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频谱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测量主动脉前壁收缩早期运动速度,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方法:以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EF、FS值,以频谱DTI测量左室收缩早期主动脉前壁运动速度,分正常对照组、高血压左室向心性肥厚组、高血压左室离心性肥厚组进行对比。结果:常规测量EF、FS值,除高血压离心性肥厚组EF、FS值均降低,提示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其余两组EF、FS值均在正常范围内。频谱DTI测量主动脉前壁收缩期运动速度(S波)显示:正常对照组速度正常;高血压向心性肥厚组速度略减低;高血压离心性肥厚组速度明显减低。结论:频谱DTI测量主动脉前壁的运动速度能够评价左室收缩功能,且较EF、FS值更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研究正常实验犬左室旋转、旋转率、扭转特点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10只健康杂种犬采用二维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等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并采集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等指标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同时采集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3个短轴水平二维动态图像,分析心肌运动的最大旋转角度(Rot)、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旋转率及其比值(PRRs、PRRe、PRRa 及PRRe/PRRa)及计算扭转度(torsion).同步进行左心导管测量左室压力变化,最后将旋转、旋转率、扭转指标与导管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0只犬180个心肌节段中,可分析节段有152个,成功率为84%.正常犬基底部顺时针旋转(正值),心尖部逆时针旋转(负值),3个短轴节段达到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旋转和旋转率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并存在基底环至心尖环收缩的趋势.采用Simpson法测量的EF值与torsion相关性很好(r=0.941,P=0.005);而-dp/dtmax与二尖瓣短轴的舒张早晚期旋转率比值(PRRe/PRRa)存在相关性(r=-0.805,P=0.05);LVEDP与二尖瓣水平和乳头肌水平短轴的PRRe、PRRa亦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18和0.033),但与torsion的相关性较差.结论 左室扭转(torsion)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良好指标,舒张期旋转率PRRe及PRRe/PRRa值亦可以用于评价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评价正常犬收缩期左事整体和节段容量及压力变化,评价不同电机械兴奋顺序时左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与同步化程度.方法 19只开胸比格犬模型,分别在基础状态(BASE)和右心耳(RAA)、右室心尖(RVA)、左室侧壁(LVL)、左室心尖(LVA)起搏状态采集左室全容积图像;同步记录左室流出道收缩末压力(ESP);脱机分析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舒张末容积(EDV),计算整体及17节段射血分数(EF)、节段容积同步化指数(SDI)、左室收缩期压力平均上升速率(+dp/dt)和舒张期压力平均下降速率(-dp/dt).对各参数行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①RVA组左室整体EF、ESP、+dp/dt、-dp/dt较RAA组减低,SDI较RAA组增大(P<0.05);LVL组及LVA组整体EF与RAA组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P,+dp/dt、-dp/dt均较RAA组减低,SDI均较RAA组增大(P<0.05).②LVL组及LVA组EF均较RVA组增高,LVL组SDI较RVA组减低(P<0.05),LVA组SDI与RV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LVL组整体EF、SDI、ESP、+dp/dt及-dp/dt与LV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A组间隔、心尖节段EF较LVL组减低(P<0.05).④RVA组前、后间隔、心尖(除侧壁外)节段EF较RAA组减低(P<0.05);LVL组侧壁、前壁节段EF较RAA组减低;LVA起搏组前壁、前间隔、心尖节段EF较RAA组减低(P<0.05).⑤左室容积与压力参数间未能建立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RAA起搏左室整体及少数节段收缩功能低于窦性心律;RAA起搏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均优于心室起博;LVL起搏左室收缩功能明显优于RVA起搏;心室起搏后,起搏位点周围左室节段收缩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心导管测量左室压力上升速度最大值( dp/dtmax)为标准,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与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犬急性心肌缺血状态左室收缩功能。方法健康杂种犬6只,开胸后游离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前降支,使用自制动脉血管缩窄器制备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测量不同血流状况下二尖瓣环水平4个心室壁处(左室间隔、下壁、侧壁、前壁)心肌收缩速度,同时进行心导管检查,测量 dp/dtmax。结果使用VVI技术测量,二尖瓣环水平心肌收缩速度与左室 dp/dtmax呈正相关(r=0.883),P<0.001;使用QTVI技术测量,二尖瓣环处心肌收缩速度与 dp/dtmax呈正相关(r=0.715),P<0.001,两相关系数行Z检验,Z=2.981,P=0.0028。结论VVI或QTV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水平心肌收缩速度均是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好方法。相对于QTVI而言,VVI与 dp/dtmax的相关性更高,可能更加适用于对左室收缩功能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RT)和肺静脉血流频谱变化。方法:心尖双平面Simpson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脉冲多普勒测右上肺静脉血流频谱(S、Si、D、Di、PA、PAi、S/D)及二尖瓣口前向血流频谱(E、Ei、A、Ai、E/A);连续多普勒测定IRT;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时IRT延长、肺静脉血流频谱S峰变慢、二尖瓣血流频谱假性正常化。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左室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变化显著相关。