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Miles手术后结肠造口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平  刘瑶  李连  刘建 《吉林医学》2005,26(5):482-483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常需同时切除肛门,在腹壁上作结肠造口,形成一个永久性人工肛门。美国每年结肠造口在10万人以上。我国中、低位直肠癌发病率相对较高,每年约有10万人要作此类手术,结肠造口的术后护理在国外多由专业造口师承担,但因为目前我国尚没有专业造口师,这些工作仍由护理人员完成。我科2001年1月~2004年6月对直肠癌施行永久性人工肛门共7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结肠造口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直肠癌约 5 0 %~ 60 %需做永久性结肠造口术 ,据统计每年我国新增加永久性肠造口者约 10万人 ,[1] “造口”给造口者带来了心理上的抑郁 ,生活上的不便 ,为了提高造口者的生活质量 ,掌握造口护理知识 ,做好直肠癌结肠造口术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现结合我院 2 0例肠造口病人谈谈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男 18例 ,女 2例 ,年龄 43~ 81岁 ,平均 62岁 ,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腹部造口Mile’s手术 15例 ,Hartmann手术 5例 ,术后发生切口感染 1例 ,造瘘口旁皮肤腐蚀性皮炎 2例。2 护理体会2 .1 心理准备 永久性结肠造口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必…  相似文献   

3.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祥芝  张元云 《河北医学》2001,7(5):459-460
对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 ,临床上常采取Miles术式 ,即行腹会阴联合切除 ,腹部永久性人工肛门结肠造口以期达到手术根治和减少复发的目的。由于腹部永久性人工肛门结肠造口改变了粪便的正常排泄途径 ,且不能通过生理反射而控制排便 ,由此给病人生理和心理上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1] 。病人能否接受并配合手术治疗以及术后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心理康复状态[2 ] ,而病人心理的康复程度又与医护人员所实施的健康教育密切相关。对此我们在制定此类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时 ,将重点放在术前教育和出院健康指导方面。现将我们的…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患者行结肠造口术前、术后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50%~60%的直肠癌患者需做结肠造口术。我国每年新增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约10万,累计造口患者超过100万,且今后有增加趋势。结肠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正常的排便方式,需要终身使用人工肛门,不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不便,并使其心理上承受极大痛苦。随着护理心理学理论及心理护理方法的不断深入,近2年来我科开展了临床心理护理干预的探讨,现将我院2002年3月~2004年3月行结肠造口的161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肠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日英  黄丽霞 《广西医学》2004,26(4):592-593
肠造口是指外科医生通过手术在病人腹壁上人为开口,并把一段肠管拉出开口,翻转缝于腹壁,其功能是排泄粪便。肠造口是治疗某些低位直肠癌必要的手术,喻德洪等估计我国每年新增加的永久性肠造口者约10万人,累计约达10 0万人,今后还有增加的趋势[1] 。肠造口由于改变了粪便的正常出口,从隐蔽的会阴部移置到腹部,且不能随意控制,所以对病人的生理、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科1997年12月至2 0 0 2年12月,共行肠造口手术136例,其中男6 9例,女6 7例。年龄2 6~74岁,平均年龄5 4 4岁。1 2 治疗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大黄脐疗改善直肠癌患者永久性结肠造口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四川省简阳市中医医院进行结肠造口手术的直肠癌患者90例,其中45例于术后15d进行生大黄脐疗(实验组),另外45例只进行术后正常护理(对照组)。通过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和填写人工肛门功能评价表对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手术3个月后,所有患者的人工肛门功能评分均有提高,但是实验组评分[(8.23±1.8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79±1.52)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71.1l%的患者形成规律性排便,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大黄脐疗能有效改善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肖岚 《中国医疗前沿》2008,3(18):126-12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恶性肿瘤的发生与转归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据统计,我国现有永久性肠造口患者100万,每年约有10万人因患大肠疾病或外伤接受肠造口手术[1]通过对46例结肠造口病人的心理状况调查,病人均  相似文献   

8.
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岚 《中国医疗前沿》2008,3(9):126-12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恶性肿瘤的发生与转归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据统计,我国现有永久性肠造口患者100万,每年约有10万人因患大肠疾病或外伤接受肠造口手术[1]通过对46例结肠造口病人的心理状况调查,  相似文献   

9.
结肠造瘘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肠造瘘主要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永久性人工肛门、急性结肠梗阻、结肠外伤等。正确的结肠造瘘可提高术后生存率、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反之则导致各种术后并发症 ,并给病人带来种种烦恼、负担。本院自 1988~ 1998年共施行结肠造瘘 340例 ,出现并发症 6 7例 ,其主要并发症为造瘘口狭窄、坏死、回缩、出血 ,造瘘口肠脱垂 ,造瘘口周围皮炎、脓肿及瘘管等。现结合文献 ,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并提出一些预防和治疗方法。1 临床资料自 1988~ 1998年 ,我院共施行各部位结肠造瘘340例。其中男性 2 30例、女性 110例 ;年龄 18~ 83岁 ;直肠癌 2 90…  相似文献   

