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伍敦裕 《广西医学》1998,20(3):370-371
本研究通过放免疫法测定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透前后内皮素(ET)变化。研究对象均为需血造尿毒症病人,其ET皆升高,又将30例病人分为高血压且及血压基本正常组。研究结果血透后ET明显下降,而与血压高低关系不大,提示血透能减少ET对肾衰作用,而ET是局部释放的激素。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衰脂质过氧化异常和微量元素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便慢性肾衰(CRF)患者作血清及红细胞中超氧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及多种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显示:CRF患者血清MDA水平显著升高,血透和非透析组血清锌的下降与红细胞SOD活性下降正相关,腹透组血清铝的升高与红细胞SOD活性下降负相关,血透患者透析后SOD活性较透析前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证实血容量变化是影响体内心房肽(ANP)水平的主要因素,了解慢性肾衰对血浆ANP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10例健康人,17例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HD)前后血浆ANP水平及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并记录患者的体重变化——超滤量。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浆ANP为(71.85±27.51)pg/ml;HD组一次透析前后ANP各为(292.65±169.78)pg/ml和(157.22±93.63)pg/ml。三者比较HD组透析前后ANP均较对照组高,P值分别为<0.001和<0.01;HD组透后ANP水平较透前明显下降(P<0.01)。透析前后超滤量为(1.57±0.84)kg/人,与透析前后血浆ANP下降量呈正相关(r=0.50,P<0.05)。透析前后血浆ANP水平与相应的血清BUN及Cr水平无相关性。结论慢性肾衰患者血浆ANP水平是细胞外液量变化的敏感指标,但它不能反映肾衰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前后血浆心钠素(pANP)浓度的研究,发现先心病血浆心钠素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48h,pANP浓度进一步升高,10~14d有下降趋势,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术后2月,pANP浓度恢复正常。这表明: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在术后一段时间内,血液动力学、扩大的心房及心功能仍不能完全恢复正常。术后48h,pANP浓度的进一步升高,可能与心肌细胞的损伤、急性容量的扩张有关。然室间隔缺损术后并发症者,pANP浓度显著、持续升高。我们推测,pANP浓度可能作为评价先心病手术疗效的一种有价值的生化指标,应予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8只5/6肾切除术后4个月的慢性肾衰大鼠和10只正常大鼠的神经电生理和有关生化及组织学指标,发现慢性肾衰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各波的潜伏期显著延长,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减慢,伴有神经组织钠钾ATP酶活性显著下降和脂质过氧化物浓度显著升高,钠钾ATP酶活性与脂质过氧化物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坐骨神经未发现显著组织学异常。提示慢性肾衰时神经传导功能下降,其传导功能下降可能与钠钾ATP酶活性下降有关,而后者  相似文献   

