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了解清除Hp治疗对PD患者运动症状波动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浙江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PD患者89例,据微量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Hp感染状况,将研究对象分为Hp组和非Hp组。非Hp组采用口服左旋多巴/苄丝肼片治疗,Hp组在口服左旋多巴/苄丝肼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Hp根除治疗。采用帕金森病症状评分量表(UPDRS) Ⅲ评分、Hoehn-Yahr分级及“开关现象”的“开”、“关”期时间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用UPDRS Ⅳ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并发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UPDRS 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Hp组治疗前后Hoehn-Yahr分级、UPDRS Ⅲ评分、UPDRS Ⅳ评分及“开”“关”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组治疗前后UPDRS Ⅲ评分、UPDRS Ⅳ评分及“开”“关”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开”“关”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以增加PD患者运动并发症的发生。对Hp感染的PD患者行Hp根除治疗可以改善其运动症状,减少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朱建忠  梁颖茵  朱荣兰  姚璐  徐雪  周香雪 《吉林医学》2010,31(22):3670-3672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PD合并精神障碍患者268例,其中阳性症状为主者93例,阴性症状为主者175例,皆符合CCMD-3和ICD-10的诊断标准,两者进行对照,观察共12周。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价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的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对幻觉等阳性症状改善明显,对意志缺乏、兴趣缺乏等症状改善不明显,部分患者运动障碍较前加重。结论:利培酮对治疗PD幻觉等阳性精神症状的患者疗效肯定,并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晚期病人的疗效。方法将32例已经使用复方左旋多巴制剂治疗2-6年以上的Hoehn-YahrⅣ-Ⅴ级的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加用普拉克索治疗12周后对疗效进行评估。运动症状:治疗前后采用PD评定量表(UPDRS)进行评估。非运动症状:主要观察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症状的变化,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UPDR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晚期PD患者在应用复方左旋多巴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普拉克索治疗可以减少左旋多巴用量,有效缓解运动及非运动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杨旭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8):959-963
背景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不仅是帕金森病(PD)重要的临床前期症状之一,也是帕金森病病情进展的促进因素。然而,RBD的不同出现时间与PD临床特征是否存在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目的 研究不同RBD 发生时间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8年5月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PD患者136例。同期选取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发生RBD将PD患者分为伴RBD组和不伴RBD组,根据RBD发生时间分为先发RBD亚组和后发RBD亚组。比较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多巴胺药物用量(左旋多巴剂量当量LEDs)、PD病程、Hoehn-Yahr分级、有无震颤、帕金森病症状偏重侧、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有无直立性低血压(OH)、是否存在幻觉、是否痴呆。结果 伴RBD组47例,不伴RBD组89例;先发RBD亚组9例,后发RBD亚组38例。伴RBD组较不伴RBD组PD病程长,Hoehn-Yahr分级高,LEDs剂量大,幻觉、OH和痴呆发生率高,MMSE评分低(P<0.05)。伴RBD和不伴RBD组幻觉、OH、痴呆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后发RBD亚组较先发RBD组的MMSE评分下降、痴呆发生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先发RBD亚组与后发RBD亚组MMSE评分低,痴呆发生率高(P<0.05)。结论 PD运动症状后出现RBD可能是加重认知功能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3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酌情给予美多芭、盐酸苯海索、金刚烷胺等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分2次口服,共治疗6周。每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改良Hoehn-Yahr分级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结果 治疗2、4、6周末,两组患者改良Hoehn-Yahr分级和UPDRS Ⅲ评分逐渐降低;治疗4、6周末,两组患者改良Hoehn-Yahr分级和UPDRS Ⅲ评分均较入组前显著降低(P<0.05)。各时点两组患者改良Hoehn-Yahr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周末,治疗组患者UPDRS Ⅲ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具有良好的抗PD作用,或能加速美多芭的抗PD作用,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奥氮平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PD合并精神障碍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以调整抗帕金森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奥氮平治疗,观察4周.治疗前后采用UPDRS评定运动功能.