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评估河南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NSA项目)核心指标完成情况,为项目结束后的疟疾消除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按照《国家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终期评估方案》,全省159个县(市、区)(包括90个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县)对项目规定指标完成率、关键活动任务完成率、资金执行率和年报告发病率的数据指标进行收集,省项目办对该数据进行审核、汇总和分析。结果2009~2012年,河南省疟疾总发病率逐年下降,但2012年输入性疟疾发病率较2009年上升2.4倍,疟原虫种类呈现多样化。2012年首次实现全省无本地感染病例,较2008年的无本地感染县区比例53.46%(85/159)显著提高(P<0.05)。2009~2012年疟疾病例死亡率分别为0.06%(1/1616)、0.33%(3/896)、0.64%(2/314)、0.64%(1/156)。项目第2年疟疾病例实验室(包括显微镜和疟疾快速诊断试剂即RDT)确诊比例为77.51%,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为100%,分别较2009年基线值(45.67%和50.62%)明显提高(P<0.05)。项目第1年和第2年的镜检员培训目标完成率分别为109.6%(1816/1657)和129.75%(2150/1657),“三热”患者血检完成率分别为112.42%(469145/417301)和204.11%(712553/349110)。项目2年累计到位资金29779371.75元,资金总执行率为99.81%。结论河南省疟疾NSA项目整体完成情况良好,实施效果显著,但应继续加强输入性疟疾管理,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同时强化疟疾镜检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疟疾病例显微镜/RDT确诊比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隆林县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实施效果,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7-2012年隆林县疟疾防治工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隆林县项目实施前(2007-2009年)共报告13例疟疾病例,其中出现1例本地间日疟病例、1例恶性疟死亡病例,项目实施后(2010-2012年)共报告17例输入性疟疾病例,无死亡病例及输入性继发病例发生;项目实施前共血检人员23 824人次,其中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血检数分别占90.86%和9.14%,项目实施后共血检人员23 387人次,其中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血检数分别占85.27%和14.73%;病例24 h内诊断及时率和规范治疗率分别由项目实施前的38.46%和38.46%提高到实施后的88.24%和84.35%;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率由项目实施前的37.43%提高到实施后的100.00%;中小学生和居民疟疾知识知晓率分别由实施前的20.83%和27.78%提高到实施后的95.14%和53.37%。结论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加强了隆林县各项疟疾防治措施的实施,实施效果显著,是隆林县消除疟疾工作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庆市当地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重庆市5个区县,每县随机抽取3个乡,每乡调查中学和小学各1所,每校调查60名学生;每乡再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调查15岁以上居民200名。采取统一的问卷进行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疟疾传播途径、疟疾主要症状、疟疾最严重危害、发生疟疾找医生、预防疟疾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53.48%、62.55%、42.02%、83.71%、27.69%,5项指标不同区县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调查对象除对"发生疟疾找医生"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不同性别人群对"疟疾传播途径、疟疾主要症状、疟疾最严重危害、预防疟疾方法"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疟疾传播途径、疟疾最严重危害、发生疟疾找医生、预防疟疾方法"的知晓率高于居民(P<0.05),且以7岁组最高,不同年龄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庆市人群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疟疾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2010-2012年百色市右江区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实施效果,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3-2012年百色市右江区疟疾防治工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百色市右江区全球基金第七轮疟疾项目实施前(2003-2009年)共报告22例疟疾病例,其中出现1例本地临床诊断病例;项目实施后(2010-2012年)共报告6例输入性疟疾病例,无死亡及输入性继发病例发生。项目实施前共血检111 309人次,其中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血检数分别占81.67%和18.33%;项目实施后共血检20 347人次,其中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血检数分别占90.22%和9.78%。病例24 h内诊断及时率和规范治疗率分别由项目实施前的68.18%和68.18%提高到实施后的100.00%和100.00%;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率由项目实施前的61.22%提高到实施后的91.84%;中小学生和居民疟疾知识知晓率分别由实施前的33.33%和39.56%提高到实施后的94.00%和55.52%。结论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加强了百色市右江区各项疟疾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是右江区2015年消除疟疾工作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河南省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按照《河南省地方病防治项目健康教育技术方案》要求,抽取147个县(市、区)作为项目县,确定目标人群,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然后在项目县、乡、村、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在全省147个县(市、区)基线调查11720名家庭主妇和23548名小学生,效果评价8370名家庭主妇和16169名小学生。干预后,重点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小学生从60.76%提高到93.35%(χ2=5296.01,P<0.001),家庭主妇从65.56%提高到89.87%(χ2=1567.65,P<0.001);其中碘缺乏病、饮水型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等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病区群众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效果明显,今后应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尤其要加强在学校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李加全 《中国热带医学》2008,8(7):1187-1188
