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1例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表型和基因诊断,并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通过血小板计数、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出血时间测定、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聚集试验进行表型诊断;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α_(Ⅱb)和β_3的含量;PCR法扩增先证者基因组DNAα_(Ⅱb)和β_3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采用末端标记双脱氧法进行直接基因测序,对发现的突变位点采用AS-PCR法扩增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和正常人相对应的片段。结果:先证者血小板计数正常、血涂片血小板分散不聚集,出血时间明显延长,凝血象正常,对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等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的反应基本正常;先证者血小板表面未检测到α_(Ⅱb),β_3阳性血小板仅占8%,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先证者在α_(Ⅱb)基因外显子4存在C470A纯合突变,导致α_(Ⅱb)氨基酸序列Pro126His(P126H)替换。父母为近亲婚配,均为该位点的杂合突变。AS-PCR排除了该突变为基因多态性的可能。结论:整合素α_(Ⅱb)基因外显子4C470A(P126H)纯合错义突变是导致该患者GT的分子机制,是国际上首次报道的一种新的整合素α_(Ⅱb)基因错义突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三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家系进行整合素αⅡbβ3临床特性分析和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经BPC、血涂片、出血时间(BT)、凝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聚集试验和流式细胞术进行实验检测;用PCR法对先证者αⅡbβ3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突变位点经直接测序排除基因多态性,103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三个家系的先证者BPC正常,血小板不聚集,BT延长,凝血常规指标检查正常,对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等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家系1和家系3先证者的血小板膜表面αⅡbβ3的含量极度降低,家系2先证者的血小板膜表面αⅡb阳性血小板为63%,β3阳性血小板为76%.家系1先证者αⅡb基因存在G10A纯合突变,β3基因存在G1412T纯合突变.家系2先证者β3基因存在G1199A和1525delC复合杂合突变.家系3先证者在αⅡbβ3基因未检测到突变.结论 G10A和G1412T复合纯合突变是导致家系1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G1199A和1525delC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家系2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G10A、G1412T和1525delC为国际首次报道的突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中国健康人血清游离DNA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8~22基因序列是否存在突变,为监测EGFR酪氨酸激酶选择性抑制荆(EGFR TKIs)的临床疗效提供正常参考数据.方法 采用高灵敏度DNA提取方法结合高保真巢式PCR和基因测序技术对42例中国健康人外周血血清游离DNA中EGFR TKIs作用靶点所在结构域即EGFR外显子18~22的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从外周血血清游离DNA中均扩增出EGFR外显予18~22的基因片段,片段大小(分别为400,374,404,408争419 bp)与预期设计片段完全相符.健康人外周血游离DNA中存在EGFR基因突变,突变频率出现最多的是EGFR外显子20.41名健康人样本中有7例样本出现1处相同位点的沉默点突变(4838499 G→A),其氨基酸序列(Glu)没有发生改变;EGFR外显子18也出现点突变,34名健康人样本中有1名健康者样本出现3处点突变,其中2处点突变(4830989 G→C;4831025 G→C)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Glu→Gln;Ala-Pro),另外1处点突变(4831000 A→C)为沉默突变,其氨基酸序列(Thr)没有发生变化;EGFR外显子19、外显子21~22没有出现基因突变.结论 通过巢式PCR结合基因测序可以分析外周血游离DNA中EGFR基因序列,健康人外周血游离EGFR外显子18和20存在基因点突变,其中外显子18的点突变导致了氨基酸序列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 b L721R和Q860X复合杂合突变导致血小板无力症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PCR法对先证者αⅡ b和β3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突变基因.突变位点经直接测序证实排除基因多态性.采用PCR定点突变法构建αⅡ b L721 R和Q860X突变真核表达载体,测序正确后用脂质体将其分别与表达β3亚基的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293T和CHO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膜上αⅡ bβ3的表达,用Westernblot法鉴定αⅡ b L721R和Q860X突变体在转染细胞内的总体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确定αⅡb L721R和QS60X突变体的细胞内定位.结果 先证者在αⅡ b基因存在T2255G(L721R)和C2671T(Q860x)复合杂合突变.PCDM8 Ⅱ bL721R/PCDM8Ⅲa转染的293T细胞表面αⅡ b为野生型的2.1%,133为野生型的11.0%.PCDM8Ⅱ bQ860X/PCDⅢ8ma转染的293T细胞表面αⅡb为野生型的31.9%,B3为野生型的18.0%.Western blot法证实突变αⅡ b L721R与β3共表达后,可检测到前体αⅡ b(pro-αⅡb),但未检测出成熟αⅡb.