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法行医罪是否存在未完成形态,刑法通说是持否定的观点。由于非法行医罪是情节犯、行为犯,其主观动机包括间接故意,文章先从这方面入手分析,赞同通说的情节犯、行为犯及间接故意犯罪无预备犯及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但肯定其犯罪未遂与中止形态的成立,从而得出非法行医罪未遂犯与中止犯的成立。接着通过比较分析非法行医罪的未遂、中止与非法行医的区别,来说明非法行医罪的未遂与中止的认定标准及对其研究的意义,最后以一具体案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2.
无证行医是一个危害老百姓健康和生命的社会毒瘤。一些“黑诊所”、“假医生”既没有行医资格、又缺少必备的设施,置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以“便民”为名,行诈骗钱财之实。由无证行医导致误诊、误治、继发感染等医疗事件屡有发生。而非法接生、人流更是致残、致死、引发刑事案件的直接原因。2005年整治非法行医专项工作被国务院列入了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商业欺诈行为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而打击无证行医又是整治非法行医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律师信箱     
《中级医刊》2009,(5):31-31
湖南衡阳的李医师来信问:我最近看到一则报道,说有个外科医师做了妇科手术,导致该患者死亡,被公安部门以非法行医罪拘留了。我是外科医师,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会被妇科医师请到手术台上协助手术,不知这样做是否也会构成非法行医罪。  相似文献   

4.
非法行医在医疗行为中屡见不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的行为主体一般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这些人非法行医,为他人治病,有情节严重的行为,如屡教不改或骗取大量钱财的,或者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构成非法行医罪。那么已经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在等待颁发《医师资格证》和《执业医师证》期间的医疗行为,算不算是非法行医?笔者认为这一情况很值得商榷。现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某医院使用未取得医师资格的医学毕业生进行诊疗活动,该过程中病人死亡。通过对该案件的调查处理,笔者对该案涉及未取得医师资格的医学毕业生独立进行诊疗活动、“涉嫌非法行医罪”案件移交、未按执业注册地点执业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现行法律制度下对以上问题的界定要素。  相似文献   

6.
要点提示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4(9):I0001-I0001
9月1日中国卫生部消息,卫生部卫生监督局副局长王雪凝昨天在全国“诚信兴商”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过一年多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非法行医势头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中仍有一些死角和薄弱环节,存三大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卫生行政法的角度对“医生执业资格“进行分析,认为医生从事医疗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非法行医罪主体认定的实质性问题,并认为对“医生执业资格“进行实质性解释符合刑法目的和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8.
论打击非法行医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证行医和非法行医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无证行医和非法行医屡禁不止,难以取缔。对非法行医的行为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坚决予以取缔。对无证诊所可同时采用取缔与行政处罚。对无证诊所按法定程序查处两次后,仍继续执业者,应以非法行医罪移送公安机关。  相似文献   

9.
非法行医不仅扰乱了医疗卫生管理秩序,而且由于非法行医者大多不具备执业的资质和条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卫生部副部长、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长马晓伟坦言:“非法行医在我国已经到了非打击不可的程度。”2005年4月,全国打击非法行医的“飓风行动”开始。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医疗机构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将科室非法出租给社会上一些不具备行医资格的人,从中谋取蝇头小利,这类非法行医活动对广大患者来说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保证群…  相似文献   

10.
关于非法行医罪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丹丹 《中国医院》2006,10(9):50-51
论述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非法行医行为的认定,以及非法行医与合法行医之间的界定;总结和分析了我国法律界在非法行医罪的主体问题上存在的4个方面的不同观点和争论;阐述了自己对相关问题意见和观点。  相似文献   

11.
王越  蒲川 《医学教育探索》2006,5(2):183-184,189
《刑法》对非法行医罪主体的规定过窄,且与《执业医师法》的诸多规定矛盾,达不到设立该罪的立法目的。所以应该对刑法第336条第1款作必要的修订,扩大非法行医罪的主体范围,以规范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非法行医”的概念进行诠释,明确其具体的含义,并提出应对“非法行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激增,无证非法行医在我区大有抬头趋势,社会危害较大,群众反应强烈。区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一情况,在上级文件精神的指导下,从2005年以来,通过开展卫生、公安、计生、监查等七家委办局联合整治行动非法行医现象逐步遏制,以往“明目张胆”的无证非法行医点逐步销声匿迹,规范依法行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打非工作形势依然严峻,许多非法行医由公开转入地下,或者只在晚上、休息日营业,跟执法部门打起“游击战”。卫生监督部门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无证非法行医“打而不死、禁而不绝”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当代医学》2004,10(12):18-18
“非法行医”屡禁不止、屡打屡生,如影随形般在医疗领域泛滥。今年4月19日,国家卫生部公布《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再次重拳出击,严打各种形式的非法行医。  相似文献   

15.
自1978年以来,卫生部发布的直接指称“非法行医”的文件14件,涉及超越行医权限而违法行医的约29件?随着医生资质划分的细化,卫生部关于“非法行医”对象的规定也越来越广泛,但这些规定与“非法行医”的传统含义并不相吻合?由此导致大众对非法行医内涵的理解歧义,产生了“泛非法行医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无证违法行医和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的违法行为两个角度列举了非法行医的表现形式,并分析了非法行医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打击非法行医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崔虔畅 《河北医学》2007,13(11):1386-1387
近年来,一些城市和地区的非法行医现象屡禁不止,极大地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虽然多次对非法行医活动进行了严厉打击,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受利益的驱使,一些心存侥幸者仍然在进行着非法行医活动,这就需要建立长效的打击非法行医机制。然而在打击非法行医的过程中,常常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工作实践和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谈谈打击非法行医中的几个问题。1非法行医的概念非法行医是指不合法地从事医疗活动,具体是指在行医过程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仅刑法中有“非法行医”的概念,而行政法和民法中尚未明确。近年来,由于医生执业政策的逐步放开,涉及“非法行医”的案件报道屡见不鲜。但是,在不同法律层面,我国社会公众及各界人士对“非法行医”这一概念的界定却存在很大差别。在我国,仅刑法中有“非法行医”的概念,而行政法和民法中则尚未明确。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卫生监督局副局长王雪凝指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开展1年多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非法行医势头,医疗服务秩序有了很大好转,但“打非”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据悉,截至2006年7月31日,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受理投诉举报线索1763件。根据举报线索,各地依法查办了一批典型案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5月31日,全国共取缔无证行医13.2万余户;查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医疗机构、计生机构4.4万余户;清理出租、承包科室医疗机构4971户;吊销医师执业证书995人,吊…  相似文献   

20.
核心提示: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心医院,几年前职工开不出工资。近年由于采取改革措施,扭亏为盈,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与表扬。也正是这家医院,不久前,却作为“全国14起非法行医典型案件之一”,被卫生部点名通报,并因“非法行医致人死亡”被媒体公开曝光。一家“扭亏为盈”的国有医院为何走上非法行医之路,又为何成为了“双面典型”?医疗界资深人士指出,通过对公主岭市中心医院的标本式解读,暴露出当前国有医院在市场化改革中的艰难与挣扎,问题的根源引发人们思索:到底该不该把国有医院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