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血管性认知障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概念血管性认知障碍 (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 ,VCI)是指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综合征[1] ,其特点是 :①“认知功能下降”不仅包括严重下降 (痴呆 ) ,还包括没有达到痴呆但已经有极轻度、轻度、中度损害的认知功能障碍 ,有些认知障碍可以是隐匿性的 ;②“认知功能”并不把记忆力放在特殊、重要的地位 ,只要有某些认知领域的功能下降 ,即使没有记忆力减退 ,仍然可以定性为认知障碍 ;③“心脑血管疾病”并不特指缺血或梗死 ,它包括出血、缺血等各种可能影响脑功能的心脑血管病变[2 ] 。VCI的概念最初由Hachinski等提出[3 ] …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的病理改变引起缺血、缺血缺氧性或出血性脑组织病变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在年龄大于65岁人群中患病率为1%~4%,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率增加一倍。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包括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TR),国际疾病分类(ICD)和美国国家神经疾病与中风研究院(NINDS-AIREN)标准。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房颤动和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均是临床上发病率越来越高的疾病,心房颤动和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痴呆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介绍了心房颤动和认知功能减退之间的关系。心房颤动可引起或加重脑卒中、血栓栓塞、心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增加认知功能下降、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心房颤动的治疗包括抗凝治疗和射频消融手术,可使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下降。  相似文献   

4.
认知功能是大脑高级皮质功能的重要内容,痴呆早期的重要临床特征表现为认知功能的损害。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并与认知功能减退及痴呆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而血压节律变化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影响,尤其对 VCI 各认知域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伴有高血压的 VCI 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节律监测并结合认知功能评估,探讨血压节律变化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到帕金森病(PD)、痴呆(PDD),PD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可多种多样。近期,运动障碍协会(MDS)指派工作组对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明确了MCI在非痴呆PD患者中普遍存在,且与年龄的增长、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而且,PD-MCI可预示着痴呆的发生,在漫长的病程中,高达80%PD患者会出现痴呆。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及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明显延长,痴呆的患病率逐年攀升。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 AD)、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等则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改善痴呆类疾病的关键所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是新近应用于临床的关于认知功能障碍筛查和评估的量表。本文将就MoCA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痴呆类疾病筛查中的应用及比较做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病认知功能是由明显脑血管疾病(如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由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展到痴呆的综合征[1],表现为注意力及执行功能出现障碍,可存在信息处理迟缓及心理障碍等。目前,对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干预理念主要为未发展为痴呆阶段的早期预防为主,阻止及延缓痴呆发生[2]。脑血管病神经影像学方面检查以颅脑CT和MRI为主,为早期诊断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257-1258
将2009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50例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神经心理测验以及脑影像检查,且进行2年的随访研究,以脑影像检测结果、神经心理检验结果就其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是否可发展成痴呆所具预测作用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期间,50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老年患者中有15例发展成痴呆,痴呆发生率为30.0%;15例痴呆患者中有13例是阿尔茨海默病,2例是血管性痴呆;经脑影像检测结果、神经心理测验结果比较分析,神经心理测验预测正确性明显高于脑影像检测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研究分析,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为老年痴呆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前期的症状,脑影像检测在预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发展成痴呆的价值与神经心理测验相比,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龄与早期痴呆之间具有疾病特征的认知损伤状态.主要是以记忆障碍为主的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期痴呆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积极的干预是延缓甚至减少痴呆发生的重要策略.本次研究采用作业疗法观察其总体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衰老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能力受损状态,早期识别轻度认知障碍并尽早干预对延缓认知功能进一步受损是非常必要的,以避免患者发展成痴呆。目前,改善认知功能药物治疗的疗效有限,且鉴于药物治疗的不良影响及用量等存在很大争议。本综述旨在通过回顾轻度认知障碍认知训练方法,为临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老龄化,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老年人中认知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包括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PD)等。据2015年全球痴呆报告,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约4850万,平均每3s即新诊断一例痴呆[1]。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是导致老年人失能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刘艺  储静 《上海护理》2023,(2):73-75
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衰老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能力受损状态,早期识别轻度认知障碍并尽早干预对延缓认知功能进一步受损非常必要,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发展为痴呆。目前,药物治疗对于认知功能改善的疗效有限,且其不良反应、药物用量等也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综述轻度认知障碍的认知训练方法,旨在为轻度认知障碍的非药物干预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应对全球老龄化以及满足老年癌症患者日益增长的认知康复需求,研发基于虚拟现实(V R)技术的老年癌症患者认知评估和沉浸式怀旧疗法康复系统.方法:该系统包括VR认知评估和康复训练,其中VR认知评估包括癌症相关认知障碍和轻度痴呆评估两个模块;VR认知康复训练包括一般认知康复训练和针对有轻度痴呆风险患者的沉浸式怀旧疗法...  相似文献   