10.
肠造口是指因治疗需要,把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并将开口缝合于腹壁切口上,以排泄粪便,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治疗措施之一.美国每年急诊手术约10万例,至今已有肠造口75万例;我国估计每年新增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约10万例,目前累计约100万例因患大肠疾患或外伤接受肠口手术[1].肠造口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必要手段,肠造口的存在及造口手术引起的生理、病理变化导致了病人的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的改变,从而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2].肠造口的并发症及排便方式、身体外形的改变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有很大的影响.结肠造口患者既要面对癌症的挑战,又要承担人工肛门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由此可产生恐惧、悲观、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本文就肠造口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问题及护理干预等进行综述,旨在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肠造口病人的心理分析与心理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手术的方法将肠腔与皮肤营接相连称为肠造口术,包括结肠造口、回肠造口和尿路造口。在大肠癌手术中,结肠造口应用最多,尤其是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人212肛门)。喻德洪等Ⅲ估计我国每年新增加的永久性肠造口者约10万人,累计达100万人。肠造口由于将粪便的正常出口从隐蔽的会阴部移置副腹部,且粪便不能随意控制,对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肠造口者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心理康复状态。我院肿瘤外科予2001年1月-2005年1月对55例肠道肿瘤病人成功实施了肠造口术,其中男性36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8岁,现对其心理分析及心理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Goligher腹膜外结肠造口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位直肠癌和肛管癌的病人常需行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工肛门要伴随病人渡过后半生.若结肠造口处理不当会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其对生活的信心.我院自 1998 年以来,常规行 Goligher 腹膜外结肠造口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结肠造口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巧红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1):107-107
由于直肠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在我国低位直肠癌发病率较高。约50%~60%的直肠癌患者需进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每年约增加肠造口患者10万人,累计造口患者约100万人。结肠造口由于失去正常的肛门结构、节制功能和神经反射,肠内容物、粪便、液体无规律地自由排泄,产生粪臭,污染衣物,损害周围皮肤,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也给其日常生活及工作等各方面带来不便,使患者失去工作和生活的信心,甚至轻生。因此,做好肠造口的术前、术后护理工作,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护理肠造口的术前、术后护理工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肠造口由于排…  相似文献   

14.
直肠癌是外科较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其中50%-60%需要做永久性结肠造口手术.结肠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正常的排便方式,需终身使用人工肛门,这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生活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因而,结肠造口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50%~60%需做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手术.我国目前乙状结肠造口患者总数已经超过100万,估计每年新增患者约10万,且今后有增加趋势[1].  相似文献   

16.
冯娟 《中国伤残医学》2014,(20):186-187
直肠癌是外科较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其中50%~60%需要做永久性结肠造口手术。结肠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正常的排便方式,需终身使用人工肛门,这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生活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因而,结肠造口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有永久性肠造口患者100多万,每年约有10万人因患大肠癌疾病或外伤而接受肠造口术,结肠造口改变了原有的正常排便方式,且造口局部污染、刺激、感染等,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为了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使之尽快恢复工作,我科2007年1月至12月,对50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了康复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1~1995年行肠造口术45例,其中并发症6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肠造口术45例,其中男ZI例、女24例,年龄25~71岁,平均46.3岁。造口原因为直肠肛管癌行购会阴联合切除加乙状结肠经腹膜外胞壁隧道式单腔永久性造口27例;加乙状结肠肛门原位造口1例,家族性结肠多发息肉恶变全结肠切除加回肠腹壁造口2例、加回肠肛门原位造口1例;晚期结肠癌急性肠梗阻行根结肠际样式造口11例,乙状结肠肠样式造口3例,左半结肠损伤性穿孔破裂粪性腹膜炎行根结肠肠拌式造口三例。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共发肛门原位回肠造回肠壁坏死1例(后改…  相似文献   

19.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50%~60%的患者需要做永久性结肠造口,结肠造口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临床实际运用,虽然技术已经成熟,但是,由于改变了生理通道,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对患者产生伤害,特别是造口一些并发症的发生[1],如造口周围皮肤炎、造口水肿、造口狭窄、造  相似文献   

20.
<正>低位直肠癌一般多采用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在切除足够肠段的同时切除肛门括约肌,将结肠末端移到腹壁造口作腹部永久性人工肛门。由于手术范围广、创伤大、时间长、出血多等,因此,手术护士与手术者密切配合极为重要。现将1980~1993年间,我科施行低位直肠癌手术552例的护理配合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