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AEG)据Siewert分型可分为3型。对于Ⅰ型,经胸或左胸腹联合切口较为常用。而对于Ⅱ/Ⅲ型AEG,手术入路主要有经胸、经腹及经胸腹联合切口。在保证手术根治性的情况下经裂孔的食管下段切除术加下纵隔淋巴清扫可作为Ⅱ/Ⅲ型AEG的治疗手段。Ⅱ/Ⅲ型AEG切除方式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及转移进行选择主要有近端胃切除(proximal gastrectomy,PG)及全胃切除(total gastrectomy,TG),其术后并发症及长期预后孰优孰劣尚存争议。 TG和PG术后各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均可预防一定的术后反流症状,TG尚无公认的最佳术式,而PG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主要有食管胃吻合法、食管空肠吻合法及间置空肠法。只有通过充分考虑根治性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才能选择相应的手术切除方式和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应用吻合器和手法两种方式对接受近端胃次全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消化道重建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8例接受近端胃次全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手法方式对对照组患者的消化道进行重建;采用吻合器对治疗组患者消化道进行重建。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吻合器对接受近端胃次全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消化道重建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食管贲门癌器械吻合600例无吻合口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银堂 《现代医药卫生》2009,(10):1456-1457
目的:探讨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连续应用消化道吻合器对60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后行机械吻合。其中食管癌320例,贲门癌280例。胸顶吻合8例,弓上吻合120例,弓下吻合432例。结果: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12例(2.00%)。结论:消化道吻合器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是安全可靠,是避免和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观点将发生于食管胃结合部的恶性肿瘤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食管下段癌(鳞癌)和贲门癌(腺癌)。德国学者Siewert将其归为独立的一类疾病,并将其命名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范围包括肿瘤中心位于食管胃结合部远近各5 cm的肿瘤。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将AEG作为一类独立疾病,并对不同分型AEG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淋巴结转移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AEG的分型,  相似文献   

5.
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胃吻合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国产可重复使用吻合器在食管胃吻合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我院1996年3月~2002年3月应用上海产GF-1及常州产WGW系列吻合器(24号、26号)进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消化道重建共41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及住院期间因呼吸衰竭死亡2例,发生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狭窄6例,吻合口出血4例。结论掌握吻合器的结构和性能,正确使用吻合器,防止机械障碍影响吻合,国产吻合器同样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体表超声诊断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分型及肿块大小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65例AEG病人,均术前行体表超声及CT检查,结合术后病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65例AEG病人,大体标本BorrmannⅢ型31例,占47.7%,组织学标本低分化腺癌29例,占44.6%;参照Siewert分型,体表超声和CT对AEG临床分型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8%、92.3%,其中Ⅰ型85.7%、92.9%,Ⅱ型91.4%、88.6%,Ⅲ型93.8%、100%,两者诊断AEG分型存在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852,P<0.05);体表超声测量肿块最长径为(4.00±1.84) cm,术后病理测量肿块最长径为(4.41±2.52) 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512,P>0.05).结论 体表超声可以作为诊断AEG分型及测量AEG肿块大小的可靠检查手段,对于指导手术以及判断预后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食管、贲门瘤切除胸内吻合重建消化道,利用管型消化道吻合器是较为可靠的方法,因操作简单,比手工缝合时间短,效果较好。我院自1984年1月至1993年12月应用上海产GF-1型消化道吻合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236例,失误7例。失误率2.9%。据同内统计发生率在3.8~9.1%。现将我院在应用中的失误原因和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余坦军 《中国当代医药》2008,15(24):104-104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合理使用吻合器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经腹81例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器食管空肠吻合、空肠-空肠Roux-Y吻合、空肠-空肠布郎吻合、空肠间置吻合。结果:81例手术无死亡病例,无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与经胸腹手术相比,经腹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时吻合器的正确使用,创伤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经腹全胃切除,正确使用吻合器是一种实用安全、疗效满意的手术方式,有利患者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吻合器在全胃切除 ,空肠代胃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吻合口瘘的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 4a来全胃切除术 3 3例 ,其中采用吻合器行消化道重建 2 8例。结果 :采用吻合器行消化道重建无 1例发生吻合口瘘 (0 /2 8) ,行手工吻合消化道重建发生吻合口瘘 1例 (1/5 )。结论 :采用吻合器重建消化道便捷、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1 概述 胃肠吻合是—项外科基本技术,规范的胃肠吻合对于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意义.胃肠吻合涉及缝合材料、缝合技术、吻合方式等内容.