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难溶性药物兰索拉唑(LPZ)的包合作用。方法 绘制相溶解度图,考察pH变化、碳酸氢钠的加入对LPZ的增溶作用。采用共蒸发法(CE)和喷雾干燥法(SD)按照LPZ: HP-β-CD量比为1:1或1:1.5的比例制备LPZ/HP-β-CD包合物,测定其溶出度,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法(FTIR)对SD法制备的包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 在pH 11条件下,HP-β-CD与NaHCO3对LPZ的协同增溶效果最好。体外溶出实验表明:CE法和SD法制备的包合物溶出均优于LPZ与HP-β-CD的物理混合物。结论 HP-β-CD能明显提高LPZ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相似文献   

2.
马海涛 《中国药业》2012,21(13):10-12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对穿心莲内酯(AND)溶解度和溶出度的增强作用。方法以HP-β-CD为载体,分别采用研磨法、超声波法和共沉淀法制备AND的HP-β-CD包合物,测定其溶出度和溶解度,并与AND原药、AND和HP-β-CD的物理混合物的溶出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AND与HP-β-CD形成了包合物,HP-β-CD可使AND溶解度增加55.4倍。结论HP-β-CD极大地增加了AND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对难溶性药物格列齐特(GZ)溶解度和溶出度的增强作用。方法:分别采用研磨法、超声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GZ的HP-β-CD包合物,测定其溶解度和溶出度,并与GZ原料药,GZ与HP-β-CD的物理混合物进行比较。用差热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别。结果:HP-β-CD与GZ形成包合物使其溶解度提高6.8倍。结论:HP-β-CD能大幅度地提高GZ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前列腺素E1(PGE1)溶解度、溶出速率及化学稳定性的影响,为制备稳定的PGE1-HP-β-CD包合物固体以及溶液型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相溶解度法研究HP-β-CD对PGE1溶解度的影响;分别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UV)、圆二色谱法(CD)与红外吸收光谱法(IR)、X-射线衍射法研究PGE1与HP-β-CD在溶液中的包合作用及PGE1固体包合物的物相;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PGE1-HP-β-CD固体包合物并测定其溶出速度及化学稳定性;同时研究在不同pH值条件下HP-β-CD对PGE1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相溶解度法表明,在不同pH条件下,PGE1的溶解度均随HP-β-CD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图为A1-型;UV与CD法证实了PGE1与HP-β-CD在溶液中可形成包合物;IR与X-射线衍射法证明了PGE1包合物已形成一新的物相;PGE1与HP-β-CD形成包合物后,其溶解速率及化学稳定性显著增加;在酸、碱性pH条件下,HP-β-CD可明显增加PGE1溶液的稳定性,但在中性pH条件下,HP-β-CD的上述稳定作用并不存在.结论HP-β-CD可明显增加PGE1的溶解度、溶出速率及化学稳定性.完全有可能制备一种稳定性良好的PGE1-HP-β-CD包合物固体制剂,但制备稳定性良好的PGE1-HP-β-CD包合物溶液型制剂的可能性较小,因为尽管HP-β-CD可明显增加PGE1水溶液的稳定性,但降解速率仍很快.  相似文献   

5.
《中南药学》2017,(11):1519-1523
目的制备熊果酸(UA)-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包合物,提高熊果酸的溶出度。方法采用溶液搅拌法、超声法和研磨法等3种不同方法比较包合物的制备效果;通过比较,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UA-SBE-β-CD包合物,以包合率为指标,考察投料摩尔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及搅拌速度对包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用相溶解度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与X-射线衍射法(XPD)对包合物进行鉴定;对UA原药、UA与SBE-β-CD的物理混合物及UA-SBE-β-CD包合物进行体外溶出试验,比较其溶出效果。结果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的包合物包合率较高、可重复性较好;溶液搅拌法制备UA-SBE-β-CD包合物的最佳包合条件为:UA与SBE-β-CD的摩尔比为1∶4,包合温度为65℃,包合4 h;UA-SBE-β-CD包合物能显著增加UA的体外溶出度。结论溶液搅拌法可用于UA-SBE-β-CD包合物的制备且包合物能明显增加UA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6.
