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与研究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的疗效。[方法]对早期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总结。[结果]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对血肿吸收、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结论]我们要从中医的角度,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急性脑血管病,是我国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运用中医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脑出血逐渐成为共识[1]。本课题组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深入研究活血化瘀法的临床运用,在结合先期研究成果基础上,优化了脑出血以活血化瘀法为核心的治疗方案。2011-05—2013-03,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方案治疗脑出血114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114例对照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的注意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对活血化瘀药是否会导致出血量增加 ,加重病情 ,目前尚存在争议。支持活血化瘀药可导致脑出血血肿扩大者依据为 :①据报道凝血功能下降或发病前服用抗凝药者活动性出血比率增加 ,脑出血增加比率升高[1] ;②活血化瘀药很多研究认为有强烈抗凝作用及较强烈促纤溶作用[2 ] 。因此认为活血化瘀药可致脑出血扩大。复习文献资料 ,结合笔者经验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 ,须注意用药时机、用药方法、病例选择等多方面 ,方能奏效。1 给药途径及时机有文献报道认为 ,脑出血血肿扩大一般发…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脑实质内出血简称"脑出血",约占脑卒中的10%,其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其急性期的救治对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至关重要,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对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打破传统常规,采用活血化瘀为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从中医学理论角度、动物实验、临床实践出发,对活血化瘀药在脑出血中应用的理论及临床应用、治疗时间窗、病例选择、活血化瘀药的选择及注意事项、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一定层次的思考和探究,综述活血化瘀药在脑出血应用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235-237
脑出血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脑出血的基本原则。然而如何更为科学有效地应用该治法,仍是当今一大临床课题。文章从理论基础、临床疗效、应用风险和时间窗4个方面,对近年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的经验做初步梳理,证明活血化瘀法对脑出血确有治疗作用,能促进颅内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致残率,有效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并且不会增加血肿扩大的风险。专家共识治疗中小剂量脑出血应用本法时间在3~5 d内,但目前缺少动物及临床实验来探索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的最佳应用时间。今后需要加强对活血化瘀法应用时间窗的研究,促进其在临床上的科学合理施用,切实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对脑出血神经功能及血肿吸收速度的影响。方法:4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神经功能评分(CSS)及血肿吸收速度。结果:低右 复方丹参组治疗第21天,CSS改善及血肿吸收速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能改善临床神经功能,促进血肿吸收。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药临床应用配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血瘀证研究的深入 ,发现许多临床常见疾病 ,在发病和病变过程中 ,均有血瘀病理变化。因此 ,活血化瘀治疗也日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使活血化瘀药物发挥更好的疗效 ,笔者针对活血化瘀药物的配伍特点探讨如下 ,以便更灵活、准确地应用活血化瘀药物 [1 ]。1 活血化瘀药物的自身配伍药物虽然具有活血化瘀功能 ,但是根据其临床治疗不同 ,即药理作用的强弱 ,一般将其分为 3大类。1和血通血类 :如当归、丹皮、川芎、生地黄、鸡血藤、益母草等 ;2活血行血化瘀类 :如蒲黄、红花、桃仁、刘寄奴、赤芍、五灵脂、丹参、郁金、姜黄、泽兰、三七、穿…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发展迅速,恢复慢且致残率高。脑出血后脑组织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如脑内局部血肿及其占位效应、继发脑水肿、脑细胞死亡及血脑屏障破坏等,从而引发脑损伤,导致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探索其改善神经功能的靶点及机制,减轻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理论认为脑出血属于"离经之血",离经之血即为瘀血,因此,活血化瘀法在治疗脑出血中广泛应用,成为出血性中风的常规疗法。近年来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活血化瘀药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于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发现活血化瘀法对脑出血后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过程起着关键的干预作用,在血肿清除和改善微循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面有显著疗效。文章总结近五年活血化瘀药(三七、丹参、水蛭),方剂(补阳还五汤、抵挡汤、脑血疏口服液、通窍活血汤等)及复方注射液(丹红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作用靶点,从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减少细胞凋亡、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再生等方面论述了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进展,对其治疗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为临床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及其现代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杜宁 《光明中医》2011,26(12):2591-2593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属中医"中风"病范畴,其死亡率为43%~51%,存活的患者中大部分都有后遗症,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现将近几年来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我国脑出血年发病率为24/10万,占脑血管总发病率的23.38%~35.8%[1],高血压患者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脑出血发病急、进展迅速,病情重,其病死率一般在30%~40%,其中15%~40%死于急性期[2],但是传统疗法除有助于控制颅内高压外,对改善出血后脑组织病理生理变化不大[3].近年来,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脑出血,已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血瘀窍闭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文献和临床研究,并分析了脑血管意外性昏迷和颅脑损伤性昏迷的病理变化,提出了血瘀窍闭是脑血管意外性昏迷和颅脑损伤性昏迷的关键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2.
