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后期,不同肌腱移位方法重建伸腕(指)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Riordan肌腱移位、指浅屈肌腱移位、伸肌腱固定等手术重建不可逆臂丛神经损伤伸腕(指)功能24例,其中全臂丛12例、臂丛上中干9例、臂丛后侧束神经损伤3例,功能重建术距神经损伤或修复后时间为2~12年。结果术后经3~36个月随访,参照肌腱移位术疗效评定标准,优4例,良11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62.5%。结论臂丛神经损伤后期伸腕(指)功能缺失的重建,需根据患肢条件,采用不同肌腱移位方法。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简易神经康复支具用于桡神经损伤患者术后康复的疗效。方法将25例桡神经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支具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桡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采用桡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两组患者桡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康复支具组3个月优良率为69.23%,对照组为25%(P〈0.05)。12个月随访时两组优良率分别为84.6%和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本康复支具可明显缩短桡神经功能恢复时间,但不影响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对99例在本科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前后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早期功能锻炼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锻炼方法。结果患侧上肢肿胀对照组18例(35.3%),试验组7例(1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侧上肢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对照组45例(88.2%);试验组47例(97.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防止患侧上肢肿胀。  相似文献   

4.
经皮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电刺激对臂丛神经、桡神经损伤是否具有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选择1993年1月~1996年12月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76例、桡神经不完全损伤17例,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和对照组。电刺激组进行经皮电刺激治疗6个月,对照组则不作经皮电刺激治疗。电刺激6个月后观察肌皮神经、肩胛上神经及桡神经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肘关节屈曲度数、伸腕肌力,电刺激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能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可应用于宜保守治疗的周围神经损伤及神经修复后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指屈肌腱修复后早期康复介入的疗效。方法对73例Ⅱ~Ⅴ区指深屈肌腱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指别、神经损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术后4周再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急诊修复后第4天即在使用支具情况下开始进行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两组采用相似康复治疗方法,应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测定法评定疗效。结果术后3--6个月,按TAM法评定患指功能,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活动度及手指感觉、两点辨别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功能锻炼开始的时间愈早,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愈高。  相似文献   

6.
肌腱移位重建不可逆桡神经损伤的手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探讨不可逆桡神经损伤后肌腱移位重建伸腕、伸指、伸拇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尺侧屈腕肌腱、旋前圆肌、掌长肌腱移位术重建不可逆桡神经损伤手功能13例,非手术治疗22例.结果手术组13例经3~36个月随访,术后疗效评定结果为:优8例,良5例,手功能恢复基本满意;对照组19例获5~64个月的随访,疗效评定:良1例,可...  相似文献   