陈梅莉 《中国药师》2012,15(1):58-60
目的:研究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包合对难溶性药物穿心莲内酯(AND)溶解度和溶出度的增强作用.方法:以SBE-β-CD为载体,分别采用研磨法、超声波法和共沉淀法制备AND的SBE-β-CD包合物,测出其溶出度和溶解度,并与AND原药,以及AND与SBE-β-CD的物理混合物的溶出性能进行比较.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XRD)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别.结果:AND与SBE-β-CD确实形成了包合物,SBE-β-CD可使AND溶解度增加55.4倍.结论:SBE-β-CD极大地增加了AND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相似文献   

7.
张锴  陈小慧  杨群 《中国药房》2014,(25):2349-2351
目的:制备盐酸小檗碱-羟丙基-β-环糊精(盐酸小檗碱-HP-β-CD)包合物,以提高其溶出度,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以HP-β-CD为包合材料,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盐酸小檗碱-HP-β-CD包合物。通过相溶解度法考察包合物中盐酸小檗碱与HP-β-CD的包合摩尔比及包合过程的热力学常数;以桨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原料药、盐酸小檗碱-HP-β-CD包合物及其物理混合物的溶出度;以X射线衍射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定。结果:30、40、50℃下盐酸小檗碱和HP-β-CD均形成1∶1摩尔比的包合物,相溶解度图呈AL型,50℃时表观稳定常数KC为647.17,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0,包合反应的热焓值ΔH为6.11 kJ/mol,熵值ΔS为72.73 J/(mol·K),包合过程为吸热过程,包合反应是一个熵驱动的反应;与盐酸小檗碱原料药和物理混合物比较,包合物的溶出度明显增加;物相鉴定结果表明包合物中盐酸小檗碱的晶体衍射峰均消失。结论:制得的盐酸小檗碱-HP-β-CD包合物能显著提高盐酸小檗碱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8.
诺氟沙星-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制备诺氟沙星(NFX)与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包合物,并考察其溶解度、溶出度以及化学稳定性的变化。方法以相溶解度法研究SBE-β-CD对NFX的包合作用;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NFX-SBE-β-CD包合物,以红外光谱法(IR)与X-射线衍射法对其进行物相鉴定,同时考察NFX经SBE-β-CD包合后,其溶解度、溶出度以及化学稳定性的变化。结果 NFX与SBE-β-CD在溶液与固体状态下均可形成包合物;NFX经SBE-β-CD包合后,其溶解度、溶出速率显著增加,化学稳定性有所提高。结论 SBE-β-CD可明显增加NFX的溶解度、溶出速度,并改善其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制备美沙拉嗪羟丙基-β-环糊精(MSZ-HP-β-CD)包合物,并对其进行性质考察。方法: 采用搅拌法制备MSZ-HP-β-CD包合物,以HPLC法测定MSZ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率和包合物收率为综合指标,优化MSZ-HP-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紫外、X射线衍射及溶解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并对其溶出度进行考察。结果: 采用搅拌法,在温度35℃、MSZ与HP-β-CD质量比为1∶4(mg/g)、包合时间3 h的条件下制备MSZ HP-β-CD包合物。经验证平均包合率达96.28%,平均包合物得率达97.87%,其冻干粉经鉴别已形成包合物。与MSZ相比,MSZ包合物的溶出度显著提高,10 min时累积溶出度达到98%以上。结论:以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MSZ-HP-β-CD包合物重复性好,工艺稳定,能显著提高MSZ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10.
