠癌筛查关注的重点,应进一步提高他们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杜佳  张艳  刘秀 《中国肿瘤》2022,31(5):355-360
摘 要:[目的] 分析2012—2019年重庆市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参与居民结直肠癌查结果。[方法] 通过结直肠癌危险因素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肠镜检查和必要性病理活检,分析结直肠癌的高危率、肠镜筛查依从性和各种病变检出率。[结果] 2012—2019年间共287 794人完成结直肠癌危险因素调查和风险评估,36 264人被评估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高危率为12.60%,其中6 849人接受肠镜筛查(依从性为18.89%),完成活检1 731人(活检率为25.27%)。经病理确诊,检出结直肠癌11例、癌前病变331例、非进展期腺瘤696例、非瘤性息肉338例,检出率分别为0.16%(11/6 849)、4.83%(331/6 849)、10.16%(696/6 849)和4.94%(338/6 849)。女性结直肠癌高危率高于男性,且年龄组间差异明显;男性依从性高于女性,随年龄组增高而下降;男性活检率和各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高而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对于重庆市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应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肠镜检查依从性。通过癌症风险评估系统确定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肠镜检查是提高结直肠癌检出率和筛查成本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杜新宇  梁迪  师金  吴思奇 《中国肿瘤》2023,32(6):414-422
[目的]分析2016—2022年河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上消化道癌筛查和随访数据。[方法]按照河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中上消化道癌筛查流程,在石家庄市、唐山市、邢台市和邯郸市社区选定年龄40~74岁的当地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之后采用国家癌症中心依据“哈佛癌症风险指数”设计的统一评估模型评估出高危人群,进一步通过内镜检查、病理活检以及随访,发现上消化道癌病变情况。将上消化道癌确诊病例分为筛查组与未筛查组,对两组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6—2022年共计对河北省210 381名居民进行了高危评估,其中47 748人被评估为上消化道癌高危,高危率为22.70%。11 946人参与了内镜检查,参与率为25.02%。经过病理诊断,共检出了31例胃癌,12例食管癌,229例胃癌癌前病变,62例食管癌癌前病变,检出率分别为0.26%、0.10%、1.92%、0.52%。经过初筛和随访后,共计473例确诊为上消化道癌,累积发病率为0.22%,其中筛查组为66例,累积发病率为0.55%;未筛查组为407例,累积发病率为0.21%。筛查组的早期(0期+Ⅰ期)胃癌和食管癌确诊患者分别占66.6...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海宁市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筛查效果.[方法]根据《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对40~74岁目标人群采用危险因素量化评估问卷调查和两次大便隐血试验(FOBT)进行初筛,在此基础上,确定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然后,用电子结肠镜作进一步精筛,对查出的肠道病变进行及时干预.[结果] 2007~2012年海宁市结直肠癌筛查目标人群为322 034人,完成病史问卷调查286 470例,顺应率为88.96%;其中病史阳性16 807例,阳性率为5.87%;两次大便隐血试验461 348份,其中阳性25 928份,阳性率为5.62%.经初筛确定高危人群40 103人需进一步作结肠镜精筛.完成结肠镜检查29 069例,顺应率为72.90%;共检出肠道病变(息肉、腺瘤、癌)7408例,检出率25.48%,其中进展期以上病变1570例.病史阳性占检出病例数的41.10%,FOBT阳性占58.90%,而在205例结直肠癌中FOBT阳性占了91.71%.[结论]结直肠癌筛查成效显著,使无症状的结直肠癌及癌前期病变患者能够实现“三早”,减轻家庭和社会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在城市人群中开展肺癌、乳腺癌、大肠癌、上消化道癌和肝癌等常见癌症高危人群的评估、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探索早诊早治适宜技术,努力遏制城市癌症高发的势头。方法 按照国家癌症中心统一制定的高危人群评估问卷对长沙市5个辖区的40~69岁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并录入高危评估软件进行癌症高危评估,对评估为癌症的高危人群采用低剂量螺旋CT、乳腺超声、乳腺钼靶,腔镜(胃镜、肠镜)、指示性病例活检、AFP及肝脏超声检查等技术开展相应的癌症筛查。结果 实施癌症高危人群评估50 000人,共开展高危人群癌症筛查10 136人次,其中肺部、肝脏、乳腺、上消化道(食管和胃)、大肠分别筛查3 220人次、3 109人次、2 057人次、1 018人次、732人次。筛查出癌前病变1 279例,癌前病变阳性率为12.62%;检出可疑癌症患者47例,癌症筛查阳性率为0.46%。其中肺部癌前病变902例,阳性率为28.01%,癌变15例,阳性率为0.47%;肝脏癌前病变4例,阳性率为0.13%,癌变9例,阳性率为0.29%;乳腺癌癌前病变244例,阳性率为11.86%,癌变16例,阳性率为0.78%;上消化道癌癌前病变23例,阳性率为2.26%,癌变2例,阳性率为0.20%;大肠癌癌前病变106例,阳性率为14.48%,癌变5例,阳性率为0.68%。结论 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工作,能有效探索癌症防控新技术、新机制,有利于早期发现癌症,提高患者的早期诊治率、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降低癌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何美  李必波  杜佳 《中国肿瘤》2018,27(3):198-201
