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人可诱导共刺激分子0cos)是迄今发现的重要共刺激分子家族成员,可促进激活T细胞的增殖和分泌、调节Th1/Th2细胞的极化、增强依赖T细胞的B细胞功能,阻断ICOS共刺激信号会导致T细胞的克隆失活或克隆无反应,从而诱导肿瘤对机体的免疫逃逸。目的:构建表达ICOSIg的质粒,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方法:克隆编码ICOS的胞外片段,将其与编码小鼠免疫球蛋白IgG恒定片段(Ig)的基因融合,构建ICOSIg融合基因及其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pcDNA3-ICOSIg,酶切鉴定重组子,测序,利用阳性脂质体载体包被pcDNA3-ICOSlg转染小鼠右侧大腿肌肉组织,Westernblot法检测血清ICOSIg水平。结果与结论:经测序鉴定证实pcDNA3.ICOSIg质粒目的基因片断与Genbank上公布的ICOS序列完全一致,说明质粒构建成功。脂质体载体包被pcDNA3-ICOSIg转染小鼠7d,在小鼠血清中检测到ICOSIg的阳性表达,说明pcDNA3.ICOSlg能够在小鼠肌细胞内表达。证实利用基因合成和重组技术可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ICOSIg。f201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inhibitor of kappa B kinase,IKK)β真核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探讨其生物学作用。方法从人正常肝细胞L02中提取RNA,并利用IKKβ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了IKKβcD-NA,并克隆入pcDNA3载体中,构建重组载体pcDNA3-IKKβ。将重组载体转染入HEK293细胞中,并通过免疫印迹方法检测IKKβ的表达。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瞬时转染重组质粒的人胚肾细胞HEK293中可有效表达IKKβ。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IKKβ真核表达载体,并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IKKβ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和银染技术检测10树前列腺癌和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数量变化.结果显示PCNA阳性检出率及AgNOR计数有显著差异(P<0.01).且随肿瘤分级增高而增高.随访资料显示PCNA强级(~)者,AgNOR计数高者预后明显低于PCNA弱级(~),AgNOR计数低者.结果提示PCNA,AgNOR可作为前列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指标之一,并且与前列腺癌恶性程度有关,对推测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磊 《中国临床康复》2011,(24):4549-4552
背景:Cecropins是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采用真核细胞表达或人工合成Cecropins,效率低、成本高。目的:克隆表达家蝇抗菌肽基因Cecropin A,并对其重组表达产物进行鉴定。方法:依据GenBank中家蝇Cecropin 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RT-PCR从家蝇幼虫组织中扩增Cecropin A成熟肽基因,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与表达载体中的Thioredoxin基因构成融合基因,并转化E.coli BL21。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采用家蝇幼虫血淋巴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Western blot和三羟甲基氨基甘氨酸-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诱导的重组蛋白质。结果与结论: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E.coliBL21可表达Cecropin A成熟肽,兔抗家蝇幼虫血清、三羟甲基氨基甘氨酸-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Western blot结果证实表达产物为Cecropin A成熟肽。说明使用原核表达系统可以获得天然Cecropin A成熟肽。  相似文献   

5.
目的:克隆大鼠背根神经节膜联蛋白A2(annexin Ⅱ)的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表达。方法:以RT-PCR法扩增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中膜联蛋白A2(annexin Ⅱ)的基因,构建pGMT-Anxa2克隆载体,以此为模板插入flag标签扩增Anxa2-flag序列,将其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获得表达载体pcDNA3.1(+)-Anxa2-flag。以PCR、双酶切及序列测定法鉴定该质粒。以脂质体法将表达载体转染到HEK293细胞中,Western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annexin Ⅱ蛋白表达及细胞内定位。结果:PCR扩增Anxa2-flag片段大小与预期相同。通过PCR、HindⅢ和NotⅠ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出了含大鼠annexin 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的检测表明大鼠annexin Ⅱ基因稳定表达,并可在胞膜和胞质中广泛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Anxa2-flag真核表达载体,并稳定表达蛋白,为研究annexin Ⅱ调控DRG伤害性感受传导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耳蜗毛细胞与螺旋神经节细胞(SGCs)表达。【方法】应用RT‐PCR从人外周血中扩增BDNF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采用 TA克隆技术,将目的片段插入到pUCm‐T载体中进行鉴定,重组的质粒命名为pUCm‐T‐BDNF。随后,将BDNF进一步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T racer‐CM V/Bsd中。用脂质体将经过测序、验证的重组pT racer‐CM V/Bsd‐BD‐NF质粒转染小鼠耳蜗SGCs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转染SGCs细胞,经杀稻瘟菌素(Blasticidin)筛选4周,用Western blot检测BDNF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pTracer‐CMV/Bsd‐BDNF真核表达质粒,转染SGCs细胞,发现转染成功的细胞均发绿色荧光;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所转染的BD‐NF在SGCs细胞中成功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能够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BDNF的真核表达质粒pTracer‐CMV/Bsd‐BDNF ,为进一步研究BDNF在内耳基因治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RFP-AWP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红RFP-AWP1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表达蛋白特性。方法:将克隆的人AWP1(associated with protein kinase Crelated kinase 1,AWP1)和水母的红色荧光蛋白(redfluorescence protein,RFP)的cD-NA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17b的多克隆位点(mutiple clone sites,MCS)中,经AWP1 cDNA的PCR鉴定和E.coli DE3中的表达鉴定后,E.coli DE3表达AWP1-RFP融合蛋白,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表达特性及与GST-beads的pull-down实验。结果:成功构建了载体pET-AWP1-DsRed1,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的AWP1-RFP融合蛋白,其活菌液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火山熔岩状的亮红色,干固的细菌呈斑片状红色荧光;AWP1-RFP融合蛋白可与GST-beads结合,并在激发波长为508nm的条件下呈红色荧光,而在波长为488 nm激发光条件下可见橙黄色荧光。结论:在体外验证了AWP1-RFP融合蛋白具有可视性表达的特点,同时发现其能与GST-beads结合,为pull-...  相似文献   

8.