目的通过分析第一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执行前后的疟疾发病情况,了解第一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前期执行意义,为第一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后期工作和常规的疟疾防治及第五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执行服务。方法对两县项目执行前后的疟疾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一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前期限执行意重大,对两县的疟疾防治工作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内源性疟疾发病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腾冲县内源性疟疾发病的控制更为突出,下降6.90%。结论第一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对两县内源性疟疾发病的控制具有较好的作用,相对内源性疟疾的控制第一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执行对外源性疟疾发病的控制作用却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149-153
目的 了解丹东市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水平。方法 2021 年1 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114 名15 岁以上的城市常住居民和113 名农村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调查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及接受健康教育情况。结果 227 名调查对象中有218 名对象完成本调查。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5.87%,单一核心知识知晓率在81.65%~88.99%之间。核心知识知晓率在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总知晓率逐渐下降;城镇居民知晓率显著高于于乡村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显著高于其他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文化程度增高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公众对肺结核的防治认知仍存在薄弱环节,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低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以居民常见、易于接受的的宣传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云南陇川县疟疾流行基线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掌握陇川县疟疾流行程度与防治状况,为全球基金疟疾控制项目实施的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球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中国高传播区疟疾控制项目管理与技术方案》中的“疟疾基线调查技术方案”对陇川县的赛号乡、姐乌乡、城子镇进行疟疾流行程度、防治措施、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等调查。结果 陇川县、乡、村三级网络基本健全,基本能够开展疟疾病源监测工作。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阳性率县级、乡级分别为11.58%、2.90%;疟疾病人规范化治疗率乡级59.85%,村级62.16%。当地居民疟疾知识知晓率仅为15.44%,中小学生疟疾知识知晓率29.67%。3个乡发热血栓、处方和走访的实际疟疾发病数估算分别是255例、2445例、955例,是原疫情报告数的1.67倍、16倍、6.24倍。疫情漏报率估算分别为43.50%、93.75%、84.93%。结论 陇川县疟疾流行势态仍然严重,必须进一步加强乡村防保人员疟疾技术培训和乡卫生院显微镜镜检设备,增强当地居民疟疾防治知识意识,规范疫情管理制度和疟疾正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王安岗 《医学动物防制》2011,(11):1031-1032
目的分析芮城县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实施效果,为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项目基线调查、利用教育部门这一平台开展"小手拉大手"的宣传教育及访谈活动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结果芮城县第三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实施后,目标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很大提高,态度行为明显改变。结论该项目的实施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甘肃省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开展艾滋病宣传干预的效果。方法用统一的调查方法,在项目实施前进行基线调查,项目实施后两年开展中期评估,分析各类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目标人群安全套使用率、HIV抗体检测率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项目地区商业性女性性服务者(FSW)、男男性接触者(MSM)、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由2006年的15.28%,28.25%,15.81%上升到2008年的38.40%,45.75%,43.29%(P〈0.01);HIV抗体检测率分别从2006年8.07%,16.40%,0.62%提高到2008年的46.38%,44.25%,9.05%(P〈0.01);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从2006年的63.85%,27.33%,3.37%提高到65.28%,36.00%,12.09%。结论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项目地区大众人群及目标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目标人群HIV抗体检测率和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均得到显著提高,推动了甘肃省项目地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但是仍有部分目标人群不知晓艾滋病相关知识、不能主动寻求HIV抗体检测、不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因此,应该加强对这三类目标人群的行为干预,研究行为的决定因素,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开展内容更为广泛、针对性更强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切实提高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并分析山东省碘缺乏病(IDD)地区人群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碘缺乏病防治认知水平及碘盐覆盖水平的变化情况,为山东省制定IDD健康教育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山东省100个碘缺乏病县中随机抽取45个项目县开展IDD健康教育干预,在每个项目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取3个行政村(社区),每个行政村(社区)随机抽取4~6年级1个班的30名学生及在每所项目学校所在地随机抽取15名家庭主妇,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IDD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同时入户采集食用盐样本,统计IDD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碘盐覆盖率。结果: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显示,学生IDD防治知识知晓率由81.88%提高到97.06%,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提高了15.18%;家庭主妇IDD防治知识知晓率由82.59%提高到95.46%,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提高了12.97%;碘盐覆盖率由98.95%提高到100.00%。结论:IDD健康教育是防治IDD的有效措施。
  相似文献   

12.
