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目的:观察Woodward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2年12月至2007年6月治疗先天性高肩胛症21例,男14例,女7例。手术年龄平均6岁,最小2岁,最大15岁,肩胛骨平均高于对侧3cm。10例并发其他系统畸形,以脊柱、肋骨畸形为多。均采用Woodward术式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成功随访。平均随访2年6月(6月至4年)。术后平均肩外展上举增加50°,肩胛骨下移3cm。所有病例无一例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结论:Woodward术式操作简便,损伤小,术后外观和功能改善满意,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的一种较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Woodward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Woodward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2年12月~2007年6月治疗先天性高肩胛症21例,男14例,女7例;手术年龄平均6岁,最小2岁,最大15岁,肩胛骨平均高于对侧3cm.10例并发其他系统畸形,以脊柱、肋骨畸形为多.均采用Woodward术式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成功随访.平均随访2年6个月(6个月~4年).术后平均肩外展上举增加50°,肩胛骨下移3 cm.所有病例无1例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结论]Woodward术式操作简便,损伤小,术后外观和功能改善满意,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的一种较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Woodward手术治疗先天性高肩胛症27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Woodward术式治疗先天性高肩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1年2月~2008年3月治疗先天性高肩胛症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龄3~9岁,平均4.1岁.左侧11例,右侧16例,均采用Woodward术式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1~4年随访(平均1年2个月),1例出现臂丛神经损伤,后恢复正常,术后肩部外观明显改善,肩胛骨下角下移2个肋间隙19例,下移1个肋间隙8例,术后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进,上举由术前平均95°,提高到145°,外展由术前平均68°,提高到81°.[结论]Woodward术式治疗先天性高肩胛症效果良好,但仍需精细操作,术后配合持久、正确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从2007年6月至2010年3月运用Woodward术式治疗21例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围手术期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心理护理措施,个体化指导患儿行肩部功能锻炼。最短随访时间为半年。按Hardegger的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侧肩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患肢上臂外展高举活动基本恢复,外观无明显的畸形,功能恢复较满意,肩关节功能恢复达优13例、良8例。结论:精心的护理、良好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高肩胛症术后患儿的恢复,并改善肩关节功能。需要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及康复训练计划。康复训练必须长期坚持,其实施应取得患儿家属的支持与配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3D打印双侧肩胛骨模型在先天性高肩胛症儿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从2011年4月至2016年2月我科治疗先天性高肩胛症儿童10例,男3例,女7例;左侧4例,右侧6例。按照Cavendish分级,Ⅱ级2例,Ⅲ级6例,Ⅳ级2例。8例儿童在术前行双侧肩胛骨3D打印模型,2例儿童行双侧肩胛骨并锁骨、颈椎、胸廓全打印。所有儿童均行Woodward手术治疗。结果 10例患者中6例术前患侧肩胛骨形态学有明显改变,4例大体形态正常。4例有肩椎骨。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10个月。术后按照Cavendish分级,Ⅰ级6例,Ⅱ级4例。6例随访时再次进行3D打印模型,并与术前对比。肩胛骨的高度和宽度均增加,大体形态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3D打印肩胛骨模型可以直观地显示患侧肩胛骨与正常侧的差别,有助于术前的手术设计。3D立体打印肩胛骨模型较单纯肩胛骨模型能在空间上直观地显示肩胛骨与周围骨骼的关系,对术前的手术设计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又称Sprengel畸形,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肩胛带下降不完全的结果,肩胛骨和肌肉均有异常,临床上主要表现上肢外展,上举功能受限和两侧肩部不对称。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矫形。我院从2002年起对先天性高肩胛症采用手术治疗,并加强围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先天性高肩胛症分度和手术方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22例先天性高肩胛症术前应用螺旋CT对病变部位进行扫描并三维重建,测量以肩胛骨肩胛冈内侧缘为参照点,两侧肩胛骨高度差。根据测量结果依据Cavendish分度将其分类,并根据三维重建成像选择不同的矫形手术术式。[结果]本组22例病人,随访2—4年,外观及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出现神经、血管和椎体等的损伤。