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唐露璐 《中国当代医药》2013,(16):181-181,183
目的探讨研究本院2009~2011年手术室护理人员感染意识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每年对其感染意识及感染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随着年份的增加,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感染意识不断加强,感染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也越来越好,2011年感染意识及感染知识掌握情况较好率明显高于其他年份(P均〈0.05)。结论随着年份的增加及相关干预措施的实施,手术室护理人员感染意识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肝炎病房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认知情况的调查以明确进一步加强相应知识的教育的必要性。方法于2010年2012年这3年中每年随机选取我院的6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知识掌握情况及感染预防意识的调查,并将每年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010年2012年这3年中每年随机选取我院的6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知识掌握情况及感染预防意识的调查,并将每年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010年2012年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2012年的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2011年及2010年,而2011年高于2010年。2010年2012年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2012年的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2011年及2010年,而2011年高于2010年。2010年2012年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意识比较2012年的医护人员感染预防意识好者比例高于2010年及2011年,而2011年高于2010年。结论不断强化医院相关感染知识的宣教学习,定期进行学习班的进修学习对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降低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均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随着医院感染预防知识教育的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知识掌握情况及感染预防意识均有显著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该院护士对血液性传染病自我防护行为现状,探讨预防措施,为减少护士职业暴露,保障护理人员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护理人员57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护士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等)和自我防护行为(体检及疫苗接种情况、洗手情况、日常防护、特殊防护等).结果 不同年龄段护理人员在体检及疫苗接种情况和针刺伤及处理2个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总分、体检及疫苗接种情况、洗手情况、特殊防护及针刺及处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过培训的护理人员较未参加者的自我防护总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血液性传染病安全防护,纠正护理人员不规范操作,提高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是降低传染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综合医院感染管理科与内科护士对感染的认知情况.方法 选择综合医院感染管理科与内科护士各40人,根据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感染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比较.结果 感染管理科组对感染知识的认知程度高于内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发现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越长,对感染知识的认知越深.结论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并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韩华  张丽侠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142-143
目的:分析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医护人员个体应对资源水平分布情况。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的个人应对资源问卷(PRQ),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铁法煤业集团医院门诊及病房医生和护士共500名。结果:女性的社会支持(SS)得分高于男性(P〈0.05);40~50岁年龄组自我保健(SC)得分最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教育背景医护人员应变能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慢性病的医护人员(SS)得分较未患慢性病者低(P〈0.05)。结论:医护人员的性别、年龄和患病情况差异与个体应对资源有很大关系,应加强对个体应对资源水平低的医护人员的关注与防护,以提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综合医院感染管理科与内科护士对感染的认知情况。方法选择综合医院感染管理科与内科护士各40人,根据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感染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比较。结果感染管理科组对感染知识的认知程度高于内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发现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越长,对感染知识的认知越深。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并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本院8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医院感染知识问卷进行评估,并将其中不同护龄、文化程度及职称者的感染知识问卷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护龄较长者的医院感染知识掌握优良率高于护龄较短者,而文化程度较高者高于文化程度较低者,高职称者高于低职称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护龄、文化程度及职称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程度均存在一定差异,应注意根据上述因素给予护理人员以相应的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其人口学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为开展促进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在调查员的现场指导下采用自行填写方式对366例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理人员在生理健康(BZT)、心理健康(MZT)、自测健康(ZCZT)得分上明显低于国内常模水平(P < 0.05),而在社会健康(SZT)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婚姻状态、经济状态者在MZT、SZT及ZCZT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文化组在BZT、SZT及ZCZT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MZT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性别在BZT、MZT、SZT、ZCZT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少数民族与汉族在BZT、ZCZT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MZT、SZT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自测健康状况偏差,性别、种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是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在今后开展促进精神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工作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医院临床护理队伍实施压疮健康教育的能力并进行相关分析,为提高护理人员压疮健康教育能力提供可靠依据和辅助。方法采用现有信效度得到较好认证的一般资料问卷及护理人员压疮健康教育能力测评量表,对9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结果不同职称护理人员中,护士与护师、主管护师之间压疮健康教育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师与主管护师压疮健康教育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带教经验护理人员中,无带教经验者与6~10、>10年带教经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学历护理人员之间压疮健康教育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年资、职称、学历共同影响着护理人员压疮健康教育能力,应对不同年资、职称的护士定期进行培训,学校开设专业健康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股份制医院中护理人员法律知识掌握情况,探讨如何提高其法律意识。方法采用三常两严法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自设调查表,了解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掌握情况。结果护理人员法律意识随工作年限的增加,护士资历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培训前大专组及格率高于中专组;培训后大、中专护理人员及格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工作后应加强在职教育,进行系统培训学习,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了解医师、护师、药师三类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以及安全用药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ADR及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网上药学问卷调查平台对皖南地区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45个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医师、护师、药师)的ADR以及安全用药相关知识进行网上调查,数据由平台自动导出Excel表格,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平台,获取有效调查问卷575份,医务人员对ADR和安全用药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83.0%,对ADR上报流程平均知晓率为83.4%。三类医务人员(医生、护师、药师)对于“什么是ADR”、“用药错误的含义”等基本概念的知晓程度较高,回答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药品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用药错误”的判断,回答存在显著差异(P〈0.001),医师、护师的知晓程度低于药师。对于“用药后出现ADR的应对措施”、“ADR必须填写的项目”等问题,三类医务人员(医生、护师、药师)问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ADR上报期限”等的回答有显著差异(P〈0.001),药师的知晓率高于医师、护师。结论:综合分析该院三类医务人员对ADR和安全用药基本知识掌握总体较好,但对于ADR与ADE、用药错误等概念之间差别存在混淆。应以多种形式对医务人员的ADR和安全用药相关知识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ADR/ADE、用药错误等的判断能力,加强ADR监测水平和上报意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医护人员的手及鼻前庭标本进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情况分析,探讨带菌者与感染的关系以及快速检测方法监测医护人员MRSA带菌状况。方法将该院医护人员(医生、护士及护理员)的678例手标本及179例鼻前庭标本分别用2种检验方法进行MRSA鉴定。(1)传统检测方法:按201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进行鉴定(K-B纸片扩散法);(2)快速检测方法:直接接种于分离、培养及鉴定一体的MRSA选择性显色培养基上。进行医护人员MRSA带菌状况及2种检测方法检出效果分析。结果经传统检测方法检测,护理员手及鼻前庭MRSA的携带率与医生、护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检测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比较,手标本及鼻前庭标本检出MRS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3.3%及100.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快速检测方法有利于监测医院内MRSA感染的发生,同时需采取必要的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医护人员的MRSA携带率。  相似文献   

13.