西盟、勐连、澜沧、江城为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县,此调查目的系了解目前4县中、小学生对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项目实施时对中、小学生进行疟疾卫生宣教和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评价提供基线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白云区居民疟疾知识、态度和行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本地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白云区501名>15岁居民,问卷调查居民疟疾知识、态度和行为,应用Excel和SPSS 11.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人群疟疾知识总知晓率为61.48%,不同地区、年龄、文化程度人群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居民掌握疟疾知晓知识的因素主要为年龄和文化程度,各因素的比值比分别为1.820、2.496。结论本地居民疟疾认知水平亟待提高,应重点加强对文化水平较低及中年人群的疟疾知识普及,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型工地工人对疟疾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掌握该人群对疟疾防治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开展大型工地疟疾防治的健康教育以及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目标人群,发放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大型工地工人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低(15.1%-88.9%),但疟疾防治的态度良好。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是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81.4%的调查对象认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行为是预防疟疾的最好办法,讲座和宣传教育片是最受工人欢迎的学习了解疟疾防治知识的形式。75.5%的工地宿舍有蚊帐,但蚊帐的使用率仅为73.3%。69.6%的调查对象有露宿的习惯。结论大型工地工人疟疾防治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针对该人群相关知识的薄弱环节,并采用工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大型工地工人疟疾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第五轮海南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实施一年进行效果评价。方法根据海南省疟疾疫情报告、项目月报表、季报表、基线调查及2007年度专项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结果第五轮海南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覆盖全省16个市县,2007年发病数较上年同期下降8.36%,无疟疾死亡病例报告。1年完成发热病人血检148012人次,病例(含疑似病例)治疗50239人次(间日疟35328例,恶性疟14911例),项目地区居民带虫率较基线调查水平1.19%降低至1.12%。24h内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的比例较基线调查水平20.09%上升到24.22%、疟疾病例1周内报告的比例较基线调查水平19.6%上升到24.64%,达到了项目第一年的目标要求。结论海南省实施第五轮海南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西右江区2002年疟疾流行及控制现状,评价监测措施,为实施全球基金疟疾控制项目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选择右江区近年疟疾病人较多的3个乡镇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2002年疟疾疫情报告、发热病人血检资料,逐户调查疟疾发病情况,对村民和学生进行疟史、蚊帐使用情况和疟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2002年右江区疟疾发病率为0.15/万。血检当地发热病人9885人次,年血检率为3.03%,未检出阳性病例;血检流动人口419人次,检出5例间日疟病例,阳性率为1.19%。走访调查1004户4709名村民,查出1例疑似病例,居民蚊帐使用率为98.17%,中小学生经验积累型和间接传授型疟防知识知晓率均高于村民。结论2002年右江区疟疾发病率继续控制在1/万以下,无当地感染病例,疟疾病例全部为输入性,村民蚊帐使用率较高,存在一定疫情漏报现象,现行疟疾监测与防治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禽/人流感防控项目县目标人群相关核心知识知晓情况,为针对性开展禽/人流感干预活动提供依据.方法:在两个项目县随机抽取9个村作为样本点,并整群抽取12-65岁的禽类养殖人员和附近居民作为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4名被调查者的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59.10%,但"发现病死的家禽要深埋并上报"和"禽/人流感有多种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低于10.00%;影响目标人群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和学习禽/人流感知识的态度;目标人群知识来源主要为电视,而宣传材料和人际传播覆盖率较低.结论:项目县目标人群对禽/人流感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其知识仍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应通过多种途径对目标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刘辉  丁国武 《重庆医学》2016,(11):1539-1541
目的:调查分析甘肃省5县(区)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情况,判断现行政策的宣传和实施的效果,为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抽取甘肃5县(区)居民共1688例,使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居民对政策的知晓率较低(57.23%);居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政策,主要为医务人员入户宣传;91.94%居民认为接受政策服务比较方便;90.99%的居民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比较满意;82.35%的居民认为政策服务效果明显;90.11%的居民对政策服务总体满意。以上结果各县(区)存在差异( P<0.05)。结论甘肃省5县(区)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潞西市2007~2009年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地区疟疾流行与防治状况,评价项目的实施效果。方法2007年和2009年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抽到村寨的居民采血镜检,入户调查每户家庭拥有药浸蚊帐的数量,对调查日期前两周内的所有疟疾病人按个案调查表的内容要求进行个案调查,查阅调查村寨所有村医门诊登记和处方,获得该诊所疟疾病人的有关信息;然后在乡(镇)防保组核查该村诊所上报的疟疾病人(包括疑似病例)的有关信息。结果居民带虫率从2007年的1.36%下降到2009年的0;2006年、2009年拥有药浸蚊帐(包括长效蚊帐)的家庭比例分别是27.79%、74.10%;项目地区疟疾病例在一周内从村级报告到乡镇的比例分别是12%、59.64%;调查的前两周内的疟疾病人在发热24h内得到抗疟药规范治疗的比例分别是8.33%、52.00%,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第五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开展的各项防制措施对潞西市疟疾的流行有显著的控制作用,今后仍应继续完成好项目的各项指标使潞西市的疟疾发病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吉林省成年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7月在吉林省的9个市(州)共32个县(市、区)共抽取成年居民20 473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采用基于抽样设计的校正的Rao-Scott χ2检验比较不同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结果:吉林省成年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4.1%、41.3%和7.9%;男性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显著低于女性(P<0.001);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在18~24岁人群中最低,分别为9.6%和9.5%;高学历人群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均低于低学历人群(P<0.001);有家族史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显著高于无家族史者(P<0.001);农村居民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均高于城市居民(P<0.05),农村和城市居民高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2年吉林省成年人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低于2004-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但治疗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轻人和男性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低,提示吉林省应对青年男性加强高血压防治相关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