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孝涛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1):1333-1335
目的 分析临沂市疟疾流行特征,为疟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临沂市2001~ 2011年的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沂市2001~2011年期间共报告疟疾病例53例,年平均发病率0.047/10万,在2005~2008年间疟疾疫情出现小幅上升,发病率平均为0.092/10万.疟疾病例实验室诊断37例,临床诊断16例;间日疟44例,占83.0%,恶性疟9例,占17.0%;本地感染22例,占41.5%,外地感染31例,占58.5%.病例以20~45岁青壮年农民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7~10月份;发热病例血检阳性率为0.087‰.结论 临沂市2001~2011疟疾发病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防止输入性继发病例的发生,是今后疟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广西东兰县60年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东兰县各乡镇卫生院1951年—2010年疟疾防治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30年中疟疾病例总数占全县的97.14%,人群年均发病率为1 065.74/10万,疟疾死亡病例42例。疟疾病例最多的1954年发病率达到5 704.29/10万。疟疾病例的诊断98.74%为临床诊断病例。疟原虫种类包括有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1982年在当地居民中发现最后1例恶性疟病例,2000年在当地居民中发现最后1例间日疟病例。80年代开始在流动人口中出现疟疾病例,90年代达到高峰,2008年至今当地无疟疾病例报告。结论东兰县通过长期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需加强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例监测。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2000~2008年疟疾防治、监测及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海南省近年来疟疾防治和监测效果以及疟疾疫情的变化,为今后的疟疾工作提供科学资料。方法收集各市县2000~2008年疟疾防治、监测以及疫情资料并整理分析。结果海南省2000~2008年疟疾年发病率在2.22~11.52/万,2001~2004年疟疾年发病率上升,200~2008年疟疾年发病率逐年下降;2000~2008年现症疟疾病人治疗人数为100785人次,季节性抗疟集体服药248927人次,对象服药180130人次;季节性杀虫剂浸泡蚊帐113969张;发热病人镜检疟原虫1642509人次;流动人口发热病人镜检疟原虫303371人次。结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南省疟疾在村内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少,疟疾病例多为疟区上山作业的人员和进入疟区的非疟区流动人口,对这些人群进行疟疾监测和防治已成为海南省疟疾工作的主要内容。2003年实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以后,疟疾年发病率在逐年下降,且已连续4年无疟疾死亡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4.
宜州市1990~2011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宜州市疟疾年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后的疟疾监测结果.方法 收集1990~2011年全市疟疾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宜州市1990~2011年检出疟疾患者共282例,其中本地人口疟疾患者占65.6%,以间日疟患者为主.但2000~2011年血检发现的病例全部为流动人口疟 疾病例.63.33%是在外出海南感染后输入.结论 宜州市疟区的疟疾病例以本地居民到外省感染疟疾输入为主,流动人口监测是今后疟疾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东莞市疟疾流行状况,为制定疟疾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东莞市1994~2004年疟疾疫情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4~2004年东莞市共发现疟疾4624例,年均发病率为9.75/10万。其中输入病例1689例,占36.52%;本地感染病例2935例,占63.48%。在本地感染病例中,本地居民发病786例;外来民工发病2149例。在全部病例中,以间日疟为主;病例集中分布于虎门镇、厚街镇、长安镇及其周围丘陵地带,其发病数占全市总病例数的79.86%。结论 由于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疟疾防治工作,东莞市疟疾发病率明显下降,83.00%以上病例发生在外来人口。为了控制疟疾流行,必须对重点地区的外来民工做好疟史调查、治疗及个人防护.加强流行季节对疑似病人检查疟原虫。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2002~2004年疟疾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云南省近年疟疾流行态势,为制定抗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2002~2004年疾病流行情况分析。结果2002~2004年云南省16个地州在123个县内报告疟疾病例39692例,占全省传染病总数的14·42%,3年的疟疾年发病率分别为2·70/万,3·53/万和2·86/万。发病率3年均排在各县前10位的是西盟、瑞丽、陇川、盈江、腾冲和勐腊。发病率5/万以上县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0%以下,发病数则占全省的80%以上。25个边境县3年共报告疟疾病例28564例,占全省发病数的71·96%,报告恶性疟7037例,占全省恶性疟数的80·85%。当地至国外回归居民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10·23%,外来流动人口为8·53%。外来流动人口的居民带虫率(5·15%)明显高于疫点居民(2·10%)及当地居民(0·65%)。结论云南省疟疾流行态势依然严峻。各重点疟区尤其是边境地区应加大疟疾控制工作力度,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制定切实可行的疟疾控制措施,同时还要加强边境疟疾联防并探索和选择适合流动人口疟疾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疟疾防治后期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疟疾防治后期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结果,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80~2004年湖南省各县、市疟疾疫情资料、发热病人血检、荧光抗体检测以及媒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全省疟疾发病率由1980年的89.27/10万至2004年下降为0.19/10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由1980年的2.73%至2004年下降为0.06%;近3年本地居民未查见带虫者;1990年以来湖南省感染病例逐年减少,输入疟疾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6.51%和93.49%;中华按蚊为唯一的传疟媒介。