摘 要:[目的] 分析2012~2016年重庆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高危人群筛查情况,为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6年对重庆市4个辖区(沙坪坝区、南岸区、渝中区、九龙坡区)中40~69岁户籍人口进行高危风险评估,评估出的高危人群采用低剂量螺旋CT、乳腺超声、乳腺钼靶、腔镜(胃镜、肠镜)、指示性活检、甲胎蛋白(AFP)及腹部超声等检查技术开展相应的癌症筛查。[结果] 4年共完成高危人群筛查41 538人次,发现疑似癌症403例,其中疑似肺癌193例,乳腺筛查BI-RADS 4/5级208例,疑似肝癌2例,检出率分别为1.56%(193/12365)、2.92%(208/7127)、0.02%(2/11271);确诊癌前病变975例,其中食管癌癌前病变151例,胃癌前病变348例,结直肠癌前病变476例,检出率分别为2.27%(151/6665)、5.22%(348/6665)、11.58%(476/4110);确诊癌症18例,其中食管癌6例,胃癌5例,结直肠癌7例,检出率分别为0.09%(6/6665)、0.08%(5/6665)、0.17%(7/4110)。[结论] 针对性地在高危人群中开展肺癌、乳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和结直肠癌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癌症,提高患者的早诊率、生存率,并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和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湖北省2018—2019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筛查情况。方法 汇总整理湖北省2018—2019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评估数据及临床筛查数据,分析高风险率、人群筛查参与率和各癌种阳性检出情况。结果 2018—2019年共计评估39 575人,整体高风险率为47.31%。各癌种高风险率分别为肺癌21.10%,女性乳腺癌19.01%,食管癌9.60%,胃癌13.76%,肝癌11.22%,结直肠癌17.38%。阳性病变检出率分别为:肺部6.13%,女性乳腺20.04%,肝脏6.38%,上消化道0.42%,结直肠5.02%。结论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联合筛查模式,长远来看有利于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提高项目筛查效果,需进一步提高人群的防癌意识,提高50~64岁年龄段人群的筛查顺应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4—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高危评估与筛查结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浙江省衢州市为项目点,选取40~74岁常住户籍且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初筛、确定高危人群并进行临床筛查,计算人群癌症高危率、临床筛查参与率和阳性病变检出率。结果2014—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共50114人完成高危风险评估,25375人被评估为癌症高危,整体高危率为50.63%,其中男性高危率(57.28%)高于女性(45.36%);60~64岁年龄组人群的高危率最高。各癌种的高危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上消化道癌(26.24%)、肺癌(23.55%)、肝癌(17.22%)、女性乳腺癌(14.91%)和结直肠癌(12.67%),临床筛查参与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女性乳腺癌(55.19%)、肝癌(47.47%)、肺癌(46.31%)、上消化道癌(28.26%)和结直肠癌(18.24%),其中男性除结直肠癌筛查参与率高于女性外,其余癌种的筛查参与率均低于女性。各癌种的阳性病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女性乳腺癌(20.54%)、肺癌(18.04%)、肝癌(3.22%)、结直肠癌(1.73%)和上消化道癌(0.16%),其中,男性肝癌、上消化道癌和结直肠癌阳性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女性,而肺癌阳性病变检出率低于女性。结论2014—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人群参与积极性较好,临床筛查参与率较高,但含侵入性检查项目的结直肠癌和上消化道癌的临床筛查参与率及阳性病变检出率均较低,未来应继续探索适宜的筛查策略,并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教,尤其是男性及60~64岁年龄段的人群,进一步提升癌症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现阶段湖北省襄阳市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两癌”)流行情况及其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襄阳市辖区内30~64岁已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疾病既往史、家族肿瘤史、月经生育史及妇科疾病患病情况等资料。宫颈癌筛查采用高危型HPV初筛,结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和病理学检查的逐级筛查手段开展。乳腺癌筛查采用视诊、触诊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初筛,结合乳腺钼靶X线及病理学检查的逐级筛查手段开展。结果 2017年全市共有318 067名30~64岁妇女参与了“两癌”筛查,检出非HPV生殖道感染91 143例(28.66%);子宫良性疾病44 736例(14.06%);宫颈癌前病变826例(259.69/10万),其中CINⅡ 385例,CINⅢ 425例,原位腺癌16例;检出宫颈癌79例(24.84/10万),其中微小浸润癌18例,浸润癌61例;检出良性乳腺疾病44 097例(13.86%);检出乳腺癌80例(25.27/10万)。影响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宫颈癌家族史、多孕、绝经年龄较晚和生殖道感染可能为宫颈癌的危险因素,而年龄、较高文化程度和乳腺癌家族史则可能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结论 襄阳市妇女 “两癌”发病处于中等水平,定期的筛查和积极控制高危因素,对“两癌”的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上海市为符合条件的居民提供免费的大肠癌筛查服务,通过对上海市居民大肠癌筛查中两次便隐血检测和后续诊断检查结果的分析,评价筛查中两次便隐血检测的效果,为基于人群的疾病筛查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筛查的目标人群为50~74岁的上海居民,使用两次免疫法便隐血检测和危险度评估为初筛,初筛阳性者进行肠镜检查。