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小儿对游戏的喜好和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肢体、智力、语言、行为及心理障碍的特点,编制了—套音乐儿歌游戏。将游戏应用于脑瘫患儿的训练中,以探讨游戏在脑瘫患儿康复训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游戏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应用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脑瘫作为一种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致残性疾患.会给患儿、家庭、社会带来经济和心理的巨大负担。迄今为止,没有证据显示哪些方法可以使脑瘫患儿完全恢复。但是脑瘫并不影响寿命,脑瘫儿童最终会长大成人。因此.如何对脑瘫儿童进行康复,使他们能够在健康快乐中成长,是康复工作者和患儿家长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了解脑瘫康复治疗的现状和游戏在治疗中的应用,我们进行了该项调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启蒙教育对提高脑瘫患儿智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的作用。方法 组织启蒙教育班,对25名脑瘫患儿通过游戏、手工、学儿歌、音乐、辨色、认识方位等多种形式开发智力,培养注意力集中能力。结果 经启蒙教育后,患儿智商比教育前明显增高(x^2=4.13,P<0.05),注意力集中能力明显增高。结论 启蒙教育可提高脑瘫患儿的智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促进患儿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4.
游戏融入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珍 《护理与康复》2011,10(5):441-442
目的 探讨游戏融人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康复的效果.方法 对 30 例脑瘫患儿评估后采用综合性康复训练并融入游戏,游戏水平与患儿能力相适应.在患儿康复训练前及康复训练 6 月后,采用中文译本的粗大运动测试量表测试.结果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后,测试得分(68,23±.69)分,较康复训练前(15.3±7.18)分显著提高.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脑瘫康复治疗的现状和游戏在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采用便捷取样法,在国内4个省举办的培训班的学员中进行调查.结果:治疗人员及家长对脑瘫康复治疗的目的缺乏明确的理解,在治疗中很少利用游戏促进脑瘫儿童的全面发育.结论:脑瘫康复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健康的方式使患儿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力,形成健全的人格融入社会.游戏是儿童生活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性的最佳融合,脑瘫患儿可通过游戏促进发育.建议加强关于游戏及其作用的培训,并将游戏意识纳入脑瘫儿童康复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文体疗法在脑瘫社区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脑瘫的文体疗法是在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中 ,针对患儿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体育、娱乐和游戏等项目对其进行康复训练的一种方法。游玩是儿童、少年的天性 ,利用带有竞争性、游戏性的训练项目对脑瘫患儿进行训练 ,可使他们在心情愉快的状况下 ,身体的运动功能障碍和负性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生活质量。由于体育、娱乐训练的许多项目中具有游戏的性质 ,所以 ,文体疗法在脑瘫的康复训练中具有独特的作用。1文体疗法的作用1.1使脑瘫患儿的身体运动功能障碍得到改善 通过体育、娱乐训练治疗 ,可以降低患儿肌肉的张力、防止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引导式健康教育配合沙盘游戏的护理干预对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治疗中智力水平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6月该院接受康复护理的脑瘫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引导式健康教育配合沙盘游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智力水平及运动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智力水平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运动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健康教育配合沙盘游戏的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对提升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483-484
目的探究家属参与联合角色游戏对脑瘫患儿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脑瘫患儿147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参照组73例和试验组7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试验组于参照组干预基础上采用家属参与联合角色游戏治疗,对比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康复锻炼依从性91.89%高于参照组的76.71%(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家属参与联合角色游戏干预治疗脑瘫患儿能显著提升患儿康复锻炼依从性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的营养状况与脑瘫型别,瘫痪类型,脑瘫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方法:采用测量患儿体重,皮肤皱折的方法,为625例脑瘫患儿做营养状况分析,结果:脑瘫患儿营养不良率为7.52%,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营养不良率较高,重度脑瘫患儿的营养不良率较高,结论:脑瘫患儿的营养不良与耗能过多,吞咽困难,食欲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0.
