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其变化率和血小板容积指数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和小儿死亡危险因素评分(PRISMⅢ)的相关性,及其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昆明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105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存活组(82例)和死亡组(23例)患儿白细胞计数(WBC)、NLR、48 h NLR、NLR变化率、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PCIS、PRISMⅢ的差异;分析脓毒症患儿48 h NLR、NLR变化率、MPV、PDW、PCT与PCIS、PRISMⅢ分数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48 h NLR、NLR变化率、MPV、PDW、PCT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48 h NLR、NLR变化率、MPV、PDW、PCT水平及PRISMⅢ分数均较存活组明显升高,PCIS分数明显降低(P<0.05),而入院时两组WBC、NLR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 NLR、NLR变化率、PCT与PCIS分数呈负相关(r=-0.308、-0.242、-0.262,P<0.05),MPV、PDW与PCIS分数无相关性(P>0.05),而48 h NLR、NLR变化率、MPV、PDW、PCT与PRISMⅢ分数呈正相关(r=0.193~0.346,P<0.05).各指标评价脓毒症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从高到低依次为MPV、48 h NLR、PRISMⅢ、PCIS、PCT、PDW、NLR变化率.结论 MPV和48 h NLR可能是评估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疾病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判断血液肿瘤患儿病情变化的预测价值及临床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入住上海市某三甲专科医院血液肿瘤病区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每4 h进行一次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同时记录评分耗时、将因病情危重转ICU或死亡的患儿设为病例组,以1∶5的比例匹配对照组,即未发生结局事件的患儿。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约登指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局事件前24 h内PEWS最高值用于预测"因病情危重转ICU"的最佳截断点为2.25分、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85以上用于预测"死亡"的最佳截断点为6.50分、AUC为0.99以上。每位患儿进行一次PEWS评估平均需要(1.77±1.16)min,试点病区所有患儿进行PEWS评估的总时间为4.58 h/d。结论使用PEWS评分可准确预测血液肿瘤患儿发生病情危重或死亡;但若将PEWS评估常规应用于病区所有患儿,需要优化人力调配,或者根据专科截断点调整评估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尿酸水平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PICU收治的247例患儿,根据患儿在PICU期间的临床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儿临床资料、儿童死亡风险(PRISM)评分、GGT及尿酸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患儿PICU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预测患儿PICU期间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247例患儿在PICU住院期间共出现31例死亡,死亡率为12.55%。死亡组的GGT、尿酸水平、PRISM评分及菌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T、尿酸水平及PRISM评分是患儿PICU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GGT、尿酸与PRISM评分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0.967,95%CI 0.920~1.000)显著高于三项指标单独预测,联合预测在评估PICU患儿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5%和94.91%。结论GGT、尿酸水平在评估患儿PICU住院期间死亡风险方面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两者与PRISM评分联合预测患儿PICU死亡风险的效能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CIS)、儿童第三代死亡风险评分(PRISMⅢ)、儿童器官障碍评分2(PELOD-2)、儿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p-SOFA)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SAE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82例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儿的临床信息,依据住院28 d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PCIS、PRISMⅢ、PELOD-2、p-SOFA和GCS评分对SAE的死亡预测作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各评分方法校准度。结果82例SAE截至入院28 d,存活72例,死亡10例,病死率12.20%,死亡组GCS[7(3,12)分vs.12(8,14)分]、PCIS[76(64,82)分vs.82(78,88)分]评分低于存活组,PRISMⅢ[14(12,17)分vs.7(3,12)分]、PELOD-2[8(5,13)分vs.4(2,7)分],p-SOFA评分[11(5,12)分vs.6(3,9)分]高于存活组(P均<0.05)。PCIS、PRISMⅢ、PELOD-2、pSOFA和GCS评分预测SAE预后的AUC分别为0.773(P=0.012,AUC>0.7),0.832(P=0.02,AUC>0.7),0.767(P=0.014,AUC>0.7),0.688(P=0.084,AUC<0.7),0.692(P=0.077,AUC<0.7);拟合优度检验示PCIS(χ^(2)=5.329,P=0.722),PRISMⅢ(χ^(2)=12.877,P=0.177)、PELOD-2(χ^(2)=8.487,P=0.205)、pSOFA(χ^(2)=9.048,P=0.338)、GCS(χ^(2)=3.78,P=0.848)。