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MT)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盲抽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PMT的健康教育,2组患者均持续护理3个月。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健康行为、自我管理水平、血糖水平、生活质量,以及2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各维度得分、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各维度得分、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 BREF)各维度得分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HPLP各维度得分、SDSCA各维度得分、QOL BREF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基于PMT的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养成,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使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宋晓娟 《现代养生》2023,(22):1706-1709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护教育模式在泌尿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70例全膀胱切除腹壁永久性泌尿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按照收治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护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自护能力、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OH-QOL-OQ)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自护教育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概念、健康知识、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等4个维度的自护能力评分和COH-QOL-O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护教育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各维度的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OH-QOL-OQ各维度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护健康教育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护教育可提高泌尿造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男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4月入住本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71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5)。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实施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第3个月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糖尿病(成人)知识量表(ADKnowl)、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糖尿病(成人)知识量表、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 h血糖值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干预策略能够提高男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糖尿病健康相关知识,进而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4.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疾病知晓率和遵医行为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9月—2022年3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出院时,采用依从性评价量表评估2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及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FPG、2 h PG、HbA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FPG、2 h PG、HbAl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ESCA中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疾病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ESCA中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疾病知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中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物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中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提升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常规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3月-2018年8月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干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前及干预6周后自护能力、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干预6周后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护技能及自护责任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干预6周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干预后总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干预可有效提高自护能力,改善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薛娅  卓鑫 《现代养生》2024,(7):526-528
目的 探究基于跨理论模型(TTM)导向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院,并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n=49)与观察组(n=49)。观察组患者予以基于TTM导向认知行为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及生命质量。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护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生命质量(心理、生理、环境和社会关系)评分对比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开展基于TTM的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及健康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家庭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市河西区中医医院72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施以常规院外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开展延续性护理期间,应用医院-社区-家庭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bAlc、FPG、2hPG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糖尿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SDSCA)、生活质量量表(DMQ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CA、DMQL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过程中应用医院-社区-家庭模式,可保证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杨苗 《现代养生》2024,(5):336-338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在提升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社会支持中的作用。方法 将2020年5月-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70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学历、病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额外开展自我效能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各项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自护能力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各项社会支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社会支持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相似文献   

9.
童芳 《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8):71-72
目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控制血糖,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9月选择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普通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血糖值、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后血糖观察组为(8.36±0.42)mmol/L,对照组为(12.35±2.35)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运动情况、血糖监测、定期检查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健康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和并发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中医体质辨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居住在某社区的糖尿病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1年后自我管理评分及血糖含量。结果观察组干预1年后自我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1年后不同体质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行中医体质辨识可有效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横断纵贯交互式宣教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功能独立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黑龙江省佳木斯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横断纵贯交互式宣教。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干预后为出院时)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功能独立性量表(FIM)、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ESCA中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ESCA中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FIM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相似文献   

12.
惠骄 《现代养生》2023,(2):132-134
目的 观察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实施自我效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根据组间基础资料均衡可比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全程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自护能力评分、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自护能力和自我效能,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问题导向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自护能力、依从性、血糖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控制GDM患者血糖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诊治的GDM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问题导向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时间1个月。采取糖尿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DSES)评价患者自我效能,采取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SDSCA)评价患者自护能力,采用治疗依从性量表评价患者治疗依从性,观察干预前、后餐后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DSES量表饮食、运动、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足部护理、预防及处理低血糖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DSE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DSCA量表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依从性、足部护理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SDSCA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治疗依从性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我超越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82例行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我超越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血糖水平、自我超越能力、生命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超越能力、生命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超越量表(CSTS)评分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超越护理模式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自我超越能力,稳定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医护人员不进行任何干预;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医护人员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持续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我管理情况。结果试验结束时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方面,两组患者均较入组时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加有效地控制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利于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是进行慢病防治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移动医疗APP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社区登记在册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6个月的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保健知识及血糖测定手段干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糖尿病移动医疗APP干预。对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血糖监测情况、血生化指标等进行比较,并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对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8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到干预期结束观察组成功随访426例,对照组39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病程、BMI、文化程度构成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谷丙转氨酶指标差值均大于对照组的差值(均P<0.01)。干预2、3个月后观察组血糖监测次数均大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相较于传统社区干预措施,采用移动医疗APP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自我测定频率,合理控制血糖水平,达到患者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效果。建议依据实际病情选择移动医疗APP进行合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慢性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年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以及自我监测、用药管理、运动管理、饮食管理评分.结果:护理干预1年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自我监测、用药管理、运动管理、饮食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慢性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强化对患者血糖控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三位一体"糖尿病精细化管理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为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10月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589和563例糖尿病患者分别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2年的管理,干预组患者进行"三位一体"糖尿病精细化管理模式管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基本公卫"模式管理;采用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2种管理模式的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综合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分别为(12.49±5.02)和(12.44±4.84)分,总分达标率分别为19.9%和18.1%,2组患者综合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和总分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后2组患者比较,干预组患者的综合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和总分达标率分别为(16.94±4.09)分和57.1%,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4.69±4.36)分和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三位一体"糖尿病精细化管理模式较"基本公卫"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相关知识、信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97名建有慢性病管理档案的社区高血压或(和)糖尿病患者,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和常规随访管理,干预组进行自我管理专题讲座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观察一年后两组知、信、行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变化。结果:干预组实施一年个体化健康教育后在正常BMI值、推荐盐摄入量、高血压诊断标准、危险因素、损害和糖尿病危险因素、并发症等方面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坚持控制饮食的自我效能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控制饮食、有效运动、自我检测血压方面的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为85.9%,血糖控制率为85.5%,均高于对照组(56.4%、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随访干预,对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干预效果.方法将319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自我管理模式组(干预组)和社区常规管理组(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随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和面对面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调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传授自我管理知识,定期开展活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采用改良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参考Deborah的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DCP)进行效果评价.干预1年后,比较干预组(161例)和对照组(158例)患者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得分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血糖控制率从28.71%升高为59.63%,对照组从22.78%升高为29.7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x2=28.787,P<0.001);干预组糖尿病知识水平得分、饮食依从性及用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依从性和检查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自我管理模式在血糖控制、糖尿病知识水平提高和饮食依从性及用药依从性提高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的糖尿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