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脱乳胶球囊血管内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采用可脱乳胶球囊血管内栓塞的47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8例,女9例;年龄17—56岁。瘘口类型均为直接型。47例均存在眼上静脉引流,20例合并同侧岩下窦引流,9例合并岩上窦引流,5例合并岩上窦、岩下窦同时引流,9例经海绵间窦双侧海绵窦引流,4例合并皮层静脉引流。结果45例瘘口采用血管内可脱乳胶球囊技术完全封堵,同侧颈内动脉保持通畅;2例球囊放置困难,经侧支循环评估后采用患侧颈内动脉球囊闭塞术,同时封堵瘘口。患者术后眼部症状均缓解,半年随访期临床症状均消失,无复发。结论可脱乳胶球囊血管内封堵外伤后颈动脉海绵窦瘘安全有效,可使绝大多数直接型瘘口得到理想封堵,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的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眼眶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CCF的CT表现,具有外伤史病人20例.结果 CT主要表现为:①眼球突出;②海绵窦扩大;③眼上静脉扩张;④眼外肌增粗;⑤眶内软组织肿胀.结论 眼眶CT扫描是一种无创的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方法,具有准确、方便、特异等特点,需进行必要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王东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1):83-84
目的评价CT检查在诊断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DSA证实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CT表现。结果颈动脉海绵窦瘘的CT表现为:眼球突出12/12,眼上静脉和海绵窦增宽12/12,眶内软组织肿胀8/12,眼外肌肥厚9/12。结论外伤性突眼病人发现上述表现时首先考虑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但需做必要的鉴别诊断,DSA是明确诊断和及时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临床上观察和研究复杂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方法采取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收治163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其中复杂性病例有69例,对其临床诊治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复杂性颈动脉海绵窦运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疗效确切、安全、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CCF的首选。结论复杂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有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微弹簧圈栓塞治疗2种,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采用合适的技术、积极防治并发症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体会。方法 24例治疗中主要使用球囊微导管,4例使用钨丝螺旋圈。16例经股动脉入路,8例经颈动脉入路。结果 16例球囊2例钨丝微螺旋圈闭塞瘘口并保留颈内动脉通畅,6例球囊闭塞颈内动脉。2例钨金属弹簧圈栓塞颈外动脉海绵窦瘘。结论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首选血管内栓塞治疗,应注意尽可能保留颈内动脉通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的MRI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评估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MRI、MRA、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对比分析患者MRI及MRA影像征象。结果患侧眼球突出8例,海绵窦扩张8例,其中1例为双侧海绵窦扩大,眼上静脉扩张7例,岩上、岩下窦扩张1例,岩上窦扩张1例,眼肌增粗1例,脑挫伤3例。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的MRI及MRA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且有成像简单、方便、快捷、无创等优点,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用球囊及微弹簧圈作血管内栓塞材料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8例,效果满意,术后经DSA检查发现瘘口均消失。8例TCCF共行栓塞术11次,10次经股动脉途径行球囊栓塞,其中1例经股动脉对颈外动脉海绵窦瘘行颈外动脉PVA(聚乙烯醇泡沫)及弹簧圈栓塞,1次经眼上静脉行弹簧圈栓塞。作者认为TCCF首选经动脉入路球囊栓塞,尽可能保持载瘘动脉通畅,如经动脉途径困难或失败的病人,亦可经静脉途径治疗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常见的一种类型,指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发生短路,硬脑膜动脉或颅外动脉血液向海绵窦分流。本病病因多不明确,临床以眼部症状和颅内杂音为主。但其表现又不象颈动脉海绵窦瘘(CCF)那样典型.临床易误诊为眼部疾病。笔者总结了16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资料。对其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TCCS)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男6例,女3例)均经脑血管造影术证实。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通过颞窗和眶窗进行扫查。沿颈内动脉颅内段走行仔细探查海绵窦瘘的异常彩色血流团,测量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眼上静脉的血流频谱。