结论PCIS、PRISMⅢ和PELOD-2评分对儿童SAE预后具有良好预测能力,其中PCIS评分可以更为准确地对SAE预后预测的拟合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用于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判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因病情加重需要转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治疗的2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设为PICU组;选取不需要转入PICU治疗的35例轻症患者,作为轻症组。记录轻症组入院时的PEWS和PICU组患儿转入PICU12 h前的PEWS评分。比较两组PEWS评分的差异,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s,ROC)曲线分析。结果:两组患儿PEWS评分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是轻症组3分(2~4分),PICU组6分(5~7分),两组间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3.836,P0.01)。患儿需转入PICU的PEWS评分为5分或单项得分≥3分。结论:改良PEWS评分可用于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和转入PICU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在脓毒症患儿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171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入院24 h内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收集确诊脓毒症24 h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计数;计算N/LP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中性粒细胞与前白蛋白比值(NPRI)。根据患儿预后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n=110)和死亡组(n=61)。比较两组N/LPR、PLR、NLR、NPRI、PCIS评分、PCT、CRP和PLT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PR、PLR和PCIS评分预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风险的准确性;根据三者ROC曲线的截断值对患儿28 d死亡风险进行亚组分析,同时使用Kaplan-Meier法对各亚组脓毒症患儿进行生存分析。根据PCIS评分对脓毒症患儿进行危险分层(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评估N/LPR和PLR与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linical Illness Score ,PCIS)和儿童死亡风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 ,PRISM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于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室(ICU )的符合重症手足口诊断标准的424名患儿。收集小儿PCIS和PRISM评分系统的相关生理参数及结局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AUC)来评估评分系统对并发症和结局的分辨力。【结果】死亡组患儿总住院天数和住IC U天数明显少于存活组患儿,且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死亡组患儿肺水肿和肺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且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采用PCIS和PRISM评分来评价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发现,死亡组PCIS评分要明显低于存活组(Z=-6.48,P =0.000),死亡组PRISM 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Z=-7.39,P =0.000),而且两评分系统存在相关性。PCIS和PRISM两评分系统分辨是否发生肺水肿、肺出血和死亡的AUC分别是0.74和0.78、0.82和0.87、0.83和0.87。【结论】PCIS、PRISM 均能够反映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重程度,且相关程度高。两评分系统对重症手足口病发生严重并发症或者死亡的分辨力均到达可接受水平,且PRISM评分系统更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6项危重程度评估工具应用于先心病术后患儿病情评估中的效果。方法 :比较6项工具内涵并采用t检验、ROC曲线下面积、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等比较工具应用效果。结果 :纳入1 284例患儿,6项工具在构建方式、评分内容、评分应用层面存在差异。小儿死亡风险评分(PRISM)等普适评分应用面相对广,但先心病针对性不强。而特异性评分指标特异性强、评估节力。小儿先心病术后危重程度评分的区分能力优于普适评分(AUC0.75)。第三代小儿死亡风险评分(PRISMⅢ)、第二代小儿死亡指数(PIM2)、小儿先心病术后危重程度评分的校准能力较好(P0.05)。结论 :相比普适评分,特异性评分应用于先心病患儿具有一定优势,但仍需深入研究。护理人员在使用工具前应当根据临床情境合理选择符合患儿特点的工具,以提高评估准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并发症预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湖南省某三甲医院2018年9月-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期间患儿生命体征监测值进行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构建ROC曲线,得出预警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PEWS截断点。结果 PEWS评分为3分是预测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并发症的最佳截断点,PEW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95%CI:0.712 ~0.951,P<0.001),约登指数最大为0.62。结论 PEWS可用于对川崎病患儿并发症的早期预警,以便患儿得到及时治疗与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急诊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9月来我院儿科急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内科患儿800例,根据患儿的去向分为普通组(包括出院、入住普通病房)和PICU组,对两组患儿预检时进行PEWS评分,并分析PEWS分值对评估患儿入住PICU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最佳截断值。