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中IL-27、IL-17和Th17细胞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2012年4月至6月收集变应原为尘螨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为AR组,无变态反应疾病的健康志愿者10例(男性4例,女性6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外周血的血清中IL-27和IL-17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AR组和对照组IL-27的水平分别为(21.69±12.62)pg/mL和(53.10±12.55)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组和对照组IL-17的水平分别为(672.82±63.45)pg/mL和(576.62±22.81)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R组Th17细胞百分率为1.76%±0.60%,对照组为0.59%±0.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7和Th17细胞、IL-17呈负相关性(r分别为-0.361、-0.435,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中IL-27水平降低,Th17细胞百分率及IL-17水平升高,且IL-27和Th17细胞、IL-17呈负相关,提示IL-27对Th17细胞的抑制功能下降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6(IL-36)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门诊就诊及病房住院哮喘儿童65名,其中哮喘急性发作期组儿童30名,缓解期组儿童35名,健康儿童2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IL-17、IL-36水平,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常规方法检测外周血EOS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IL-17水平分别为(45.73±8.86)pg/ml和(21.06±5.51)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29±4.29)pg/ml(P<0.01);且急性发作期组IL-17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1)。2)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IL-36水平分别为(53.76±10.60) pg/ml和(24.45±6.59) 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46±4.86) pg/ml(P<0.01);且急性发作期组IL-36水平高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哮喘患儿中,IL-17和IL-36水平呈正相关(P<0.01);且IL-17和IL-36水平分别与EOS计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IL-17和IL-36参与儿童哮喘发病过程,其血清水平可作为儿童哮喘诊断和病情评估较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张洁 《中国妇幼保健》2015,(9):1390-1392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与胎膜早破、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的160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同期正常孕妇11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入院后即抽取静脉血提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8的含量,统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感染绒毛膜羊膜炎的几率及新生儿预后的发生率,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胎盘组织中IL-6、IL-8含量。结果:病例组血清中IL-6、IL-8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感染绒毛膜羊膜炎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发现IL-6浓度在第1段(21~25 pg/ml)相对于第2段(25~30 pg/ml)、第3段(30~35 pg/ml)新生儿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浓度在第1段(25~30 pg/ml)相对于第2段(30~35 pg/ml)、第3段(35~40 pg/ml)新生儿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IL-8可能全程参与妊娠过程,因此联合监测IL-6、IL-8的含量对于预测胎膜早破新生儿的预后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预防远期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病期哮喘患儿外周血血清白介素(IL-17、IL-18浓度与IL-37浓度的相关性,以及此3种细胞因子含量变化,探讨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3例健康儿童(对照组),30例儿童哮喘病患儿治疗前(治疗前组)、治疗3个月(治疗3月组)、治疗6个月(治疗6月组)外周血血清IL-17、IL-18和IL-37浓度;分析不同病期患儿血清IL-17、IL-18和IL-37浓度变化,以及IL-17、IL-18浓度与IL-37浓度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患儿治疗前血清中IL-17和IL-18水平在各组中最高,IL-37水平在各组中最低(F值分别为177.000、43.460、3.042,均P<0.05)。治疗后哮喘患儿血清IL-17、IL-18和IL-37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不同病期患儿血清IL-17、IL-18浓度与IL-37浓度均呈负相关(治疗前r值分别为-0.9358、-0.9105,治疗3月组r值分别为-0.9661、-0.9807,治疗6月组r值分别为-0.9796、-0.9844,均P<0.05)。结论哮喘患儿外周血血清IL-17、IL-18浓度和IL-37浓度成负相关,此3种细胞因子浓度变化可能与儿童哮喘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IL-2及IL-6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对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后血清IL-2及IL-6含量检测,并与3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急性白血病初治组及短期完全缓解(CR)组IL-2水平分别为(18.69±9.41)ng/L,(29.36 ±6.30)ng/L,明显低于长期CR组(46.71 ±8.23)ng/L及正常对照组(53.62 ±8.86)ng/L;初治组及短期CR组IL-6水平分别为(125.86 ±15.78)ng/L,(82.27 ±10.21)ng/L,明显高于长期CR组(30.29±7.63)ng/L及正常对照组(23.46±6.32)ng/L.初治组IL-2和IL-6水平与长期CR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初治及短期CB急性白血病患者IL-2水平低、IL-6水平高,造成免疫抑制状态,白血病易复发.随着CR时间的延长,免疫状态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儿外周血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46例SLE患儿及20例健康儿童分别为病例组(SLE组)和对照组(Control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6、IL-10、IL-17蛋白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se chain reaction,q PCR)技术检测PBMCs中IL-6、IL-10、IL-17的m RNA表达水平,分析比较2组的蛋白和m RNA表达量的差异。