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发地乡村医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相关的态度和信念,了解乡村地区艾滋病关怀防治工作的进展。方法对山西省运城地区艾滋病高发区33名乡村医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信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调查发现乡村医生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70%左右,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的错误率认识在17%左右,部分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低。②乡村医生目前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54%认为自己要与艾滋病感染者保持一定的距离。③乡村医生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占82%;其次是报刊杂志、宣传资料和宣传栏。④影响乡村医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社交范围、本村疫情以及接受宣传的情况。影响乡村医生对PLWHAS态度的因素主要有对非传播途径的错误得分、健康状况、社交活动、文化程度、社会经历。结论多种因素影响乡村医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和对PLWHAS的态度,乡村医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水平较低,需继续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健康宣传。宣传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细化,消除乡村医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社会歧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及相关的态度,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在山西省运城地区抽取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①共调查农村居民246人,其中男性141人,女性105人,平均年龄(42±13)岁,82.9%为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②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70%左右,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错误率在13%左右。部分防治知识不了解其中含义,知晓率低;③农村居民目前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54.9%认为自己要与PLWHAS保持一定的距离;④当地居民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占82.5%,其次是报刊杂志、宣传资料和宣传栏;⑤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社会经历、健康状况、社交活动、保守、接受宣传情况以及从业状况影响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对非传播途径的错题得分、理智、文化程度、社交活动、防治总分、保守的个性影响农村居民对PLWHAS的态度。结论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和对PLWHAS的态度,未来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要开展形式多样、易于农村居民理解接受的宣传活动,宣传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细化,形式、内容、途径最佳结合,以加强农村居民的接受程度,同时引起更多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高洁  陈任  吴泥亚  马颖  秦侠  胡志 《安徽医药》2016,37(9):1162-1165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艾滋病疫情地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艾滋病态度以及艾滋病知识来源,为制定城镇居民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艾滋病流行的高、中、低地区采用随机抽样,以问卷形式在每个地区调查150~200名居民。结果 调查人群的艾滋病整体知晓率为84.77%,低流行地区艾滋病知晓率为91.61%,高流行地区艾滋病知晓率为78.74%,中流行地区艾滋病知晓率为86.03%,3个地区艾滋病知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P=0.003);超过20.00%的居民在假设与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同桌吃饭、从他们那里购买蔬菜、艾滋病儿童与未感染者儿童在一起上学时,都表示出排斥心理;艾滋病知识获取来源主要是电视(89.06%)、免费宣传资讯(64.84%)和报刊(63.48%)。结论 艾滋病流行的高、中、低地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整体水平较高,但高流行地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仍相对较低,应加强对局部地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长沙市芙蓉区社区普通居民和吸毒解教人员对吸毒和艾滋病的认知和态度,评估“无毒社区”创建工作成效。方法:自拟调查问卷,调查470例芙蓉区登记在册吸毒人员和1185例社区普通居民对吸毒和艾滋病的认知和态度。结果:92.7%的普通居民知道“毒品对个人和家庭危害很大”,4.0%认为“毒品虽可成瘾,但使用一两次没有问题”,3.3%的从未听说过毒品;吸毒解教人员首次吸毒前对毒品的认知分别为“毒品对个人和家庭危害很大”者18.7%、“毒品虽可成瘾,但使用一两次没有问题”者34.5%和从未听说过毒品者46.8%;普通居民艾滋病知晓率为98.8%,正确知晓率为94.4%;吸毒人员艾滋病知晓率为86.5%,正确知晓率为75.5%;电视、广播或报纸是毒品和艾滋病知识的第一来源,其它来源有学校或社区、书本等。结论:芙蓉区社区普通居民对毒品和艾滋病相关知识认识基本清楚,抵制毒品意识较强,好于吸毒解教人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临城街道一般人群对艾滋病认知现状及主要获取途径,为全市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匿名问卷的形式以临城区域老契菜场、丰茂菜场和东荡菜场为单位,对3个菜场的流动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汇总调查问卷等数据,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城街道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5.8%,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病毒3种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的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2.2%、85.2%、81.7%,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电视为87.8%,其次为报纸、宣传资料46.1%、广播33.0%、网络30.4%、医院20.0%、周围的人10.4%。结论临城街道人群对艾滋病的整体认知水平较高,次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进一步加大AIDS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宁市在校中学生、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情况及获得途径,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南宁市10所中学和高校的311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由学生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回答,调查员给予督导。