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ZEB1-AS1在子宫内膜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妇科的17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lnc RNA ZEB1-AS1的表达,分析lnc RNA ZEB1-AS1的表达量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联。采用CCK-8实验检测lnc RNA ZEB1-AS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化疗药物干预检测其对化疗药物敏感度的影响。结果 lnc RNA ZEB1-AS1在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0.006 0±0.020 0 vs 0.003 0±0.014 1,P=0.035),且其高表达与低表达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分期(χ~2=14.293,P=0.001)、是否化疗(χ~2=6.049,P=0.019)、是否原位癌(χ~2=8.245,P=0.041)、是否淋巴结转移(χ~2=10.427,P=0.005)、是否远端转移(χ~2=20.229,P0.001)以及HPV阴阳性(χ~2=12.710,P=0.001)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过表达lnc RNA ZEB1-AS1能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P0.05),过表达lnc RNA ZEB1-AS1后子宫内膜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降低(P0.05)。结论 lnc RNA ZEB1-AS1在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且干扰lnc RNA ZEB1-AS1的表达能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并增加子宫内膜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 FEZ家族锌指 1反义 RNA 1(FEZF1-AS1)在子宫内膜癌 (endometrial cancer, E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0年 1月 ~2018年 1月安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72例 EC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分别检测患者的 E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 FEZF1-AS1的相对表达量,并且分析 FEZF1-AS1表达水平与 EC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FEZF1-AS1在 E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P=0.007),其表达水平与 EC患者家族肿瘤史 (χ2=6.891,P=0.016)、病理分级 (χ2=7.142,P=0.028)、肿瘤分期 (χ2=10.426,P=0.002)、T分期 (χ2=8.248,P=0.007)和 M分期 (χ2=10.405,P=0.002)显著相关。结论 FEZF1-AS1在 EC中高表达,且其与患者的家族肿瘤史、病理分级和肿瘤分期等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RNA FOXC2-AS1、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86例CR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FOXC2-AS1、EZH2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EZH2的蛋白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ncRNA FOXC2-AS1与EZH2表达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癌组织中lncRNA FOXC2-AS1、EZH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lncRNA FOXC2-AS1、EZH2表达水平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中lncRNA FOXC2-AS1及EZH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EZH2蛋白表达阳性率较高(P<0.05)。癌组织中lncRNA FOXC2-AS1与EZH2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23,P<0.05)。癌组织中lncRNA FOXC2-AS1及EZH2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肿瘤分化程度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FOXC2-AS1及EZH2高表达的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低于lncRNA FOXC2-AS1及EZH2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CRC癌组织中lncRNA FOXC2-AS1及EZH2表达水平升高,lncRNA FOXC2-AS1及EZH2的高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二者有望成为新的评价肿瘤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生物钟基因Per3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且经病理证实的120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和癌旁组织中Per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时间生存曲线分析Per3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肝癌组织中Per3蛋白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降低,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02,P<0.01)。在肝癌组织中Per3蛋白低表达的患者肿瘤数目≥2个、瘤体>5 cm及伴门静脉侵袭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95,P=0.001;χ2=6.305,P=0.012;χ2=4.461,P=0.035)。Per3低表达的HCC患者总体生存率(OS)与无瘤生存率(DFS)均显著降低(P=0.011、0.036)。 结论Per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患者肿瘤数目、大小、门脉侵袭密切相关,并影响患者的OS和DFS,可以作为HCC患者肝切除术后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ITGB2-AS1在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在公共数据集(包括TCGA和GSE63270)中分析ITGB2-AS1表达水平,并使用实时定量PCR(RT-q PCR)在109名AML患者队列中进一步验证。结果:ITGB2-AS1表达水平在两个独立队列中上调(TCGA,P0.05; GSE63270,P0.05),并经本研究纳入的AML患者队列证实(P0.05)。临床上,ITGB2-AS1高表达与较大的年龄(P=0.023)和较低的完全缓解(CR)率(P=0.005)相关。多变量分析发现,高ITGB2-AS1表达是CR率(P=0.027)和总体生存时间(OS)(P=0.011)的独立预后因素,ITGB2-AS1在TCGA数据集(r=0.74,P 0.001)和本研究患者数据中(r=0.881,P 0.001)均与ITGB2表达正相关。高ITGB2表达也与较大年龄(P=0.02)和较低CR率(P=0.020)相关。