精神症状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价患者精神症状程度,以SAPS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SAPS量表评价比较,幻觉和妄想、怪异行为三项精神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PDRS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运动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运动障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氮平对治疗PD并发幻觉等阳性精神症状的患者疗效肯定、安全,且不加重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异动症(LID)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统一帕金森病(PD)评分量表(UPDRS)第2、3部分和第4-A部分,Hoehn-Yahr分期评分共随访410例PD患者,将UPDRS量表第IV-A部分32项≥1分的患者纳入LID组,并与非LID组的年龄、性别、发病年龄、主要临床亚型、病程、使用多巴制剂的疗程及当前的治疗情况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的396例患者坚持规律服药2个月以上,并且其中的105例患者出现异动症,LID组与非LID组在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使用左旋多巴疗程、剂量、Hoehn-Yahr分期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3部分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动症相关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及使用左旋多巴的日剂量是LI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患者,年龄及发病年龄较轻,病程较长以及使用左旋多巴日剂量较大的帕金森病患者易发生异动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脐血间质干细胞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症状、基底节区脑血流灌注量影响及应用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后的安全性。方法 20例PD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组及常规治疗组,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鞘内及静脉移植脐血间质干细胞,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2、3和6月进行PD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判定以及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检测,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应用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的PD患者治疗后1、2和3月的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均优于常规治疗组的PD患者,治疗后3月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月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CT检测结果显示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组PD患者治疗后2月、3月基底节区脑血流灌注量增加,治疗后3月尤为明显,SPECT放射性计数比值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对改善PD临床症状、基底节区脑血流灌注量、延缓病程及提高日常生活质量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但疗效不持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详细记录作者单位6家医院107例帕金森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应用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和Hoehn—Yahr(H—Y)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在107例PD患者中异动症的发生率为13.08%,症状波动为18.69%,两者在接受左旋多巴治疗5年以上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30.0%、40.0%;②伴发运动并发症的患者与不伴运动并发症的患者相比较,其病程长,发病年龄小,服用左旋多巴每日剂量更大、时间更长,高血压发病率更低(P〈0.05);③症状波动的独立影响因素有服用左旋多巴的疗程(OR=1.014,P〈0.05)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每日剂量(OR=1.018,P〈0.05);异动症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左旋多巴每日剂量(OR=1.013,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普遍伴运动并发症,其中服用大剂量左旋多巴、年轻起病、不伴高血压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运动并发症;早期、持续、低剂量的多巴胺能刺激可以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浙南地区不同运动亚型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PD患者88例,分为姿势异常步态障碍(PIGD)为主型、震颤(TD)为主型和中间型,比较不同运动亚型PD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D)、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评分、UPDRS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Hoehn-Yahr(H-Y)分期、PD非运动症状评定量表(NMSS)评分。结果不同运动亚型PD患者H-Y分期和NM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GD型患者在心血管症状、睡眠/疲劳、情绪/认知、感知障碍、胃肠道症状、泌尿系统症状、混合症状方面较TD型患者更严重(均P<0.05)。结论不同运动亚型PD患者在非运动症状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PIGD型患者在非运动症状方面较TD型患者更加严重,应在临床工作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ou MZ  Liu ZG  Gan J  Chen W  Lu LX  Wu JY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1442-1445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分布情况、相互关系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的第Ⅲ部分及第Ⅳ部分中异动症及症状波动分值、简易智能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MOCA)、Hamilton焦虑量表、HamiGon抑郁量表、数字广度试验(DS)、帕金森病牛活质量量表(PDQ-39)等评分,对116例原发性PD患者的运动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及分层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因素,相互关系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神经精神症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抑郁、焦虑、淡漠、注意力障碍及认知功能损害与UPDRSⅢ分值及H-Y分级有相关性,与病程没有相关性(P>0.05),幻觉与各因素均无相关性(均P>0.05).各神经精神症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根据分层回归结果,符神经精神症状对总体生活质量均有影响,其中,抑郁(△R2=19.1%,P<0.01)及淡漠(△R2=17.0%,P<0.01)对总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结论 神经精神症状在PD患者中很普遍,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亚于运动症状,需要及时认识和干预.  相似文献   

12.