结果:筛查期间,共有809 528人完成了两次便隐血检测,便隐血检测阳性者共有104 953人,其中第一次阳性的人数为47 421人,阳性率为5.9%,第二次阳性的人数为36 462人,阳性率为4.5%,两次阳性的人数为21 070人,阳性率为2.6%。便隐血检测阳性的筛查对象中,有49 339人接受了肠镜检查,肠镜检查顺应性为47.0%。两次阳性的筛查对象的肠镜参与率明显高于单次阳性的筛查对象(P<0.001)。在所有筛查出的大肠癌和癌前期病变中,仅进行一次便隐血检测可以诊断出大肠癌1 200例,占79.5%;发现癌前期病变3 777例,占68.1%。进行第二次便隐血检测可以多诊断出大肠癌310例,占20.5%;发现癌前期病变1 767例,占31.9%。结论:相比于单次便隐血检测, 进行两次便隐血检测的初筛可以更有效地检测出阳性对象,两次便隐血检测可提高后续肠镜检查的参与率,所检出的大肠癌和癌前期病变数量也均有所提高且增量成本较低。因此建议在以人群为基础的大肠癌筛查中采用两次或更多次数的便隐血检测,以提高筛查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磁县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前状态及病变的分布情况,为该病的病因及二级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磁县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完成的40~69岁人群的食管癌早诊早治内镜筛查资料,筛查采用内镜碘染色指示性活检,并对符合对象按性别、年龄组统计食管癌癌前状态及病变的检出率。   结果  纳入分析队列筛查对象11 423例,食管活检率66.90%。食管鳞状上皮轻度、中度、重度异型增生检出率分别为11.84%、2.66%、1.04%,原位癌检出率为0.40%,鳞癌可能有浸润的患者检出率为0.04%、黏膜内鳞状细胞癌为0.37%,浸润性鳞癌为0.17%。平均重度异型增生以上及癌的检出率为2.01%。   结论  磁县食管癌高发区40~69岁人群存在大量无症状癌前病变及癌症患者,年龄和性别与检出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几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持着上升趋势,居高不下。而结直肠腺瘤是结直肠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其发病机制对于结直肠癌早期诊疗至关重要。结直肠腺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一般涉及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和信号通路。且钙剂与结直肠腺瘤的关联研究在近年来也引起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对钙与基因的相互作用和结直肠腺瘤发病风险的关系进行综述,为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上海市宝山地区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结果,探究国内大肠癌筛查模式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06月至2019年06月上海市宝山地区按照社区大肠癌筛查流程完成筛查且评定为初筛阳性,并至我院完成全结肠镜诊断性检查且获取检查结果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共769例.根据肠镜结果,分成病变组和正常组,分析两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在食管癌高发区早期癌及癌前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食管癌高发区涉县、磁县进行普查发现的118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 所有病例均行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检查, 符合镜下治疗标准的内镜辅以碘染色并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cal resection, EMR), 余手术治疗。对所有行EMR术及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EUS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EUS判断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影像学结果显示: 黏膜层癌97例、黏膜下层癌21例, EUS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判断浸润深度, 结果相符者103例, 准确率87%, 其中对黏膜层癌判断的准确率90%, 对黏膜下层癌判断的准确率76%。  结论  EUS准确评估病灶内镜可切除性, 使得内镜下黏膜切除手术更为安全有效, 对指导高发区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内镜下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深圳市宝安区常住居民“五癌”(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高危人群流行状况,更好地开展高危人群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工作。方法 利用高危人群风险评估模型(由国家癌症中心提供),问卷评估初筛五癌的高危人群,高危人群进一步临床检查。结果 2017—2019年共计完成问卷高危评估6072例,总体癌症高危率为55.55%,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和女性乳腺癌高危率分别为13.87%、19.60%、25.76%、15.27%和29.77%。单癌种、两癌种、三癌种、四癌种和五癌种高危率分别为31.35%、15.47%、6.19%、2.08%和0.56%。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和结直肠癌高危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上消化道癌和结直肠癌在50~69岁年龄段人群高危率较高,肝癌和女性乳腺癌在40~69岁年龄段人群高危率较高,尤其是在40~49岁年龄段最高,总体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疑似肺癌检出率3.16%,肝脏占位阳性率为22.45%,上消化道息肉阳性率为22.09%,大肠癌检出率为0.33%,乳腺BI-RADS3级和BI-RADS4级检出率分别为17.62%和0.82%。结论 此分析初步揭示了深圳宝安区的5类癌症的人群高危风险率,阐明了临床筛查依从性和检出率等指标,为进一步优化人群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