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嗜酸粒细胞与许多皮肤病相关.特应性皮炎和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中Th2型细胞因子如白介素-5可导致嗜酸粒细胞的增多、细胞趋化、细胞活化及凋亡延迟.骨髓异常增殖型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因出现融合基因导致嗜酸粒细胞的增多.嗜酸粒细胞组织浸润的过程是一系列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及细胞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嗜酸粒细胞通过释放颗粒蛋白、脂类介质及细胞因子来完成炎症反应调节、细胞毒等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2.
报告1例以皮肤损害为突出表现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男,70岁,反复皮肤瘙痒伴增厚、红色斑块半年,加重1月,同时伴肝、肾损害、脾大。皮损组织病理:真皮水肿,真皮浅深层及血管周围可见以嗜酸粒细胞和单一核细胞为主的浸润,部分血管壁可见嗜酸粒细胞移入,伴嗜酸粒细胞脱颗粒现象。诊断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嗜酸粒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正常人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0.02~0.04,超过正常但小于0.1称轻度增多,介于0.1—0.5为中度增多,大于0.5则为重度增多。嗜酸粒细胞增多与许多皮肤病相关,可归为二类,一类为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肤病,主要有:Ofuji嗜酸性化脓性毛囊炎、Wells综合征、嗜酸性脂膜炎、Gleich综合征(嗜酸粒细胞增多性周期性血管水肿)、嗜酸粒细胞性坏死性血管炎、口腔黏膜嗜酸粒细胞性溃疡、新生儿毒性红斑、嗜酸粒细胞性面部肉芽肿、一过性嗜酸粒细胞性结节病及结节性嗜酸粒细胞浸润等。另一类为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肤病,其中部分疾病可伴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包括特应性皮炎、虫咬及寄生虫病、大疱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  相似文献   

4.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996~2006年间收住院的9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以中老年男性为主,病程反复迁延,皮损泛发、多形、剧烈瘙痒,以光泽坚实的红色丘疹、浸润肥厚性斑块、浸润水肿性肿胀颇为特殊。结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以皮肤损害为主,同时存在着内脏器官受累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嗜酸粒细胞与皮肤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有关嗜酸粒细胞基本结构及功能的最新知识,简述了伴有血液及(或)皮肤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皮肤病。  相似文献   

6.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是一组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持续性升高,伴有器官损害或功能不全的疾病,可分为髓系增生性、淋巴细胞性、重叠型、家族性、伴随现象和未分类等临床亚型,其中包括良性和恶性疾病.嗜酸性皮病是指以皮肤组织炎性浸润中存在嗜酸粒细胞为特征的一组皮肤病,常见的有昆虫叮咬、药疹、妊娠性皮病、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和特应性皮炎等,还包括一些具有组织病理特点的疾病,如Well综合征、木村病、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脓疱性毛囊炎、面部肉芽肿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5-2013年本科收住院的19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入选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50~81岁,病程均反复迁延不愈,表现为泛发性、多形性、瘙痒性皮炎样皮损。血常规、外周血涂片、骨髓像均显示嗜酸粒细胞增多。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及皮下组织血管扩张,周围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为主。结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以皮肤损害为主,治疗方面应采用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有关嗜酸粒细胞基本结构及功能的最新知识,简述了伴有血液及(或)皮肤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皮肤病。  相似文献   

9.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2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指一组病因不明,外周血和骨髓中嗜酸粒细胞长期持续增多,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1.5×109/L,持续6个月以上,排除病因明确的嗜酸粒细胞增多,仅累及皮肤,未累及其他器官的疾病[1].该病临床易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2003-2005年24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类与嗜酸粒细胞相关并具有共同临床特点的谱性疾病.疾病的一端为病程良性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仅累及皮肤,无器官或系统受累,预后较好;疾病的另一端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淋巴瘤,可以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出现较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导致死亡,预后差.该病1968年由Hardy和Anderson首先提出,认为HES是病因不明、血液及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持续增多,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相似文献   

11.
对2003年6月—2010年6月间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住院的12例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以中老年男性为主,皮疹表现多形,可合并多项实验室检查改变及系统损害,临床易误诊,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单独或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常获较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syn drome)是一组病因不明、以骨髓和周围血嗜酸粒细胞长期持续增多、伴脏器弥漫性嗜酸粒细胞浸润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除内脏损害外,可以有皮疹。本病较为罕见,我们观察到1例,其皮疹类似于黏液水肿性苔藓,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  相似文献   

13.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指一组病因不明、外周血及骨髓中嗜酸粒细胞长期持续增多、仅累及皮肤的一组疾病,具有明显异质性。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上易发生误诊及漏诊,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该文旨在总结该病发病机制的进展,以便明确疾病本质,找出有效的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14.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报告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男,57岁。四肢反复出现丘疹、血疱伴间断发热半年入院。既往有慢性结肠炎病史20年。入院检查外周血和骨髓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淋巴结组织病理改变符合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结改变给予糖皮质激素、抗感染和支持对症等治疗18d后出院。出院后1个月死于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5.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是病因不明,以骨髓、外周血和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为特点,并累及多器官的一组疾病,仅累及皮肤者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传统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羟基脲、环孢素等均为非特异性作用药物,长期服用不良反应明显.近年发现,该病与嗜酸系融合基因或异常T淋巴细胞克隆有关,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干扰素α、白介素-5单克隆抗体等对该病有特异性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经治的23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皮疹泛发、多样,但有其自身特点,伴有剧烈瘙痒,其诱因与长期口服某些药物有关,如抗高血压药物等.临床上极易误诊;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采用序贯疗法,取得明显治疗效果.结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早期诊断对其临床治疗、病程长短及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是一组病因不明,以血液和/或骨髓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cell,EC)持续增多,组织中大量EC浸润为特征的疾病.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的轻型或此疾病谱的良性端.它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引起的皮肤病.近年来,临床上报道的HED病例越来越多.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已经取得很大进展,治疗上也取得一些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报告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并发肺栓塞。患者男,35岁。以四肢反复皮疹伴瘙痒为主要表现,多次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5×10~9/L,皮损组织病理及骨髓穿刺结果均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病程中在无常见高危因素情况下并发肺栓塞,考虑肺栓塞是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78岁。全身出现丘疹,伴瘙痒2年余,出现红斑,伴脱屑半年余,既往体健。外周血和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组织病理改变符合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予糖皮质激素、抗感染和支持对症治疗20d,痊愈。  相似文献   

20.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ALHE)是一种伴有炎症性改变的血管增生性皮肤病,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我们遇见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