高ITGB2表达预测更短的OS(P=0.028)。结论:ITGB2-AS1在AML中过表达并预测AML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lncRNA PVT1 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及总体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 定量PCR 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lncRNA PVT1 的相对表达量;分析lncRNA PVT1 表达水平与 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与总体生存率间的关系。结果 lncRNA PVT1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 组织(0.007 5 vs 0.00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6)。lncRNA PVT1 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χ2=5.948, P=0.015)、临床分期(χ2=12.349,P=0.006)、淋巴结转移(χ2=20.942,P<0.001)、远端转移(χ2=5.330,P=0.021) 和 Her2(χ2=5.221,P=0.022) 显著相关。lncRNA PVT1 高表达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 显著低于lncRNA PVT1 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  lncRNA PVT1 是一种可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有潜力的生物 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患者肿瘤组织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 的基因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 年1 月~ 2017 年12 月商 洛市中心医院157 例NSCLC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NSE 的水平,采用PCR 法比较 NSCLC 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NSE 的相对表达量,并且探究NSE 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间( 年龄、性别、 是否吸烟、是否饮酒、临床分期、是否原位癌、有无淋巴结和远端转移) 的相关性。结果 NSE 在NSCLC 组织中的 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82)。NSE 表达水平与NSCLC 患者是否吸烟 (χ2 = 9.959,P=0.002)、是否饮酒(χ2 = 4.893,P=0.032)、临床分期(χ2 = 11.070,P=0.001)、是否原位癌(P<0.001)、 有无淋巴结(P<0.001) 和远端转移显著相关(P=0.017)。结论 NSE 在NSCLC 组织中高表达,血清NSE 水平可作为 NSCLC 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在乳腺癌组织与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纳入86例乳腺癌患者和60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前者收集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血清标本,后者收集血清标本,实时定量PCR检测H19、HOTAIR、MALAT1和GAS5的表达水平。结果 H19、HOTAIR和MALAT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而GAS5在癌组织中表达下调(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lnc RNA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分期等无关。H19、HOTAIR和MALAT1在乳腺癌血清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结节患者(P值分别为0.011、0.004、0.01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lnc RNA表达水平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满意。结论 lnc RNA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清H19、HOTAIR和MALAT1水平可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TS)表达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大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标本作为研究材料,应用免疫组化法对标本中的TS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浸润深度、分期、分化程度、5年生存率、总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等指标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结果肿瘤组织标本中的TS高表达比例显著高于癌旁组织标本(χ2=76.201,P0.05);TS高表达患者和TS低表达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期、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分化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S高表达患者与TS低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OS、DF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390、0.928、1.035,P0.05);COX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Dukes'分期与患者的OS(RH=2.813)和DFS(RH=4.516)具有相关性(P0.05),而TS表达水平及其他临床指标与患者的OS和DFS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呈现TS的高表达状态,但是大肠癌组织中的TS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指标无显著相关性,也不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氧浓度对肺腺癌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评价不同氧浓度状态下FOXD3-AS1的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心胸外科肺腺癌手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活体组织标本采用液氮固定,用于提取RNA。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采用不同浓度的氧气培养,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qRT-PCT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FOXD3-AS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肺腺癌组织中FOXD3-AS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qRT-PCR检测结果表明肺腺癌A549细胞中FOXD3-AS1的表达也高于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P<0.05)。