结论: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异常,IRT延长与肺静脉血流频谱S波减低比二尖瓣血流频谱更为敏感地反映了舒张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单次血液透析(HD)治疗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左室功能的急性影响.方法 57例既往无心血管疾病病史,且正处于维持性HD治疗中的ESRD患者入选本研究.所有患者于单次HD治疗前及治疗后1 h内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并分析左室形态及功能指标.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成像(PW-TDI)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结果 单次HD治疗后,左室内径明显减小(P<0.05);PW-TDI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包括二尖瓣环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IVS)、收缩期峰值速度(Sm)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常规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包括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及E/A比值,较单次HD治疗前均明显减低(P<0.05);而PW-TDI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包括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及Em/Am比值则未见显著变化.左室充盈压相关指标E/Em比值在单次HD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 单次HD治疗可以改善ESRD患者左室收缩功能;PW-TDI技术可以在不同的前负荷状态下准确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起搏心力衰竭犬模型中超声二维长轴应变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4只健康杂种犬以240次/min进行快速非同步右室起搏2周,造成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模型。在基础状态和起搏过程中:心导管测量主动脉、左室压力、平均压力及压力最大变化速率;采用二维、M型及多普勒测量起搏过程中左房室内径、室壁厚度、左室EF等指标;采用斑点追踪技术(STI)测量起搏过程中长轴峰值应变、整体应变指标;将各种超声常规指标与导管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本研究达到实验终点的有10只犬,尸解发现大部分犬心腔扩大、乳头肌水肿、二尖瓣叶损害和少量心包积液。起搏终点较基础状态左室舒张末压增高明显[(5.80±4.6)vs(35.00±8.10)mmHg,(1mmHg=0.133kPa),P0.01],左室腔内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LV dP/dt_(max))明显下降,其中LV-dP/dt_(max)[(3.04±0.5)vs(1.80±0.3)kmmHg/s,P0.01]。实验中长轴应变的主要变化: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犬心肌各段的长轴应变呈逐渐减低的趋势,四腔心及三腔心切面的峰值应变(LPS)和整体应变(GS)于起搏12h后与术前相比即出现较为明显的降低,其中GS的变化趋势较LPS更为明显。相关性分析发现,LPS、GS均与LVEDP和-dP/dt_(max)密切相关。结论超声二维长轴应变、整体应变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具有相关关系,它可能成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敏感新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超声定量组织速度显像 (QTV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 ,评价其是否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 (L VEF)相关。方法 :5 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 (冠心病组 )和 2 5例正常人 (对照组 ) ,从心尖四腔、两腔和长轴切面观中测定后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六个部位的二尖瓣环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 (Sm)以及心电图 QRS波起始至二尖瓣环收缩波峰值的时间 (Q- Sm) ,并与心尖四腔观单平面改良 Simpson法所测 L VEF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六个部位的二尖瓣环 Sm平均值 (5 .2 1± 1.12 ) cm / sec与 L VEF呈显著正相关 (r=0 .6 6 ,P<0 .0 0 0 1) ,对照组六个部位的 Sm平均值 (6 .0 2± 0 .83) cm/ sec亦与 L VEF显著正相关 (r=0 .6 5 ,P<0 .0 0 0 1)。 Q- Sm和心率则与 L VEF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应用 QTVI技术测定收缩期二尖瓣环运动可反映左室整体收缩功能 ,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重构心功能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重构左室收缩功能的方法及可行性. 方法对26例不同病因所致左室形态重构的患者,应用RT-3DE采集左室腔立体数据库,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应用二维超声(2DE)双平面Simpson's法和M型(ME)Teichholz法分别测量左室EF值.在心尖四腔、三腔和两腔心切面上,用ME记录二尖瓣瓣环在后间隔、侧壁、后壁、前间隔、下壁、前壁六个位点上运动的平均距离.分别比较RT-3DE与2DE、ME测值的相关性. 结果 RT-3DE能显示完整左室腔的立体形态.RT-3DE测定的LVEF值与二尖瓣瓣环运动的平均距离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9045,P<0.001),与二维法及M型法测量值之间相关性较低(r=0.7355,r=0.7218,P<0.01). 结论 RT-3DE为定量分析左室容积和收缩功能提供了一种无创的,准确可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18只实验犬于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前后,进行了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心外膜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和左室造影的同期对比研究,应用三种技术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心搏量(SV)和射血分数(EF)。结果显示:冠脉结扎前,2DE和左室造影所测EDV、ESV、SV和EF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93、0.88和0.94,3DE和左室造影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94,0.92,和0.96;冠脉结扎后,2DE和左室造影测值的相关程度显著下降(r分别为0.84,0.82,0.80和0.85),但3DE和左室造影的相应测值仍高度相关(r分别为0.89,0.87,0.87和0.91),表明当左室形态正常时,2DE和3DE均可准确测量左室容量和收缩功能,但当左室出现显著节段性运动异常时,3DE的准确性明显高于2DE,从而为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的测量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