外科系统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外科系统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的调查,了解手卫生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知识调查表,对外科系统156例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有92.95%的医护人员知道六步洗手法,10%认为戴手套可替代洗手或手消毒,医生、护士在接触患者前后和医疗、护理操作前后的洗手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医生、护士洗手前后平均带菌量分别为45.127cfu/cm2、36.350cfu/cm2、8.236cfu/cm2、5.473 cfu/cm2。结论:通过洗手能有效去除手部的大部分细菌,管理者应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与监管,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质量,防控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其对护理工作模式的主要影响。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我院8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按照统一的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的重视为基础,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基层医院护理工作模式的影响。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人员的理论成绩与技能成绩、护士规范用语、护士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护士心理状况变化、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①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融入至实际的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对于优化护理工作内容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与意义;②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护士理论成绩及技能成绩合格率分别为75.0%、68.8%,实施后分别为96.3%、93.8%,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③优质护理实施前护士规范用语合格率为77.5%,实施后护士规范用语合格率为100.0%,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④护士对患者相关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在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⑤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SAS与SDS得分分别为(44.29±11.57)分、(42.16±10.37)分,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分别为(31.25±6.77)分、(30.53±5.98)分,且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⑥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实施后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对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模式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即能够提高护士理论及技能成绩、护士护理用语更加规范、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明显提高、护士心理状况明显转良、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毛亮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275-2276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舒适护理的知晓情况和执行状况,探讨如何在手术护理中落实舒适护理。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58名手术室护士,对其进行手术舒适护理知晓情况及执行状况等相关问题的回顾性调查问卷。结果159名(61.6%)护士了解此概念,99名(38.4%)护士理解此概念;工龄长,职称高、相对工龄短,职称低护士对此概念更为了解,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级医院护士和本科学历护士对概念了解程度明显高于二级医院护士和低学历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护士对于择期手术患者执行舒适护理情况较急诊患者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需摆放体位手术患者执行舒适护理稍优于无需摆放体位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术前患者执行舒适护理情况最好,优于术中、术后执行舒适护理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绝大部分手术室护士能掌握舒适护理的概念,并能在围术期主动、良好地执行舒适护理,但在急诊手术患者以及术后舒适护理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老干部病房护士紧急救护技能综合培训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以老干部病房快速反应7个预警项目为组训模块,比较护士培训前后理论、操作技能和案例法情景模拟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变化,分析比较不同特征护士培训后案例情景模拟综合能力考核情况,问卷调查护士对培训效果的评价,比较培训前后医师对护士在临床急危重症救护中医护配合满意率.结果 培训后护士理论成绩、技能和案例情景模拟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显著提高(P<0.05);不同工作年限和训练次数护士案例情景模拟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护士认为通过培训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92.5%);培训后医师对临床抢救处置中医护配合满意率由86.89%提升至96.9% (P <0.05).结论 模块化案例法情景模拟综合训练有助于较快提高老干部病房护士紧急救护技能和综合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皮肤性病门诊院内感染高危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方法选取本院从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皮肤性病门诊科收治的皮肤性病患者共250例。对比科室在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没有采取严格的医院管理措施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并且总结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与患者的年龄,侵袭性操作,理疗室患者以及医务人员的手部污染有关,感染比率对比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而患者的营养情况则与发生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其中2011年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6%%,2012年的院内感染为4.40%,2012年的院内感染为1.20%,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防治意识,诊断高危因素进行相关的防治对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科护患纠纷的原因与防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发生的护患纠纷50起的资料。结果本院产科发生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不佳、患者对医院医疗收费不理解及护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分别占总数的30%、26%、20%;与护师、主管及以上护理人员相比,护士的被投诉率较高:和工龄5~10年、10年以上的护理人员相比,〈5年工龄的护理人员被投诉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提升业务素质等能够有效防范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儿童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方法对2012年3~5月门诊儿童家长350名进行口腔知识调查。结果不同性别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以上及专科人群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高中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家长的口腔宣教,以减少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门诊孕妇进行营养知识的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随机选择该院门诊孕妇474名,分为孕期接受营养干预的253名(干预组)和孕期未接受营养干预的221名(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后营养知识知晓情况的变化。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孕妇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孕妇营养知识知晓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及格率和优秀率来看,干预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面对面进行营养知识答疑咨询等方式的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孕妇对孕期营养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