[结论]根据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检查结果,术前即可直观的明确先天性高肩胛症的病变程度,相互关系,伴发畸形,患侧肩胛骨与正常对侧肩胛骨的外观差异等,便于手术操作方案的制定,避免了手术操作的盲目性,减少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肩胛骨内下移位、筋膜+可吸收线固定治疗高肩胛症的疗效。[方法]对4例翼状肩胛症患者应用肩胛骨内下移位、筋膜+可吸收线固定治疗的方法,术中牢固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4例均无臂丛神经牵拉伤,外观明显改善,早期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7个月。按Hardegger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优3例,良1例。[结论]肩胛骨内下移位、筋膜+可吸收线固定方法治疗翼状肩胛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高肩胛症是肩部最常见的先天畸形,由于畸形复杂,临床治疗方法较多,治疗效果不一。我科自1990~2002年应用改良Green术式治疗先天性高肩胛21例,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肘外翻畸形的发生机制、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8例儿童肝外翻畸形,1例非手术治疗,2例尺神经炎行神经松解前移术,5例创伤性关节炎行肱骨髁上截骨术。结果:所有手术病例均进行随访1.5-5年,平均随访3.4年,2例神经松解前移术后症状消失,5例肱骨髁上截骨术后获满意外观及功能。结论:儿童肘外翻畸形有先天性及后天性因素,先天性畸形多与性染色体异常有关,而后天性畸形大多为肘部损伤后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所致。肘部损伤早期准确复位、确切固定是预防肘外翻畸形的重要措施。严重肘外翻畸形可行肱骨髁上截骨术,合并尺神经炎应早期行尺神经松解前移术;出于外观考虑,截骨术适应证亦可相对放宽。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高肩胛症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先天性高肩胛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 ,畸形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 ,单侧居多。作者自 1996年 5月~ 1998年 12月共收治本症 3例 ,并行手术治疗。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例中男 2例 ,女 1例。年龄 3、5、6岁各 1例。右侧 1例 ,左侧 2例。出生史、既往史无特殊。症状均为患肢上臂外展高举活动受限 ,双肩胛骨不对称 ,患侧较健侧高2cm 1例 ,3~ 4cm 2例。畸形较易看出 ,按Gavendish对畸形程度的分级 ,1例为二级 ,2例为三级。X线检查可显示高位的肩胛骨 ,肩胛骨的横径增加 ,纵径缩短。因旋转变形 ,内上缘转向中线 ,下角转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及其疗效。方法分析经扩大开窗根管减压术治疗的158例腰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5神经根管狭窄97例,S1神经根管狭窄61例;男96,女62;年龄45~67岁,平均52岁;发病至手术时间1.5~4年,平均2.6年;体力劳动者137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扩大开窗根管减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获术后随访1~5年,手术治疗效果:优147例,良11例。结论扩大开窗根管减压术是腰神经根管狭窄症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卫忠  张海明  韩雷 《中国骨伤》2012,25(8):687-689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1年8月收治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14例,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21~55岁,平均38.7岁;伤后至就诊时间1h~10d,平均3d。肩胛体骨折3例,肩胛颈及肩胛体骨折4例,肩胛颈及肩峰端骨折4例,关节盂及喙突部骨折2例,肩胛冈及喙突部骨折1例。14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采用Hardegger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1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2~36个月,平均12.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8周,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根据Hardegger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9例,良3例,可2例。结论: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可重建肩关节稳定,促进关节功能早期康复,最大限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并总结运用重建钢板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2005年6月至2011年7月采用外侧肱骨髁上楔形截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肘内翻畸形患儿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6~14岁,平均8.39岁.肘内翻角度25.4°(17°~31°).结果 所有患儿术后畸形矫正良好,获得平均6.2°(3°~20°)提携角.术前与术后提携角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925,P<0.05).术后关节活动范围平均125°(90°~135°),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术后随访时间1~3年(平均2.6年),无一例复发,无骨化性肌炎发生.所有病例均无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肌力正常,1例并发尺神经损伤,经保守治疗2个月后改善,2例旋转轻度障碍,14例肱骨外髁处出现隆起.肱骨截骨处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3.4个月(3~4个月),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现象,拆除内固定时间为15个月(8~l8个月).