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2 1例。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 (CPH ) 7例 ,慢性活动性肝炎 (CAH) 12例 ,CAH伴早期肝硬化 (CAH+ L C) 2例 ;与苦参素注射液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 2 0例 (CPH 6例、 CAH 12例、 CAH + L C 2例 )比较。结果 :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中药组丙氨酸转移酶复常率 84.7% ,胆红素复常率 71.4% ;苦参素组分别为 75 %和 6 5 % (P <0 .0 5 ) ,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中药组 HBe Ag阴转率 47.6 % ,HBV-DN A阴转率 47.6 % ,苦参素注射液组分别为 45 %和 45 % (P >0 .0 5 )。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中药组 CAH患者 HBe Ag和 HBV-DNA阴转率分别为 5 7.1%和 5 2 .4% ,而 CPH分别为 9.5 %和 14 .3% ,CAH+ L C分别为 4.8%和 4.8% (P <0 .0 5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患者除引起肌注部位轻度疼痛外 ,部分患者可出现腹胀 ,纳差等加重反应 ,而联合中药辨证施治则可改善一般情况。结论 :苦参素注射液联合中药比单用苦参素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更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2.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阿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9):1147-1147,1150
目的 观察和对比单用拉米夫定(3TC)与3TC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3TC组单服3TC ,其中34例(6 8% )用药超过12个月。联合组3TC用药2周后,加用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用药2个月后予苦参素注射液肌肉注射,连用6个月,其中2 0例(44 % )超过12个月,2组在治疗6~12个月时分别进行疗效评价,并继续随访6个月。结果 拉米夫定组和联合组6个月时ALT/AST复常率均为10 0 % ,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94 %和96 % ,HBeAg/抗HBe的血清转换率为2 0 %和2 9% (P均>0 .0 5 )。12个月时2组ALT/AST的复常率分别为85 %和10 0 % (P <0 .0 5 ) ,HBV -DNA转阴率为88%和98% (P >0 .0 5 ) ,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 8%和5 1% (P <0 .0 5 )。治疗11~2 0个月拉米夫定组9例(18% )发生HBV多聚酶YMDD变异,联合组没有发生变异。结论 拉米夫定和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1a后HBeAg的血清转换率显著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3.
徐莹 《光明中医》2009,24(4):687-688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施治联合苦参素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保肝降酶药物,治疗组采用中药辨证和苦参素.两组疗程均为90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乙肝血清学及HBV-DNA阴转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34.7%,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HBV-DNA阴转率为54.7%,优于对照组的8%(P<0.01).结论:中医药联合苦参素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及有效抑制病毒而改善乙肝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4.
苦参素联合核糖核酸注射液抗HBV作用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苦参素联合核糖核酸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相关指标的影响 ,探讨其抗病毒作用效果及机制。将 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8例 )采用基础治疗加苦参素注射液 ,治疗组 (4 7例 )采用基础治疗加苦参素注射液联合核糖核酸 ,各治疗 10周。治疗前 (0周 )、中 (4周 )、结束 (10周 )时分别检测患者丙氨酸转氨酶、血清白蛋白、HBeAg及HBV DNA定量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1) ,治疗组白蛋白改善更明显 (P <0 0 1)、HBeAg和HBV DNA的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总有效率为 89 4 %。提示苦参素注射液联合核糖核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单用苦参素注射液能更好改善患者肝功能 ,抗病毒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血脂康与力平脂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65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两组。血脂康组 3 5例 ,口服血脂康 2粒 ( 0 .3 g/粒 ) ,每日 2次 ,连续 4周 ;力平脂组 3 0例 ,口服力平脂 1粒 ( 0 .2 g/粒 ) ,每日 1次 ,连续 4周。结果 :血脂康组与力平脂组降 TC总有效率分别为 82 % ,84% ;降 TG总有效率分别为 80 % ,82 % ;降 L DL-CH总有效率分别为 5 8% ,5 9% ;升高 HDL -CH总有效率分别为 71% ,75 %。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两组间均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 :血脂康和力平脂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苦参素治疗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64例全身性皮肤瘙痒患者行苦参素治疗(治疗组)与32例行西咪替丁治疗(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为31.3%(10/32)、78.1%(25/32);对照组为15.6%(5/32)、56.3%(18/32);两组痊愈率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素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伟利  李兴梅 《河北中医》2004,26(9):706-707
目的 观察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5 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使用苦参素注射液 ,对照组使用复方益肝灵片等药物 ,观察 2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复常率及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 DNA)阴转率。治疗组中 19例患者治疗前后做肝组织活检 ,采用Knodell计分法观察治疗后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 治疗 3个月后治疗组ALT复常率、HBeAg、HBV DNA阴转率分别是 5 3.3%、4 0 %、4 6 .7% ;对照组分别是 2 5 %、7.14 %、7.14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P <0 .0 1)。治疗组 19例患者治疗后肝组织学中肝细胞坏死、小叶内炎症及纤维化明显减轻 (P <0 .0 5 ) ,而门静脉炎症改善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肝功能ALT复常率、肝脏组织学病理改善以及HBeAg、HBV DNA阴转率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口服拉米夫定和苦参素胶囊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拉米夫定,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63%,对照组为68.75%(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3.06%和65.31%,均高于对照组的41.67%和31.25%(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干扰素-γ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倒。A组予以安慰剂,B组予以干扰素-γ,C组予以干扰素-γ加苦参素治疗。结果:A组显效0例,有效1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B组显效2例,有效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35%;C组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3组总有效率比较,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组血清HBV—DNA阴转率最高,肝纤维化程度及血清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2组。结论:干扰素-γ联合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中医证型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损害、病毒呈高复制状态的80例门诊患者,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26例、肝郁脾虚32例、肝肾阴虚13例、脾肾阳虚4例、瘀血阻络5例,给予苦参素注射液400mg或600mg,每日1次,肌注,疗程90d.