吻合器的使用对改进胃肠吻合技术有重要意义,使胃肠吻合标准化和程式化,显著提高了安全性.腹腔镜辅助手术中,消化道的重建,在手术操作方面与开腹手术并无大差别.因此,此处对腹腔镜技术不做单独介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消化道吻合器的使用影响因素及手术配合。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实施消化道重建的850例手术,实施术前访视,了解术前检查情况及手术方案对吻合器的使用要求;术中及时提供所需器械物品,协助术者实施机械吻合,必要时给予积极的建议,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确保吻合一次成功。结果850例手术中,一次性吻合成功率达到97.5%,有效降低了术中机械吻合失败及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结论通过总结一次性吻合器应用于消化道手术中实施机械吻合的配合体会,制定流程化护理模式,强化了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和一致性,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实施,提高了机械吻合的成功率,减轻了手术室人员的工作量,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Siewert分型II/Ⅲ型)切口手术径路不同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AEG患者78例,分别行经腹根治术与经胸根治术,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腹组和经胸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2.6±100.2)(147.1±46.0)min(P=0.007),淋巴结平均清扫的数量分别(17.0±9.4)枚和(21.7±10.8)枚(P=0.000),术后发热时间分别为(3.0±1.6)min和(2.4±1.46)min(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0%和12.8%(P=0.005),住院时间为(18.4±13.9)和(16.0±9.0)(P=0.029),两组住院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2)。结论经腹部切口切除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Siewert分型II/III)对心肺功能的影响较小,手术时间缩短,患者术后发热时间短,术后引流量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花费减少,手术安全,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使手术安全性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3.
根治性全胃切除是治疗胃上部癌最主要的手术方式,选择良好的手术路径、合理的联合脏器切除、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对提高治愈率及改善病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66例胃上部癌行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结合该院实际情况,分析吻合器在消化道重建中所导致的并发症,从而更有效地进行预防。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实施消化道重建术并使用吻合器的8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70例无特殊不适及并发症发生,但有3例出现吻合口狭窄,2例出现吻合口瘘,3例出现吻合口出血,2例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正确使用吻合器,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但不合理或不恰当的使用,反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行32例腹腔镜下行胃切除及淋巴清扫,淋巴清扫采取腹膜间隙的整块切除,扩大剑突下切口取出标本并做腹腔外消化道重建。结果 30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手术,2例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病例。30例腹腔镜胃癌切除手术中均行根治性切除。结论腔镜胃癌根治术创伤小、恢复快,是安全、可行的,手术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吻合技术在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43例胃癌患者,根据患者情况及治疗顺序,随机分为3组,Ⅰ组46例患者术中采用单层吻合技术,Ⅱ组47例患者术中采用双层吻合技术,Ⅲ组50例患者采用吻合器进行操作,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上,Ⅰ组和Ⅲ组患者表现均低于Ⅱ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Ⅲ组在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手术中,采用单层吻合操作或吻合器处理可减少手术进行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彭军 《重庆医药》2009,38(15):1991-1992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2位,其发病率近年来有着迅猛增高的趋势,就全国范围而言,已居恶性肿瘤的第4或第5位,这一情况与当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发病情况已无多大差别,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不容忽视的疾病。1991年Fouler等首次报道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手术。10余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熟练与完善及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在肿瘤切除范围和清扫淋巴结数量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院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进行了62例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手术,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胃癌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依照发病部位可分为远端胃癌、近端胃癌,近年来,近端胃癌发病率逐渐上升,占全部胃癌的23%左右~([1])。大部分近端胃癌确诊时已出现局部进展,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演变成晚期近端胃癌,极大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手术切除是治疗近端胃癌主要手段,常见术式包括全胃切除后Rouxen-Y吻合术、近端胃切除后胃食管吻合术等,手术切除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都直接影响患者预后,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我院近端胃癌患者80例,比较全胃切除后Roux-en-Y吻合术、近端胃切除后胃食管吻合术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35例胃底贲门区癌手术治疗的探讨福州市第一医院陈依期据报道,胃底贲门区癌的手术切除率及5年生存率低于食管癌,而术后并发症高于幽门癌。我们认为,这一区域癌肿,应多采取胸腹联合切口,多选择全胃切除;以空肠P型代胃完成全胃切除消化道的重建;采用吻合器作食管...  相似文献   

20.
1995年5月至2001年2月,我科应用国产GF—1型消化道吻合器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消化道重建连续500例未发生吻合口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