结果:PICU组患儿PEWS分值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95%CI:0.78~0.92),PEWS对评估患儿入住PICU具有重要意义(P0.05),PEWS对评估患儿入住PICU的敏感度为92.9%,特异度为79.3%,Youden指数为0.722,PEWS最佳截断值为2.5分。结论:PEWS评分系统对评估急诊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儿危重评分评估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儿童预后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PICU收治的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入院24 h时危重评分情况分为A组(极危重患儿)、B组(危重患儿)、C组(非危重患儿)。比较3组患儿PICU住院时间、抢救次数、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发生率、功能衰竭脏器个数、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及28 d死亡率。结果 A组PICU住院时间、抢救次数、MOSF发生率、功能衰竭脏器个数、并发症发生率、28 d死亡率均优于B组和C组(P 0. 05); B组以上指标优于C组(P 0. 05)。结论小儿危重评分在PICU儿童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临床工作中需加强对危重评分患儿的监护和相关护理,以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正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是在总结成人早期预警评分的基础上,结合儿童特点,使用简易方式对患儿呼吸、循环及意识状态进行评估,用于预测病情风险,对可能发生心肺功能衰竭的患儿进行早期识别,指导患儿及早收至重症监护病房或专科病房接受治疗,以有效降低患儿病死率的评分方法~([1])。我院将PEWS运用到儿内科急诊预检分诊,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和小儿死亡指数(PIM)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中适用性。方法应用PCIS及PIM对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中符合1994年欧美联席会议定义的ARDS患儿进行评分,选取4个时段,即入PICU1h、在PICU病情最重时、入选ARDS1h、ARDS病情最重时的评分结果。PIM直接通过因特网(http://www.sfar.org/scores2/pim22.html)进行计算,根据存活或死亡的临床结果进行分组,比较PCIS及PIM评分结果。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软件。两组间人口学资料、住院时间及评分的比较使用曼-惠特尼U检验,组间病死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分别建立两种评分法相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该曲线下的面积(AUC)是评估评分法分辨能力的重要参数,该值≥0.75被认为有临床意义。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ARDS病情最重时PCIS(P=0.006)及PIM(P=0.013)评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入选ARDS1h的PIM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各时段PCIS与PIM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小于0.75。结论PCIS和PIM虽然对评估ARDS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有一定帮助,也可初步判断预后好坏,但对预测死亡风险的价值仍然有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表(PEWS)在儿科急诊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理2017年6月—2018年6月儿科急诊留观病区的108例患儿PEWS评分表,分诊有3种结果,1(评分0~2分)=痊愈回家,2(评分3分)=转入专科病房,3(评分≥4分)=转入PICU,以急诊科医生根据临床指标判断的实际分诊情况为金标准,利用ROC曲线分析评估PEWS评分表的诊断效能,得出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108例患儿中评分情况:0~2分70人,3分33人,4分5人;实际转归情况:痊愈回家69人,入住普通病房35人,入住PICU 4人。利用评分表得分诊断患儿是否入住专科病房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72,灵敏度为0.753,特异度为0.857;利用评分表得分诊断患儿是否入住PICU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灵敏度为0.606,特异度为1。结论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表可作为儿科急诊分诊的指标,帮助快速评估和救护,使儿科急诊护士能有针对性、有预见性地实施评估和护理,提高分诊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应用于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病毒性脑炎(VE)患儿病情转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入住PICU的VE患儿临床资料,应用PEWS评价患儿病情转归情况及应用价值。结果根据PEWS评分将患儿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与高危组相比,中、低危组患儿死亡率较低(P0.05)。PEWS预测VE患儿死亡的AUC是0.944(95%CI:0.869~1.000,P=0.001),最优截断值是4,此时约登(Youden)指数的峰值、对应灵敏度、特异度依次为0.844、100.0%、84.4%。结论 PEWS评分与VE患儿病情转归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评价VE患儿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持续加压供氧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1日~2018年7月1日就诊的NRDS患儿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两组患儿均护理至出院;比较两组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pO_2)]、血压、心率、胸片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小儿危重病历评分表(PCIS)、第三代小儿死亡风险评分(PRISMⅢ)评估两组危重情况及死亡风险。