DKK1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产物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人DKK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表达、纯化、鉴定其表达产物。方法自宫颈癌组织提取癌细胞,抽提mRNA,RT-PCR获得人DKK1基因片断,构建重组质粒pCMV-HA2/DKK1,EcoRⅠ酶切、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借助脂质体将载体瞬时转染入Free-Style293-F细胞(无血清培养)蛋白印迹法检测DKK1蛋白。结果 RT-PCR获得片断与预期结果相符,酶切鉴定、测序鉴定证实pCMV-HA2/DKK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DKK1蛋白分泌表达在Free-Style293-F细胞培养液中,WesternBlot鉴定表达产物为DKK1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人DKK1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对该基因的真核表达产物进行鉴定,为下一步的DKK1蛋白对肿瘤发生中的生物学活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人regucalcin(RGN)全长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中表达。方法用RT-PCR技术扩增获得人HK-2细胞RGN全长cNDA,将扩增的产物连接入pMD18-T克隆载体上。将重绢质粒转化人大肠杆菌DHSa内并提取质粒,双酶切鉴定、DNA测序鉴定准确,再用双酶切方法将RGN基因定向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DECFP-NI中,构成pEGFP-RGN,将pEGFP-RGN转化人大肠杆菌DHSa内并提取质粒,双酶切鉴定、DNA测序鉴定准确。再用双酶切方法将RGN基因与EGFP定向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cin中,构建真核表达pcDNA3.1-RGN-EGFP-zeo的重组体。将pcDNA3.1-RGN.EGFP-zeo转化人大肠杆菌DHSa内并提取质粒,双酶切鉴定、DNA测序鉴定准确,用脂质体转染入HK-2细胞。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cDNA3.1-RGN-EGFP-zeo表达情况。结果RGNcDNA全长是897bp。以此构建的pcDNA3.1-RGN-EGFP-zeo真核表达载体,经DNA测序与GenBank中的人RGNcDNA序列一致。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pcDNA3.1-RGN-EGFP-zeo转染的细胞中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pcDNA3.1-RGN.EGFP.zeO真核表达质粒,并在HK-2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0.
背景:Cecropins是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采用真核细胞表达或人工合成Cecropins,效率低、成本高.目的:克隆表达家蝇抗菌肽基因Cecropin A,并对其重组表达产物进行鉴定.方法:依据GenBank中家蝇Cecropin 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RT-PCR从家蝇幼虫组织中扩增Cecropin A成熟肽基因,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与表达载体中的Thioredoxin基因构成融合基因,并转化E.coli BL21.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采用家蝇幼虫血淋巴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Western blot和三羟甲基氨基甘氨酸-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诱导的重组蛋白质.结果与结论: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E.coli BL21可表达Cecropin A成熟肽,兔抗家蝇幼虫血清、三羟甲基氨基甘氨酸-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Western blot结果证实表达产物为Cecropin A成熟肽.说明使用原核表达系统可以获得天然Cecropin A成熟肽.  相似文献   

11.
