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3例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采用带吻合血管的腓骨 (2 7例 )或腓骨皮瓣 (6例 )移植 ,其中 ,肿瘤性骨缺损 2 1例 ,创伤性骨缺损 12例 ,骨缺损长度为 6~ 2 4cm ,平均 14cm。结果 对 19例肿瘤性骨缺损及 9例创伤性骨缺损随访 14~ 4 2个月。术后移植骨与受区骨愈合时间为 3~ 5个月 ,平均 4个月。负重移植腓骨明显增粗 ,直径达 2 .6~ 3.8cm ,平均 3.2cm。结论 带血管腓骨移植是治疗四肢大段骨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袁锋  俞光荣 《铁道医学》2000,28(2):99-100
目的 探讨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3例四肢有大段骨缺损采用带吻合血管的腓骨(27例)或腓骨皮瓣(6例),其中,肿瘤性骨缺损21例,创伤生骨缺损12例,骨缺损长度为6~24cm,平均14cm。结果 对19例肿瘤性骨缺损及9例创伤骨缺损随访14~42个月。术后移植骨与受区骨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4个月。负重移植腓骨明显增粗,直径达2.6~3.8cm平均3.2cm。结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髓炎合并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根据胫骨缺损的长度,切取带血管蒂腓骨移植至胫骨缺损区,外固定.结果 手术治疗40例,随访2~3年,骨愈合时间正常,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 应用带血管蒂腓骨治疗胫骨骨髓炎合并骨缺损简便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VFC)加自体骨、人工骨,结构性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0年2月~2008年2月对16例股骨下段骨缺损6~12 cm的病例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双折叠组合式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结构性修复股骨下段大段骨缺损.结果 16例股骨下段骨缺损患者经8~6年的随访(平均18月),组合式移植的腓骨达骨性愈合,X线摄片显示移植腓骨增粗变大,自体骨、人工骨与腓骨融合为一体,患肢能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带血管的游离腓骨双折叠组合式移植加自体骨、人工骨是治疗股骨大段骨缺损的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告32例带腓动脉腓骨移植治疗胫骨中下段骨不连骨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本组32例病人,由于固定不完善而致骨不连的15例,治疗不当骨折端存在间隙或骨缺损8例,局部感染的9例。32例中由于胫前皮肤缺损骨外露的5例,32例患者,12例采用了带腓动脉腓骨移植术,5例采用了带腓动脉腓骨皮瓣移植。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32例胫骨骨不连均骨性愈合,3例皮瓣移植均愈合良好,并有了弹性、色泽稍暗。无伸长肌瘫痪、踝关节不稳、肢体短缩等并病发症。结论:应用带腓动脉腓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瘤段切除后的骨缺损、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后的骨缺损、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共25例,其中肱骨5例,桡骨4例,胫骨13例,股骨颈3例。结果 25例患者术后6—14个月均获得骨愈合。结论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尤其是大块骨缺损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腓骨瓣游离移植配合中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0年5月以来,共收治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者26例,全部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瓣游离移植配合中药治疗.结果:经6个月~7年的随访,23例均是经过1次手术实现了假关节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5个月,均恢复下肢行走和负重的功能.2例再次发生骨折,经再次植骨后,1例获得愈合,1例随访2年未愈.结论:吻合血管的腓骨瓣游离移植配合中药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四肢长管状骨的长段缺损,达到修复缺损减少病残.方法①采用自体、异体骨移植;通过吻合血管与不吻合血管的方式修复缺损.②应用非生物物质填充缺损区域.结果总的治疗有效率89.7%,其中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效果最好,所有病例全部愈合,异体骨移植术后2年~5年逐渐吸收消失.结论四肢长管状骨长段骨缺损病残率高,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良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帆  万智勇 《浙江医学》1996,18(2):89-90
1991年~1994年我院骨科利用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或带皮瓣的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移植(移位)修复不同原因引起的四肢骨缺损19例,除1例失败外,其余均取得成功,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8~41岁,平均25岁。其中先天性胫骨假关节2例,先天性全腓骨缺损1例(2年前用胎儿腓骨植骨重建外踝后全吸收),Ⅲ级骨巨细胞瘤切除7例(桡骨下端3例,胫骨上端2例,腓骨下端2例),骨囊肿病理性骨折瘤段切除3例(股骨上段2例,腓骨下端1例),创伤后骨缺损6例(胫骨下段4例,腓骨下端2例)。修复缺损长度最短6.0cm,最长为20cm。  相似文献   

10.
带蒂腓骨瓣移植修复下肢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瓣或骨皮瓣移植修复下肢骨缺损。方法切取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修复下肢骨缺损19例,其中14例伴有皮肤缺损,腓骨移植长度为4~10cm,皮瓣面积为3cm×5cm~7cm×18cm。结果 5例腓骨瓣及14例腓骨骨皮瓣全部成活。15例患者获得6个月~2年(平均9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带血管瓣的腓骨瓣是修复下肢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由创伤所致之四肢长骨缺损,应用一般植骨方法修复,效果往往欠佳;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已经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我院从1980年4月至82年3月治疗6例,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6例均为男性,年龄23~41岁。全部为外伤所致之陈旧性骨缺损,肱骨3例,桡骨1例,胫骨2例。3例肱骨曾作内固定手术,因感染和骨吸收失败。骨缺损最短6cm,最长16cm。5例受骨区皮肤有4×6~5×10cm 瘢痕。术前4例供骨肢体和2例受骨区肢体作动脉造影,发现1例腓动脉缺如,腓骨血供由胫  相似文献   

