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梁鲜凤 《基层医学论坛》2014,(14):1842-1843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不同孕期胎儿侧脑室增宽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高龄初产妇不同孕期侧脑室增宽的胎儿产前行超声检查、孕期观察,胎儿产后进行随访至12个月(包括引产后的结果对照)。结果 32例轻度脑室增宽的胎儿(侧脑室宽10 m m~15 m m),28例预后良好,4例发展为脑积水(侧脑室宽〉15 m m),其中1例伴单侧肾积水,终止妊娠。结论高龄初产妇行孕中期胎儿在超声下轻度侧脑室增宽,不合并其他畸形的预后多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轻度胎儿脑室扩张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于笔者医院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单胎孕妇,自妊娠20周开始,由专门B超医师仔细测量胎儿侧脑室后角宽度,共18200例,发现胎儿侧脑室增宽≥10mm且≤15mm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共172例,每2~4周动态观察胎儿侧脑室宽度的变化及其他异常情况,并对新生儿出生后进行随访。结果轻度胎儿脑室扩张发生率为0.095%(172/18200),以妊娠28~32周最多见,占34.3%(59/172),合并结构畸形24例(13.95%)。单纯性轻度脑室扩张宫内缩小为49.6%(69/139),稳定36.7%(51/139),进展13.7%(19/139),胎儿出生后神经行为发育异常5.4%(6/111)。脑室扩张(12~15mm)组合并畸形率,脑室扩张进展率及出生后神经行为发育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脑室扩张(10.0~11.9mm)组(分别为20.6%vs 10.0%,29.8%vs 6.5%,12.1%vs 2.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轻度脑室扩张于孕28~32周最易发现,常合并结构畸形,孕期应根据孕周进行定期随访和系统超声检查;脑室扩张≥12mm,且宫内有进展者提示预后不良,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胎儿不同程度侧脑室扩张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预后,为遗传咨询及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孕妇作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侧脑室扩张时,测量侧脑室宽度并进行分度,对每一例胎儿进行超声动态监测和随访,部分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检测胎儿染色体。结果:116例胎儿有侧脑室扩张,在妊娠中晚期引产51例,占44%。轻度侧脑室扩张组78例,引产17例,占21.79%,均合并其他畸形;重度侧脑室扩张组38例,引产34例,占89.47%,多合并其他畸形。轻度组未引产胎儿61例,31例胎儿的侧脑室扩张在出生前自然消失,占50.82%;6例胎儿侧脑室扩张加重,占9.83%;其余24例持续存在,占39.34%。重度组未引产胎儿4例,1例死产,3例在出生后6月内死亡。53例行胎儿染色体检测,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12例,占23.53%。结论:单纯的轻度侧脑室扩张,50%可在出生前自然消失,40%持续存在,极少数加重;轻度侧脑室扩张合并神经系统或其它器官畸形;重度侧脑室扩张胎儿预后差,多行引产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诊断在临床处置与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中心经彩超检查发现的53例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的临床资料(超声、MRI、脐血染色体检查),随访出生后婴儿情况并进行临床评估及分析。结果经B超诊断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53例,发生率为0.5%(53/10 485);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合并其他结构畸形的发生率37.7%;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合并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9.4%。行MRI检查39例,与超声结果相符34例,符合率为87.2%。活产33例(62.3%),25例生长发育正常(75.8%)。结论超声及MRI对筛查胎儿脑室异常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对于高龄孕妇及伴发其他结构异常的轻度侧脑室增宽建议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诊断在临床处置与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中心经彩超检查发现的53例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的临床资料(超声、MRI、脐血染色体检查),随访出生后婴儿情况并进行临床评估及分析.结果 经B超诊断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53例,发生率为0.5% (53/10 485);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合并其他结构畸形的发生率37.7%;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合并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9.4%.行MRI检查39例,与超声结果相符34例,符合率为87.2%.活产33例(62.3%),25例生长发育正常(75.8%).结论 超声及MRI对筛查胎儿脑室异常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对于高龄孕妇及伴发其他结构异常的轻度侧脑室增宽建议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6.