14.
正认知功能由多个认知域构成,包括定向力、注意、记忆、计算、分析、综合、理解、判断、结构能力、执行能力等,如果其中某一个认知域发生障碍,就称为该认知域的障碍。如记忆障碍、计算障碍、定向障碍等,如为多个认知域发生障碍,则称为认知功能障碍。目前,认知功能障碍包括痴呆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认知  相似文献   

15.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指介于正常老化过程与早期痴呆,特别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过渡性阶段,表现为轻度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障碍[1]。MCI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但转归不尽相同,部  相似文献   

16.
背景: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已成为目前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的新热点。目前国内有多少轻度认知损害对象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还是一个未知数。目的:分析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的发病率及向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转化率。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队列研究。单位: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干部病房二科。对象:为2001-08/2001-09对石家庄市26个部队干休所60岁及以上的离退休干部进行基线调查时诊断为轻度认知损害的216例患者和2302名认知正常受试者。方法:轻度认知损害的诊断参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轻度神经认知损害研究用诊断标准。痴呆的诊断采用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修订版(DSM-IV)标准。阿尔茨海默病采用美国神经病学、语言障碍和卒中-老年性痴呆和相关疾病学会标准。对216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和2302名认知正常受试者进行为期3年的队列研究。主要观察指标:认知正常受试者轻度认知损害的平均年发病率、认知正常受试者和轻度认知损害患者阿尔茨海默病的平均年发病率以及轻度认知损害患者与认知正常受试者比较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对危险性(RR)和95%可信区间。结果:轻度认知损害组与认知正常组均每年随访1次,共随访3年。216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死亡7例,实际随访209例,随访率96.8%。2302名认知正常者死亡36例,实际随访2266例,随访率98.4%。①认知正常的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的平均年发病率为4.8%,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平均年发病率分别为1.3%和0.8%;②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平均年发病率分别为8.1%和5.6%;男性和女性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平均年发病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③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痴呆(趋势χ2=5.57,P=0.02)和阿尔茨海默病(趋势χ2=4.92,P=0.03)的发病率有降低的趋势;认知正常受试者痴呆(趋势χ2=23.1,P<0.001)和阿尔茨海默病(趋势χ2=18.0,P<0.001)的发病率亦有降低的趋势。④随着年龄的增长,轻度认知损害患者痴呆(趋势χ2=14.6,P<0.01)和阿尔茨海默病(趋势χ2=13.9,P<0.01)的平均年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认知正常受试者痴呆(趋势χ2=32.3,P<0.01)和阿尔茨海默病(趋势χ2=23.8,P<0.01)的平均年发病率亦有增高的趋势。⑤轻度认知损害转化为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对危险性分别为认知正常者的6.4倍和7.4倍。结论:老年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转化为痴呆的危险性远远大于认知正常的老年人。应加强对老年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这一痴呆高危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简称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和极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入组条件进行严格的量化界定,分析两组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和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所有病例来源于2004-04/12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障碍”门诊的就诊者,全部在神经心理研究室完成全套评估。根据诊断标准分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组(n=60),极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组(n=32)和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组(n=32),另有来源于体检和社区离退休的正常老人60例作为对照。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听觉词语记忆测验、逻辑记忆测验、Stroop色词测验、Rey-Osterrich复杂图形测验、连线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和临床痴呆量表等评定总体认知功能、记忆、语言、注意、视觉空间能力、执行功能和临床特征。结果:所有调查对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临床痴呆量表记忆项和总分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组与极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受试的情景记忆功能全面减退,其听觉词语记忆测验词语记忆变化曲线与极轻度及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相类似,而与正常老人组不同;③除了STROOP色词测验卡片C耗时数和连线测验-A耗时数,其余非记忆指标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组与极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反映执行功能的Stroop色词测验卡片C正确数和言语流畅性测验总分尤其明显。结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是正常衰老与极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连续演变过程的中间环节,临床痴呆量表总分、延迟回忆得分和执行功能测验是鉴别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与极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我国的发病率为3%~7%,且随着年龄的增长,AD患病率逐渐升高。临床上AD分为痴呆前阶段和痴呆阶段;痴呆前阶段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前期(pre-MCI)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期(MCI);痴呆阶段又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大量临床研究发现AD患者脑脊液β1-42淀粉样蛋白(Aβ1-42)水平升高,总Tau蛋白  相似文献   

19.
淀粉样脑血管病(cerebralamyloidangiopathy,CAA)是一种颅内微血管病变,以淀粉样蛋白在脑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壁沉积为特征,常见于老年人,临床常并发认知功能缺损,包括CAA脑出血无关认知功能缺损、CAA相关脑白质病、家族遗传性CAA相关痴呆等。本文就CAA相关认知功能缺损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血管性痴呆(Va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减退。血管性痴呆可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及全脑性缺血缺氧所引起,其症状、体征因卒中病灶的部位、大小和数量可不同,认知功能损害也不一致。血管性痴呆属祖国医学“癫狂”、“健忘”、“郁症”等范畴。目前,中医界称之为老年呆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