何晓霞  李红玲 《中国康复》2018,33(5):397-398
目的:探讨口腔游戏结合针刺、推拿、功能训练等常规康复方法对脑瘫流涎患儿的疗效。方法:脑瘫流涎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方法(包括穴位针刺、推拿、口腔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患儿自身情况设计不同的口腔游戏,训练时间及每日次数也依据不同患儿因人而异,由治疗师在治疗室进行;其他时间由患儿家长组织患儿在家中完成。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对患儿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TDS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63.3%,P0.05)。结论:游戏结合针刺、推拿、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疗效肯定,利于患儿的身心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沙盘游戏疗法治疗脑瘫患儿心理问题的疗效。 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中心诊断为脑瘫的5~8岁儿童60例作为脑瘫组,另选60例与脑瘫组患儿年龄相当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将60例脑瘫患儿根据住院ID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10周的沙盘游戏治疗,每周1次,每次60min。于治疗前和治疗10周结束后(治疗后),分别对2组儿童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进行测评,并于治疗前后对脑瘫患儿家长进行针对患儿心理行为表现和改变的访谈,且对测评的数据进行组内及组间治疗前后对照的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 ①脑瘫组患儿的PSQ各项评分分别为攻击违纪(1.07±0.40)分、学习障碍(1.38±0.58)分、心身问题(0.61±0.50)分、冲动-多动(1.29±0.63)分、抑郁焦虑(0.68±0.55)分、多动指数(1.31±0.4)分,明显高于健康组儿童[攻击违纪(0.40±0.24)分、学习障碍(0.62±0.45)分、心身问题(0.36±0.25)分、冲动-多动(0.63±0.44)分、抑郁焦虑(0.36±0.25)、多动指数(0.39±0.29)],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脑瘫患儿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SQ各项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SQ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③观察组脑瘫患儿沙盘治疗前后的心理行为表现有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前后的心理行为表现未见明显改变。 结论 沙盘游戏心理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脑瘫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对脑瘫儿童心理康复有积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我院临床实践的总结,探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原则。方法 根据年龄、脑瘫类型、障碍程度和智力水平,为67例住院脑瘫患儿制定康复训练计划。结果 训练3个月后,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明显改善。结论 脑瘫患儿训练计划的制定需以其年龄、脑瘫类型、障碍程度和智力等情况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测评息儿父母的心理状态。结果脑瘫患儿父母SAS为44.09±8.03分,SDS为41.39±8.96分。有80%的脑瘫患儿父母为焦虑、71%为抑郁。影响脑瘫患儿父母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有父母对脑瘫知识缺乏、来自外界舆论的压力、经济上的负担及对脑瘫患儿预后的担心.均占71%以上。结论脑瘫息儿父母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问题。护理干预是消除或减轻息儿父母心理障碍,提高患儿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康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5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该组患儿家长均接受了我院家庭康复指导后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包括头部控制训练、坐位、爬行、站立、步行、训练与游戏结合以及饮食护理等,比较患儿家庭康复护理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患儿家庭康复护理后在大便、小便、修饰、如厕、吃饭等生活能力指标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对于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的围生期高危因素。方法 对118例脑瘫患儿的围生期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脑瘫的诊断年龄、头颅CT及MRI进行分析。结果 118例脑瘫患儿中96例存在围生期高危因素。常见的高危因素依次为:围生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等。76.4%脑瘫患儿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围生期高危因素。其中52.5%的脑瘫患儿在6月龄前确诊,15.3%在3月龄前确诊。77.1%的脑瘫患儿头颅CT和/或MRI异常。常见的改变包括脑发育不良(37.3%)、脑积水(18.6%)、脑萎缩(13.6%)。结论 脑性瘫痪的发生与围生期高危因素密切相关,多数脑瘫可在6月前确诊,脑瘫患儿头颅CT或MRI异常率较高,对脑瘫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脑瘫患儿除肢体运动障碍外,25%~35%的脑瘫存在流涎症,流涎给脑瘫患儿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如衣服潮湿异味,颊部皮肤刺激,体液减少外,还影响患儿语言发育。另外,心理障碍、社会歧视等方面也不容忽视,给患儿生活带来很大困难。我院康复中心多年来就脑瘫患儿流涎症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性瘫痪患儿血清中铁元素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血清中铁对脑瘫的修复作用,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中微量元素铁。结果显示有早产史脑瘫组、无早产史脑瘫组患儿血清中元素铁含量均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有早产史脑瘫患儿血清中元素铁含量比无早产史脑瘫组降低更明显,这表明治疗脑瘫要重视补充铁元素及检测血清中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小儿脑性瘫痪合并视神经萎缩353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跑球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7):3754-3754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在临床除有运动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外,还合并有智力低下、语言、视听障碍。对353例脑瘫患儿进行眼底检查,旨在了解脑瘫患儿合并视神经萎缩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的情况,结果脑瘫患儿出现眼底视神经萎缩的总发生率为28.3%(100/353),其相关因素和脑瘫的常见高危因素相符。说明对脑瘫患儿常规进行眼底检查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沙盘游戏联合引导式健康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沙盘游戏联合引导式健康教育,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量表(PSQ)对2组患儿的心理问题进行客观评估,并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指数等PSQ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MDI和PDI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MDI和PDI量表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PDI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盘游戏联合引导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小儿脑瘫的临床症状,显著促进患者运动能力恢复并带动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脑性瘫痪(脑瘫)疗效的主要因素,为临床进一步提高脑瘫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选取我院脑瘫患儿380例。所有入选患儿均给予为期60d的住院康复治疗(1个疗程),并于治疗结束后定期对其进行随访,将各种有可能影响脑瘫患儿疗效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影响脑瘫患儿疗效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体质、配合程度、异常姿势反射、胎龄及治疗年龄等,其中胎龄与治疗年龄与患儿疗效密切相关。结论体质、配合程度、异常姿势反射、胎龄及治疗年龄等为影响脑瘫患儿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