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是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可加重病情,延长病程,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蛛网膜下纤维化有关。影响该病发生的临床因素复杂,目前还没有满意的防治措施。进一步明确其发病机制和临床危险因素,进而能够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对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脑叶出血又称皮质下出血,是指发生在脑叶皮质下白质的出血.文献报道脑叶出血发病率占自发性脑出血的20%左右[1],是脑出血的好发部位之一.脑叶出血在病因、临床特点、治疗上均有其特殊性,目前随着影像水平的提高,对脑叶出血有了较新的认识,但尚缺乏大宗病例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脑室出血是指脑室壁、脉络丛,及室管膜下1.5cm以内脑室区出血。以往认为临床上甚为罕见,随着CT的应用,其诊断率明显提高。本文就我院近期收治的18例原发性脑室出血作一讨论。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正皮质蛛网膜下腔出血(convex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c SAH)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点是出血局限在1个或几个大脑半球凸面皮质沟内,不累及临近的脑实质、大脑外侧裂、大脑纵裂、基底池或脑室。cSAH具有病因复杂和临床症状多样~([1,2]),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影像特征和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发性53例(88.3%),继发性7例(11.7%);归并缺氧缺血性脑病28例,显示脑积水6例。结论 CT能及时诊断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根据其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提高对蛛网膜下腔并发低钠血症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患者平均年龄46岁,其原发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为纳差、恶心、呕吐、嗜睡、烦躁、精神萎靡及乏力,低钠血症多发生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2~3周,经及时诊断、补盐或限水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早期分析和治疗低钠血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由脑部病变导致的血管破裂、促使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造成的临床病症,而其中因动脉瘤破裂引起的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发病的重要因素,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后使内容物增多,压力升高,还会继发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其临床病死率和致残率都极高~([1])。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佳,传统外科手术或单独夹闭治疗均不能恢复神经功能,缓解其  相似文献   

8.
脊部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较少见,以脊髓血管畸形所致者多,其自然预后差,因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1].本文就2例脊髓血管畸形致脊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由脑部病变导致的血管破裂、促使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造成的临床病症,而其中因动脉瘤破裂引起的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发病的重要因素,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后使内容物增多,压力升高,还会继发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其临床病死率和致残率都极高~([1])。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佳,传统外科手术或单独夹闭治疗均不能恢复神经功能,缓解其  相似文献   

10.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seudo—SAtt)是指cT平扫显示脑蛛网膜下腔呈现血性的高密度值,其病因并非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现象,由于此现象可能并非罕见,直接影响临床诊断,故本文就其概念、常见病闲、与SAH在临床表现、脑CT影像特点的鉴别以及预后问题加以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pseudo-SAH的认识,以制定正确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一种,一旦发生严重影响新生儿的智力发育,甚至直接威胁其生命,也是产科较为多见的新生儿疾病之一。为有效防止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本文回顾性分析55例(住院新生儿及门诊就诊新生儿,出生3d内)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资料,探讨引起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危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致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提供参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03—2015-03收治的9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合并脑血管痉挛将其分为2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发病意识状态、体温、钙离子及血钙水平等指标,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中年、钙离子拮抗剂干预、白细胞计数、Hunt-Hess分级均为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为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水平,必须强化对中年、白细胞计数水平高、Hunt-Hess分级高及未给予钙离子拮抗剂干预的蛛网膜下腔患者的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13.
颅内血管破裂后 ,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外伤性与非外伤性两大类。由颅脑外伤引起者称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又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软脑膜自发性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年发病率为 5~ 12 / 10万 ,我国 6城市调查年发病率为 4 / 10万 ,其患病率为31/ 10万。其发病率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 7%~ 15 % ,仅次于脑血栓形成与脑出血 ,占急性脑血管病的第三位[1] 。本病容易复发 ,死亡率高 ,青壮年多见。发病原因主要为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活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主要危害是引起继发性脑血管痉挛,机制至今尚未明了。蛛网膜下腔出血活体动物模型在研究脑血管痉挛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包括鼠、狗、猴、兔在内的活体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报道本院收治的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疾病,致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更为罕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局部定位体征、癫向.CT对其诊断阳性率低,头部MRI及MRV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可接受性最高.抗凝治疗安全有效,且并非颅内并发出血的禁忌证.结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而不典型;对急、慢性头痛,影像学表现为大脑皮层不规则出血、大脑凸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癫苘发作的患者要警惕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心得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得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孙延强,孟庆立,朱友德,曲春诚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并发症是再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和心肌损害,因此有效地预防这些并发症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近年我们应用心得安治疗100例SAH,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汇总分析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门诊确诊率,保证病人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法对2002-2007年我院门、急诊及住院部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门、急诊误诊的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分析其临床特点、误诊原因。结果18例被误诊为血管性头痛5例,梅尼埃病3例,癫2例,高血压脑病1例,颈椎病1例,急性胃炎1例,脑出血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例,精神异常1例,单纯颅脑损伤1例,腰大肌劳损1例。结论临床表现不典型,部分病人头颅CT检查阴性,临床不能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应尽早行腰穿检查,有条件应行DSA检查,提高门、急诊蛛网膜下腔出血确诊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GDC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易患因素和临床预后.方法 纳入研究标准的13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行GDC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对出血破入脑室伴脑室系统梗阻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术,对其他患者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出血后1月CT评价慢性脑积水发生情况.对慢性轻度脑积水行短期临床观察,慢性重度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价患者6月后临床恢复情况.行统计学分析明确影响慢性脑积水发生的易患因素,比较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6月后有无慢性脑积水者在临床预后上的差异.结果 本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为12.12%(16/132),其易患因素依次是年龄、术前Fisher分级、术前Hunt-Hess分级.GDC血管内栓塞治疗后6月随访,有无慢性脑积水者在临床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不是单因素作用的结果,重度慢性脑积水患者及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可得到较好的预后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皮质下蛛网膜下腔出血(nontraumatic convexal SAH,c SAH)是近年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一类特殊类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因其出血部位仅累及一个或几个大脑皮质沟回表面,不具备典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剧烈头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临床表现,常被临床医生误诊、漏诊。本文通过对我科收治的2例c SAH患者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等进行分析,希望在临床诊治中予以重视,避免误诊、漏诊发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痉挛活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因此,寻找一种理想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将对脑血管痉挛发生机制及临床防治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尚无一种用于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理想模型。本文就应用各种动物制作脑血管痉挛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