结果9例颈动脉海绵窦瘘,7例(A型)经颅超声可明确诊断,1(D型)例可疑诊断,1(B型)例漏诊。确诊的7例均可探及明显的海绵窦瘘彩色血流影,患侧颈内动脉呈高速低阻血流频谱,眼上静脉血流速度亦显著加快。结论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A型颈动脉海绵窦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颈动脉海绵窦瘘的CT、MR、DSA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管内栓塞治疗成功的颈动脉海绵窦瘘的11例患者的诊治资料。对CT、MR、DSA诊断结果做探讨分析。结果 CT、MR检查表现:患侧眼球突出、眼上静脉充盈扩张、海绵窦扩大;有患者临床表现为眼球壁增厚,眼外肌扩张,岩上下窦扩张,眼下静脉、内眦经脉。DSA表现则是除可见患侧眼上静脉扩张、海绵窦扩大外,还可见瘘口、引流静脉、盗血等。结论 CT、MR、DSA在诊断CFF疾病方面各有优势,DSA能够检查CFF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而CT、MR诊断则不能提示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是颅脑外伤后相对较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17%~1.01%,约占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的75%[1,2]。随着病情的进展,TCCF会导致功能障碍,例如失明及偏瘫,部分病例进展迅速,短期内导致神经[3]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海绵窦瘘有多种外科疗法,但海绵窦颈动脉分支引起的瘘,尚无理想外科疗法。本文叙述铜丝电凝血栓形成法闭合颈动脉海绵窦瘘,并报告四例闭合瘘同时保留颈内动脉循环的疒例。  相似文献   

13.
在血管内栓塞治疗技术出现以前,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一直是较为难治的脑血管疾病之一,1974年Ser-binenko就首先报导用可脱球囊治疗TCCF犤1犦,目前,这一治疗方法被认为是TCCF的首选治疗方法犤2犦。关于T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报道已为数不少,本文报告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2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23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临床资料23例病人中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龄21~52岁,平均31岁。受伤到入院的时间间隔为4天至8个月。20例车祸伤,2例坠落伤,1例跌伤。23例患者均有突眼和血管性杂音表现,6例有视力下降,3例无主观杂音,1例有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例确诊为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与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表现头痛、眼部症状、颅内血管杂音,全脑血管造影发现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内栓塞治疗有效。结论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海绵窦及其附近硬脑膜动静脉间的异常交通,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是确诊本病的唯一可靠手段,经静脉途径血管内栓塞治疗应为目前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外伤件颈内动脉海绵窭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TCCF)是颅内常见的动静脉瘘,约占颅脑损伤患者的2.5%.多为前颅底骨折造成的颈内动脉或其分支与海绵窦相通,导致动静脉问的直接交通.动脉血南于其压力高注入海绵窦,使窦内压力增加,逆流人眼上、下静脉引起眼球突起和眶内组织及眼外肌水肿等一系列症状[1].2006年3月~2008年3月,我院共收治20例TCCF患者,均予行可脱球囊栓塞治疗,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10例进行可脱性球囊介入治疗,观察患者的成功率和治疗后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 10例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7例颈内动脉恢复通畅,占70%,眼球突出、充血、眼球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随之消失;1例因就诊时间较迟遗留左眼单盲,其余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可脱性球囊介入治疗是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理想疗法,效果好、安全性高,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虞晓琴  王亚飞 《江西医药》2010,45(2):181-181
2008年9月我科收治了1例外伤致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患者并成功为其实施一项新的血管内治疗-可脱球囊栓塞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TCCF)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神经安定麻醉或镇静和全身肝素化下,经股动脉穿刺放入MagicBD或Magic3F/2F微导管,用可脱性球囊和国产钨丝弹簧圈进行栓塞。结果:5例均栓塞成功,血管内拴塞是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1例在出现典型颈动脉海绵窦瘘(CCF)表现之前就发现,而行血管造影证实,并经血管内栓塞治愈的病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后的护理要点、措施。方法对15例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5例患者术后病情明显改善和减轻。结论为了保证手术的效果,术前术后的科学精心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