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诊治肠梗阻6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病情危重,复杂多变。中医分为痞结型、瘀结型、疽结型三型。西医按病理分为单纯性与绞窄性二类。笔者统计了本院6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肠梗阻病人,对于单纯性肠梗阻全部采用中医"通里攻下[1]法为主、辅以西医常规疗法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对于绞窄性肠梗阻,则早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特异体位,行针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多种药物直肠内直接给药、结合全身营养支持疗法的保守治疗,部分病人采用手术治疗。结果56例病人50例采用保守治疗,痊愈30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有效率达89.3%,6例行手术治疗。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大部分病例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得到痊愈或缓解,保守治疗无效者应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采用结直肠全切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3.
辨证施推治疗小儿肌性斜颈2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994年。2006年间所治疗小儿肌性斜颈239例患儿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将病例按病情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挛缩型、瘀结型、套叠型及混合型,施以不同手法推拿治疗。结果239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8.14%。结论小儿肌性斜颈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西医常通过手术方法矫正,但临床实践证明,通过辨证施推,治愈率高并且无创伤,易为患者家属接受,优于其它疗法。  相似文献   

4.
小针刀是将针刺疗法的针和手术疗法的刀融为一体,把两种器械的治疗作用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从而解决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方法问题,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笔者初试小针刀治疗疼痛35例,即收到成效,在此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的X征象及与手术对比预后的关系。方法 1997年至2006年收集7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直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诊断及手术对照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结、直肠癌均为进展期;X线分三型:肿块型(息肉型),渍疡型,侵润狭窄型。结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结、直肠癌为较常见疾病,发病率仅次于胃癌与食道癌。通过分析评价手术前进行结、直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6.
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内容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必生 《中国医刊》1999,34(4):39-42
手术疗法是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它是作为临床治疗医学划分内、外科系的主要根据之一。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外科疾病的过程中,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原属于外科体系的疾病可以通过中医中药疗法非手术治疗得以痊愈,免于施行手术。但是我国广大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纯放疗与放化疗结合治疗结外鼻型NK/T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6例结外鼻型NK/T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用放疗组和放化疗联合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放化疗联合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放疗组(P<0.05);放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用放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化疗联合疗法治疗结外鼻型NK/T淋巴瘤临床有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水肿合并淋巴管(结)炎保守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音频电疗和桑叶注射液结合绑扎患肢分别治疗56和37例;应用香豆素与消肿乳糜清注射液、口服液、片剂、浸膏胶囊制剂在不结合绑扎患肢及其它任何辅助疗法的情况下,分别治疗56、49、116、131和45例。结果在2种结合绑扎患肢的疗法中,以桑叶注射液结合绑扎患肢疗法效果更好;在不结合绑扎患肢的后5种疗法中,以消肿乳糜清片荆和消肿乳糜清浸膏胶囊疗效最佳。结论消肿乳糜清系列制剂,尤其是浸膏胶囊制剂是目前慢性淋巴水肿合并淋巴管(结)炎患者的更理想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原则。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外科治疗的42例合并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均进行限期或急诊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9.52%(4/42),泌尿系感染2.38%(1/42),吻合口瘘4.76%(2/42),无酮症酸中毒及死亡病例。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合适的术式选择,对于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以反阿是穴疗法为主体治疗方法,并根据不同中医辨证类型配合拔罐、关节整复、牵引综合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落枕患者根据不同中医辨证类型进行治疗,肌肉痉挛型(22例)单纯采用反阿是穴疗法,感受风寒型(18例)采用反阿是穴疗法结合拔罐疗法,关节紊乱型(12例)采用反阿是穴疗法结合关节整复疗法,滑膜嵌顿型(7例)采用反阿是穴疗法结合牵引疗法。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59例患者中,1次治愈者43例(73.2%),2次治愈者16例(26.8%),总治愈率为100%。结论以反阿是穴疗法为主体治疗方法,并配合拔罐、关节整复、牵引综合治疗落枕,是临床一套收效快、痛苦小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姚硕  李林虎 《吉林医学》2010,(34):6199-6201