结果 SLE组IL-6、IL-10、IL-17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儿外周血中IL-6、IL-10、IL-17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SLE患儿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中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的检测在矽肺合并肺结核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例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27例矽肺患者和17例健康人血清中IL-4和IL-10的水平.结果 与健康人相比较,矽肺合并肺结核组和矽肺组血清中IL-4[(45.32±18.83) pg/ml、(38.79±16.71) pg/ml vs (14.55±8.48)pg/ml]和IL-10[(37.56±13.78)pg/mnl、(32.26±11.63) pg/mlvs(25.76±9.33) pg/ml]的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 血清中IL-4和IL-10的测定有助于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IL-6、IL-10水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克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心肌炎患儿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变化,评价克萨奇病毒感染时机体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在心肌细胞免疫应答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观察组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血清IL-6及IL-10。结果:克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IL-6浓度为(236.25±126.36pg/ml),IL-10浓度为(30.72±5.37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IL-6及IL-10升高是克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HIV/AIDS患者血液中的IL-17/23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IL-17/23含量检测在治疗HIV/AID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ABC-ELISA)法检测健康人群与艾滋病患者血清IL-17和IL-23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4计数,分析IL-17/23含量与CD4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IV感染者外周血中IL-17、IL-23的浓度及CD4细胞计数水平分别是(39.31±8.26)pg/ml、(8.25±3.11)pg/ml、(462±78)个/μl,AIDS患者外周血中IL-17、IL-23的浓度及CD4细胞计数水平分别是(25.75±11.75)pg/ml、(7.21±2.68)pg/ml、(125±81)个/μl,与正常组比较IL-17、IL-23含量及CD4细胞计数在HIV感染者、AID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23在HIV/AIDS患者外周血中低表达,IL-17/23含量与CD4细胞计数存在正相关性,通过检测IL-17/23含量能够间接反应HIV/AIDS患者机体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分期梅毒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表达水平与梅毒血清反应素滴度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120例梅毒患者血清(分为一期梅毒组、二期梅毒组和隐性梅毒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中IL-1β、IL-8 水平,比较各组间IL-1β和IL-8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检测梅毒患者血清反应素滴度,根据TRUST滴度将梅毒患者分为高滴度组和低滴度组,比较各组间IL-1β和IL-8表达水平的差异。 结果 各组血清IL-1β、IL-8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二期梅毒组血清IL-1β[15.10(10.63,19.16)]pg/ml和IL-8[108.67(69.96,139.79)]pg/ml明显高于一期梅毒组、隐性梅毒组和正常组;高滴度组IL-8[86.03(62.25,144.94)]pg/ml明显高于低滴度组[57.21(52.16,86.1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滴度组IL-1β[11.12(7.18,15.96)]pg/ml与低滴度组[8.43(6.93,14.05)]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梅毒患者血清IL-8水平与反应素滴度呈正相关(r=0.625,P<0.05)。 结论 梅毒患者血清IL-1β和IL-8在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隐性患者中均呈高水平表达,且IL-1β和血清IL-8表达水平变化与梅毒的病程进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8在三氯乙烯(TCE)致敏豚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CE药疹样皮炎发病机制。方法将白色雌性豚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TCE实验组、2,4-二硝基氯苯(DNCB)阳性对照组,根据豚鼠最大值试验(GPMT)方法处理豚鼠,在终末激发后(依据致敏结果以及取材时点的不同,将TCE实验组以及DNCB阳性对照组分为TCE致敏组24 h、TCE致敏组72 h、TCE未致敏组24 h和TCE未致敏组72 h;DNCB组24 h和DNCB组72 h)进行皮肤反应评分,并采取皮肤组织,制成蜡块,采用Elivis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皮肤组织中IL-1、IL-6和IL-8的表达情况。结果根据皮肤反应评分≥1判断为致敏阳性,TCE实验组致敏率为62.1%;TCE致敏组24 h和TCE致敏组72 h的IL-1水平要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TCE致敏组24 h与TCE未致敏组24 h比较、TCE致敏组72 h与TCE未致敏组72 h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L-6和IL-8水平在各个组别和不同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8、IL-13和IL-18水平在煤工尘肺(CW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测定(ELISA)方法检测了349例CWP患者(CWP组,Ⅰ期322例,Ⅱ+Ⅲ期27例)、57例0+(O+组)、64例具有相同接尘史但未患尘肺的井下煤矿工人(接尘对照组)及50例井上体格检查健康人员(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8、IL-13和IL-18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L-18水平在接尘对照组和0+组显著降低(P<0.05):与接尘对照组和0+组比较,CWP组显著增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L-13水平在接尘对照组、0+组和CWP组均显著增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L-8水平在接尘对照组和0+组显著降低(P<0.05);与接尘对照组和0+组比较,CWP组显著增高(P<0.05).与Ⅰ期CWP组比较,Ⅱ+Ⅲ期CWP组患者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WP组不同接尘年限比较,3项指标水平均未发现显著改变(P>0.05).随着CWP患者年龄的增加,IL-8显著增加(P<0.05).