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伍龙  张军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47-150
肥胖症是威胁着现代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发病率明显上升,病态性肥胖患者人数也随之增加。据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肥胖症威胁着世界大约13%人的健康,肥胖症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据2002年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公布,我国肥胖人数已占总人口的7.1%,10年后这个数字上升为11.9%。近年来,外科技术的发展为肥胖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式即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使肥胖症患者获得长期而且稳定减重效果的唯一手段。外科减肥的显著效果已得到国际公认,并且减肥手术减重的同时对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也引起了内外科医师的重视,外科减肥已逐渐成为治疗肥胖症的主要方式。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利用腹腔镜实施减肥手术得到广泛应用,腹腔镜手术现已成为减肥手术的首选途径,目前外科减肥常见术式有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腹腔镜胆胰转流术(laparoscopic biliopancreatic diversion,LBPD)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四种术式。本文就外科减肥的发展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在肥胖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中,机器人辅助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术的减重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间收治的73例肥胖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术组(腹腔镜组)和机器人辅助袖状胃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术组(机器人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腹腔镜组比较,机器人组手术时间更长(P=0.001)、手术费用更高(P <0.001),但是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13)、术中出血量更少(P <0.001),且2组比较,术后疼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不是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机器人辅助袖状胃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可取得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术相同的减重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袖状胃切除术因其良好的减重和糖尿病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1].研究认为袖状胃切除术后胃饥饿素(ghrelin)的下降可能是糖尿病缓解的重要机制之一[2].胃饥饿素在生物体内有2种形式:辛酰化胃饥饿素(AG)和非辛酰化胃饥饿素(UAG).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重度肥胖症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疗效以及体内基本内环境和并发症的变化.方法 对6例重度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下胃减容手术,其中行可调式胃绑带术(LAGB)2例、行腹腔镜下胃旁路术(LGBP)2例、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LSG)2例.术后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清蛋白、电解质等生理指标;定期检查体质量、体质指数、上臂围径等肥胖指标;定期了解血压、血糖等肥胖伴发症的情况.结果 行腹腔镜下胃减客手术的重度肥胖症患者术后1年体内基本环境状态的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肥胖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改善明显.结论 腹腔镜下胃减容手术对重度肥胖症患者而言减肥疗效确切、生理干扰小,也有益于治疗肥胖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袖带胃切除术对Wistar大鼠体质量、大鼠前胃黏膜及黏膜肌层厚度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袖状胃切除术的减重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20只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2组,12只行袖状胃切除术做为手术组;8只行胃干预组做为假手术组,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1月内每周,而后每两周进行体重测量,术后12周处死大鼠后制作前胃石蜡切片,组织学方法观察其形态变化。结果手术组大鼠存活10只,成活率83%。假手术组大鼠在术后增重明显,手术组大鼠体重在术后2周恢复术前水平,体重增长明显但较假手术组慢(P<0.05)。手术组大鼠术后前胃有代偿性扩张,光镜下可见黏膜及黏膜肌层厚度变薄,黏膜皱襞变浅。结论袖状胃切除术大鼠模型中对前胃的形态学观察可能有利于进一步阐明该术式大鼠模型的减重和体重反弹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肥胖症患者人数激增。肥胖症及其合并的代谢性疾病逐渐成为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国内普外科有志之士紧跟我国疾病谱的变化,开始了我国肥胖症外科治疗的探索。从最初学习应用国外的术式,到现在逐渐摸索出的适于我国的以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为主要推广手术方式技术和理论体系,我国减重外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星星之火逐渐展现出燎原之势的发展。本文主要就减重与代谢外科手术方式演变,尤其是国内减重与代谢手术方式的艰辛探索历程做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对肥胖及肥胖合并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于2012年7月至2015年9月接受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手术的26例单纯性肥胖病人临床资料。记录术后3、6、12和18个月时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多项生物化学指标等。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LSG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0~170 min,平均(79.7±4.7)min;术中出血10~50m L,平均(24.6±1.8)m L;术后住院日为5~13 d,平均(5.9±0.3)d;术后腹腔积液、腹腔出血各1例,无二次手术病例。术后3、6、12、18个月时,多余体质量减少分别为54.9%、62.7%、80.1%和68.4%,随访3~36个月未出现不可控制的体质量下降等恶性营养不良。随访期间出现1例(3.8%)胆囊结石、2例(7.6%)缺铁性贫血、2例(7.6%)胃食管反流症状。术后肥胖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等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减重效果确切、安全,但其与胃旁路手术等其他减重手术的效果对比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袖状切除术的减肥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高脂饮食诱导SD肥胖大鼠,然后随机分为胃袖状切除(SG)组和假手术(SS)组.术后连续观察8周,比较两组术后体重、摄食和外周血Ghrelin、GLP-1、PYY3-36浓度的变化.结果 SG组术后摄食量明显下降(P<0.05),体重连续3周持续下降,然后缓慢回升,至第8周时体重仍低于术前,外周血 Ghrelin浓度下降,GLP-1和PYY3-36浓度升高(P<0.05),随着时间延长,血Ghrelin浓度逐渐升高,GLP-1和PYY3-36浓度逐渐回落.SS组术后食量、血Ghrelin、GLP-1和PYY3-36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8周后体重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 肥胖大鼠胃袖状切除术减重效果确切,术后 Ghrelin浓度下降,GLP-1及PYY3-36浓度升高致使摄食量减少可能是其减肥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经腹腔镜胃转流术、袖状胃切除术治疗肥胖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而为肥胖症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在2010年1月到2012年6月,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120例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对照组采用袖状胃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腹腔镜胃转流术,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三年,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重要指标。结果在患者术后至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体重指数(BMI)改变以及额外体重减轻百分率方面,观察和对照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肥胖症患者采用经腹腔镜胃转流术以及袖状胃切除术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在短期内的安全性较高,不过在实际的减肥效果方面,采用经腹腔镜胃转流术相对于袖状胃切除术更具有优势,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医学争鸣》2014,(6):42-42