端粒酶是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 ,与细胞永生化和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正常血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受抑 ,低水平表达或不表达 ;而在恶性血液病和永生化细胞系中被激活 ,异常高表达。众多的证据显示端粒酶抑制剂联合细胞毒药物有希望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线药物。抗端粒酶疗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分子克隆技术表达腺苷脱氨酶蛋白。方法从人白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再以其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腺苷脱氨酶基因,然后将目的基因连接到3种原核质粒pET-28b、pET-32a(+)和pHSIE中,再将测序完全正确的克隆质粒用CaCl2法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蛋白表达,并筛选最优表达条件,经Western-blot和SDS-PAGE鉴定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3种质粒载体携带的目的基因DNA测序结果证实其很好地连接入载体质粒,表达的ADA蛋白经Western-blot和SDSPAGE鉴定符合,最优表达条件为诱导剂IPTG浓度0.4mmol/L,表达温度为16℃,表达时间为24h。结论该实验成功构建了腺苷脱氨酶的3个原核载体(BL21+pET-28b+ADA,BL21+pET-32a+ADA,BL21+pHSIE+ADA),且3个载体均成功高效表达了腺苷脱氨酶蛋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人磷酯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N端蛋白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重组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及纯化。方法以重组质粒pcDNA3.1-GPC3N为模板,扩增GPC3 N端基因,产物经纯化回收后与载体PGEX-4T-1连接并转化大肠埃希菌Rosetta,酶切鉴定序列完全正确者诱导表达GST-GPC3 N端融合蛋白,并以谷胱甘肽琼脂糖小珠亲和纯化。结果Glypican 3 N端基因片段成功插入载体PGEX-4T-1,插入位点及碱基序列完全正确,转化Rosetta后,经IPGT诱导成功表达分子质量为64 000的GST-GPC3 N端融合蛋白。结论成功建立了重组GST-GPC3 N端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菌株及诱导表达和纯化的方法,为GPC3 N端融合蛋白的进一步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vLDH)融合表达载体,并表达PvLDH的GST融合蛋白。方法将PvLDH基因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PvLDH/pGEX-4T-1融合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目的基因,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产物,Western blot检测其抗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vLDH/pGEX-4T-1融合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BL21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表达产物能与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感染患者血清反应,而不与正常人血清反应。结论间日疟原虫LDH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Galanin及Galanin 2型受体(GalR2)在前列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0例前列腺增生(BPH)、50例未转移前列腺癌(PCa)及30例发生骨转移前列腺癌(BM)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alanin及GalR2的表达,并进行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结果 BPH组、PCa组和BM组Galanin阳性表达分别为9、34、25例;GalR2阳性表达分别为40、7、2例。PCa组及BM组Galanin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BPH组(χ2=25.50、32.75,P〈0.01),而PCa组与B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H组GalR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PCa组及BM组(χ2=43.72、40.43,P〈0.01),而PCa组与B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Ca组及BM组内,Galanin与GalR2的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rs=-0.55、-0.77,P〈0.01)。结论 Galanin在前列腺癌组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GalR2在BPH组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而在恶性肿瘤组织中低表达。Galanin在前列腺癌组织可能通过与GalR2之外的两种受体相结合从而发挥生物学作用;Galanin与GalR2蛋白的联合检测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圆月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311-2312,2315
【目的】研究癌症高表达蛋白(Hec 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的方法检测15例正常肝组织、20例癌旁组织及30例HCC组织中Hec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正常肝、癌旁组织及HCC组织中,He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5%、66.7%,各组织中Hec1蛋白的表达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c1蛋白的表达与HCC的Ed—mondson分级、侵袭转移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c1的表达与HCC的Ed—mondson分级、侵袭转移显著相关,Hec1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在HC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对HCC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在真核生物中,存在一类由钙离子介导的的膜磷脂结合蛋白——膜联蛋白Annexin家族,酵母和原核生物中未发现存在。Annexin最早是在劳什肉瘤病毒转化的鸡胚细胞中发现的。已发现的Annexin家族成员归为五类:A类为脊椎动物膜联蛋白;无脊椎动物膜联蛋白属于B类;真菌和部分单细胞真核生物被归为C类;D类为植物膜联蛋白;原核生物的膜联蛋白家族属于E类;另外还有40余种膜联蛋白仍待归类~([1])。现已鉴定出人体内12种膜联蛋白家族成员(Annexin A1-A11,A13),广泛分布于胎盘滋养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EGFR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与癌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分别对 86例肺癌组织、35例正常肺组织EGFR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肺癌组织EGFR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EGFR在鳞癌与腺癌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淋巴结转移阳性癌组织EGF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阴性癌组织比较 ,无明显差别。结论 EGFR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EGFR表达与鳞癌、腺癌分型无关 ,与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  相似文献   

19.
端粒酶是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与细胞永生化和肿瘤发生密切相关。正常血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受抑,低水平表达或不表达;而在恶性血液病和生化细胞中被激活,异常高表达。众多的证据显示端粒酶抑制剂联合细胞毒药物有希望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些药物。抗端粒酶疗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端粒酶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端粒酶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的阳性率为66.1%(74/102),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术后死亡患者端粒酶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存活患者;端粒酶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的检测对判断食管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