7.
晚期桡神经损伤的伸腕伸指功能重建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晚期桡神经损伤的伸腕伸指功能重建陈德松,崔大勇,顾玉东桡神经损伤.导致伸腕伸指功能障碍,早期经过神经修复术,包括神经松解、缝接、移植等手术,大多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晚期神经损伤.或手术后无效者,Stars(1922年)采用屈肌腱转移来重建伸腕伸指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制压疮膏联合1%硫酸铜溶液治疗Ⅲ期压疮的疗效。方法将29例(42处)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21处)用自制压疮膏联合1%硫酸铜溶液进行换药,对照组14例(21处)用人工生物膜康尔患溃疡贴敷于疮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自制压疮膏联合1%硫酸铜溶液治疗Ⅲ期压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桡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桡神经损伤后行神经松解,缝合和移植术的疗效。方法 46例桡神经损伤根据损伤类型。采用神经内,外松解术,直接缝合,神经移植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年至10年,21例桡神经松解术中,17例的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3-M5,虎口区感觉为S4。19例神经直接缝合者14例。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3-M5;16例虎口区感觉为S4。6例神经移植者5例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3-M5。虎口区感觉达S4。结论 桡神经损伤早期根据其损伤类型进行合适的手术方法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独采用功能锻炼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将98例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DVT发生率观察组为8.2%,对照组为24.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患肢肿胀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功能锻炼能明显减少髋部骨折术后患者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谭磊  张力  卢俊范  张亮  王景彦 《中国骨伤》2008,21(7):510-513
目的:探讨自制脊柱撑开复位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治疗组42例共56椎体,男14例,女28例,年龄50~69岁;对照组54例共68椎体,男19例,女35例,年龄51—75岁。均摄X线片和CT扫描,其中27例加行MR以排除肿瘤继发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均确诊为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CT扫描椎体后壁完整无椎管占位,均无脊髓神经损害症状。骨质疏松程度以L3X线骨小梁变化分级。治疗组应用脊柱牵引复位器经椎弓根向椎体注入骨水泥,对照组采用椎体成形术。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参照Lee方法测量椎体高度压缩率和恢复率,计算骨水泥渗漏率。结果:治疗组平均随访2.5年,VAS评分治疗组由术前的平均(8.6-+0.8)分降至平均(1.7±0.5)分,对照组由平均(8.5±0.4)分降至平均(3.5±1.4)分,术后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前、术后椎体前壁和中间高度压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后凸角度恢复率71.8%,对照组恢复率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骨水泥渗漏,对照组渗漏率47%。疗效评定治疗组36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对照组43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脊柱撑开复位器是一种能替代进口球囊的微创技术,可迅速止痛,恢复椎体高度且无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2007年7月~2008年12月,对212例经外阴多点活检病理证实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者,根据年龄、病程及病理类型按照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分为超声组(n=106)和药物组(n=106)。超声组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连续直线扫描,治疗功率3.5W,时间20~30min;药物组选用我院自制的复方白斑膏治疗,硬化苔癣型37例及混合型10例给予2%丙酸睾酮软膏与复方白斑膏交替使用共6个月。治疗期间及疗程结束6个月外阴多点活检,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6个月,根据皮肤的组织学分期和临床评分表,对病损部位皮肤弹性、色泽、病损范围占外阴部的百分比进行综合评价。超声组随访97例,治愈32例(33.0%),显效62例(63.9%),无效3例(3.1%),有效率为96.9%(94/97)。药物组随访94例,治愈4例(4.3%),显效55例(58.5%),无效35例(37.2%),有效率为62.8%(59/9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MannWhitneyU检验,Z=-6.965,P=0.000)。超声组2例外阴皮肤浅Ⅱ度烧伤,药物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瘙痒症状,安全,疗效确切,是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合适的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32例行解剖型钢板固定。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Neer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锁定加压钢板组25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解剖型钢板组29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7~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锁定加压钢板组术后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良率优于解剖型钢板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 vs 90%,P>0.05)。解剖型钢板组1例患者发生肱骨头坏死、吸收,2例出现螺钉松动、部分拔出。两组均未出现断钉、再骨折移位、骨折不愈合、桡神经损伤、腋神经损伤等术后并发症。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和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均能有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但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并发症少,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胃镜下应用探条或自制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7年12月,胃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45例,其中应用自制气囊扩张22例(自制气囊组),应用探条扩张23例(探条组),比较2组疗效。结果探条组23例扩张1~9次,平均3.6次;自制气囊组22例扩张1~6次,平均2.3次。2组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首次治疗费用探条组(1542.57±281.30)元,自制气囊组(861.91±176.48)元(t=9.671,P=0.000)。扩张后3个月的疗效2组差异无显著性[探条组显效14例(61%)、有效8例(35%)、无效1例(4%),自制气囊组显效15例(68%)、有效5例(23%)、无效2例(9%),Z=-0.351,P=0.726]。扩张后6个月的疗效2组差异有显著性[探条组显效5例(22%)、有效3例(13%)、无效15例(65%),自制气囊组显效10例(45%)、有效7例(32%)、无效5例(23%),Z=2.564,P=0.010]。结论胃镜下应用探条和自制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简便,患者恢复快,尤其自制气囊扩张器设备简单,就地取材,疗效肯定,在基层医院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单纯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O 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05年6月~2010年10月36例桡骨远端AO C3型骨折,其中18例予以单纯石膏固定(石膏组),18例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支架组)。随访至术后24周,比较两组患侧临床功能(改良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及X线表现(改良Lidstrom-Radiographic评分系统)。结果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无明显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24周,临床疗效(改良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支架组腕关节屈(45.06±3.04)°,伸(52.83±2.94)°,桡偏(22.83±2.33)°,尺偏(36.33±5.29)°,旋前(51.67±4.16)°,旋后(44.89±4.13)°;石膏组屈(41.56±3.01)°,伸(49.56±3.58)°,桡偏(20.61±2.17)°,尺偏(31.22±5.35)°,旋前(46.33±4.12)°,旋后(41.33±2.93)°。X线表现(改良Lidstrom-Radiographic评分系统):支架组桡骨高度(9.11±1.23)mm,掌倾角(16.00±2.40)°,尺偏角(16.39±1.79)°,关节面台阶(1.11±0.76)mm;石膏组桡骨高度(7.61±1.65)mm,掌倾角(13.44±2.48)°,尺偏角(12.67±3.83)°,关节面台阶(2.22±0.94)mm。各项指标支架组均显著优于石膏组(P〈0.01)。结论对于桡骨远端AO C3型粉碎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注意桡神经浅支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顺行旋入式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顺行旋入式髓内钉和锁定钢板系统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顺行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21例,锁定钢板系统内固定17例。结果 38例均获随访,平均18.6个月。旋入式自锁髓内钉组平均手术时间(47.90±4.98)min,桡神经损伤1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23.04±1.62)周,肩关节Constant评分平均(77.71±5.84)分,肘关节Mayo评分(91.33±1.73)分;锁定钢板系统组平均手术时间(62.64±4.71)min,桡神经损伤2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27.88±1.57)周,肩关节Constant评分(86.14±2.27)分,肘关节Mayo评分(92.44±2.29)分。治愈率均为100%。旋入式髓内钉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上短于锁定钢板组(P0.01),但Con-stant肩关节评分较低(P0.01),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适合稳定性骨折、非缺损性粉碎性骨折,但抗旋转及抗短缩方面不及锁定钢板系统,对非稳定性骨折、断端缺损性粉碎性骨折宜选择锁定钢板系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制芩连枇杷膏外用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4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9例,治疗组外用自制芩连枇杷膏,对照组外用复方片仔癀软膏,统计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8%和86.3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芩连枇杷膏外用治疗痤疮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在痔切除术后的疗效.将80例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抗炎、痔冲洗剂(本院院内制剂)坐浴、换药的基础上,用0.9%生理盐水250ml加七叶皂苷钠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用8d.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抗炎、痔冲洗剂坐浴、换药。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2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9例。结果表明,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抗炎、抗渗出、消水肿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痔切除术后创口水肿、疼痛、肛门坠胀感等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龄儿童2年以内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8例2年以内陈旧性孟氏骨折低龄患儿采取尺骨近端截骨克氏针内固定,桡骨小头切开复位、肱桡关节克氏针内固定。结果 38例全部得到随访,时间2~12个月。术后2例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4例桡神经损伤患儿功能完全恢复,其余患儿肘关节无畸形,无疼痛。肘关节伸直活动范围0°~20°(6°±4°),屈曲活动120°~135°(130°±5°),旋前平均80°±5°,旋后平均85°±5°。根据Mackay标准评定:优30例(78.9%),良6例(15.8%),差2例(5.3%)。结论尺骨近端截骨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低龄儿童2年以内陈旧性孟氏骨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