2014年7月下旬,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成功完成单孔腔镜袖状胃切除减重手术。据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该手术为全军首例,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是国内第二家开展该手术的医疗中心。该中年男性患者入院前体重达126 kg,尝试节食、运动及药物等多种减肥方法效果不理想,伴有糖尿病、脂肪肝、高尿酸、呼吸睡眠暂停等肥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To report the experience with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as a bariatric surgery in our center.MethodsTwenty obes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 year after receiving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as a bariatric surgery in our center from January 2009 to October 2010, during which their general conditions,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ment of obesity-related diseases were assessed.ResultsOf the 20 patients, 19 underwent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and 1 underwent open sleeve gastrectomy with no death occurred. The average weight loss was 36.4±10.0 kg, the average BMI decreased from 46.1±11.5 to 33.6±5.6 kg/m2, and the excess weight loss was 55.9%±14.2% one year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majority of obesity-related diseases were improved. In one year after the operation, excellent, good, fairly good and poor scores were achieved in 2 (10.0%), 8 (40.0%), 7 (35.0%), and 3 patients (15.0%), respectively.Conclusion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as a bariatric surgery is a safe and feasible procedure for obesity with excellent short-term effects. More studies with a long-term follow-up are needed to validate its benefits.  相似文献   

12.
杨鸣  江龙龙  易星航 《河北医学》2014,(10):1594-1598
目的:评价腹腔镜胃袖套状切除术(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LSG)与腹腔镜Roux-en-Y胃肠短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治疗病态性肥胖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103年2月32例肥胖患者实行腹腔镜减肥手术,其中16例施行腹腔镜胃袖套状切除术(LSG),16例施行腹腔镜Roux-en-Y胃肠短路术(LRYGB),对比评估分析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3、6、12个月的体重指数减少值、多余体质量减少百分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 LSG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少于LYRGB,且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术后3、6、12月体重指数减少值、多余体质量减少百分比方面则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腹腔镜胃袖套状切除术达到与Roux-en-Y胃肠短路术同样的近期减重效果,并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156-15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腹围等一般资料和术后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分析临床护理工作在术前、术后、出院阶段的流程规范及意义。结果在规范的护理流程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为(2.3±0.4)d,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基于快速康复的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平均住院日,使患者受益,但需要形成合理的护理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例采用空肠食管吻合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下段癌的临床资料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残胃食管癌的外科疗效。结果: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患者均存活。结论:空肠食管吻合术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取材方便、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仍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下端癌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与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肿瘤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经胸腹联合手术、联合脏器切除手术、存在合并症、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硬化、糖尿病、输血、体重下降〉10%及营养不良与根治性全胃切术后并发症明显相关.而多因素分析显示,经胸腹联合手术、联合脏器切除手术、合并症、术中出血量是老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白蛋白水平和输血是老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注意针对性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Roux-en-Y式胃癌根治术联合胃旁路手术对胃癌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组行传统的Roux-en-Y式胃癌根治术,另一组行Roux-en-Y式胃癌根治术联合胃旁路手术,观察两组手术并发症、术后出院时间及术前1天、术后1月患者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变化。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后住院时间10~21 d,术后饮食过渡良好,恢复顺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病例;术后1月与术前1天比较,联合手术组术后FPG、2 hPG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联合手术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改善更为明显,而患者手术前后体重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别,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Roux-en-Y式胃癌根治术联合胃旁路手术治疗胃癌并糖尿病患者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对胃癌根治范围无影响,且对患者术后糖尿病病情改善明显,是一种针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更为适合的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胃大部切除术组39例和单纯穿孔修补术组47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溃疡复发率。结果单纯穿孔修补术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胃大部切除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胃大部切除术组(P<0.05),术后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胃大部切除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单纯穿孔修补术组与胃大部切除术组患者术后6、12个月溃疡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疗效相近,但单纯穿孔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腹腔镜下修补术更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更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王林根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079-208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胃癌根治术的合理手术方式。方法对86例胃癌患者采取全胃切除术治疗。结果根治性手术1年存活率为82%,姑息性手术预后差(平均生存期6个月)。采取食管空肠Roux—Y吻合方式明显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在基层医院经腹全胃切除加D2或D2^+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主要临床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进行腹腔镜与开腹术早期胃癌根治术的35例和42例患者,分别作为LAP组OPEN组。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半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总住院费用、清扫淋巴结数量、肿瘤切缘以及肿瘤部位、手术切除方式、淋巴结清扫范围、并发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复发率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临床治疗上具有诸多优势,且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和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吻合器在胃大部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应用胃肠吻合器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8例,胃窦部溃疡穿孔6例,胃小弯溃疡穿孔2例。采用BillrothⅠ式26例,BillrothⅡ式8例,Roux-en-y胃肠吻合2例。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无吻合口狭窄及出血。结论急诊情况下行胃大部切除术应用胃肠吻合器除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外,还有使手术简单化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