结果: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95.82%,其中初中生为92.13%、高中生为97.85%、大学生为98.9%。学生总体对艾滋病的血液、母婴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均在98.71%以上;初中生、高中生群体对与性伴发生性行为问题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71.43%及77.42%。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的教育、电视、工作单位(社区组织、学校等)组织的宣传活动。结论:应结合不同学生群体的年龄、心理特点,继续利用以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等有利手段,持续开展好学校的防治艾滋病知识教育工作,不断普及学生群体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现状,为在该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308名广州市海珠区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4.9%,男生低于女生,高中生回答正确率高于初中生(P<0.05)。艾滋病传播途径认知正确率高于非传播途径。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电视、宣传资料和报刊杂志等。结论在校中学生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学校应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尤其是艾滋病非传播途径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社区干部对艾滋病认知水平及歧视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小组进社区进行面对面不记名询问调查,被调查患者独立回答,并现场登记在调查表中。结果社区干部对15项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5.12%。获取知识途径中通过咨询医务人员和医生专题讲座的却很少,仅为19.92%和13.82%。歧视调查中,66.26%不会让自家小孩与感染者家小孩一起玩,62.60%不会与感染者同桌共餐,53.25%不会去感染者家串门,50.41%认为感染者与道德品质有关。结论社区干部不但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对艾滋病带有一定的歧视性。因此,社区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宣传艾滋病正确知识,掌握以"四免一关怀"为主的防治政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健康教育,加强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人文关怀,实施社区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最终减少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行为和态度,探索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春科技学院869名一、二年级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0.49%,知道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的学生分别为74.22%、82.39%和70.31%,对蚊虫叮咬、握手或共用厕所是否传播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分别是31.65%、24.17%。70.20%的学生不想与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接触,92.06%的学生认为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还不够,应扩大宣传覆盖面,以多种形式开展艾滋病宣传活动。结论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于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掌握不全面,部分学生对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表现出不宽容或歧视态度。建议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蚌埠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祥  沈雁 《淮海医药》2010,28(1):4-5
目的了解蚌埠市乡镇及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和相关态度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于2007年7月对蚌埠市余庆街社区、同乐园社区、向前社区、小蚌埠镇、李楼乡、吴小街镇共600名居民进行艾滋病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城乡居民的总知晓率73.00%,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65.75%,城市居民79.51%,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基础知识的知晓率越高。结论要继续加大尤其是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力度,消除歧视及恐惧;采用新闻、报刊与专题报道等群众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丰泽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方法 2011年2~9月对前来丰泽区疾控中心健康体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1454例以匿名形式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1454例中,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3.6%,其中传播途径知晓率均达到80.0%以上,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仅42.0%,对艾滋病的态度正确率很低。结论 应加强丰泽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重点加强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知识的宣传,最大程度地减轻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周口市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周口市城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城区居民、校内青少年、流动人口3种人群问卷调查。结果调查855人,知晓艾滋病基本知识的746人,知晓率为87.3%。城市居民(90.20%)和校内青少年(94.33%)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流动人口(77.67%)(χ2=40.29,P<0.01);不同性别与年龄人群知晓率无统计学差异;调查对象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途径主要为电视、广播和报刊,分别占77.08%、48.30%和44.56%。结论周口市城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基本达到中期评估所要求达到的指标,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宣传艾滋病知识方面所做的工作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13.
