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了固相萃取HPLC测定大鼠血清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比较黄芪总苷(AST)、黄芪甲苷(AST-Ⅳ)在大鼠腹腔注射给药后相同时间大鼠血清中AST-Ⅳ的含量.方法 分别以AST、AST-Ⅳ(按AST-Ⅳ计20 mg/kg相等剂量)二种药物大鼠腹腔注射,给药后30,60,75,90,105,120 min测定大鼠血清中AST-Ⅳ的含量,并对两种药物结果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大鼠腹腔注射等量AST-Ⅳ,测得AST、AST-Ⅳ两种药物各时点血清中AST-Ⅳ浓度前者均是后者3倍以上,且最高浓度前者是后者的3.5倍.结论 以AST-Ⅳ血药浓度为指标,AST较AST-Ⅳ更易于吸收.  相似文献   

2.
3种品系大鼠对灯盏花素所致 被动皮肤过敏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F344,SD,Wistar 3种品系大鼠对灯盏花素诱导的被动皮肤过敏(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反应的差异性。方法:取3种品系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天花粉组、灯盏花素组。采用sc给药方式,分别给予各组动物不同的药物,进行大鼠同种或大鼠-小鼠异种PCA试验,检测给予灯盏花素后动物皮肤蓝斑吸光度(A),比较药物对F344,SD,Wistar 3种品系大鼠的A变化率。结果:大鼠同种PCA试验显示:3种品系大鼠注射灯盏花素25 mg.kg-1致敏后,F344大鼠皮肤蓝斑A为0.064±0.005 7,明显升高(P<0.05),SD,Wistar大鼠PCA反应均为阴性。大鼠-小鼠异种PCA试验显示:注射F344大鼠抗血清后,小鼠异种PCA反应为阳性,A为0.10±0.01(P<0.05),注射SD,Wistar大鼠抗血清后,反应均为阴性。结论:2种试验方法结果均显示,3种品系大鼠对灯盏花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以F344大鼠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甘西鼠尾草和丹参注射液对脑缺血大鼠脑梗塞体积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术(MCAO)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 ,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定脑梗塞的体积 ,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在两种药物间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药物 (6和 12 g/kg)均能明显减少大脑中动脉阻断所致的脑梗塞范围 ,降低大鼠低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 ,两种药物对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甘西鼠尾草提取物和丹参注射液可以明显缩小脑缺血大鼠脑梗塞体积 ,并能改善全血粘度等多个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用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安神解虑方对广泛性焦虑大鼠的行为学影响。方法制备3种广泛性焦虑大鼠模型,包括不确定空瓶刺激模型、环境相关恐惧模型和天敌暴露饮水冲突模型。9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8只,于造模结束前7天开始药物干预。中药组予安神解虑方,西药组予盐酸丁螺环酮。药物干预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敞箱测试和高架十字迷宫测试。结果不确定空瓶刺激模型、环境相关恐惧模型和天敌暴露饮水冲突模型制备成功,3种广泛性焦虑模型大鼠体重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3种模型的中药组、西药组较模型组均有所增加(P0.05);3种焦虑模型大鼠均表现为焦虑样行为(P0.05),安神解虑方能明显改善此表现。结论安神解虑方对广泛性焦虑模型大鼠具有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刺对肺癌大鼠体内紫杉醇脂质体趋向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肺俞”、“太渊”对紫杉醇脂质体在肺癌大鼠体内趋向性的影响,为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研究开辟新的途径。方法,紫杉醇脂质体用”“锝标记,选用单纯尾静脉注射药物以及注射药物分别与针刺“肺俞”、“太渊”(相关穴位)、“神门”(无关穴位)相结合等4种方法对造模成功的肺癌大鼠进行干预(每组18只)。分别于静脉注射后60、90、120min(每个时间点取6只)后处死大鼠,用γ-放射免疫记数器分别测定肺、肝、肾等脏器紫杉醇脂质体的药物含量。结果针剌“肺俞”和“太渊”在全部或部分时间点使肺癌大鼠肺组织紫杉醇脂质体含量增加。针刺“神门”未能使肺组织药物含量升高。结论针刺“肺俞”和“太渊”对紫杉醇脂质体在肺癌大鼠体内的分布具有趋向性影响,“肺俞”对药物在肺脏的靶向性影响大于“太渊”。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金钱草、聚花过路黄对大鼠肾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参照《中国药典》金钱草片的制备方法制备金钱草、聚花过路黄煎液。