αⅡ b Q860X与β3共表达后,检测到截短型αⅡ b蛋白.免疫荧光细胞内共定位研究显示L721R和Q860X突变αⅡ bβ3蛋白大部分分布于内质网,仅有少量在高尔基体中.结论 αⅡb L721R和Q860X突变不影响αⅡ b蛋白的合成和pro-αⅡbβ3复合物的形成,但阻碍了pro-αⅡbβ3复合物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转运,导致细胞内滞留,从而影响了αⅡbβ3在细胞表面的表达,是导致血小板表面缺乏αⅡbβ3复合物、产生血小板无力症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同时筛查FLT3-ITD突变和NPM1突变的检测方法.设计2对引物,分别扩增NPM1基因的外显子12和FLT33基因的外显子14、内含子14、外显子15,以覆盖几乎所有已知突变位点.对双重PCR体系的反应程序和引物浓度比例进行优化,将双重PCR产物通过毛细管电泳分离,根据野生型产物和突变型产物的大小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1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Ⅹ (FⅩ )缺陷症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FⅩ促凝活性以及FⅩ抗原进行表型诊断 ;用PCR方法对先证者的FⅩ基因 8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和 5′端非翻译区 (5′UTR)序列进行扩增 ,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验证测序所发现的突变。结果 先证者表型诊断为FⅩ缺陷症 (Ⅱ型 ) ;FⅩ基因分析发现 2个杂合突变 :第 1内含子 5′端剪接位点供位GT→AT(IVS1 1G→A)和第 8外显子 1185G→A(Arg347His)。 结论 双重杂合性突变IVS1 1G→A和Arg347His是导致该例遗传性FⅩ缺陷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一个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进行Endoglin基因和ALK1基因突变检测,以探讨其病因。方法:用PCR法对先证者的Endoglin基因14个外显子和ALK-1基因10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和5′端非翻译区(5′UTR)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针对家系成员3代23人基因突变区域进行扩增后测序。结果:发现先证者及家系其他患者ALK-1基因第10外显子1437C→T,导致479位氨基酸Arg(CGA)变为Stop(UGA),均为杂合突变。结论:杂合无义突变C1437T引起的Arg 479 stop是导致本家系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1个遗传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家系进行凝血酶原(FⅡ)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 用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FⅡ促凝活性(FⅡ:C)、FⅡ抗原(FⅡ:Ag)测定进行表型诊断;用PCR法对先证的FⅡ基因14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和5′端非翻译区(5′UTR)、3′端非翻译区(3′UTR)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家系成员DNA在先证FⅡ基因突变区域扩增后测序。突变位点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证实。103名健康献血作对照。结果 先证表型诊断为凝血酶原缺乏症(Ⅰ型);FⅡ外显子区共发现3个与献报道的FⅡ基因序列不同的位点,其中位于第2外显子区的为纯合突变A601G。家系分析表明先证父亲、母亲和外祖母均为A601G杂合子。结论 纯合错义突变A601G引起的Glu29→Gly是导致该例遗传性凝血酶原缺乏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3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型诊断,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凝血指标检测、血小板(PLT)聚集试验、出血时间测定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明确3个遗传性GT家系的诊断,用PCR扩增先证者的αⅡb及β3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利用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序列分析。针对先证者的基因突变位点,对其家系成员进行相应外显子基因检测,同时选择100名健康人对照以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 3个家系的先证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四项检测均正常,而出血时间(BT)延长;血小板对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家系2及家系3先证者为Ⅰ型GT,家系1先证者为Ⅱ型GT。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个家系的基因突变均位于αⅡb基因,分别是17号外显子14502CT导致R(Arg)553X(stop)纯合无义突变;26号外显子18859CT导致Q(Gln)860X(stop)纯合无义突变;15号外显子14103-14104insT、14105AC、14106GC、14107AT导致氨基酸移码突变;其家系部分成员检测到相应位点的杂合突变。结论纯合无义突变18859CT、纯合插入突变14103-14104insT及3个纯合性错义突变14105AC、14106GC、14107AT是导致先证者2及先证者3发生Ⅰ型GT的原因,而14502CT纯合无义突变是先证者1发生Ⅱ型GT的原因。其中,纯合性插入突变14103-14104insT及纯合性点突变14105AC、14106GC、14107AT为国际首次报道的新突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3个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lanzmann thrombasthenia,GT)家系进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GPⅢa)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应用PCR对先证者GPⅡb/GPⅢa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突变基因。