结果:全部病例总有效率为75%,其中肝胆湿热型与肝郁脾虚型总有效率分别为88.5%和81.3%,明显高于其他各型(P<0.01);肝功能恢复及HBeAg、HBV-DNA阴转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各型.结论: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型与肝郁脾虚型疗效较好,其中尤以肝胆湿热型为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雷诺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8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 30例 ,口服地巴唑、硝苯地平、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治疗 ;治疗组 3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温经通络汤。结果 :治疗组痊愈 2 5例 ,好转 11例 ,无效 2例 ,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6 5 .8% ,94 .7% ;对照组痊愈 12例 ,好转 15例 ,无效 3例 ,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4 0 .0 %、90 .0 %。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雷诺氏病疗效显著 ,治愈率高 ,并且有缩短治疗时间之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中药洗必灵Ⅰ号和Ⅱ号外用治疗痔瘘术后创口 ,临床观察Ⅰ号方治疗组 3 70例 ,对照组 2 5 4例 ;Ⅱ号方治疗组 2 90例 ,对照组 2 5 8例。总有效率Ⅰ号方组分别为 99 5 %、94 5 % ,Ⅱ号方组分别为 99 96%、95 % ,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说明此方有良好的清热利湿、消炎、活血消肿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初良  庄灿 《陕西中医》2007,28(10):1327-1328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活血汤与苦参素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服用苦参素胶囊及中药健脾疏肝活血汤(柴胡、郁金、黄芪、茯苓、丹参、当归、白芍、叶下珠等);对照组33例服用苦参素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42.42%,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HBVDNA水平下降,比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HBV-M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健脾疏肝活血汤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苦参素胶囊。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丹参组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30例 ,苦参素 (苦参素组 )治疗 14例 ,苦参素和复方丹参联合 (联合组 )治疗 2 1例 ,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炎病毒标志。结果 :苦参素组和联合组对乙型肝炎病毒HBeAg和HBV DNA有一定的阴转作用 ,与丹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前三组患者血清HA、Ⅳ C、PCⅢ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后丹参组、苦参素组、联合组血清HA、Ⅳ C、PCⅢ水平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联合组明显优于丹参组和苦参素组 (P <0 0 5 )。提示 :苦参素有一定的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苦参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阻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健脑宁合剂治疗脑震荡后遗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健脑宁合剂治疗脑震荡后遗症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健脑宁合剂组 (治疗组 ) 30例及脑复新组 (对照 组 ) 30例、镇脑宁组 (对照 组 ) 30例 ,7d为 1个疗程。结果 :头痛头晕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86 .6 7% ,对照组分别为 5 0 .0 0 %及 70 .0 0 % ;失眠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 90 .0 0 % ,对照组分别为 5 6 .6 7%及5 0 .0 0 % ;记忆力减退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 80 % ,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6 0 %及 5 0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健脑宁合剂改善脑震荡后遗症症状明显优于脑复新及镇脑宁。  相似文献   

16.
胃萎消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 90例萎缩性胃炎 (CAG)患者随机分为胃萎消治疗组和维酶素对照组 ,经 1疗程治疗后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4 6.8%、91.5 % ;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2 0 .9%、62 .8%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表明胃萎消胶囊对萎缩性胃炎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升降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战平 《四川中医》2004,22(8):43-44
目的 :观察升降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试验组 12 6例服用自拟升降汤 ,并与西药治疗组 112例对照。结果 :试验组治愈 82例 ,好转 39例 ,无效 5例 ,总有效率 96 % ;对照组治愈 5 5例 ,好转 4 4例 ,无效 13例 ,总有效率 81 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相似文献   

18.
胃安宁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宗杰 《陕西中医》2005,26(1):21-23
目的 :探讨理气活血、清热解毒类中药配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复发率的情况。方法 :治疗组 50例 ,采用胃安宁胶囊 (小蛇参、珍珠香、地蜂子、蛇菰等 ) ,对照组 50例 ,采用法莫替丁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8% ,复发率 1 1 .1 1 %。对照组总有效率 94% ,复发率 58.3 3 %。两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但治疗组治愈率 90 % ,对照组治愈率 72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而复发率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P<0 .0 1 )。提示 :本方有清热解毒 ,理气制酸 ,保护胃粘膜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4 0例 ,并与对照组4 0例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HBeAg阴转率为 35 % ,HBV -DNA阴转率为 38% ,明显优于对照组 (P均 <0 .0 5 )。结论 提示苦参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改善肝功能 ,并能部分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解毒复肝合剂联合苦参素序贯给药对湿热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湿热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6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用苦参素序贯给药;治疗组再加用解毒复肝合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HBV-DN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总体疗效:治疗组66例中,显效22例,有效35例,无效7例,脱落2例,总有效率为89.06%.对照组32例中,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8例,脱落1例,总有效率为74.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肝功能疗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肝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③病毒学疗效:治疗组在抑制HBV-DNA复制、促使HBeAg血清转换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复肝合剂联合苦参素序贯给药对湿热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善血清病毒学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作用机制与其恢复肝功能、增强苦参素抗HBV活性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