连续4周以乙二醇联合氯化铵灌胃,制备肾结石模型大鼠,药物组大鼠以4.0 g/kg的剂量灌胃上述两种药物,术前禁食24 h,酶标法检测血清、肾组织中的钙离子浓度,变色酸比色法测血清、肾组织中的草酸浓度,做肾病理切片,观察草酸钙结晶的形成情况等。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两个药物组大鼠肾组织中钙离子、草酸浓度显著增高(P<0.01),血清中草酸浓度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金钱草组大鼠血清中钙离子浓度显著降低(P<0.01,P<0.05),聚花过路黄组大鼠血清中钙离子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两个药物组大鼠肾组织中钙离子、草酸浓度显著降低(P<0.01),聚花过路黄组大鼠血清中钙离子、草酸浓度升高显著(P<0.05);与金钱草组比较,聚花过路黄组肾组织与血清中钙离子、草酸浓度均无显著差异。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两个药物组肾组织切片均可见明显草酸钙结晶簇集或散在;与模型组比较,两个药物组肾组织中草酸钙结晶分布较少。结论:金钱草、聚花过路黄对乙二醇联合氯化铵制备的肾草酸钙结石模型大鼠有相似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给血压正常的大白鼠静脉注射绿豆(Phaseolus aureus)、芸香(Ruta graveolens)、昆布(Laminaria japonica)的提取液,观察单味及二或三味配伍给药对大鼠血压变化的影响。 将药物放入水(1:2)中加热至沸,过滤,渗析后冻干。实验动物为SD雄性大鼠(250~300g)。 这三种药物的提取物均具有降压及促进尿液与钠离子排泄的作用。将二或三种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UPLC-ESI-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尿液、粪便和胆汁中原儿茶酸、异荭草素、野黄芩苷、荭草素、牡荆素、木犀草苷和槲皮苷7种物质的分析方法,并对注射用复方荭草(荭蓼、灯盏细辛等)在大鼠体内的排泄规律进行研究。方法生物样本经甲醇处理,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电喷雾离子化,多反应离子监测,分别测定大鼠静脉注射注射用复方荭草后排泄物中7种原形成分。结果 7种成分在大鼠尿液中呈良好线性关系,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大鼠静注40 mg/kg注射用复方荭草后,分别有4.98%~22.58%的原形成分在尿液中排出,在粪便及胆汁中各原形药物的浓度均低于最低定量限,同时在各排泄物中可检测出相关的代谢产物。结论该方法特异、快速、灵敏,可用于注射用复方荭草在大鼠体内的排泄研究,该药物在大鼠体内有较广泛的代谢途径,原形药物排出量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激光针灸对2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CIA)模型大鼠滑膜组织病理改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进行编号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药物治疗组和激光针灸治疗组。激光治疗组采用足三里和肾俞穴位进行针灸15次,观察各组大鼠足肿胀程度并对各组大鼠的关节进行评分。提取大鼠的踝关节滑膜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滑膜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增生及纤维组织增生的情况。结果:模型组的4种病理学组织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药物、激光针灸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足肿胀程度及关节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组和激光治疗组各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光针灸治疗CIA大鼠能有效地抑制CIA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的增生,其疗效与药物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实验模型,利用HPLC-ELSD测定肠灌流液中蔗糖、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和巴戟甲素等5种低聚糖的含量,研究各低聚糖在小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情况,并考察药物浓度、灌流液pH以及P-糖蛋白(P-gp)抑制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得出各低聚糖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机制。结果显示5种低聚糖均为全肠道吸收的药物,吸收速率与灌流液pH、药物浓度和肠段部位有关。盐酸维拉帕米可显著增加蔗糖与巴戟甲素的吸收量,提示蔗糖与巴戟甲素是P-gp的底物。5种低聚糖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机制以被动扩散方式为主,不存在饱和吸收,其在全肠段的吸收均较好,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相似文献   

11.