目的: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其临床表现进行讨论。方法:回顾分析1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结果:本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均采用非手术疗法,效果满意,无1例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表现为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治疗上首先行非手术治疗,该方法安全、有效,避免了手术的创伤及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II)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选择分析我院腹部手术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的89例病人经过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抗炎、足三里封闭法等治疗.结果:84例经保守治疗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2天,5例中转手术,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利弊,以便制订更科学的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疗效。方法:通过对本院近18年来14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65例,其中早期手术39例,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69.2%及48.7%。延期手术26例,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42.3%及34.6%,非手术治疗82例,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40.2%及29.3%。结论: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对SAP均有其利弊,不能片面夸大非手术治疗的作用而忽视手术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对无明显手术指征的病例先行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密切观察,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要把握手术时机,适时手术。  相似文献   

14.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再次手术有继续并发本病的可能。本文通过常规禁食和补液,电针足三里、上下巨墟,中药大承气汤加味低压灌肠,辅以胃肠减压、内服中药、外敷中药。结果:48例中痊愈36例,显效1例,治愈率75%,另有11例需中转手术,占总数23%。认为:大多数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通过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多可奏效,其中中药灌肠最为主要,且要强调一个“早”字。同时施用针刺疗法,可补单纯注射阿托品解痉之不足,起到镇痛持久、有效及协调胃肠蠕动、有助排便排气等作用。有时于灌肠同时,加服中药,或胃肠减压等,亦利于梗阻的松解。如需中转手术者,宜及时进行。临床观察表明,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综合治疗、预防及预后。方法 对该院1994年4月-2004年4月收治的12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妊娠期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10例,手术治疗1例,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 鼻胆管引流治疗1例。治愈11例(91.7%),死亡1例(8.3%)。终止妊娠2例。12例患者,胎儿全部存活。结论 胆道疾病与高脂血症是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妊娠期急性胰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对母婴威胁极大。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是此病预后的的关键,妊娠期急性胰腺炎主要采取非手术疗法。终止妊娠时机及方法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系统综述膝骨关节炎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健康教育、物理疗法、中药和西药治疗,认为综合疗法是膝骨关节炎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疗效优劣。方法 手术治疗采用痛性结节切除术 ,非手术治疗采用普鲁卡因加地塞米松痛性结节周围封闭 ,所获数据经 χ2 检验。结果 手术切除治愈率为 10 0 % ,非手术治疗组治愈率为 58.3% ,两组比较 ,P <0 .0 1。结论 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手术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对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非手术治疗37例和手术治疗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手术治疗治愈率89.2%,病死率8.1%;手术治疗治愈率86.7%,病死率13.3%(P>0.05)。重症Ⅰ级手术率24.1%,治愈率93.1%,病死率3.4%;重症Ⅱ级手术率34.8%,治愈率82.6%,病死率17.4%(P>0.05)。总手术率28.8%,总治愈率88.5%,总病死率9.6%。结论: 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和时机,以非手术综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的外科治疗策略,可望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提高老年急性胆道感染诊治水平的方法。方法:对128例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与转归等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8例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发热和白细胞计数增高,腹部B超诊断符合率达98.6%(125例)。伴随病较多,其中以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多见。非手术治疗84例,手术治疗44例。治愈124例,死亡4例均为非手术治疗者。结论: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症状可不典型,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及B超等辅助检查。治疗不论选择手术与否,必须加强对伴随病的治疗,减少并发症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脾破裂的保脾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清  孙贵奇  肖丽丽 《吉林医学》2008,29(21):1856-1857
目的:对比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与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6年进行的18例选择性脾动脉栓塞和30例非手术治疗脾破裂的患者。结果:选择性脾动脉栓塞组无输血,非手术组1例输血。选择性脾动脉栓塞组2例并发左侧胸腔积液,1例并发左下肺感染;非手术组1例出现并发脾周脓肿(P=0.298)。非手术组保脾成功率为81.3%(26/32),选择性脾动脉栓塞组成功率为100%(23/23,P=0.035)。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选择性脾动脉栓塞组平均住院(7.9±2.1)d,非手术组平均住院(11.9±4.6)d,P=0.045。结论:脾Ⅰ、Ⅱ级损伤适宜保脾治疗,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比非手术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