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胆囊结石患者56例,统计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损伤、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56例患者保胆手术成功率为98.2%,手术时间平均(48.2±4.3) min;术中出血平均(13.3±2.5)mL;住院时间平均(3.9±0.5)d。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胆漏、出血、切口感染、腹泻等并发症。结论对结石数量少,胆囊功能良好,有保胆意愿的患者,腹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不仅创伤小恢复快,又保存了胆囊的生理功能,避免了胆囊切除的诸多并发症,而且有益患者术后心理康复,方法简单,临床可行性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武警福建省边防总队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36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行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55.2±1.2)min、术中出血量为(8.8±1.2)m L、肠蠕动恢复时间为(1.3±0.4)d、住院时间为(4.1±1.0)d、住院费用为(6.1±1.1)千元,对照组手术时间(60.0±2.2)min、术中出血量(12.8±3.2)m L、肠蠕动恢复时间(1.6±0.5)d、住院时间(4.2±1.0)d、住院费用(6.8±1.5)千元,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肠蠕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2例胆瘘、2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祁夫魁 《四川医学》2012,33(5):786-787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探讨其临床可行性。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10月行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观察组)53例,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对照组)49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及并发症。结果 10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及术后肠蠕动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安全可行,但两种术式的远期疗效尚待深入研究和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30例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观察手术时间、取石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及胆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成功完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30例,平均住院时间80min,平均住院时间5d,术后无出血、胆瘘、胆道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的发生,无死亡病例;随访2年,B超均未发现胆囊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结石复发率低,适合应用于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小儿胆囊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普外科2014年9~12月经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小儿胆囊结石9例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手术疗效.结果 9例患儿均成功行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无中转行胆囊切除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为25~70 min,平均(41.1±13.5)min;术中出血量3~10 mL,平均(5.3±2.4)mL;术后住院2~5 d,平均(3.2±0.9)d;术后疼痛按VRS评估,Ⅰ级8例,Ⅱ级1例;治疗期间未发生胆漏、术后出血、胆管损伤、胆源性胰腺炎及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1~3个月,无胆囊结石复发,且术后1个月复查示胆囊壁厚度变薄及胆囊收缩率改善,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小儿胆囊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且能够保留胆囊功能,适合生长发育阶段的患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胆囊功能良好的胆囊结石患者,全麻后在脐上穿刺建立CO2气腹,取右肋缘下胆囊底部体表投影处小切口置入腹腔镜,切开胆囊底部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用无损伤缝线缝合胆囊底部切口,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9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保胆取石术,平均手术时间5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 ml,1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年内随访有1例发现胆囊壁间结石。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本院治疗的139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行保胆取石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手术组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5.8±6.6)mL,(10.3±4.3)h及(3.2±1.8)d,而术后止痛剂使用率为11.4%,且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14/70),均明显优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有手术创伤小、组织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6,(2):193-19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意义。方法:12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胆囊切除组患者采用标准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保留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保留组中术中出血量低于胆囊切除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少于胆囊切除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更有利于减少术中创伤和术后不良反应,是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腹腔外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21例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外微创保胆取石手术。结果: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基本无出血,手术时间40~110 min,平均66 min,住院3~5 d,随访3~9个月,症状基本消失,无复发,无胆漏、胆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腹腔外微创保胆取石术是胆囊结石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接诊的146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82)和对照组(n=64)。观察组患者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36.8±5.7)min和术中出血量(16.1±5.8)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3.5±6.3)min、(48.9±6.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1±2.3)h和住院时间(3.4±1.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3.7±3.3)h、(4.3±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5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3,P<0.05)。结论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可以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低,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