围刺对自然老化大鼠真皮羟脯氨酸含量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源 《中国针灸》2008,28(1):61-64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抗皮肤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8月龄大鼠腹部皮肤为研究对象,采用毫针局部围刺作为处理因素,同时设立空白组、小切口除皱手术对照组、8月龄青年大鼠组,比较其皮肤可溶性及总羟脯氨酸含量,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成纤维细胞的形态以及胶原纤维的排列,研究局部围刺对老化皮肤胶原纤维含量及真皮超微结构的影响,并与参考文献方法进行手术的实验结果相对照。结果:围刺后大鼠皮肤可溶性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老年空白组,总羟脯氨酸无显著差异。电镜可见,老龄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器减少,细胞结构退化,同时胶原纤维之间空隙加宽,老化性架桥增多,围刺治疗后其成纤维细胞活性增强。结论:围刺法可能是通过增强皮肤中成纤维细胞的活性进而增加其可溶性胶原含量来改变皮肤的老化状态。  相似文献   

12.
董亚琳  贺浪冲  陈方 《中药材》2005,28(7):579-582
目的:观察塔斯品碱(TA)对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作用及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泌生长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促愈合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皮肤损伤模型,采用组织学的方法评价愈合质量;体外培养L929成纤维细胞,MTT法观察TA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测定TA对成纤维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影响.结果:TA 3.0和1.5 mg/ml溶液外涂对实验性大鼠皮肤损伤有加速修复作用;体外实验表明,0.05~0.4μg/ml TA可明显增加成纤维细胞对TGF-β1和EGF的分泌,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而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结论:TA具有促伤口愈合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促进成纤维细胞分泌TGF-β1和EGF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七花总皂苷水凝胶对皮肤创伤修复作用。方法切除大鼠全层皮肤,形成急性机械损伤动物模型。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做为阳性对照组,三七花总皂苷水凝胶(10 g/L、25 g/L、50 g/L)涂布创伤表面,每日1次,连续10日,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创面血管形成、创面组织学的影响。结果三七花总皂苷水凝胶组(10 g/L、25 g/L、50 g/L)随时间和剂量的增加确实有提高创面愈合率和降低感染创面感染反应的作用,病理结果显示三七花总皂苷水凝胶明显促进创面炎性渗出物吸收、肉芽组织形成和表皮增生。结论三七花总皂苷水凝胶能够促进大鼠皮肤创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大鼠长春瑞滨外渗性组织损伤的理想实验模型,在此动物模型上研究复脉膏外敷对外渗性损伤组织中VEGF的影响,以探讨复脉膏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4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复脉膏组、50%硫酸镁组,21只/组,建立实验模型。2组大鼠左侧损伤处分别予复脉膏外敷、50%硫酸镁湿敷;右侧予生理盐水外敷作为对照组。在损伤后第1、4、7、11、14、18天,分别随机取3只大鼠,切除损伤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固定标本,脱水、石蜡包埋,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标记及图像分析方法,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阳性表达主要见于表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毛囊上皮细胞胞浆、渗出的巨噬细胞、增生的成纤维细胞胞浆。复脉膏外敷较硫酸镁湿敷及生理盐水外涂能明显刺激长春瑞滨外渗性损伤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P<0.01)。结论:复脉膏外敷于损伤皮肤后能上调损伤组织中VEGF的表达,通过VEGF的生物学功能,进而促进损伤组织的愈合。因此,复脉膏可以用于防治化疗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5.