12.
我院 1997~ 2 0 0 2年应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各种原因引起的长骨缺损 30例 ,经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和早期合理功能锻炼 ,移植腓骨全部成活 ,恢复了肢体的完整性。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2~ 5 2岁。先天性胫骨不连 4例 ,胫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 3例 ,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 2例 ,慢性骨髓炎引起骨缺损 8例 (胫骨、股骨各 3例 ,桡骨、肱骨各 1例 ) ,切除病变组织后骨缺损 6~ 12cm ,开放性骨折骨缺损 13例 (胫骨 8例 ,股骨 3例 ,尺骨 2例 ) ,清除病变组织后骨缺损 7~ 13cm ,采用带血管蒂腓骨同侧转位移植 11例 ,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因外伤导致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所有患者急诊时均行外伤清创等相关治疗,创面感染控制满意后采取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修复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同侧腓骨下段长度7~11 cm,携带游离皮瓣大小为5 cm×8 cm~10 cm×18 cm。腓骨植入骨缺损处后采取钛板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11例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术后全部成活。术后均获得18个月以上的随访,全部患者的移植腓骨与前臂骨缺损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9个月。11例患者中前臂功能优3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切取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的供区植皮全部成活,功能好,未出现特别不适。结论 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技术是治疗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一次性解决了骨和皮肤同时缺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和影响移植骨愈合的因素。方法:对33例因外伤、骨肿瘤、骨不连、慢性骨髓炎等引起的四肢大段骨缺损,分为两组,实验组13例,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方法来修复,腓骨血管与受区血管作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对照组20例,使用传统髂骨骨块直接植骨方法。术后复查及随访6个月~4年6个月。结果:实验组13例中,除1例因慢性骨髓炎术后感染而失败外,其余12例于术后3~6个月骨性愈合12例,占92%。X线照片显示移植骨增粗变大,病人恢复行走和日常生活劳动功能。对照组20例中,10例于术后3~6个月骨性愈合,占5%;6~12个月又有7例愈合,该组总愈合率为85%;失败3例。结论:对于5cm以上的骨质缺损,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是理想的修复方法,良好的内固定和合适的外固定,在两骨端植入松质骨,防止感染等都有利于移植骨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甘秀天 《华夏医学》2000,13(3):341-342
我科自1996~1999年,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外伤性和肿瘤切除后腔性骨缺损共11例,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5~47岁,平均26.5岁。修复部位:肱骨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1例,股骨中上段纤维异样增殖症2例,切除病变组织后骨缺损6~18cm。慢性骨髓炎引起骨缺损3例,(胫骨2例,肱骨1例),切除病变组织后骨缺损7~13cm。开放性骨折骨缺损4例(胫骨3例,股骨1例),清除病变组织后骨缺损6~14cm。1.2 手术方法 按Taylor方法切取腓骨,肱骨缺损受区血管选用肱动脉分支(肱深…  相似文献   

16.
陈灼彬  李桂英 《海南医学》2011,22(14):30-32
目的探讨延迟一期吻合血管腓骨或腓骨皮瓣治疗胫骨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26例采用吻合血管腓骨或腓骨皮瓣治疗的胫骨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其中GustiloⅢB型10例,ⅢC型16例,骨缺损长度5~11cm。在患者病情稳定后,于伤后4~12d行吻合血管腓骨或腓骨皮瓣治疗,自体腓骨长度8~15cm。以2003年6月至2005年5月20例行外固定支架治疗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40个月,平均28.3个月,观察组26例皮瓣全部成活,无截肢及慢性骨髓炎发生。复查X线照片显示:术后3~6个月移植腓骨愈合,术后12~24个月[平均(18.9±5.2个月)]以后,移植腓骨胫骨化,功能恢复的良好。观察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优良率为96.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0%(P〈0.01);观察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迟一期吻合血管腓骨或腓骨皮瓣治疗胫骨严重开放性粉碎骨折,能加速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肢体伤残率。  相似文献   

17.
四肢长管状骨长段缺损的修复(附8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四肢长管状骨的长段缺损,达到修复缺损减少病残。方法:(1)采用自体、异体骨移植;通过吻合血管与不吻合血管的方式修复缺损。(2)应用非生物物质填充缺损区域。结果:总的治疗有效率89.7%。其中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效果最好。所有病例全部愈合,异体骨移植术后2年-5年逐渐吸收消失。结论:四肢长管状骨长段骨缺损病残率高,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良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段煮沸异体骨在治疗四肢创伤性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组11例为创伤导致骨缺损均在6cm以上,均采用煮沸法同种异体骨 自体髂骨移植重建骨缺损.结果本组11例术后无感染,伤口一期愈合,随访1.5年~4年,移植之同种异体骨与宿主骨愈合良好,肢体功能恢复.结论利用煮沸的同种异体骨 自体髂骨移植重建骨缺损,仍不失为一种可靠、经济、疗效满意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对侧游离腓动脉骨皮瓣移植治疗大段胫骨及胫前软组织坏死缺损的疗效。方法对因创伤所致大段胫骨及胫前软组织坏死的11例患者,清除坏死骨质及软组织后,行吻合血管的腓动脉骨皮瓣移植重建,包括一例非全周径(外侧2/3周径)的腓动脉骨皮瓣移植。结果结果经6-24个月随访,移植腓骨及皮瓣全部成活,胫骨严重粉碎性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一例截肢,无一例出现慢性骨髓炎,下肢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胫骨大段骨缺损,同时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病人,给予对侧带血管蒂的腓骨骨皮瓣移植,仍不失为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肢体大块骨缺损的治疗效果,减少病残。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技术治疗肢体大块骨缺损。从1990年以来,共完成12例,其中肿瘤切除后3例,外伤后胫骨骨缺损6例,先天性假关节3例。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移植骨和受区骨愈合时间5~9个月,负重后移植骨逐渐增粗。结论: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技术是治疗肢体大块骨缺损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使骨移植由爬行替代变为简单的骨折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