无偿献血员检测抗HIV阳性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厂家抗HIV酶联免疫试剂盒使用效果。方法 采用不同厂家的试剂盒进行检测,初检试剂采用国产双抗夹心酶联免疫试剂,复检试剂采用进口间接法酶联免疫试剂,用于筛选献血员抗HIV阳性者。结果 初检试剂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共检测标本16282例、检出阳性82例,阳性率达5.04/万分率,用进口试剂进行进一步检测阳性1例,后经确认阳性1例(蛋白印迹法),复检试剂采用间接法共检测标本14458例、检出阳性32例,阳性率达2.21/万分率,用另一家进口试剂检测均为阴性,国产试剂用于献血员初检可以筛选出真阳性,说明国产试剂敏感度尚可,进口试剂敏感度更高。国产与进口试剂都表明假阳性率较高其原因值得探讨。结论 作为献血员筛选试剂,今后业们仍需正确选择质量高的厂家试剂,提高试剂的敏感度和特导性,尽量避免假阳性。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合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hs-CRP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合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8例ACS患者分成治疗组31例(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中药合剂)和对照组27例(抗凝、溶栓、扩冠等西医常规治疗),为期4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浆hs-CRP的浓度,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组血浆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血浆hs-CR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能够降低ACS患者血浆hs-CRP水平,对ACS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有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疗法客观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瘀证见于多种疾病,是一种综合性病理状态,形成机理非常复杂。近年关于血瘀证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开始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NEI网络)以及基因水平方面探索血瘀证的形成机理。本文从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损伤、微循环、基因表达研究等十个方面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对血瘀证的客观化研究进展,以求进一步探索血瘀证的微观实质。  相似文献   

15.
吴资锋  金英 《中医药导报》2008,14(10):16-18
文章探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高黏血症的发病机制以及中医理论对COPD瘀血的分型,提出了益气活血、温阳活血、化痰活血等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以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加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194例和单纯西药治疗的153例对照观察。其疗效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5),且可缩短疗程(P<0.01)。并对40例病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P<0.01),为活血化瘀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也可活血化瘀,且宜及早使用,选择适当药物,掌握合适剂量及合理给药途径,不仅不会引起颅内再出血,而且可改善脑部微循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解除脑组织受压,恢复神经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附应用水蛭、大黄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验案二则。  相似文献   

18.
张伟  郭梦倩 《吉林中医药》2012,32(7):649-651
历代对肺为血脏和肺瘀血的论证较少,但肺脏对全身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有重要意义.肺为血脏主要表现在:全身之血生于肺,气血关系密切,肺与脉关系密切及肺部解剖结构特点等方面.在疾病状态下,气、血、津液密切联系,可相互影响,使得肺脏容易出现肺瘀血.但是,由于肺脏特殊的生理特点和功能,肺瘀血的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上较易被忽视.治疗上,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慢性肺系疾病可收到较好的疗效,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临床上活血化瘀法使用不当的问题,阐述如何正确使用活血化瘀法,认为有必要对血瘀证诊断标准进行具体细化,临床应用以辨证论治为纲要,并从审证求因、审因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瘀证的轻重缓重、证候主次,辨瘀证的新瘀、久瘀,辨血瘀之部位等方面进行阐述,强调重视活血化瘀中成药的辨证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朱甜甜 《河南中医》2011,31(2):131-132
人体统血功能,主要与脾气对血的统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清等作用有关。通过脾的统血、生血及行血,达到人体血液运行功能正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