随着氧浓度的提高,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FOXD3-AS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呈现下降趋势(P<0.05)。结论 FOXD3-AS1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其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阳性及肿瘤分期显著相关。随着氧浓度的升高,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侵袭受到明显抑制,FOXD3-AS1基因和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别观察膜联蛋白A5(ANX A5)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l47)在癌旁正常组织和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喉癌组织中ANX A5和CD147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2月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的喉癌组织标本51例和癌旁组织标本35例,运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喉癌组织标本与癌旁组织标本中ANX A5和CD147的表达情况。采用四格表χ2检验分析不同病理、临床特点喉癌患者中ANX A5、CD147的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分析喉癌组织中ANX A5和CD147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ANX A5和CD147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χ2=6.939,P=0.008;χ2=14.722,P<0.001)。与TNM分期Ⅰ~Ⅱ期患者、喉癌组织病理学分级为低-未分化患者、无颈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TNM分期Ⅲ~Ⅳ期患者、喉癌组织病理学分级为高-中分化患者、存在颈淋巴结转移患者中ANX A5的表达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98,P=0.021;χ2=3.869,P=0.049;χ2=8.419,P=0.004);≥60岁和<60岁患者以及不同性别患者中ANX A5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57;χ2=0.082,P=0.775)。与TNM分期Ⅰ~Ⅱ期、无颈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TNM分期Ⅲ~Ⅳ期、存在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患者中CD147具有更高的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009,P<0.001;χ2=11.004,P=0.001);≥60岁和<60岁患者、不同性别患者以及不同病理学分级患者中CD147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6,P=0.214;χ2=1.373,P=0.241;χ2=0.002,P=0.964)。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喉癌组织中ANX A5与CD147的表达呈正相关(r=0.918,P<0.001)。 结论ANX A5和CD147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且在具有不同病理、临床特点的喉癌患者中存在表达水平的差异,提示ANX A5与CD147可能参与喉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Vimentin和Ki-67在肾癌(R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Vimentin和Ki-67在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33例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不同组织中Vimentin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Vimentin及Ki-67在RCC组织中均异常高表达,在癌旁正常肾组织中均不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86,P<0.05;χ2=26.67,P<0.05);Vimentin和Ki-67的表达在不同RCC患者性别(χ2=4.07,1.16;P>0.05)、年龄(χ2=0.03,0.87;P>0.05)、肿瘤位置(χ2=0.00,0.00;P>0.05)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RCC的临床分期(χ2=10.66,P<0.01;χ2=19.88,P<0.01)、组织学分级(χ2=13.79,P<0.01;χ2=21.03,P<0.01)、肿瘤的大小(χ2=19.52,P<0.01;χ2=16.1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46,P<0.05)。 结论Vimentin和Ki-67参与了RCC的发生发展,其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有关,组织学分级越高、临床分期越晚、肿瘤体积越大,两者的表达水平越高,两者在肿瘤的进展中可能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74例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中心30例正常健康者的血液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cRCC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 cm)中IGFBP2和ERK1/2的表达情况,并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cRCC患者及健康者血清中IGFBP2、ERK1、ERK2的水平。 结果IGFBP2和ERK1/2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87.93%(153/174),80.46%(140/174)]比癌旁组织[6.67%(2/30),10.00%(3/30)]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59,65.87;均P<0.01)。IGFBP2和ERK1/2在直径≥4 cm的肿瘤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4 cm的肿瘤表达阳性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13.02;均P<0.05);IGFBP2和ERK1/2的表达在患者的年龄(χ2=0.78,0.60)、性别(χ2=0.05,1.33)、肿瘤左右侧位置(χ2=0.96,0.57)中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GFBP2及ERK1/2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且在不同组织分级(Z=-8.17,-3.80)和不同临床分期(Z=-5.63,-9.94)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GFBP2和ERK1/2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P<0.05)。ELISA实验结果表明,IGFBP2、ERK1、ERK2在ccR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858.33±132.89)μg/L,(12.49±1.22)μg/L,(153.61±33.37)ng/L]较健康对照组[(267.65±86.56)μg/L,(8.69±1.80)μg/L,(105.63±12.03)ng/L]明显升高,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8,5.53,4.28;均P<0.05)。 