山香圆含片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山香圆含片的消炎、镇痛作用。方法:扭体反应、热板法、二甲苯致小鼠肿胀法、蛋清性大鼠足趾肿胀法,H^-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结果:山香圆含片能显著降低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痛阈,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蛋清性大鼠足趾肿胀、H^-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均具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山香圆片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积雪草甙(asiaticoside,Ad)和羟基积雪草甙(madecassoside,Md)对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HSFb)的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应用 XTT 方法比较研究 Ad 和Md 对 HSFb 增殖的影响,应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各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上清液中Ⅰ型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原(procollagen Ⅰ of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PINP;procollagen Ⅲ of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PⅢNP)的含量。结果:(1)Ad 和 Md 在浓度高达200μg/ml 时仍未见任何细胞毒性;(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d 和 Md 对 HSFb 有明显促进增殖作用(P<0.05);两者同时也可有效刺激 HSFb PⅠNP 和 PⅢNP 分泌;(3)Ad 和 Md 刺激靶细胞 PⅠNP 和 PⅢNP 分泌的生物学作用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4)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促进 HSFb 增殖以及刺激 PⅠNP 分泌,Ad 显示出比 Md 更强的生物活性(P<0.05,P<0.01)。...  相似文献   

17.
野甘草乙醇提取物治疗大鼠胃溃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野甘草乙醇提取物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醋酸烧灼法制成大鼠胃溃疡模型,按照同窝同性、体质量配对分为2组,实验组每只以野甘草乙醇提取物1 g/(kg.d)喂养,共喂30 d;对照组不喂药。30 d后剖腹取胃,测定溃疡体积。结果实验组大鼠胃溃疡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野甘草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胃溃疡有治疗作用,应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油茶树嫩枝挥发油皮肤毒理及其促透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油茶树嫩枝挥发油的皮肤毒性及对尼群地平、黄芩苷、尼美舒利等药物的促透效果。方法:通过活体大鼠皮肤毒理实验和离体小鼠皮肤渗透释药实验,评价皮肤毒性并测定不同浓度挥发油对尼群地平、黄芩苷、尼美舒利的促透效果。结果:不同剂量挥发油均无皮肤刺激性、致敏性和急性毒性,对尼群地平、黄芩苷、尼美舒利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明显,其作用接近或超过氮酮。结论:油茶树嫩枝挥发油无皮肤毒性,并具有明显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将为新型天然透皮促进剂的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紫草素对化疗药物渗漏局部皮肤组织损伤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皮下注射盐酸阿霉素造成化疗药物渗漏局部皮肤组织损伤模型,分为未处理组、喜辽妥阳性对照组、紫草素实验组,每组15只。造模30m in后进行相应干预,未处理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他组用相应药物在损伤处涂擦。外敷面积直径为15-20mm,均匀涂满为度。每日外敷2次,连续用药3周。观测大鼠局部损伤皮肤组织肿胀消退指数、瘀斑发生率、瘢痕脱离率;光镜观察并分析炎细胞浸润、水肿、坏死、出血、血栓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表现。结果与未处理组及喜辽妥组比较,紫草素组大鼠背部皮损浅红、轻度水肿、溃疡较小,且水肿消退时间较短,肿胀消退指数升高,瘢痕发生率降低而其脱落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切片显示弥散性炎细胞浸润,表皮完好。结论紫草素对化疗药物渗漏局部皮肤组织损伤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D Liu  G Li  Y Cao  Z Su  W Wang  X Wu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55-7, 64
The effect of tetrandrine on the growth of human skin fibroblasts was observed in vitro culture. The result revealed that tetrandrin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fibroblast.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tetrandrine, the higher the inhibition rate, forming a time-dependent relationship. The possible value of tetrandr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rophic scar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