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肩周炎患者出院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评定2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改善率及肩关节活动功能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肩周炎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治疗效果,改善其肩关节功能恢复,达到患者康复目标。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手外伤皮瓣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12月60例手外伤行皮瓣术患者,以数字法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疗效、自我效能感、焦虑抑郁情况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感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7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评分(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手外伤患者皮瓣术后功能锻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树立治疗自信心,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另外还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了治疗依从性,降低了治疗及功能锻炼中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控尿功能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尿失禁持续时间及主观幸福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控尿功能恢复,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6年1—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6年9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情况以及上肢功能等。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肌张力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简化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预防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改善上肢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中医情志护理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水平、生活能力和焦虑、抑郁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能力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康复效果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BPPV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HAMA、H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HD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BPPV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复发率,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干预性护理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采用射频手术治疗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干预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疼痛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肌张力、肢体功能、生活能力优于护理前(P0.01),观察组护理后肌张力、肢体功能、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1),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缓解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IEES支持法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加速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加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IEES支持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疼痛、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EES支持法护理可促进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加速康复,减轻疼痛,缓解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早期采用科学、合理的系统化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纠正抑郁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对降低脑梗死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康复患者中抑郁效果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138例脑卒中患者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评分及康复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康复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康复患者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康复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干预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康复进程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7月入院治疗的1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干预,观察记录两组康复进程、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康复进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快速康复干预,可缩短康复进程,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且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328-2329
创伤性骨折患者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分别于术后第一天以及第十天观察检测患者焦虑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障碍。护理后第10天观察患者焦虑情况,发现观察组焦虑情况明显改善且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的焦虑情绪,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首次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的康复时间,改善心理状态,对培养患者健康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本院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本院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给予激励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术后康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励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加快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选取我院2013年3月10日~2014年3月10日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对患者康复的效果影响。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干预后4w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8w、干预后12w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干预后4w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8w、干预后12w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可以增加患者对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的认识,改善自身抑郁及焦虑情况,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贞彩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3):1923-1926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在该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术后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3 h、1 d、3 d、5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置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开展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6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针对两组患者的产后情绪变化、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前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3.33%、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67%、73.33%,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产后康复,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所以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对稳定情绪和积极进行关节康复锻炼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膝关节骨折手术的患者98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49例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理状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依从率93.8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疼痛护理干预膝关节骨折患者,可有效保持情绪稳定,促进康复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食管癌术后患者放射治疗负性心理的效果。方法本组研究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科行放射治疗的118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放射治疗前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射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食管癌术后患者放射性治疗的负性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