结论当前湖南省疟疾以输入病例为主,年发病率已连续9年控制在1/10万以下,疟疾疫情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3年贵州省疟疾流行特征,为制订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贵州省疟疾防治资料、现场调查、疟疾监测结果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报告疟疾病例,分析2013年贵州省疟疾流行病学特点。结果网报疟疾发病人数12例,较2012年的16例下降了25.00%,发病率为0.034/10万,较2012年0.046/10万下降26.09%,均为国外输入性病例。贵州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对12例网报病例进行复核,其中,间日疟3例,占25.00%,恶性疟8例,占66.67%,卵形疟1例,占8.33%。结论 2013年全省疟疾防治措施落实,首次实现了全省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首次报告卵形疟病例。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数与去年同比无变化,病例分布范围较2012年缩小,感染虫种增加至3种。境外输入性疟疾将是今后贵州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9.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2000~2007年疟疾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三江县疟疾年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后,近8年疟疾病例的来源、疟原虫种类等流行病学监测效果。方法收集2000~2007年全县疟疾血检阳性病人资料统计分析。结果三江县8年来检出疟疾病人共111例,其中流动人口疟疾病人占89.2%,以间日疟病人为主,兼有恶性疟和混合感染的病人。当地感染病人仅占10.8%,均为间日疟。流动人口疟疾病人69.70%是在东南亚国家感染后输入本地。结论目前三江县疟区的性质发生了极明显的改变,疟疾病例以本地居民到外省特别是到东南亚国家感染疟疾输入到当地的为主。是今后疟疾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西省岑溪市1996~2013年疟疾流行特征,为调整疟疾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省岑溪市1996~2013年疟疾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西省岑溪市1996~2013年共报告疟疾病例27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19/10万;血检常住人口12 614人次,未检出疟原虫阳性者;血检流动人口24 194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27例,阳性率0.11%,虫种均为间日疟;1998年报告病例最多为5例,发病率0.68/10万,2010年以后无疟疾病例报告。结论岑溪市疟疾疫情平稳,对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管理是该市今后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夏邑县疟疾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进一步控制疟疾策略。方法收集夏邑县2003~2009年疟疾疫情报告、个案病例调查资料,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夏邑县2003.2009年共报告疟疾病例1207例(其中1例为输入性恶性疟),年发病率为0.8/10万~38.16/10万,2003~2006年发病率均较上年升高4倍以上,2007年较2006年上升48.81%,2008年、2009年分别较上一年下降了33.67%和60.07%。发病主要集中在胡桥、岐河二个乡镇,占全县发病总数的25:43%。发病高峰在8~10月份,占全年病例数的56.59%。男女性别比为1.19:1,农民和学生分别占81.47%和17.23%。5~9月媒介调查共捕获中华按蚊289只,未发现嗜人按蚊。结论经采取各项防治措施后,夏邑县疟疾疫惰快速上升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评价原为疟疾高度流行的广西资源县历年疟疾防治效果,为该县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收集该县1953年至2012年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疟疾疫情报告、各乡镇卫生院疟疾诊断、治疗及文史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上世纪50年代该县属于多种疟原虫种类疟疾高度流行区,疟疾年均发病率为2609.04/10万,疟疾病例占传染病总数的86.49%,60和70年代年均发病率分别为69.83/10万和3.94/10万。1980年以前该县的疟疾病例98.76%属于临床诊断疟疾病例,1983年至今该县无内源性疟疾病例发现,当地的疟疾病例全部来自流动人口;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本世纪该县疟疾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27/10万、1.18/10万和0.14/10万。近几年有在非洲感染恶性疟原虫回到该县后死亡的病例。结论:资源县自1990年基本消灭疟疾后,当地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需加强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例的监测及医务人员有关疟疾流行病学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孟连县疟疾控制项目的防治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2—2004年疟疾疫情,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县、乡、村级卫生机构的疟疾防治措施落实情况,问卷调查人群疟疾常识知晓、村民疟史及蚊帐使用情况。结果2002-2004年,孟连县的疟疾发病率从项目实施前的21.8/万下降至18.3/27;疟疾正规治疗率提高50个百分点;估算全县2004年的血检和走访漏报率明显减少;当地居民对疟疾常识的知晓程度比2002年有明显提高,发热2d内就医率增加50%。结论孟连县疟疾防治能力和居民健康意识提高明显,疟疾控制项目的防治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灭疟后期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有效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龙陵县1991~2005年疟疾监测资料。结果1991~2005年累计报告疟疾病例318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8.14/万;发热病人年平均血检率4.59%、血栓阳性率1.75%;监测流动人口疟疾病例2661例,占疟疾总数的84.50%;居民平均带虫率为0.8%。