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方位、系统、精心的护理治疗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把糖尿病防治的主动权交给患者自己,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消除足部隐患,预防糖尿病足的复发,降低截肢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防治及护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对31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21例愈合出院;9例创面良好,需继续换药治疗;1例行截肢手术.结论 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消除足部的隐患,达到预防糖尿病足的目的,可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  相似文献   

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方位、系统、精心的护理治疗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把糖尿病防治的主动权交给患者自己,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消除足部隐患,预防糖尿病足的复发,降低截肢致残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而感染则会使糖尿病加重,导致恶性循环,致使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因此,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消除足部隐患,降低截肢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足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美荣  周红侠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3094-3095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多见于病程长、年龄在60岁以上、血糖控制差、并发症多的患者,可使糖尿病加重,抗感染力下降,伤口不易愈合而形成坏疽,导致恶性循环,致使患者截肢致残,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方位、系统、精心的护理治疗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把糖尿病防治的主动权交给患者自己,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消除足部隐患,预防糖尿病足的复发,降低截肢致残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多见于病程长、年龄在60岁以上、血糖控制差、并发症多的患者,可使糖尿病加重,抗感染力下降,伤口不易愈合而形成坏疽,导致恶性循环,致使患者截肢致残,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方位、系统、精心的护理治疗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把糖尿病防治的主动权交给患者自己,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消除足部隐患,预防糖尿病足的复发,降低截肢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的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方位、系统、精心的护理治疗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消除足部隐患,预防糖尿病足的复发,降低截肢致...  相似文献   

7.
赵轶群 《基层医学论坛》2014,(27):3657-3659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防治和护理措施,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15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降血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足部创伤,清创处理及全方位的护理。结果14例糖尿病足患者痊愈,1例因溃疡面太深住院1 d,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糖尿病足的治疗要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全方位的护理及有效的清创处理,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减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寻找适合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52例糖尿病足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溃疡面的护理等多方面的康复护理.结果 治愈及好转47例,因足坏疽、骨质破坏截肢4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康复护理,可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糖尿病得以顺利治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全方位护理后的预期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2月糖尿病足患者60例,在有效控制血糖、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的基础上,足部个体化治疗和护理,并给予心理健康指导。结果:本组60例患者,58例痊愈出院,2例手术截肢后痊愈出院。结论:糖尿病足患者采取全面细致的护理,可提高治愈率.是值得推广的临床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分析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截肢后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 对9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认真做好截肢患者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伤口的护理及加强康复期的功能锻炼及宣教工作.结果 糖尿病足易发于糖尿病病程长、慢性并发症多、代谢紊乱明显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9例患者均顺利出院.讨论 通过对9例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展开对糖尿病足的社会关注,最大限度的减少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和预防措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 在控制好血糖、感染的前提下,做好局部溃疡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结果 22例糖尿病足除1例截肢外,其余经3周至3个月治疗,均愈合.结论 应用全身治疗和护理相结合,有效缩短了溃疡愈合时间,减少了截肢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临床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对糖尿病足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宋雪梅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218-219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从而消除糖尿病患者足部隐患,减少致残率。方法:在控制好血糖、感染的前提下,做好局部溃疡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控制、健康宣教。结果:22例糖尿病足除1例截肢外,其余经1-3个月治疗均愈合,恢复肢体功能。结论:应用全身治疗、溃疡面及创面局部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相结合,有效缩短了溃疡愈合时间,提高了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减少了截肢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相关因素,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糖尿病足的截肢率。方法对我科2003年8月 ̄2005年8月收治的34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了临床护理相关因素分析,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和综合护理方案。结果34例接受临床和护理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中,痊愈14例,好转16例,因病程长,治疗不及时,血糖控制不满意,皮肤感染创面大等转行手术截肢者3例,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糖尿病足进行综合治疗,给予针对糖尿病的整体护理和对糖尿病下肢神经、血管病变的局部护理,能减少糖尿病足的截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从饮食护理、足部的护理、中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7例糖尿病足患者经上述治疗及护理后,6例均好转出院,其中,4例足溃疡,2~3周愈合;2例3~4周愈合;1例因入院时溃疡深入肌层,创面愈合不良转入外科截肢治疗。结论:根据循证护理理念,利用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制订合理的护理方案,可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截肢率,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杰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185-185,189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我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门诊或病房收治的146例糖尿病足患者的预防及护理。结果:经系统全身和局部治疗2~6周,痊愈112例,好转38例,无效18例,截肢(趾)5例。结论:通过本组病例总结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在整个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临床护理中应用积极配合和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能够认识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的危害性,了解其早期临床表现,掌握自身防护措施以及发生糖尿病足后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敏艳 《吉林医学》2006,27(2):221-222
糖尿病足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随着社会发展,糖尿病足发病率明显增加,甚至达到49%。因而被截肢者占了非外伤性截肢50%,一侧截肢数年后,另一侧肢体几年内也不得不截肢。近年来,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取得很大发展,通过正确治疗和指导,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足溃疡的形成及截肢的数量。1临床资料我科从2004年1月 ̄6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70 ̄80岁。糖尿病史10 ̄20年,糖尿病足史5 ̄10年。双侧截肢1例,单侧截肢2例,脚趾切除2例,其他病例病人不同意行手术疗法,表现为卧床明显疼…  相似文献   

17.
王晶 《吉林医学》2012,(30):6692
目的:探讨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防治措施及护理。方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分析70例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精心治疗与护理病例患者的血糖控制指标良好,2例足趾坏死缺失,15例足部干燥创面缩小,21例糖尿病足患者经治疗痊愈。结论:消除足部隐患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做到早发现并系统精心全方位的进行护理治疗,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致死率、致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高雨洁 《四川医学》2012,(11):2064-2065
目的对如何做好血液透析早期糖尿病足预防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探讨。方法以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血液净化治疗的32例糖尿病肾衰竭病人作为分析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文中所述的血液透析治疗、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方式。结果本次研究中涉及的32例患者经过文中所述的临床护理后,有10例没有发生糖尿病足,16例0级患者免于糖尿病足的风险,4例1级患者得到治愈,仅有2例因为病情恶化需要截肢治疗。结论早期糖尿病足在降糖、进行持续血液透析及透析滤过的前提下,可缩短并发症进程,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感染甚至截肢的风险,恢复更好的外表和功能,且患者易于配合,有较好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滨  徐芳云  李美娜  覃晴霞 《吉林医学》2009,30(12):1129-1130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往往久治不愈,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多见于病程长、年龄较大、血糖控制差、并发症多的患者,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全方位、系统、精心的中医护理治疗及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做到早出现、早治疗、早预防,消除足部隐患,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复发,降低截肢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足(diabetic toot,DF)是指糖尿病患者因合并神经和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 皮肤溃疡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其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对患者心理及身体造成极大的痛苦,严重者需要截肢,甚至可以造成死亡. 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约有12%~15%会发生足溃疡, 其中约85%的患者最终下肢截肢[2]. 因此,需要重视糖尿病足部的护理,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预防是关键,尽早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尤其是高危人群可以有效预防或减低足部疾病的发生率[3,4].2013年1月—2016年9期间我科收治的40例糖尿病足住院患者,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