突变位点经直接测序证实排除基因多态性。结果3个家系的先证者PLT均正常,血小板形态分散,出血时间(BT)延长,凝血象正常,对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等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家系1和家系2先证者的血小板膜表面CD41,(GPⅡb)/CD61(GPⅢa)的含量极度降低,分别为0.16%/1.8%、0.9%/3.7%,家系3先证者的血小板膜表面GPⅡb阳性血小板为10.1%,GPⅢa阳性血小板为12.8%。免疫印迹法几乎检测不到家系1和家系3先证者的α/Ⅱb。蛋白,家系2先证者的α/Ⅱb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家系1先证者在GPⅡb基因存在T2255G和C2671T复合杂合突变,家系2先证者在GPⅡb基因存在A2334C纯合突变,家系3先证者在GPⅡb基因存在C1750T和69-79del复合杂合突变。结论T2255G和C2671T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家系1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A2334C纯合突变是导致家系2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C1750T和69-79del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家系3先证者发生GT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例血小板无力症患儿的发病原因,阐明其致病机制。方法收集1例血小板无力症患儿外周血,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明确致病基因位点;采用PCR定点突变方法制备突变质粒,转染中国仓鼠卵巢上皮细胞(CHO-K1),构建体外真核表达系统。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突变型CHO-K1细胞中血小板αⅡb和β3蛋白的合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突变型CHO-K1细胞膜和胞质αⅡb和β3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突变型CHO-K1中αⅡb和β3的表达及分布。结果该患儿为Ⅱ型血小板无力症。基因测序发现ITGB3基因存在2个突变,且尚未被报道。ITGB3 c.1495 TC错义突变导致β3蛋白亚基第499号半胱氨酸被精氨酸代替(p.C499R);ITGB3 c.1728 delC移码突变导致β3蛋白亚基第577号丝氨酸开始的氨基酸合成发生改变,并在改变之后的第92个氨基酸终止。免疫印迹法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裂解液中均检测到αⅡb和β3一级结构的合成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表面及胞内β3表达量缺如;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未见β3蛋白亚基的分布。结论 ITGB3 c.1495 TC和c.1728delC突变是该患儿的发病原因,这2个突变并未影响血小板膜β3蛋白亚基一级结构合成,但影响其高级结构的表达和形成。  相似文献   

12.
Glu29→Gly纯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凝血酶原缺陷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一个遗传性凝血酶原缺陷症家系进行凝血酶原(FⅡ)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用活化部分凝立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FⅡ促凝活性(FⅡ:C)、FⅡ抗原(FH:Ag)测定进行表型诊断;用PCR法对先证的FⅡ基因14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和5’端非翻译区(5’UTR)、3’端非翻译区(3’UTR)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家系成员DNA在先证FH基因突变区域扩增后测序。突变位点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证实。103例健康献血作对照。结果:先证表型诊断为凝血酶原缺陷症(I型);FⅡ外显子区共发现3个与献报道的FⅡ基因序列不同的位点,其中位于第2外显子区的为纯合突变A601G。家系分析表明先证父亲、母亲和外祖母均为A601G杂合子。结论:纯合错义突变A601G引起的G1u29→G1y是导致本例遗传性凝血酶原缺陷症的原因。这在国际上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例血小板无力症患儿的发病原因,阐明其致病机制。方法收集1例血小板无力症患儿外周血,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明确致病基因位点;采用PCR定点突变方法制备突变质粒,转染中国仓鼠卵巢上皮细胞(CHO-K1),构建体外真核表达系统。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突变型CHO-K1细胞中血小板αⅡb和β3蛋白的合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突变型CHO-K1细胞膜和胞质αⅡb和β3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突变型CHO-K1中αⅡb和β3的表达及分布。结果该患儿为Ⅱ型血小板无力症。基因测序发现ITGB3基因存在2个突变,且尚未被报道。ITGB3 c.1495 TC错义突变导致β3蛋白亚基第499号半胱氨酸被精氨酸代替(p.C499R);ITGB3 c.1728 delC移码突变导致β3蛋白亚基第577号丝氨酸开始的氨基酸合成发生改变,并在改变之后的第92个氨基酸终止。免疫印迹法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裂解液中均检测到αⅡb和β3一级结构的合成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表面及胞内β3表达量缺如;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为突变型CHO-K1细胞未见β3蛋白亚基的分布。结论 ITGB3 c.1495 TC和c.1728delC突变是该患儿的发病原因,这2个突变并未影响血小板膜β3蛋白亚基一级结构合成,但影响其高级结构的表达和形成。  相似文献   

14.