与单纯CWP比较,合并肺部疾病组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组IL-8水平显著增高(P<0.05).IL-18和IL-8在正常对照组、0+组和CWP组呈正相关.结论 IL-8、IL-13和IL-18可能在CWP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检测血清3项指标可能对CWP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香烟对肺部炎性介质IL-1、IL-6、IL-8分泌的影响。方法 制备香炯烟雾提取物(CSE),用不同浓度的CSE(10%~100%)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以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IL-6、II-8的水平。用不同吸烟剂量(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每天吸烟4、8、16支)制备动物吸烟模型,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HBV感染组与HBV感染自行恢复组间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及其与HBsAg、HBsAb水平之间相关性分析,探讨细胞因子对HBV感染进展的影响。方法:使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慢性HBV感染组82例患者及HBV感染自行恢复组65例患者血清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及细胞因子IL-4、IL-10、IL-12的水平。并对各组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HBsAg、HBsAb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L-12、IL-10水平在慢性HBV感染组中明显高于HBV感染自行恢复组(P=0.042,P=0.029),而IL-4水平显著低于HBV感染自行恢复组(P=0.001)。各组血清中的IL-12水平与IL-4水平都呈负相关(R=-0.441,P0.001;R=-0.462,P0.001);IL-12水平在慢性HBV感染组血清中与HBsAg水平呈负相关(R=-0.241,P=0.029),在HBV感染自行恢复组血清中与HBsAb水平呈正相关(R=0.346,P=0.05);而IL-4水平在慢性HBV感染组血清中与HBsAg不相关(P0.05),与HBsAb水平呈负相关(R=-0.348,P=0.04)。IL-10水平在两组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中IL-12、IL-4、IL-10的分泌紊乱可能是导致慢性HBV感染的原因之一,且慢性HBV感染组中存在异常免疫应答;血清IL-4与IL-12水平的协调分泌对HBV的转归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院》2016,(8):1172-1174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IL-10、IL-12p40、IL-12p70、IL-17A、IL-4、IL-6和IP10水平的动态变化,以进一步阐明这些因子与结核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方法应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59例成功治愈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末和6个月末的血清IL-10、IL-12p40、IL-12p70、IL-17A、IL-4、IL-6和IP10水平,应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各因子3个时点间的血清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3个时间点血清IL-10、IL-12p40、IL-12p70、IL-17A、IL-4、IL-6和IP10水平(pg/m L):治疗前分别为1.71±0.91、5.02±11.53、2.48±11.03、1.12±0.46、0.36±1.87、8.99±7.82和882.74±1 110.73,治疗2个月末分别为2.39±1.47、8.95±13.76、1.77±1.80、0.96±0.22、0.51±1.11、4.75±4.16和408.38±492.27,治疗6个月末分别为1.84±0.93、5.14±10.16、1.59±0.78、0.79±0.22、0.44±0.48、4.05±4.51和177.57±104.83。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末及治疗6个月末的IL-6水平、治疗前与治疗2月末的IL-10和IL-12p40水平以及治疗前、治疗2个月末、6个月末的IL-17A和IP10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IL-17A、IP10、IL-6、IL-10和IL-12p40水平与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0例TCE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血清IL-2、IL-4、IL-6水平的测定.结果 TCE药疹样皮炎组血清IL-2、IL-4、IL-6水平分别为(211.88±50.32)、(39.45±11.05)、(53.72±25.43)ng/L,对照组分别为(209.88±48.88)、(36.52±11.90)、(50.81±23.42)ng/L,两组的3项结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TCE药疹样皮炎患者血清IL-2、IL-4、IL-6水平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尘肺患者全肺灌洗液某些白细胞介素指标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煤矿工人尘肺患者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IL-12p40、IL-18和IL-10水平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9例尘肺患者(其中煤工尘肺40例、矽肺19例)灌洗液中IL-12p70、IL-12p40、IL-18和IL-10水平。结果煤工尘肺患者灌洗液IL-18水平随期别增加而明显下降;矽肺患者灌洗液IL-18水平随期别增加而上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和P<0.05)。与Ⅱ、Ⅲ期煤工尘肺相比,Ⅱ、Ⅲ期矽肺患者灌洗液IL-18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IL-12p70、IL-12p40和IL-10水平在各组中均无明显改变(P>0.05)。与单纯煤工尘肺比较,煤工尘肺并发肺气肿患者灌洗液IL-10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矽肺及其并发肺气肿患者灌洗液各项检测指标无显著改变。IL-12p70、IL-12p40和IL-10三者间呈正相关,与IL-18不相关。结论尘肺患者存在异常免疫应答。检测尘肺患者全肺灌洗液IL-18和IL-10水平可能对鉴别尘肺期别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IL-10和IL-23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表达,为临床治疗VMC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将65只4周龄的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25只、VMC组40只,分别设置0、1、2、4、6周5个时间点,其中VMC每亚组为8只,而对照组的亚组为5只,对VMC组各小鼠在腹腔内注射0.1ml的病毒液,而对照组则注射0.1ml的磷酸盐缓冲液(即PBS),对比各时期两组小鼠心肌组织内IL-6、IL-10、IL-23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小鼠在感染柯萨奇病毒(CVB)后的2~4周内心肌组织产生的炎症反应最为明显,且IL-6、IL-10及IL-23 mRNA在各时期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0~6周各时期中的IL-6、IL-10及IL-23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时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10及IL-23可能与VMC发病过程有关,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