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2例疗效进行评价,并与未用尿激酶治疗的30例对照。结果,尿激酶组冠脉再通率为46.15%(25/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1/30);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者,冠脉再通率达67.86%(19/28);溶栓组住院病死率5.77%(3/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4/30)。观察表明,尿激酶可有效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促进冠脉再通,早期使用可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通率及疗效。  相似文献   

2.
张淑云 《实用新医学》2000,2(7):583-585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根据符合溶栓条件、无禁忌症分为治疗组,不符合溶栓条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溶栓时间均在发病后12h之内,其它治疗措施与对照组相同。结果:治疗组冠脉血管再通率为71.88%(23/32),其中3h内溶栓再通率85.71%(12/14),3-6h再通率77.78%(7/9),>6h再通率40%(4/10),出血并发症为15.63%(5/32)。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尽早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可以使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率提高,增加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国产尿激酶(UK)对12例发病后6~12h进行溶栓治疗的AMI患者进行了总结分析,并设对照组。结果:溶栓组7例获得冠脉再通,再通率58.3%,对照组无1例再通。说明:延迟溶栓治疗完全可能使阻塞的冠脉再通。本文提示:至少可以将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放宽至发病后12h以内。  相似文献   

4.
李启荣 《广西医学》2002,24(8):1186-1188
目的:观察早期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32例AMI患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与55例AMI患的常规治疗对照,观察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情况。结果:尿激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59.37%和14.55%(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治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相似文献   

5.
谭志元  吕桂芬 《广西医学》1997,19(3):380-382
用尿激酶对33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并与30例AMI未溶栓患者作对照,结果表明溶栓组冠状动脉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溶栓距心肌梗塞发病时间≤6小时,梗塞后无严重并发症者冠脉再通率高,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患者年龄大小与冠脉再通率高低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使用溶栓药物治疗,迅速溶解阻塞性冠脉血栓,能缩小梗塞范围,保护心功能,降低近期死亡率。我院从1991年3月至1997年3月应用国产尿激酶(南京大学制药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病人62例,症状开始至溶栓治疗时间为4.41±2.61h(48例≤6h,14例>6h),根据冠脉间接再通指标判断,溶栓治疗再通率为54.8%(34/62)。副作用小,未见脑出血或严重内脏出血。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梗塞6h内)大剂量(尿激酶≥100万u)静脉给药冠脉再通率(34/48即70.8%)比>6h者、中小剂量高。临床观察证明尿激酶是廉价、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7.
王维展  武长东 《河北医学》1996,2(6):562-564
选择具有溶栓指征的急性心肌梗塞(AMI)109例,施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冠脉再通80例,分治疗组42例,于溶栓前10 ̄30min给脉络宁40 ̄50ml,并以此剂量每日1次连用7d;设单用溶栓治疗者38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7.6%和84.2%,发生严重心衰3例(7.1%)和6例(15.8%),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RPA)17例(40.5%)和30例(78.9%),两组间差异  相似文献   

8.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4例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与18例采用常规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溶栓后24h内T波倒置对判断冠脉再通的影响。结果尿激酶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2.5%和15.0%(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疗效,降低病死率,宜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前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国产尿激酶(uk)中等剂量对AMI院前急救溶栓治疗78例,其疗效与80例常规治疗相比较。结果①院前溶栓组冠脉再通率86%,对照组冠脉再通率67%;②溶栓组死亡率为2.6%,对照组为8.8%;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溶栓组为7.4%,对照组26.3%。结论AMI溶栓治疗开始的越早越好,成功的溶栓治疗能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林道德 《海南医学》2000,11(3):75-76
目的 探讨急性室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用尿激酶对符合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标准的50例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并观察再通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本组静脉溶栓再通率为66%(33/50),4小时内再通率高77.8%(14/18)。结论 急诊室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用蝮蛇抗栓酶(VAE)、小剂量尿激酶(LUK)、大剂量尿激酶(HUK)静脉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各51例、33例及51例进行疗效比较。冠脉再通率分别为39.22%(20/51)、45.45%(15/33)与60.08%(31/51)(每两组相比P均<0.01);5周病死率分别为9.80%(5/51)、9.09%(3/33)与7.84%(4/51)(P<0.01);出血率分别为13.72%(7/51)、12.12%(4/33)与13.72%(7/51)(P>0.05);QRS记分分别为3.12±0.42、2.98±0.40与2.79±0.39;CK峰值分别为248.73±31.22U、216.6±25.67U与219.68±23.16U。HUK组疗效明显优于VAE和LUK组。推荐UK的适宜用量为150万U30分钟内静脉滴入。  相似文献   

