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选定本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分别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冰冻切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统计冰冻切片诊断情况。结果 60例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确诊率为100.00%。冰冻切片检查诊断准确率(96.67%)显著较常规石蜡切片(66.67%)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可有效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方式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15~2018年普外科诊疗甲状腺微小癌患者43例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依据、外科手术方式、病理特征以及预后质量。结果 22例患者在术前接受彩超检查后怀疑为甲状腺微小癌;有3例患者在术前接受彩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有2例得到确诊;有32例患者在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后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所有患者在术后病理组织学后确诊为乳头状癌。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际情况选择对应手术方案治疗,术后进行平均1年时间随访,无患者出现死亡或者病情复发情况。结论甲状腺微小癌术前进行彩超诊断、细针穿刺活检或者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都有助于掌握病情状态,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手术治疗措施并强调个体化对于病情控制和预后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工作的良好进展给予一定的指导。方法随机性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之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患者100例临床病例资料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对所有甲状腺患者实行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并在常规诊断的基础上加入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然后分析并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比较准确性。结果在100例甲状腺患者中,有10例被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其检出率达到了10.0%。在手术中经过确诊,有40例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确诊率为40.0%%,其中,有10例患者受到其他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有1例误诊,误诊率为10.0%,错误诊断和延迟诊断各2例,误诊率和延迟诊断率均为20.0%。错误诊断为甲状腺微小癌细胞均无阳性病例,显示为假阴性。结论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有利于明确甲状腺病变的性质,可显著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病理诊断准确率,方便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采取冰冻切片、常规切片的病理特点以及对临床诊断的指导价值。方法取我院病理科2016~2018年诊疗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100例为分析对象,根据对患者病理诊断方式差异为准将其以每组50例分为常规组与冰冻组,对应常规切片检查、冰冻切片检查,并对相关临床数据比较后归纳两种切片检查的病理特点。结果石蜡常规切片的诊断确诊率达到100%,冰冻组切片的诊断准确率为96.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应用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可发挥较为突出的临床指导效果,但在诊断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会影响检查准确性的因素,因此检查时应该做好各项检查准备工作,如有必要可配合石蜡切片以保障检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切片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冰冻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对比观察我科16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结果:冰冻切片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139例,延迟14例,假阴性诊断8例,冰冻切片确诊率为86%。结论: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冰冻诊断准确率。让冰冻切片在甲状腺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效果。方法选取项城市中医院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73例,均行石蜡病理检查与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以石蜡标本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的准确率、漏诊率和延迟诊断率。结果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3.15%,误诊率为2.74%,延迟诊断率为4.11%,延迟确诊因素主要为取材不当和冰冻切片固定及染色不当。结论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准确率较高,但仍有延迟诊断及误诊,其诊断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刘森 《中外医疗》2016,(9):25-27
目的 对术中冰冻病理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运用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所收治的6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作为观察对象,对其采取常规石蜡切片(石蜡组)与冰冻切片(冰冻组)检查,对两组的诊断结果 进行观察与比较,且对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结果 加以分析.结果 石蜡组60例确诊(100%),未发现误诊、漏诊以及延迟诊断;冰冻组45例确诊(75.0%),5例误诊(8.3%),4例漏诊(6.7%),6例延迟诊断(10.0%).组间确诊率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冰冻病理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因该诊断方法 存在一定的误诊率与漏诊率,因而,在检查时需做好各项检查工作,且对图像特点进行仔细辨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探讨完全腔镜手术对甲状腺微小癌冰冻病理诊断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分别通过完全腔镜手术(包括经胸乳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和经口腔前庭入路的甲状腺切除术)及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病变且最终石蜡病理诊断包含有甲状腺微小癌诊断的共29和37例患者。比较两种术式的术中冰冻病理结果与术后石蜡病理结果。结果以石蜡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本研究共包括68个微小癌受累腺叶,其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出56个受累腺叶,与石蜡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完全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分别包括31和37个微小癌受累腺叶,冰冻病理检查确诊的分别有23和33个腺叶,两者冰冻病理检查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06)。结论冰冻病理检查对于术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能起到积极肯定的作用,但仍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率;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这种可能影响病理取材的手术方式并不会降低冰冻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该术式能够较好地运用到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领域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冰冻切片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及甲状腺冰冻取材的一些技巧及注意事项,以此提高甲状腺微小癌术中冰冻诊断的准确率,减少恶性肿瘤的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对比观察病理科近2年87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肿物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并回顾其冰冻取材记录。结果冰冻切片诊断甲状腺微小癌82例,延迟2例,漏诊2例,假阴性诊断1例,冰冻切片确诊率为94.3%。结论正确规范的取材方法及冰冻制片方法可提高对甲状腺微小癌的判别能力及甲状微小癌术中诊断的准确率,减少甲状腺微小癌的术中漏检率,适时指导临床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病变术中冰冻诊断要点,提高术中冰冻切片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术中冰冻甲状腺病变延迟诊断的17例病例,经石蜡切片明确诊断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甲状腺病变冰冻切片延迟诊断患者术后确诊,7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为甲状腺滤泡癌,1例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恶性淋巴瘤,7例为甲状腺良性增生病变.结论:甲状腺病变术中冰冻切片诊断漏诊和过诊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提高对甲状腺病变的识别和鉴别能力,可提高甲状腺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手术方案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微小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准确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及误漏诊原因.方法 对524甲状腺外科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结果和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24例甲状腺手术中共检出甲状腺微小癌41例,全部为乳头状微小癌,检出率为12.8%(41/524);其中术中确诊29例,确诊率为70.7%(29/41);延迟诊断5例,延迟率为12.2%(5/41);误诊5例,误诊率为12.2%(5/41);均为假阴性,无一例假阳件发生;漏诊2例,漏诊率为4.9%(2/41).结论 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在甲状腺手术中对确定病变性质和选择合理手术方式,预防漏诊和避免二次手术意义重大,应作为甲状腺术中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2.