农民艾滋病预防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农民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和对HIV感染者的态度,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村民组为单位整群抽样,在艾滋病疫情高发村和非流行村分别抽取两个村民组,由调查员对全部15岁以上村民入户调查、填写调查问卷。结果 疫情高发村农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能正确对待HIV感染者占85%以上;非流行村农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75%左右,但能正确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者不足25%。结论 艾滋病疫情高发区农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非流行区,对艾滋病感染者持正确态度者显著高于非流行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与感染者较密切接触是提高艾滋病知晓率、端正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和行为方式,探索公众更加容易接受的宣传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社区健康教育前后比较的方法,健康教育前随机抽取了288人进行问卷调查,健康教育后又随机抽取了1460人用同一份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健康教育后社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健康教育促使更多居民宽容、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健康教育使社区居民更加注重自己经常使用的生活用品的专用性.大多数居民倾向于希望通过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获取艾滋病知识.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健康教育提升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的认识,有利于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的态度及行为的转变.今后要更加注重利用大众传媒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客运段列车员对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认知状况,为制订相应健康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客运段3 608例列车员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某客运段列车员艾滋病知识和态度总体知晓率为86.47%。其中,男性为90.79%,女性为83.90%(P<0.01);25岁以下为86.11%,2540岁为86.55%,40岁以上为86.78%(P>0.05);初中及以下文化为77.38%,高中/中专文化为85.86%,大专及以上文化为89.35%(P<0.01)。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列车员的知晓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某客运段列车员艾滋病知识和态度总体知晓率较高,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但对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对列车员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的深度和力度,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自身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鲁西北地区农村居民对HIV/AIDS的认知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艾滋病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这3个主要传播途径的认知正确率均在60%以上,对其他一些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在60%以下;艾滋病认知水平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电视、报纸是农村居民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普通居民对HIV感染者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结论鲁西北地区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需要进一步拓宽渠道,改进方法,加强宣传教育,消除农村居民对艾滋病认知存在的误区和对HIV感染者及患者的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17.
邵伟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253-254
目的了解东莞市黄江镇不同年龄人群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态度现状。方法对黄江镇辖区内农民、机关干部、工人、服务人员、医务人员、学生等6类人群共2754人,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方式,包括有关艾滋病的一般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行为以及艾滋病相关的法律法规。结果被调查人群对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不同,总知晓率为94.99%。各年龄段居民对三条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在80%以上,但对非传播途径正确认知率较低。结论掌握群众艾滋病知识薄弱点,利用居民乐意接受的方式,有针对性开展宣教工作,才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我市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在社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法,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社区举办了一系列有关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于教育前后分别随机抽样100例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教育前后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健康教育后居民在艾滋病的损害系统、传播途径、潜伏期、感染者、造成艾滋病的行为、潜伏期时间、诊断方法、抗体定义、安全套作用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前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人数为66例(66%),健康教育后为84例(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社区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把社区卫生服务与社会卫生服务、学校卫生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才会取得更好的宣传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我市流动人口农民工中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外出建筑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的情况,为做好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十个在建建筑工地非本地户籍2012年从业达6月以上的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农民工对艾滋病总体知晓率为71.33%,与《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工程实施方案》,85%的知晓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不是艾滋病人知晓率甚低,仅为5.78%,对VCT知至甚少为26.01%,对传播途径深接吻、非传播途径蚊虫叮咬还存在误区。调查表发现艾滋病知晓率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结论:各地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不平衡,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人口特征和理解相对困难知晓率偏低的知识点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知晓率,减少高危行为,预防艾滋病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20.
某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度与歧视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某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度和歧视现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某校大学生328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歧视等信息。结果328名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88.1%,其中基本知识知晓率为90.0%,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99.1%,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87.7%,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仅为81.4%。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普遍存在,有61.9%的人"不会购买感染者家生产的商品或副食品",47.9%的人会"关注感染者的一举一动,保持和他的距离"。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非传播途径知识掌握越多,艾滋病相关歧视程度越低。结论某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应加强非传播途径知识与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缺乏是导致艾滋病相关歧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