何海云  黄华  王慧  田睿  单雪峰 《中国药房》2012,(29):2737-2739
目的:制备伊潘立酮-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以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采用正交设计,以包合温度、磷酸加入量、伊潘立酮-HP-β-CD投药比(摩尔比)和溶液pH值为因素,以包合率为指标筛选最佳工艺;以红外分光光度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溶解度法、相溶解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以紫外分光光度法(275nm)测定药品含量及包合率。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伊潘立酮∶HP-β-CD(摩尔比1∶6),包合介质为0.2%磷酸溶液,包合温度为50℃,搅拌时间为30min,调节溶液pH为5.5。验证结果表明,伊潘立酮-HP-β-CD包合物形成,包合后伊潘立酮溶解度为原来的1950倍;增高温度有利于包合。在275nm波长处,伊潘立酮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2.5~25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1.14%);包合物中药品平均含量为4.97%,包合率为98.75%。结论:伊潘立酮-HP-β-CD包合物工艺可行,增加了药物的溶解度,可为进一步开发新的剂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诺氟沙星(NFX)-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包合物,并研究其溶解度、溶出度以及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NFX—SBE-β-CD包合物,以X-射线衍射法及差示热量扫描法(DSC)对其进行物相鉴定。同时,测定NFX包合物的溶解度、溶出度并研究其体内药动学。结果:NFX与SBE—β—CD已形成包合物;经包合后,NFX的溶解度、溶出速率显著增加;包合物的药动学参数t1/2,tmax与原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尿药排泄速率以及累积排泄量均显著高于原药(P〈0.05)。结论:NFX制成SBE-β-CD包合物后,其溶解度、溶出度以及体内生物利用度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2.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姜黄素-3的增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姜黄素-3(curcumin-3,cur-3)的增溶作用。方法 (1)采用沉淀法制备姜黄素-3-HP-β-CD包合物,并用红外扫描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包合物进行鉴定;(2)采用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仪测定包合物中姜黄素-3的含量;(3)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检测姜黄素-3与HP-β-CD形成包合物前后其饱合水溶液中姜黄素-3的浓度。结果(1)姜黄素-3在包合物中的含量为3.897%;(2)经HP-β-CD包合后,姜黄素-3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形成包合物前的15020倍。结论 HP-β-CD可显著提高姜黄素-3在水中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3.
卡维地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卡维地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对包合物进行物性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法制备包合物,通过相溶解度研究包合类型,以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验证卡维地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并测定包合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结果相溶解度曲线呈AL型,表明卡维地洛能够与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1∶1的包合物。DSC和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药物峰消失,证明包合物的形成。包合物的溶解度比原药提高5倍,溶出速度明显加快。结论超声法制备的卡维地洛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能显著提高原药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  相似文献   

14.
那格列奈—2-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2-羟丙基-β-环糊精(HPCD)对那格列奈的增溶作用;研究那格列奈-HP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考察包合物的光谱表征及包合物胶囊的体外释放行为。方法考察不同pH值、不同浓度的HPCD对那格列奈的增溶作用;通过研磨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包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及差示扫描热量法2种技术手段确证包合物的形成;在不同介质中考察不同方法制备的包合物的溶出度。比较不同环糊精用量比例的包合物、混合物及普通原料药的溶出度。结果不同pH条件下HPCD对那格列奈的增溶作用不同;差热分析及X-射线衍射证明了那格列奈与HPCD形成了包合物;那格列奈-HPCD包合物的水溶性好,在水介质中溶出度较高,在那格列奈与HPCD摩尔比为1∶2的情况下,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包合物,在pH 1.0的条件下体外溶出度达到100%,研磨法制备的包合物溶出度大于85%,而原料药溶出度仅为20%,显示出了那格列奈包合后的优势。结论包合物的光谱表征同那格列奈有明显不同;经包合后那格列奈的溶解度明显增大;用包合物制的胶囊体外溶出速度快,溶出度高。  相似文献   

15.
