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产前各种监护手段的广泛应用,死胎死产发生率已有明显下降。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围产质量,笔者对我院1991年1月至1993年12月间的16例死胎死产的死因作一总结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l)死胎、死产的诊断标准:死胎指妊娠20周后至临产前胎儿在子宫内死亡;死产指临产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2)我院1991年1月至1993年12月共分娩2523例,其中死胎11例(0.44%),死产5例(0.2%),总的死胎死产率为0.64%。(3)初产妇14例(87.5%),经产妇2例(12.5%)。(4)孕周:<37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大肠癌手术方面腹腔里放置预防疾病的引流管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0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108例患者行大肠癌根治术,将他们分成置引流管一组和未置引流管的另一组,手术的效果和手术后的并发症在手术后的4个星期间在两组之间比较疗效。结果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置引流管组及未置引流管组,在手术时间上第一组为(160±40)分钟,第二组为(149±30)分钟,手术后开始进食时问:第一组为(3.5±5)天,第二组为(3.7±1.0)天,手术后的住院时间:第一组为(15±2)天,第二组为(20±2)天。死亡率第一组为0.5%,第二组为0.4%,术后并发症第一组为2%,第二组为3.5%。结论行大肠癌根治手术,腹腔及盆腔置引流管是没有必要的,它并没有给患者术后带来好处,相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潘宏健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142-143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患者,均分为静脉组(33例)和吸入组(33例),常规诱导插管后,静脉组给予丙泊酚3μg/mL靶控输入,吸入组使用1%。3%七氟醚,并根据患者体重和手术进展泵入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对不同时点循环功能和应激指标进行监测。结果静脉组在手术结束后10minMAP低于吸入组(P〈0.05),CVP在手术后10min和手术后30min低于吸入组(P〈0.05),CI在手术后30rain低于吸入组(P〈0.05),静脉组在手术后10min血糖高于吸入组(P〈0.05),去甲肾上腺素在手术后10min、手术后30min和手术结束后10min高于吸入组(P〈0.05),皮质醇在手术后30min和手术结束后10min高于吸入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使用七氟醚维持麻醉较丙泊酚更能维持患者循环稳定,减少患者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姚钦江 《广西医学》2002,24(2):190-191
目的:探讨应用干扰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991年6月至2000年12月间我科住院治疗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作为治疗观察对象。54例病人中,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期间住院的26例病人为干扰素加基本治疗为治疗组。1991年6月至1995年12月期间住院的28例病人为基本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治疗期间及结束后病人清醒时间,后遗症、病死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10天后清醒率,治疗1个月无后遗症率,治疗结束3个月后无后遗症率,病死率分别为73%(19/26)、46.2%(12/26)、76.9%(20/26)、0%(0/26)和46.4%(13/28)、17.9%(5/28)、32.1%(9/28)、21.4%(6/28)。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各项均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用于干扰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对促进病人清醒、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佘盛飞 《中外医疗》2012,31(32):79+81-79,81
目的探讨和研究丹参注射液预防普外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应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则未进行药物应用,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血液黏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等数据。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在手术后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血栓形成率为10.81%(4),而对照组血栓形成率为29.73%(1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有效的预防普外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高血压流行趋势和控制现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了解近年来广东省高血压病的流行趋势和控制状况。方法 利用1991年广东省高血压抽样调查和1998年糖尿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相关数据,比较两次调查中20-7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及已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与1991年相比,1998年全省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上升了29.24%(分别为10.74%和13.88%)。作为省会城市的广州市增幅达81.66%(分别为11.45%和20.80%)。无论全省还是广州市,患病率增加的趋势是年龄越小,增幅越大,25-45岁年龄段的增幅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1998年调查中,既往确诊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只占28.43%,1级和临界水平占33.54%,均38.03%仍在2级以上,而1991年则分别为28.85%,29.56%和41.59%(P>0.05)。结论 近8年来,全省的高血压患病率仍不断增加,尤以主要大城市和45岁以下人群为甚;高血压的患病年龄逐渐降低,患病人群出现低龄化的趋势;血压的控制率未见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疣萎平及疣敌对复发性尿道内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手术后复发的男性尿道内尖锐湿疣随机分组,分为疣萎平组及疣敌组,各组45例。所有病人连用药3天、休息7天为一疗程,最多治疗5疗程。结果:疣萎平组中,治愈的病例有:一疗程为0,二疗程25例(55.6%),三疗程13例(28.9%),四疗程5例(11.1%),五疗程2例(4.4%)。疣敌组治愈的病例分别为0,27(60%),11(24.4%),4(8.9%),3(6.7%)。两组间X2=0.55,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6%及31.1%(P>0.05)。两组间各疗程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疣萎平具有与疣致相同的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高热惊厥是由高热诱发的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之一,多数不留后遗症,部分若治疗不及时,可以造成缺氧性脑损伤。我院于1991年1月~1998年5月共收治320例高热惊厥患儿,均随访8~5年,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0例中,男187例,女133例,年龄为36d~9岁,其中<0.5岁11例(3.4%),0.5~岁58例(18.1%),l~岁140例(43.8%),2~岁70例(21.9%),4~岁37例(116%),6~9岁4例门·2%)。均为首发,且先发热后惊厥,惊厥前体温<38C14例(4.4%),38~C50例(15.6%),39~C240例(75.0%),40~41C16例(5…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谢剑  吕桂芬  王红  赖沙毅 《广西医学》2001,23(4):778-779
目的:研究本院10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91年至2000年间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收治的223例AMI患者分成1991年至1995年(A组)和1996至2000年(B组)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病死率由24.76%下降到12.71%(P<0.05);静脉溶栓率为19.04%上升至60.02%(P<0.01),溶栓再通率由30.50%升高至57.05%(P<0.01);急性性左心衰发生率由24.76%降至19.49%(P<0.01,VF/VT发生率由19.04升高至35.09%(P<0.01);AMI发病前的既往疾病中高血压由28.57%上升至41.53%(P<0.01),高脂血症由15.24%升至25.42%(P<0.01),糖尿病(DM)由3.81%升至12.71%(P<0.01)。结论:10年间对AMI病人开展早期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使AMI停顿院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近5年AMI发病前既往疾病中高血压病、高脂血症、DM发生率增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肺通气功能检查对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后生存的意义。方法以2003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肺癌根治术的146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术前肺通气功能各指标如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FVC、呼气峰流速(PEF)对NSCLC术后生存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各指标对患者死亡风险度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检验比较各组间生存率。结果NSCLC患者手术后中位生存期为31.0个月。VC、FVC、FEV,三者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被证实为影响NSCL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值0.979~0.981,P均〈0.05)。VC≤预计值80%与〉预计值80%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31.0个月和34.0个月.FVC≤预计值80%与〉预计值80%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27.0个月和43.0个月,FEV,≤预计值80%与〉预计值80%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7.0个月和44.0个月,各组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开胸手术前肺通气功能指标(VC、FVC、FEV,三者的实测值占预计值%)可能对NSCLC患者手术后的生存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