12.
将70例大于65岁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水激酶疗效的对比研究。尿激酶溶栓组再通率47.1%,对照组再通率13.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溶栓组住院病死率(23.5%)略低于对照组(24.5%),但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结果提示大于65岁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溶栓治疗虽可使冠脉再通,但对降低住院病死率的作用很小,这可能与溶栓组病例数较少有关。无期疗效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3小时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国产尿激酶(UK)中等剂量对AMI2小时内溶栓治疗80例。其疗效与80例常规治疗相比较。结果:①早期溶栓组冠脉再通率88%,对照组冠脉再通率65%;②溶栓组死亡率2.5%,对照组8.6%;③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溶栓组7.4%,对照组26.3%。结论:AMI溶栓治疗开始越早越好,成功的溶栓治疗能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研究尿激酶(Urokinase,UK)对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应用尿激酶150万IU对53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溶栓治疗。结果:①3小时内溶栓病人10例,8例再通,血管再通率80%(8/10),②3-6小时内溶栓血管再通率69.6%(16/23),③6-12小时内溶栓血管再通率46.6%(7/15),④12-14小时内溶栓血管再通率40%(2/5)。总的血管再通率为62.2%。结论:血管再通率与溶栓开始时间密切相关,提示早期溶栓明显提高血管再通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36例急诊AMI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判断再通率,观察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36例AMI患者中获得冠脉再通23例,再通率为63.9%;其中发病≤6h溶栓再通率21/27(77.8%),发病〉6h溶栓再通率2/9(22.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急诊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切实可行的一种有效方法,使更多的AMI病人及早赢得时间,得到有效治疗,挽救更多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6.
将70例大于65岁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尿激酶疗效的对比研究。尿激酶溶栓组再通率471%,对照组再通率13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溶栓组住院病死率(235%)略低于对照组(245%),但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结果提示大于65岁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溶栓治疗虽可使冠脉再通,但对降低住院病死率的作用很小,这可能与溶栓组病例数较少有关。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7.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急性脑梗塞应用国产尿激酶(UK)溶栓治疗的疗效,对189例发病12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常规治疗组。溶栓组UK剂量为100~150×104IU,个别病例为175~200×104IU,基本痊愈率为60.4%(61/101),总显效率为88.1%(89/101),病死率为3.0%(3/101);常规治疗组基本痊愈率为6.8%(6/88),总显效率为37.5%(33/88),病死率为9.1%(8/88)。再梗塞率溶栓组为1.0%(1/101),常规对照组为9.1(8/88)。出血性并发症常规对照组为1.1%(1/88),系脑内出血,预后良好;溶栓组为18.8%(19/101),脑外出血为9.9%(10/101),预后良好;脑内出血为8.9%(9/101),其中脑栓塞患者8例,77岁高龄1例,死亡3例。提示UK100~150×104IU静脉溶栓疗效好,但脑栓塞、高龄患者脑出血并发症较高,溶栓治疗需慎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治疗组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等。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3.8%、94.9%;死亡率分别为7.7%、0%;出血并发症率分别为30.8%、17.9%,两组比较,治疗组血管再通时间早、再通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溶栓后6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64.1%、溶栓后9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94.9%、溶栓后120min的血管再通率为97.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的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且药物维持时间长,患者不良反应较少,是临床一种高效、安全的溶栓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吴定 《广西医学》2000,22(4):715-717
目的:观察溶栓疗法对70岁以上高龄人急性心肌梗塞(AMI)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2例高龄AMI患者予尿激酶(UK)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35天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组再通率为71.87%,急性期病死率9.37%,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度出血6.25%,无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45例未溶栓组再通率为22.22%,急性期病死率为33.33%,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度出血4.44%,结  相似文献   

20.
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再灌注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选择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各55例)。对照组只用尿激酶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用尿激酶前30分钟或同时应用参麦注射液50ml,每天1次。连用5天,以探讨AMI再灌注损伤的防治。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再通分别为36例(65.5%)和31例(56.4%),治疗组住院期间病例率、严重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发生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