2-羟丙基-β-环糊精对金银花挥发油的增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飒  刘小平  唐静  韦敏艳 《中国药房》2008,19(18):1377-1378
目的:研究2-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金银花挥发油的增溶作用及包合物的稳定常数。方法:运用相溶解度法进行增溶试验,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金银花挥发油的浓度。结果:随着HP-β-CD浓度的增加,金银花挥发油的溶解度增加。中性条件下,金银花油与HP-β-CD形成的包合物表观稳定常数为40.79,在pH值为3时,金银花油的溶解度可达到最大,且包合物性质稳定,受温度影响小。结论:对于金银花挥发油,HP-β-CD是较理想的增溶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用羟丙基倍他环糊精(HP-β-CD)对难溶性药物伏立康唑进行包合,以期提高其溶出速率,并对包合过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研磨法、超声法、溶液搅拌法制备伏立康唑包合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考察伏立康唑/HP-β-CD包合物形成特征。比较pH值为1.0、4.0、7.0条件下,HP-β-CD对伏立康唑的增溶能力并与磺丁基醚倍他环糊精(SBE-β-CD)进行比较。最后考察包合过程中pH值、温度及潜溶剂等因素对溶解度相图的影响。结果以溶液搅拌法制备伏立康唑包合物,当包合温度为25℃,pH值为6.0,不加潜溶剂,以及药物与HP-β-CD的投料质量比为1∶12时,伏立康唑/HP-β-CD包合物形成的ΔH、ΔG和ΔS分别为-36.85、-13.63和-77.90。结论研究制备的伏立康唑/HP-β-CD包合物,性质稳定,包合量可以达到临床用药剂量的要求,包合过程中得到的相关热力学参数,为包合条件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羟丙基-β-环糊精对阿克他利的包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阿克他利的包合作用.方法:采用旋光度法确定包合比;搅拌法制备包合物;红外光谱法和X-射线衍射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相溶解度法研究包合物的增溶作用及包合过程中热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最佳包合比为1:1,包合过程中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焓变(△H°)和熵变(△S°)均为负值;形成包合物后,阿克他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均有显著增加.结论:HP-β-CD能明显增加阿克他利的溶解度,包合反应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多西他赛(docetaxel,DTX)与β-环糊精(β-CD)及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包合作用.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和研磨法制备DTX-β-CD和DTX-HP-β-CD包合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红外光谱法(IR)对包合物进行鉴定;摩尔连续递变法测定包合物的组成比例,相溶解度法测定DTX在25、37、45℃恒温条件下在不同浓度β-CD、HP-β-CD水溶液中的包合稳定常数及相关的热力学常数.结果:DTX与β-CD、HP-β-CD形成了稳定的包合物;摩尔包合比均为1:1,相溶解度曲线为AN型,表观稳定常数K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包合过程中的吉不斯自由能变化(△G)、焓变(△H)和熵变(△S)均为负值.β-CD对DTX的增溶作用强于HP-β-CD,且DTX-β-CD包合物的稳定常数高于DTx-HP-β-CD包合物.结论:DTX与β-CD、HP-β-CD可以自发形成可溶性包合物,且低温有利于包合物的形成和稳定.B-CD对DTX的增溶作用及与DTX形成包合物的稳定常数均高于HP-β-CD.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二氢杨梅素(DMY)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摩尔比率法和相溶解度法测定HP-β-CD与DMY在水溶液中的包合比及包合过程中热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DMY的溶解度随HP-β-CD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趋势,相溶解度图显示,二者可形成包合比为1∶1的包合物;热力学参数显示,该包合反应可自发进行,且为放热反应,升温对包合不利,包合后体系更加有序。结论:HP-β-CD可增加DMY的溶解度,适当的温度和pH对包合反应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朱玉婷  贺悦  邱勇 《中国药师》2015,(9):1519-1522
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pH条件下羟丙基倍他环糊精(HP-β-CD)对氯雷他定的增溶作用,为其制剂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考察不同pH条件下HP-β-CD的系列溶液对氯雷他定的增溶效果;利用水溶液共沉淀法制备氯雷他定 HP-β-CD包合物,利用DSC验证包合物的形成;制备胶囊剂按照《中国药典》测定药物的溶出速度。结果: 增溶实验显示HP-β-CD对氯雷他定有良好的增溶作用;包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游离药物的3.7×105倍;包合物在60 min的溶出度是游离药物的2倍以上。结论: HP-β-CD对提高氯雷他定溶出速度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