结论 尽管侧方肱骨髁上楔形截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可能发生肱骨远端外侧突起、肘关节外侧瘢痕等并发症,但是术后总体疗效满意,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应用TSRH三维矫形系统治疗脊柱侧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TexasScottishRiteHospital(TSRH)系统矫正脊柱侧凸的冠状面畸形、矢状面畸形和旋转畸形。方法1998年1月~1999年6月应用TSRH系统治疗脊柱侧凸32例,其中男6例,女26例;年龄11-45岁,平均16.4岁。特发性侧凸21例,先天性侧凸11例。术前冠状面畸形(Cobb法)为44°-125°,平均71.2°;矢状面后凸畸形(T2-12)为-16°~67°,平均49.2°;旋转畸形(Nash-Moe法)为Ⅰ~Ⅲ度。术前躯干移位3~9cm,平均4.8cm。结果术后所有病例经6~24个月,平均9.7个月随访。冠状面畸形为10°~73°,平均26.6°,平均矫正率为63.8%;矢状面后凸(T3-12)为10°~45°,平均28°;旋转畸形平均矫形1度。躯干移位为0.5-5.0cm,平均1.6cm,平均矫形66.7%。浅表感染及下钩滑脱各1例,发生率为3.1%。所有病例术中、术后均无脊髓神经损伤。结论TSRH系统具有三维矫形能力,不仅可矫正冠状面畸形,而且可矫正矢状面和旋转畸形,效果可靠、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术后不需石膏固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复位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2月至2003年6月,对一组26例经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肩胛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按Hardegger分型,肩胛体部骨折14处,肩胛颈部骨折12处,其中解剖颈骨折1处,外科颈骨折11处,肩胛冈骨折5处,肩峰骨折4处,肩胛盂窝骨折5处。手术入路采用肩胛骨外侧缘入路17例,肩关节后方入路9例。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56个月,平均30.5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均在8~12周达到骨性愈合,平均9周。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6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术后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1例,无伤口感染和骨不连。结论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恢复了肩关节的动力平衡和稳定性,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合理的运用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早期行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增强对儿童三角肌挛缩症的认识,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1992年6月~2004年7月,对收治的9例儿童三角肌挛缩症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包括病因、临床表现、检查和治疗方法,并随访治疗效果.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5~14岁.结果 9例患儿主要表现为患肩外展畸形、内收障碍、翼状肩胛及三角肌部位凹陷并可扪及质硬的挛缩带.其中4例有三角肌注射史,1例合并臀肌挛缩症.8例确诊前曾被误诊,1例以肩关节陈旧性脱位采用手术误治.均采用挛缩带松解手术治疗, 术后经8个月~12年的随访,除1例遗留轻度翼状肩胛外,余肩外展畸形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儿童三角肌挛缩症可为多因素致病,其特征性临床表现有助于正确的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Pena氏术治疗高,中位肛门直肠畸形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ea氏术治疗高、中位肛门直肠畸形随访张宏伟刘丰丽赵建平我们对1987年以来在本院施行了Pea氏肛门成形术的42例先天性高、中位肛门直肠畸形患者进行了术后随访,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2天~12岁,平均1.2岁,均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寰枢椎融合术对儿童颈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13年9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骨科收治的12例寰枢椎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8.1±3.1)岁(范围:3~13岁);其中外伤9例,先天性畸形3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术后即刻及各随访时间点测量患儿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纵行带蒂包皮瓣卷管尿道间置矫治先天性DonnahooⅣ型阴茎下曲畸形的疗效。方法 1994年6月-2011年10月,采用纵行带蒂包皮瓣卷管尿道间置矫治先天性DonnahooⅣ型阴茎下曲畸形患者30例。年龄2~16岁,平均5.8岁。入院检查:阴茎头-舟状窝-尿道外口形态以及与邻近组织关系正常;阴茎长度2.5~6.8 cm,平均4.3 cm;弯曲角度35~70°,平均40.1°。初次手术27例,再次手术3例。皮瓣切取范围1.5 cm×1.3 cm~4.0 cm×2.0 cm。结果下曲畸形矫正后阴茎长度3.0~8.5 cm,平均6.6 cm;弯曲角度0~10°,平均1.2°。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2年,平均33个月。随访期间无阴茎下曲复发,阴茎头无刺痛、异物感等不适。4例(13.33%)拔除尿管后出现尿瘘,行尿瘘修补术后无复发;2例(6.67%)术后1个月出现尿线变细、排尿困难,给予尿道扩张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尿流无散射,方向性好。6例随访至成年,诉性功能满意,无明显勃起障碍、勃起疼痛及性交困难等。结论纵行带蒂包皮瓣卷管尿道间置矫治先天性DonnahooⅣ型阴茎下曲畸形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