郭佳 《当代医学》2021,27(12):50-52
目的 评估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入院检查的64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分别采用石蜡切片检查(对照组)与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观察组),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查结果确诊率100.00%(64/64),未出现漏诊、误诊及延迟诊断;对照组患者检查结果确诊率67.18%(43/64),观察组诊断结果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是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重要依据,但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的误诊、漏诊率,因此,临床需完善各项检查工作,仔细辨别患者图像结果,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8例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术中病理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文 《中原医刊》2007,34(3):88-89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病变大体、冰冻切片、细胞学印片特点并加以总结。结果8例患者中有6例被误诊为良性改变或延迟诊断,2例诊为本病。结论掌握本病的冰冻切片组织学特点,并结合大体标本所见及细胞学印片,可有效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中冰冻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病理诊断的临床应用,分析PTMC在术中冰冻的诊断标准及漏诊、误诊的因素.方法 对36例经免疫组化确诊的PTMC患者,观察术中冰冻切片、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的形态特征.结果 PTMC术中冰冻确诊28例,其中85.7% (24/28)见间质硬化,92.8% (26/28)见浸润行为,均见核异型、核沟及核内包涵体.PTMC术中冰冻未确诊8例,其中PTMC冰冻取材阴性2例,可疑、漏诊、误诊6例,以滤泡亚型及包裹亚型为主.结论 术中冰冻是PTMC的快速诊断方法之一,PTMC在术中冰冻的主要诊断标准:间质硬化、浸润行为、核异型、核内包涵体;细致、规范的冰冻取材方法及熟知滤泡型及包裹型的形态学特征,可降低术中冰冻对PTMC的漏诊、误诊率,提高术中冰冻对PTMC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曲晓峰  刘洋  谭翠松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861-1862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1989~2008年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38例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8例甲状腺微小癌中35例术前考虑良性病变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发现或是术后病理检查才发现(92.11%),仅3例是在术前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生检查中诊断为甲状腺癌(7.89%);38例微小癌中36例为乳头状癌(94.73%),2例为滤泡型癌(5.26%)。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多并存于其他甲状腺良性疾病中,且多数为乳头状癌。对可疑病灶进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标本多取材,细致阅片,能够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2月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冰冻切片确诊55例(84.6%),10例术后石蜡切片确诊。10例术后确诊患者未行二次手术,随访3个月~7年,与其余55例患者比较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触诊、B超检查、术中探查及冰冻组织切片对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率非常重要。术中明确诊断的微小癌手术应以患侧腺叶加峡部全切,对侧次全切为宜。术后确诊的微小癌如果已行患侧腺叶次全切或全切,可暂不行二次手术,但应密切观察。有颈淋巴结转移者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于术前彩超未发现及术中未触及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不宜做预防性颈清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32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男女之比1:7;5例术前B超+细针穿刺细胞学证实,26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证实,1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后再手术;30例为单发癌结节,2例为双侧叶微小癌;29例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3例为甲状腺微小滤泡状癌.随访10~48个月,无复发.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女性发病率高,且以单发癌结节为主;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是重要检查手段;手术方式有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甲状腺腺叶+峡部+对侧叶次全切除,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及中央区常规行淋巴结清扫;甲状腺微小癌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对甲状腺癌患者行冰冻切片诊断的准确性,并仔细分析冰冻切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医院病理科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收的4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理诊断资料,予以回顾分析,分别取甲状腺癌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比较分析两种切片的病理诊断结果。结果石蜡切片共诊断出44例乳头状癌(91.67%)、1例低分化癌(2.08%)、2例滤泡状癌(4.17%)、1例髓样癌(2.08%),准确性为100.00%。冰冻切片共诊断出43例乳头状癌(89.58%)、1例低分化癌(2.08%)、1例滤泡状癌(2.08%)、1例髓样癌(2.08%),准确性为95.83%。48例甲状腺癌患者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有1例乳头状癌为延迟诊断,1例滤泡癌呈假阴性被误诊为不典型腺癌,误诊率为2.08%,确诊率为95.83%。结论冰冻切片对甲状腺癌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及诊断意义,术前需做好准备工作,保证取材准确,谨慎制片,完整制片,保证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5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B超提示或可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肿块实性不均匀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伴有微小钙化;血流分布以内部丰富血流为主)共41例;对B超提示和可疑病例均行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理检查,确诊31例;所有病例均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确诊57例;58例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结论高分辨率超声、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病理检查及术中冰冻切片联合应用可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率;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具有低侵袭性,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同时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微小癌的概率和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甲状腺微小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0月至2011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术前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例资料2258例,128例术后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统计甲状腺微小癌的概率、术中确诊率、漏诊率、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复发率及预后。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概率为5.67%(128/2258),术中冰冻病理确诊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118例,确诊率为92.19%(118/128),术中甲状腺微小癌的漏诊率为7.81%(10/128),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3.90%(5/128),术后复发率为2.34%(3/128)。无因甲状腺微小癌死亡者。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术前诊断困难,术中仔细探查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有助于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率,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低,不需常规清扫颈部淋巴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