结论IGFBP2和ERK1/2在ccRCC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均表达升高,组织中组织学分级越高、临床分期越晚、肿瘤体积越大,阳性表达率越高,两者在肿瘤的进展中可能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cRCC)中热休克蛋白60(HSP60)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诊治的89例ccRCC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SP60、NRF2的表达.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叉头框M1(FOXM1)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168例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进展期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OXM1及GRP78的表达情况;应用χ2检验分析进展期胃癌病理特征与FOXM1及GRP78表达的相关性,并应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进展期胃癌预后危险因素。 结果进展期胃癌组织中FOXM1和GRP78的表达率分别为53.57%(90/168)和67.26%(113/168),癌旁组织中二者无表达或弱阳性表达。二者表达在胃癌组织中呈正相关(r=0.41,P<0.001)。FOXM1蛋白表达与脉管癌栓(P<0.001)、淋巴结转移(P<0.001)、T分期(P=0.022)、TNM分期(P<0.001)及分化程度(P<0.001)相关,GRP78蛋白表达与脉管癌栓(P=0.003)、淋巴结转移(P=0.002)及分化程度(P<0.001)相关。FOXM1及GRP78共表达阳性患者术后总生存期显著低于共阴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1189,P<0.001)。FOXM1、T分期是影响进展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FOXM1及GRP78可能协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并可能成为进展期胃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06-07-2017-09期间收治并确诊的22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寻找预后相关最佳CUT OFF值.结果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宫颈鳞癌组织中P53凋亡刺激蛋白(apoptosis stimulating P53 protein,ASPP)家族的表达模式以及预后分析。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72例宫颈鳞癌和正常组织中ASPP蛋白家族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方法分析5年生存期与ASPP家族的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组织中ASPP1和ASPP2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组织(χ2=25.533,33.029,P=0.000),而宫颈癌组织中iASPP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组织(χ2=36.575,P=0.000)。宫颈鳞癌中ASPP2的低表达和iASPP的高表达均与患者的年龄明显相关(χ2=5.426,P=0.020; χ2=13.117,P=0.001); ASPP1的表达与宫颈癌病理分级有关(χ2=8.814,P=0.023),而iASPP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χ2=14.859,P=0.001; χ2=15.376,P=0.000),iASPP的表达与患者5年生存期有关(χ2=34.888,P=0.000)。结论 ASPP蛋白家族可能参与宫颈鳞癌癌变机制过程中,iASPP可能是基因治疗宫颈鳞癌的一个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生存素(survivin)在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选取274例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包括1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89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和57例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ADH)患者的病变组织;以60例乳腺普通导管增生(UDH)患者作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OX-2和survivin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研究:(1)不同组织中阳性表达模式;(2)阳性表达差异;(3)COX-2和survivin在ID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包括肿瘤大小、分级、分期及ER、PR、HER-2和Ki-67表达的关系;(4)COX-2和survivin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COX-2和survivin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结果(1)表达模式:COX-2在不同组织中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survivin在UDH中主要表达在细胞质,而在IDC、DCIS和ADH组织中则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在IDC中survivin在细胞核中表达增多;(2)COX-2和survivin在ID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5%和67.2%,DCIS为55.1%和59.6%,ADH为42.1%和57.9%,UDH为16.7%和1.7%,与UDH组比较,COX-2和survivin的表达IDC组(χ2=66.745,70.540)、DCIS组(χ2=22.084,51.967)和ADH组(χ2=9.176,42.8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COX-2和survivin的表达IDC(79.5%和67.2%)与DCIS(55.1%和59.6%)(χ2=14.768,P<0.05;χ2=1.330,P>0.05)、IDC与ADH(42.1%和57.9%)(χ2=25.293,P<0.05;χ2=1.484,P>0.05)比较,COX-2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DCIS与ADH比较,COX-2和survivi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31,0.039;P>0.05);(5)患者不同年龄、肿瘤大小COX-2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COX-2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COX-2和survivin二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10,χ2=5.626,P<0.05)。 结论survivin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不同定位,对乳腺疾病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COX-2和survivin高表达是乳腺癌发生、侵袭转移行为的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有望成为评估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