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抗凝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至2014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骨科手术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术前3d开始停用华法林,采用1 mg/kg低分子肝素替代治疗,皮下注射,1次/12 h,术前12h停用,术后24h开始恢复使用低分子肝素,术后48 h开始口服华法林,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大于1.5时停用低分子肝素,逐渐调整华法林至合适用量.记录患者围术期出血量、卡瓣率(超声心动复查是否有瓣膜血栓形成,瓣膜功能是否正常)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50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00 ~ 550 ml,平均(320±75) ml;术后引流量为380~ 750 ml,平均(580±85)ml.术后5例患者出现出血,给予相应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未发现瓣膜血栓形成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前与术后第4、10天的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9)g/L比(117±11)、(118±12)g/L,均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行骨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替代华法林抗凝治疗可有效防止大量失血、卡瓣、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华法林患者起搏器围术期抗凝治疗策略。方法:通过1例长期服用华法林患者起搏器围术期的抗凝治疗方案调整,结合最新国际相关临床使用指南和治疗进展,总结、分析围术期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选择。结果与结论:血栓栓塞风险高危者,可不停用华法林或以低分子肝素桥接,血栓栓塞风险低危或中危者,可以停用华法林,不以低分子肝素桥接。医生和药师需权衡患者出血和血栓风险决定起搏器围术期的抗凝方案。  相似文献   

3.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药物华法林的应用、监测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7年7月,356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华法林首次负荷量3.75~5 mg。随访6月~6年,平均随访2年9个月,随访INR(1.96±0.48),华法林维持剂量(3.02±0.66)。11例有出血症状出现,1例因脑出血死亡;8例发生血栓栓塞,1例有偏瘫及失语。结论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正确的抗凝治疗,控制INR在1.8~2.5范围,可以减少抗凝治疗的并发症,获得满意的预防血栓栓塞和出血的效果,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妇产科疾病患者再手术时抗凝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安全性。方法1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3例均为机械瓣膜置换,一直服用华法令抗凝。患者人院后均停用华法令,改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调整盯达到或接近正常后,于术前12小时停用抗凝药物。术后12—24小时口服华法令并与低分子肝素重叠使用,3—5日后停用低分子肝素。调整药物剂量,使INR达治疗目标范围。结果1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因妇科疾病需再次手术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无任何并发症出现。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再手术时只要合理调整抗凝药物种类、剂量及用法,掌握合适的抗凝强度,再次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应用肝素钠与华法林抗凝致出血情况差异并构建华法林抗凝致出血风险模型。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11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对照组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抗凝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和随访6个月血栓发生率、出血发生率,进行华法林治疗发生出血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华法林致出血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性能。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国际标准化比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栓总发生率、总出血率低于对照组[3.3%(2/60)比13.6%(8/59)、21.7%(13/60)比39.0%(23/59)](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较差、抗凝知识知晓程度差、治疗依从性差、农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的调整策略及年龄、性别、体重与华法林抗凝剂量、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19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华法林抗凝凋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方法,分析年龄、性别、体重和华法林剂量、INR值的关系,观察其抗凝效果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1例患者因过量服用华法林出现颅内出血死亡,1例过量出现严重皮下出血及鼻出血,1例出现腔隙性脑梗死,2例单用华法林效果不佳,合用拜阿司匹林后INR可调整到目标范围,其余患者效果较好,无严重出血及血栓形成.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与年龄、性别、体重无关;抗凝治疗维持INR在1.8~2.5间较为适宜,不增加出血及血栓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的调整策略及年龄、性别、体重与华法林抗凝剂量、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19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华法林抗凝调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方法,分析年龄、性别、体重和华法林剂量、INR值的关系,观察其抗凝效果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1例患者因过量服用华法林出现颅内出血死亡,1例过量出现严重皮下出血及鼻出血,1例出现腔隙性脑梗死,2例单用华法林效果不佳,合用拜阿司匹林后INR可调整到目标范围,其余患者效果较好,无严重出血及血栓形成。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与年龄、性别、体重无关;抗凝治疗维持INR在1.8~2.5间较为适宜,不增加出血及血栓风险。  相似文献   