6.
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测量了24例慢性肾衰病人血透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Ⅰ(ATⅠ)及血浆醛固酮(pA)水平。血透前PRA、ATⅠ及pA分别为0.34±0.30pg/ml/h.240.05±162.68及197.75±81.70ng/ml,血透后分别为0.55±0.38pg/ml/h.427.91±257.36及131.94±56.01ng/ml。血透后PRA及ATⅠ显著高于血透前,而pA则显著低于血速前。血透后PRA和ATⅠ的增高可能与血Na~+的丢失,血浆渗透压(Posm)的降低及超滤水伤后血液的浓缩有关。pA的降低可能与血K~+的降低或透析膜对pA的清除有关:血透患者死亡以心血管病变占首位,其中高血压是一个重要原因,约80%的慢性血透患者均有血压增高。为了探讨血透对慢性肾衰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作者对21例维持性血透析者作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肾病患者血中ET、ANP变化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68例慢性肾病患者血中ET、ANP水平,并与32例健康人对照。结果:慢性肾病患者血中ET、AN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慢性肾衰组ET、ANP水平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或P〈0.05)。中医辨证分型显示:ET水平依次是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肺紧气虚;ANP水平依次是脾肾阳虚〉肺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结论:血中ET、ANP水平的变化在慢性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升高可以反映肾功能的受损程度,并与中医辨证发型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8只5/6肾切除术后4个月的慢性肾衰大鼠和10只正常大鼠的神经电生理和有关生化及组织学指标,发现慢性肾衰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各波的潜伏期显著延长,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减慢,伴有神经组织钠钾ATP酶活性显著下降和脂质过氧化物浓度显著升高,钠钾ATP酶活性与脂质过氧化物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坐骨神经未发现显著组织学异常。提示慢性肾衰时神经传导功能下降,其传导功能下降可能与钠钾ATP酶活性下降有关,而后者可能与异常增高的氧自由基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透析方式和透析程对透析患者血浆肉碱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酶法检测正常人、慢性肾衰未透析、血液透析(血透)和腹膜透析(腹透)患者血浆肉碱水平,比较血透和腹透对肉碱的清除能力,分析透析程长短与血浆肉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慢性肾衰未透析患者血浆肉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血透患者肉碱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且与透析时间呈负相关(r=-0.84,P<0.05).血透和腹透对肉碱均有显著的清除能力,透析后血透患者血浆肉碱较透前下降约65%,腹透患者较透前约下降45%.结论慢性肾衰患者存在肉碱代谢的失衡,透析患者随透析时间延长普遍出现肉碱缺乏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血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 O)的影响。方法:检测慢 性肾衰长期血透患者血清 N O 水平,与非血透治疗尿毒症患者 进行比较。结果:血透显著增加了慢性肾衰患者 血清 N O 水平,与对照组 比较 P< 0.05。结论:血透能增加慢性肾衰患者血清 N O 浓度,防止残肾损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30例体外循环后外周阻力升高,MAP>12~13.3kPa患者采用咪唑安定复合SNP、单用SNP与未用药治疗三组进行对比。结果:咪唑安定复合SNP是三组中最佳一组,可明显减少SNP用量(P<0.001);病人并发症显著下降(P<0.05);MAP、CVP显著降低(P<0.05,P<0.01),还观察到动脉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稍升高,同期尿量比对照组增加26.8%(P<0.05).说明咪唑安定复合SNP是治疗CPB术后外周血管阻力升高患者的一种较理想方法,一般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探讨在CRF发展过程中NO的进行性改变及意义。用α萘胺显色酶标法测定75例CRF病人(分为四期)、29例CRF血透病人及26例正常对照的血清NO水平。1CRF各期NO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尤以代偿期(1期)和失代偿期(2期)升高幅度大,分别为178%和122%;但尿毒症前期(3期)和尿毒症期(4期)的升高百分比降到38%和25%。2NO水平在CRF组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值显著高于男性。3血透治疗后,NO水平也随着肾衰的改善而升高。提示:CRF前期血NO水平升高,既可能是肾衰代谢改变的结果,也可作为肾衰的一种代偿机制;CRF后期NO水平的下降,反映肾功能恶化。对CRF的治疗应力求维持血NO水平在一合理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血泻浊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失代偿期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衰失代偿期患者36例,年龄40—70岁,予以活血泻浊中药30ml保留灌肠2周,疗前疗后分别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血钾、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血肌酐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尿素氮较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血红蛋白轻度升高,血钾轻度下降,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活血泻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失代偿期患者有降低肌酐、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浆心钠素变化与慢性肾病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68例慢性肾病患者血浆中ANP水平,并与32例健康人做对照。结果显示:慢性肾病患者血浆中A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肾衰者ANP水平明显高于非肾衰者(P〈0.05);中医辨证分型显示:血浆中ANP含量依次是脾肾阳虚〉肺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结果提示:慢性肾病患者血浆中ANP水平增高,尤以肾损严重为著;血浆中ANP水平变化与中医各证型之间有密切的  相似文献   

15.
陈国庆  何岳文 《铁道医学》1996,24(5):275-276
对44例慢性肾衰与85例正常人进行血浆过氧化氢测定,结果为非透析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与SCr、BUN呈负相关;透析组显著降低,血透后较血透前呈升高趋势,提示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氧自由基产生与清除平衡失调,长期血透可部分清除代谢毒物积聚,对改善氧自由基导致机体组织功能具损害有一定意义,同时对过氧化氢变化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44例慢性肾衰与85例正常人进行血浆过氧化氢测定,结果为非透析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与SCr、BUN呈负相关;透析组也显著降低,血透后较血透前呈升高趋势。提示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氧自由基产生与清除平衡失调,长期血透可部分清除代谢毒物积聚,对改善氧自由基导致机体组织功能损害有一定意义。同时对过氧化氢变化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测定36例慢性肾衰及19例血透前后血浆甲状旁腺素水平变化。与正常人对比结果表明,PTH在慢性肾衰早期即明显升高,虽然可以由透去除,但在维持性血透中下降不明显,并探讨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肝炎后肝硬化、慢性肾衰、伤寒及肿瘤病人血中H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以慢性肾衰患者用毕废弃的血透析膜(空心纤维血透器聚丙烯腈膜)作为提取人补体D因子的来源,获取较高产量的D因子纯化方法。慢性肾衰患者血浆中D因子浓度升高,在其血透析膜洗脱液中含有大量D因子。利用肝素-SepharoseCL6B亲和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二步纯化,平均每个空心纤维透析器可提纯D因子6.53mg。经SDS-PAGE证实,按此法提纯所得D因子呈单一区带。其功能活性与正常人血清中所含D因子相近  相似文献   

20.
报道12例慢性肾衰维持性血透患者辅以清热解毒、行瘀通便的中药治疗,认为以大黄为主的中药对慢性肾衰维持性血透病人可适当减少血透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