抗凝血酶基因G13328A杂合突变导致血栓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1个遗传性抗凝血酶(AT)缺陷症家系进行AT抗原(AT:Ag)、活性(AT:A)和基因突变检测并对该突变导致的AT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AT:Ag和AT:A,用PCR法对先证者AT基因的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对家系成员相应外显子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用大引物法构建突变的AT表达质粒并瞬时转染COS-7细胞,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内提取物巾AT:Ag。结果先证者的AT:Ag和AT:A分别为179mg/L和42.3%,为Ⅰ型AT缺陷;AT基因测序显示在AT外显子6区存在G13328A杂合突变,导致Ala(GCC)404→Thr(ACC)对家系成员进行的基因测序显示有3人(Ⅱ2、Ⅱ3、Ⅲ2)存在该突变。突变质粒在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内的AT:Ag分别为正常人的40%和68%。结论该家系为Ⅰ型遗传性AT缺陷症;G13328A杂合突变是导致先证者血栓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一个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进行ENG基因和ALK1基因测序,确定基因突变位点。方法:用RT-PCR方法对家系4代11名成员的ENG基因14个外显子和ALK1基因9个外显子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查找基因突变位点。结果:先证者及家系其他患者ENG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无义突变c.447G﹥A,导致149位氨基酸Trp(UGG)变为Stop(UGA),在该家系未发现ALK1基因突变。结论:ENG基因无义突变c.G447A引起氨基酸发生p.Trp149Stop改变,是该家系致病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6.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肥大细胞病c-kit基因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检测7例肥大细胞病患者c—kit基因激酶编码区突变情况,以探讨该基因变异在肥大细胞病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应用PCR测定、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及DNA测序方法对患者进行c—kit基因外显子17~外显子19突变检测。结果表明:1例患者外显子17扩增产物在DHPLC中出现异常色谱峰,测序结果显示在外显子17出现A→T突变,即D816V;另2例患者外显子18/19经DHPLC检测,结果显示1个额外的色谱峰,测序结果证实在外显子18出现G→C改变,为同义突变L862L。结论: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高效、可靠的突变检测方法,c—kit基因突变检测对肥大细胞病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凝血因子X基因外显子1T58→G突变导致的因子X缺陷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检测1例凝血因子X缺陷患者的基因突变。方法 PCR对凝血因子X基因进行扩增,扩增范围包括因子X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用DNA测序检测因子X的基因突变。结果 因子X基因外显子1第58位核苷酸存在T→G的突变,从而导致在外显子1编码的信号肽中11Ser(AGT)→Arg(AGG)的错义突变。结论 该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患者因子X缺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1例凝血因子Ⅹ缺陷患者的基因突变.方法 PCR对凝血因子Ⅹ基因进行扩增,扩增范围包括因子Ⅹ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用DNA测序检测因子Ⅹ的基因突变.结果因子Ⅹ基因外显子1第58位核苷酸存在T→G的突变,从而导致在外显子1编码的信号肽中11Ser(AGT)→Arg(AGG)的错义突变.结论该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患者因子Ⅹ缺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P53基因突变检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是否存在P53基因突变及形成发展机制。方法:对所取新鲜组织标本进行细胞培养,设计P53基因外显子4,5,6的引物序列,从所培养各组成纤维细胞中提取细胞总DNA,采用PCR技术对所需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并对目的的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对PCR产物DNA序列分析后发现,所有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6/6)均存在P53外显子4的基因突变,有2例(2/6)P53外显子5存在基因突变,表现为点突变及移码突变,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则未发现有任何形式的基因突变。结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存在P53基因突变,这可引起其细胞增殖凋亡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遗传性凝血因子Ⅶ (FⅦ )缺陷症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检测凝血指标以明确诊断 ;用DNA直接测序法对患者FⅦ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其侧翼以及 3′ ,5′非翻译区进行分析 ,寻找基因突变 ,对有突变的序列反向测序证实 ;发生在非经典的剪接位点突变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异位转录的RT PCR方法确定其剪接方式。结果 患者在 8号外显子 10 96 1位发生T→G杂合突变 ,导致 348位His被Gln替代 ;在 1号内含子 5′端的非经典的剪接位点有Ggtgcg >Ggtgca(IVS1a 5g >a)杂合突变 ,RT PCR结果揭示剪接过程中去除了 2号外显子 ,却把 3号内含子包含进去 ,在 3号外显子起始处出现了移码突变 ,编码与原来氨基酸完全不同的 9个氨基酸后出现了终止信号 ,产生了一个只有 30个氨基酸组成的截短型蛋白。结论 患者FⅦ基因中发现了两种杂合突变 (10 96 1位T→G、IVS1a 5g >a) ,其中后一种非经典的剪接位点突变导致的异常剪接方式为国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