8.
唐凤川 《中国药房》2009,(35):2791-2792
目的:减少机械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并发症。方法:通过分析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因素及患者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开展药学服务,指导其规范使用抗凝药华法林。结果与结论: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因素较多,药师应积极开展合理有效的药学服务以减少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出血和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患者因药物使用而造成的身体损害,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规范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及用药监护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0月298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随访患者,记录其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分析华法林应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术后出现皮肤紫癜1例,死亡2例。随访期间皮肤紫癜1例,妊娠早期流产1例,月经期月经量过多导致贫血4例,拔牙后出血2例,脑梗死1例,出血12例,均治愈或好转。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正确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并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用药监护,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抗凝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管理的作用和方法。方法切身与患者及医师沟通交流,为医师提供专业的药品信息,对患者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开展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提供有效的药学服务,提高了患者抗凝监测的依从性,减少了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临床药师可通过为医师提供药学信息,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参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华法林抗凝治疗,体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心脏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用药规范的认识.方法:检索已有的华法林抗凝治疗循证医学文献,以此评价一名7个月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换瓣术后,住院期间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和维生素K1的应用过程.结果:术后第1~4天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术后第6天INR达抗凝目标值,静脉滴注维生素K12 mg后,INR降到正常参考值.结论:临床医师对华法林抗凝过度的误判以及应用维生素K1处置不妥,且该病例可能存在华法林抵抗现象,说明了制定华法林抗凝治疗用药规范的重要性及开展相应临床药学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在心脏病换瓣术后妊娠早期的应用。方法本文选取55例心脏病换瓣术后孕妇,在妊娠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抗凝治疗(简称治疗组),并随机选取55例心脏病换瓣术后孕妇,在妊娠早期使用华法林作为对照(简称对照组)。结果治疗组55例,发现胎儿畸形2例,发生率3.63%;自然流产4例,发生率7.27%抗凝效果良好45例,占81.81%,1例出现心脏瓣膜功能障碍而重新换瓣并终止妊娠,发生率1.81%,。对照组55例,发现胎儿畸形8例,发生率14.55%;自然流产12例,发生率21.81%;抗凝效果良好53例,占96.36%;未发现心脏瓣膜功能障碍病例。两组在胎儿畸形和自然流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脏病换瓣术后妊娠早期抗凝剂选用低分子肝素钠胎儿致畸率及自然流产相对较低,但抗凝效果及导致孕妇心脏瓣膜功能障碍华法令稍优于低分子肝素钠。故心脏病换瓣术后患者在妊娠早期抗凝剂选择用低分子肝素可以降低胎儿畸形率及自然流产率,对母婴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刘状  葛圣林  张成鑫 《安徽医药》2014,(7):1340-1344
目的探讨安徽地区汉族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低强度抗凝应用于患者的安全性,为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给予最佳的华法林抗凝剂量及最佳的INR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509例安徽省地区汉族人群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给予华法林低强度抗凝治疗。随访期间,记录其PT、INR值及华法林剂量。统计出血及血栓、栓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失访及数据不完整的有40例,数据较完整的有469例,随访1~37个月,平均(18.13±6.02)月,总随访1 960.8人年。男211例,女258例,平均年龄(40.52±13.38)岁,其中行MVR 268例,AVR 115例,DVR 86例。所换瓣膜均为双叶机械瓣膜,其中153枚St.Jude Regent瓣膜,291枚CarboMedics瓣膜,111枚国产GKS瓣膜。结果平均INR为2.11±0.56,平均华法林剂量为(3.124±2.4)mg。共有47例抗凝相关并发症,其中出血事件37例(发生率为1.89%pt-y),血栓、栓塞事件有10例(发生率为0.51%pt-y)。另外,5例死亡,与抗凝相关有3例。术前患者共有316例合并房颤,43例合并左房血栓。结论安徽省人群瓣膜置换术后患者INR控制在1.8~2.2是合适的,可以有效控制血栓、栓塞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合并房颤患者及行DVR的患者的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此类患者应加大复查频次,及时调整华法林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再手术的抗凝治疗。方法回顾并随访1997年3月-2010年1月在我科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并再次行其他外科手术患者96例,术前2~3d停用华法林,检测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术后2-3d恢复服用华法林,并依据INR调整用量。结果全组再手术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未出现血栓、颅内出血及胃肠道等异常出血。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再手术必须合理调整华法林的使用;依据INR值维持一个有效的抗凝强度,可以安全地进行手术,也可以安全地妊娠、分娩。  相似文献   

15.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临床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给药方法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方法:对11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记录年龄、性别、华法林剂量和INR值等,观察出血、栓塞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华法林维持剂量及达标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与年龄、性别、体重无关。华法林维持剂量范围1~6mg·d~(-1),71.1%的患者维持剂量为2.0~4.5mg·d~(-1),INR稳定达标时间为10~21d。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个体差异大,应在严密监测INR值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围术期继续应用华法林对起搏器囊袋血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80例服用华法林的患者接受永久起搏器植入,按照随机表随机分成继续华法林组和肝素桥接组,各90例。继续华法林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内监测凝血酶原国际化比值,并维持华法林治疗(华法林剂量3.0—6.0mg);肝素桥接组患者围术期内采用低分子肝素桥接[1mg/(kg·12h)],观察住院期间2周内囊袋的血肿发生率。结果继续华法林组囊袋血肿发生率为6.7%(6/90),肝素桥接组为17.8%(16/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子肝素为发生囊袋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RR=2.665,95%CI=1.073—8.156,P=0.023)。结论与肝素桥接法比较,围术期继续服用华法林不明显增加起搏器囊袋血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吴逢波  徐珽  陈泽莲  唐尧 《中国药房》2008,19(14):1093-1094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给药方法和国际标准比值(INR)的关系。方法:对123例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出院后定期复查随访。记录年龄、性别、华法林剂量和INR值等,观察出血、栓塞、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无死亡病例,出院发生股静脉血栓1例,牙龈出血11例,泌尿系出血3例。出院随访因抗凝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国外文献报道相近。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5d根据INR给予个体化剂量,控制INR值在1.5~2.0之间可以达到一定的抗凝效果,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