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1),PaO_2、SpO_2高于对照组(P0.01),心率低于对照组(P0.01),血压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胸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PRISM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C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CPAP持续加压供氧治疗的NRDS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可改善其血气指标,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儿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的患病现状,并探讨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2005年国际儿科脓毒症联席会议制定的标准,对2011年1-12月入住我院儿科的患儿进行筛选,了解脓毒症患儿的发病情况、治疗经过及预后转归.结果:纳入研究患儿共323例,儿童脓毒症的现患率是3.77%,PICU的现患率为18.08%,PICU严重脓毒症的现患率和病死率分别为8.37%和22.22%,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的发病与性别无明显关系,婴幼儿及乡村儿童是严重脓毒症的高发人群.感染的原发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以革兰氏阴性(G-)杆菌为主要致病菌,严重脓毒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多脏器功能衰竭,患儿的小儿危重病例(PCIS)评分及发生脏器衰竭的数目与死亡密切相关.结论:儿童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在PICU发病率及死亡率高,PCIS评分及脏器衰竭的数目是严重脓毒症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水平联合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在评估重症肺炎患儿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85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n=55)与预后不良组(n=30).两组患儿均于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24 h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100A12水平,并评估PCIS评分.记录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合并症(心力衰竭、脓毒症)、疾病严重程度、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脑钠肽(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对影响重症肺炎患儿预后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100A12联合PCIS评分预测重症肺炎患儿预后的价值.结果 两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BNP、PCT、CRP、S100A12、APACHEⅡ评分、PC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血清S100A12≥165.6 ng/ml、PCIS评分<71分、病情危重/极危重是影响重症肺炎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100A12预测重症肺炎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01、75.8%、78.9%;PCIS评分预测重症肺炎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75、78.5%、85.5%;血清S100A12联合PCIS评分预测重症肺炎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96、90.6%、89.1%.血清S100A12联合PCIS评分预测重症肺炎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最大,灵敏度、特异度较高.结论 重症肺炎患儿血清S100A12、PCIS评分均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血清S100A12水平联合PCIS评分在预测重症肺炎患儿预后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脓毒症患儿早期血乳酸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监护室收治的56例脓毒症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患儿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根据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评分)评定56例患儿严重程度,同时观察两组患儿入监护室时、治疗24h血乳酸的变化,血乳酸与PRISM评分、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56例患儿分存活组37例(66.1%)、死亡组19例(33.9%);入监护室时死亡组血乳酸及PRISM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乳酸值与PRISM评分显著正相关(r=0.314,P<0.05)。治疗24h时存活组血乳酸水平、PRISM评分下降,分别为(2.3±0.6)mmol/L、13.4±3.2,死亡组血乳酸水平、PRISM评分升高,分别为(7.3±4.4)mmol/L、29.6±4.5,两组血乳酸水平、PRIS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动态监测乳酸是判断脓毒症患儿的危重程度及预后的良好方法之一,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在识别手足口病危重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2498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例记录生命体征监测值进行PEWS,构建ROC曲线,分析PEWS对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病情的预警作用。结果:以患儿是否入住PICU为区别重症与危重症的指标,计算PEWS在手足口病危重症预警中的最佳截断值为2. 5分,约登指数最大为0. 308时,敏感度为0. 635,特异性为0. 67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674(95%CI:0. 640~0. 707)。结论:PEWS可以用于手足口病危重症病情发展的早期预警,但敏感度和特异性均不高,针对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预警评分系统需要改良,以更好地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