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近10年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现代临床文献进行规律性研究,总结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主穴配穴、针刺补泻、电针使用、电针波形的选择、疗程情况等。方法:运用计算机数据检索,系统整理(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10年间现代临床以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针刺治疗主穴选取频次前8位依次为环跳、委中、阳陵泉、大肠俞、承山、秩边、昆仑、肾俞,针刺配穴选取频次前3位依次为承山、委中和昆仑。针刺补泻最常用平补平泻,电针治疗首选疏密波。临床上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一般为1~2个疗程,1个疗程大多选择为10天,每个疗程间隔2~3天。结论: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选择运用特定穴位、特殊针具、特殊针刺手法等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坐骨神经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坐骨神经痛也有疗效.总结近年来临床运用特殊针刺综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文献,阐明通过运用特殊针刺疗法治疗此病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春燕 《陕西中医》2008,29(4):486-48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取环跳、委中、阳陵泉、秩边、昆仑、腰三针、阿是穴等穴针刺,并配合丹参注射液和维生素B12注射液穴位注射;结果:总有效率92.9%;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组和药物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热敏灸施治,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药物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比较三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组及药物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效果良好,可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拔罐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拔罐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拔罐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俊雄 《中国针灸》1995,15(3):25-26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60例高俊雄(北京针灸骨伤学院100015)主题词坐骨神经痛/针灸疗法,坐骨神经痛/穴位疗法,水针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中医称为腰腿痛,属于"痹证"范围。临床上单纯采用药物或针灸治疗有时疗效不著,笔者采用针灸配合药物...  相似文献   

7.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笔者多年以针刺及穴位注射等法治疗本症,获得较好疗效,并发现穴位注射疗法效果更为满意突出.故采用“针刺”、“穴注”两法治疗坐骨神经痛,并进行了临床对比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坐骨神经痛表现为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性疼痛的临床综合征。笔者采用针刺及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参照近10年相关文献,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医外治法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了临床常用的外治法有针刺疗法、灸法、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推拿疗法、特色疗法、局部给药及综合疗法,并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及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坐骨神经痛是影响人类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目前针刺疗法由于其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回顾近5年内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着重从治疗方法方面概述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研究现状,总结研究中的进展与不足,以期为本病开展相关研究和治疗提供较好的科研思路和针刺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穴位注射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坐骨神经痛60例福建省三明钢铁厂职工医院(365000)贺鹭主题词坐骨神经痛/针灸疗法,红外线,水针疗法坐骨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症,属于祖国医学“痹症”范畴。临床上单纯采用药物或针灸治疗有时疗效不显著,笔者采用红外线照射配合穴...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鼻炎已经成为现代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长。近几年研究发现,传统中医药在治疗及预防过敏性鼻炎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为推崇及突出的为针灸疗法,故笔者对近10年有关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笔者发现,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方法丰富多样,疗效显著,具体治疗方法可分为:单纯普通针刺治疗、针刺配合火罐治疗、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针刺配合隔物灸治疗、针刺结合自血疗法治疗、针刺配合穴位注射疗法、针刺配合耳针疗法、针刺配合穴位贴敷疗法、针刺配合中药雾化及其他方法等方案,都能够明显改善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症状,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效果显著。但笔者同时发现许多文献在实验设计、评价标准、基础研究、作用机制、结合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睡眠障碍(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s,PSSD)相关文献的分析归纳,将其疗法总结为:单纯针刺、耳针疗法、针刺配合其他疗法、灸法配合其他疗法、穴位埋线和穴位注射等。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如缺乏多中心、大规模的随机试验、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化治疗方案以及缺乏对针灸治疗PSSD的机制研究等问题,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取穴处方决策与经验统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经验统计分析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取穴规律,为临床处方决策提供参考。在纳入的318篇文献中,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涉及13条经脉的123个穴位,其中使用频次超过40%的穴位只有6个。可见目前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的取穴组方方面较为混乱,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腓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综述近10年来的针灸治疗腓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方法:通过查阅针灸治疗腓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的文献,从针刺、温针灸、穴位注射、针刺加穴位注射、针刺加药物熏洗、电针加穴位注射、电针加红外线、综合穴位疗法等方面进行回顾与分析。结论:针灸治疗本病有良好的疗效,但仍多是小样本的非随机对照的临床观察。提出应遵循循证医学,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图明确其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手法按摩、穴位注射、电针三种疗法对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相同穴.①超短波后,用手法按摩治疗;②用药物当归注射液2ml,维生素B1100mg,2%盐酸普鲁卡因2nl,穴位注射;③电针治疗.三组各50例进行治疗、比较.结果:有效率,电针治疗组最高,为98%,穴位注射组94%,手法组92%.治愈率,电针组66%,穴位注射组52%,手法组36%.一年后随访复发者,穴位注射组1例,电针组2例,按摩手法组5例.三组总有效率为94.66%.结论:电针和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疗效稳定,不易复发,是治疗坐骨神经痛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扁桃体炎外治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近10年期刊的检索,搜集2003~2013年国内有关中医治疗扁桃体炎外治法文献,进行应用规律研究。结果: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最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为烙法与针刺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最常用的外治法为针刺疗法。结论:慢性扁桃体炎主要治法为烙法与针刺疗法,主要穴位为扁桃体阿是穴,急性扁桃体炎多采用针刺疗法,主要穴位为少商、扁桃体阿是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整理近20年来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研究,为临床上针灸治疗SUI提供数据依据。方法:检索1999年1月1日—2019年5月22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PubMed英文数据库关于针灸治疗SUI的临床研究类文献。从选穴归经、部位,针灸治疗方法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最终共得针灸治疗SUI的临床文献99篇。临床治疗中选穴频次最多的经脉依次为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选用最多的穴位依次为关元、三阴交、中极、足三里、气海、肾俞、会阳、中髎、次髎、百会。临床治疗方法包括:单纯针刺、单纯电针、单纯穴位埋线及注射,针刺加灸法,针灸加中药,针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或生物反馈疗法。结论:针灸治疗SUI已取得广泛的临床疗效,但针灸治疗SUI的临床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应规范临床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中医非药物疗法包括针刺、艾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广泛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治疗,能明显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近5年中医非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进行总结,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穴位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文献中所用的注射液成分和选穴进行计量学分析,以总结规律,指导临床与科研.方法: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以及检索策略,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获得关于穴位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注射液成分、选穴的计量学分析.结果:近10年来国内正式发表了135篇相关文献.常用的注射液成分为曲安奈德、地塞米松等;常用穴位为迎香、足三里等.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总结了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注射液成分和有效穴位,为今后规范穴位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