背景吞咽困难是帕金森病(PD)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可导致肺炎、营养不良和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但目前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讨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PD患者107例,分析其一般资料、吞咽困难与流涎发生情况、疾病分期与严重程度、焦虑与抑郁程度、认知功能、尿酸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危险因素对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预测价值。结果107例PD患者中45例发生吞咽困难(观察组),62例未发生吞咽困难(对照组),吞咽困难发生率为42.1%(45/107)。两组患者年龄、Hoehn-Yahr分级(H-Y分级)、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 Ⅰ评分、UPDRS Ⅱ评分、UPDRS Ⅲ评分、流涎发生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HAMA-14)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PDRSⅢ评分≥35分〔OR=7.639,95%CI(2.750,21.219)〕、流涎〔OR=3.336,95%CI(1.178,9.447)〕、HAMA-14评分≥13分〔OR=2.847,95%CI(1.027,7.894)〕、尿酸<251 μmol/L〔OR=0.354,95%CI(0.129,0.971)〕是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UPDRS Ⅲ评分、流涎、HAMA-14评分、尿酸预测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0.682、0.638、0.670,灵敏度分别为69.4%、56.5%、59.7%、64.5%,特异度分别为80.0%、80.0%、71.1%、66.7%,约登指数分别为0.494、0.365、0.308、0.312。结论UPDRSⅢ评分≥35分、流涎、HAMA-14评分≥13分、尿酸<251 μmol/L是PD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以上4项指标对PD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行脑深部电刺激术的40例帕金森氏病病例进行分析,对比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UPDRS评分.结果 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后患者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改善明显,术后UPDRS评分降低,术后口服美多芭、息宁等药物用量减少,出现异动症等并发症的患者症状明显控制.结论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氏病安全有效,可明显控制患者症状,减少口服药物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的发生、不同运动症状分级(H-Y)时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统一PD评分量表Ⅲ和Ⅴ(UPDRS-Ⅲ、UPDRS-Ⅴ)、PD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ues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及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对169例PD患者进行评估,并与102名正常组对照.结果 99.41%的PD患者存在非运动症状;76.33%的患者存在抑郁症状,80.47%的患者存在焦虑症状;帕金森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及非运动症状明显多于对照组;不同Hoehn和Yahr(H-Y)分级问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表现及严莺度差异明显;焦虑、H-Y分级、性别、PDSS及MMSE得分进人回归方程.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明显,且在不同运动症状分级间表现及严重程度中具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15.
冯霞  张懿 《重庆医学》2012,41(20):2049-2051
目的探讨农村和城市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NMS)的特点。方法对32例农村和39例城市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Ⅲ(UPDRSⅢ)和非运动症状量表(NMSQuest)问卷调查。比较农村和城市PD患者运动症状和NMS发生特点。结果农村和城市PD患者UPDRSⅢ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和城市PD患者发生NMS的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NM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PD患者较城市PD患者运动症状重;NMS的发生都非常普遍,但城市PD患者NMS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眼球运动预测性控制能力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利用视频眼震电图记录24例早中期原发性PD患者(PD组)和24名健康人(对照组)的可预测性眼球扫视运动,比较两组扫视的精确度.将PD患者预见性扫视(扫视潜伏期<80 ms)的精确度与MoCA评分、UPDRS运动部分评分和Hoehn-Yahr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可预测性扫视方案中,PD组和对照组预见性扫视的精确度较非预见性扫视的精确度均显著下降(P<0.01);PD组总体扫视精确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8);PD组预见性扫视精确度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00).PD组患者预见性扫视精确度与MoCA评分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485,P=0.016),与UPDRS运动部分评分和Hoehn-Yahr分级无相关性(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087和0.007,P=0.686和P=0.974).结论 PD患者预见性扫视功能较正常人明显下降,预见性扫视的精确度是反映PD患者认知功能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颅内电极重建技术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刺激术(DBS)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 月~2017年12月接受双侧丘脑底核(STN)DBS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27例,基于本研究中颅内电极重建技术,根据植入电极与STN的位置关系,将病例分为3组(A组:双侧电极最佳DBS刺激触点均位于STN内;B组:仅一侧电极最佳刺激触点位于STN内;C组:双侧电极最佳刺激触点均不位于STN内)。统计分析3组病例在基线水平、术后6月、术后12月的Hoehn-Yahr分期、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UPDRS Ⅲ)分值、Schwab & England 日常活动评分(SE-ADL)、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D)的差异,并进一步通过分析基于重建电极与标准开机程控两种方式筛选的最佳刺激触点的吻合度以及触点坐标的差异,判断该项技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结果 STN-DBS术后3组病例在药物-关期的H-Y分期、UPDRS Ⅲ分值、SE-ADL分值及LEDD均不同程度改善,但在术后12月,仅有组A病例的上述分值改善仍是显著的。基于重建电极与标准开机流程两种方式筛选的最佳触点的吻合度达77.78%(42/54),二者的触点空间坐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电极重建技术有利于研究颅内电极植入位置与DBS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符合术后程控最佳DBS触点筛选的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患病率,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8~2011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帕金森病专科就诊的原发性PD患者445例,详细记录其起病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价PD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PD患者HAMD量表平均分值为7.42±6.44。其中无抑郁症状者占61.2%,轻度抑郁症状者占30.2%,中度抑郁症状者占6.5%,重度抑郁症状者占2.1%。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症状的患者其SF-36生理机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精力评分、精神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健康变化评分均低于无抑郁症状的PD患者(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UPDRS总分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结论 PD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以轻度为主。抑郁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病情越重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