结论龙陵县仍是输入性间日疟为主的混合流行区,应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抗疟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2003-2011年实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期间疟疾疫情,评价防治效果。方法收集西双版纳州2003-2011年疟疾防治和媒介监测资料,分析防治措施及效果。结果 2003-2011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疟疾病例4 881例,年均发病率为58.81/10万。疟疾发病率由2003年的215.83/10万,下降至2011年的1.41/10万,疟疾发病率下降明显,疟疾发病区域逐步缩小。结论在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支持下,西双版纳州疟疾防治效果显著,疟疾发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西藏墨脱县疟疾流行趋势与流行规律.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墨脱县1981~2010年疟疾发病情况.结果 1981 ~2010年,墨脱县共报告疟疾病例2 310例,年发病率维持在84.92/万以上,并呈波动状态;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每年1~4月病例数较少,6月病例开始增多,7~10月达到最高峰;墨脱县91.84%的病例来自雅鲁藏布江沿河两岸的墨脱镇乡等5个以门巴族为主的乡镇;病例集中在青壮年,以农民为主.结论 西藏林芝地区是目前西藏唯一存在疟疾病本地流行的地区,而墨脱县作为全国疟疾发病率最高的县,在疟疾消除阶段应进一步加强病例的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消除疫点尽快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揭阳市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全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揭阳市2004~2008年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揭阳市2004~2008年麻疹发病1638例,年均发病率5.0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较多的榕城区和普宁市。5~7月是麻疹高发季节,占总病例数的46.60%。发病年龄呈双峰型,分别为2~5岁和15-30岁。男女发病比为1.63:1。结论揭阳市麻疹病例呈逐年增多趋势,应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预防接种,建议对0-14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同时对育龄期妇女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09—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绵阳市2009—2019年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和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2019年绵阳市共有169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年均发病率0.43/10万。其中间日疟64例(37.87%)、恶性疟91例(53.85%)、三日疟1例(0.59%)、卵型疟5例(2.96%)、混合感染8例(4.73%)。输入性病例全年均有分布,6月和7月最多,均为22例,占全年的26.04%。169 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中,10例(5.92%)来自国内其他省份,38例(22.49%)来自亚洲6个国家,121例(71.60%)来自非洲24个国家。全市10个县市区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病例平均年龄(38.45±11.74)岁,主要为男性青壮年,职业以农民、工人为主。发病至诊断时间平均为4.18 d,39.05%、56.21%的病例分别在县级、市级医疗机构确诊。结论 绵阳市输入性疟疾疫情仍然严峻,应引起高度重视,需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控;提高医务人员疟疾诊治能力,完善疟疾监测体系,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尤其是出境人员和高疟区回归人员的健康教育,防止继发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河南省疟疾疫情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河南省2005年的疟疾疫情,为当地昀疟疾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河南省2005年的疟疾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河南省2005年共报告疟疾病例2 304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36/万,较2004年2 019例上升14.12%.18个市中有8个市疫情上升,其他10个市疫情与去年持平或下降,发病主要集中在商丘、信阳和南阳3个市,发病2 018例,占全省发病总数的88.00%.其中商丘市发病上升317.62%,其所辖的水城市发病710例,占商丘市发病的88.09%,占全省发病的30.82%.信阳市发病336例,下降45.89%.夏秋季节为主要流行季节,7~10月发病数占疟疾病例总数的77.47%(1 785/2 304),8月发病达到高峰,占26.39%(608/2304).15岁以下儿童发病占发病总数的14.80%(341/2 304).男女发病数性别比为1.69:1(1 447/857).农民和学尘为主要发病群体,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3.65%(1697/2 304)和15.41%(355/2 304). 结论河南省疟疾疫情处于不稳定状态,局部疫情回升明显,应当加强各项防治措施稳定疫情,防止局部爆发流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百色市西林县1995~2012年疟疾防治效果及流行动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西林县近18年疫情报告和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5~2012年,西林县共检查本地发热病人173 394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8例,疟原虫阳性率为0.005%;检查流动人口发热病人9 408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2例,疟原虫阳性率为0.021%。结论西林县18年来疟疾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万以下,2004年起未检出本地传播疟疾病例。当前要继续加强流动人口尤其是境外务工返乡民工疟疾监测与管理,早期发现和治疗输入性传染源,继续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