胎儿侧脑室增宽330例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语涛  张振武 《吉林医学》2008,29(23):2214-2215
目的:探讨胎儿侧脑室增宽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三维彩超在妊娠中期22~26周时候全面检查胎儿畸形并且测量胎儿侧脑室的宽度,如果发现阳性结果则每月复查,阴性结果则在32周时候重新做畸形筛查,结合分娩前超声和新牛儿满月随访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30例胎儿侧脑室增宽中轻度侧脑室扩张的有12例,脑积水8例。结论:侧脑室扩张和脑积水有一定关系,注意预防和复查,提高产科医生和超声检查的医生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7.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4,(4):354-357
目的:探讨中孕早期(1417周)超声规范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17周)超声规范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超声科接受超声检查,孕周处于142013年6月在我院超声科接受超声检查,孕周处于1417周孕妇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并跟踪随访全部病例的妊娠结局。结果:3 550例胎儿中,发现结构异常的胎儿34例(27例单发畸形,7例多发畸形,其中2例发生于双胎妊娠);软指标异常25例,均在孕28周前消失。阴性病例后期出现3例四肢短小,6例肾盂分离,2例脑室系统轻度增宽,8例单纯侧脑室后角轻度增宽。结论:中孕早期(1417周孕妇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并跟踪随访全部病例的妊娠结局。结果:3 550例胎儿中,发现结构异常的胎儿34例(27例单发畸形,7例多发畸形,其中2例发生于双胎妊娠);软指标异常25例,均在孕28周前消失。阴性病例后期出现3例四肢短小,6例肾盂分离,2例脑室系统轻度增宽,8例单纯侧脑室后角轻度增宽。结论:中孕早期(1417周)的胎儿超声检查可以准确诊断大部分结构异常,弥补了前期检查为空白的缺憾,是一种有效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产前检查发现侧脑室后角轻度增宽的胎儿34例为观察组,侧脑室正常的胎儿30例为对照组,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比较两组有无差异.结果 34例胎儿侧脑室轻度增宽中仅1例染色体为21-三体,1例未查染色体;有3例在妊娠中期首次发现侧脑室轻度增宽后因加重而引产.两组胎儿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出生后NBN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脑室轻度增宽的胎儿,尤其是>12 mm的胎儿,出生后发生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的风险较侧脑室正常胎儿增加;侧脑室轻度增宽与胎儿性别无关;因胎儿脑室扩张是一动态的过程,如不合并染色体和其他的结构异常,大部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对15032例孕中晚期孕妇的胎儿进行超声检查,测量胎儿侧脑室宽度,探讨胎儿脑室扩张情况与临床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B超能敏感地发现脑室扩张,但需结合MRI、染色体检查等综合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在胎儿脑室扩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经产前超声筛查发现胎儿脑室扩张者60例,采取磁共振检查并随访妊娠结局,对其磁共振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磁共振检查确定为单纯脑室扩张者47例,脑室扩张合并脑出血6例,脑室扩张合并发育不良或脑血管畸形者4例,脑室扩张合并颅脑占位者2例,脑室扩张合并脑脊膜膨出者1例。47例正常分娩者均为健康新生儿,13例进行引产后对胎儿尸体进行病理检查,与磁共振检查结果完全相同。结论在超声发现胎儿脑室扩张但无法确诊时,磁共振可作为重要验证及补充检查手段明确诊断,还可进行脑扩张分级及为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侯东敏  张为远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31):2229-2230
胎儿脑室扩张是指脑脊液过多地集聚于侧脑室系统内,致使侧脑室在脑组织的发育过程中表现为扩张状态.产前经超声诊断胎儿侧脑室扩张是可靠并准确的[1].临床通常采用脉络丛球部后缘测量侧脑室径线,即侧脑室内侧壁内缘至外侧壁内缘之间的最大距离.该值超过均值(7.6±0.6)mm的4倍标准差即10 mm可诊断脑室扩张.侧脑室径线在10~15 mm且不合并超声可见的其他畸形,称为轻度侧脑室扩张或边界性扩张[2].侧脑室扩张的病因复杂,宫内转归及临床预后目前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作者对中期妊娠在做产前B型超声检查时 ,发现胎儿颅脑声像图表现为侧脑室增宽 ,宽度 >1 .5~2 5cm。超声诊断脑积水。1 资料与方法本组 4例孕妇胎儿为 2 0孕周 1例、2 2孕周 1例、2 5孕周 1例、3 0孕周 1例 ,均为常规B型超声检查 ,使用仪器为ACUSON1 2 8XP ,探头频率 3 .5MHz,扇扩。取胎儿颅脑横断、冠状切面进行扫查获得声像图。引产后即将胎儿颅脑作超声扫查进行声像图对照。2 结  果4例胎儿产前与引产后颅脑超声检查结果基本一致。侧脑室外侧壁距中线的距离大于同侧颅脑外侧壁至中线距离的 1 /3。第三脑室亦有不同程度的扩…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634-1636
目的:探讨胎儿侧脑室增宽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检出108例侧脑室增宽胎儿的羊水或脐血染色体核型检查资料。通过羊膜腔穿刺获取羊水或脐带穿刺获取脐带血,采用G显带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方法进行胎儿染色体分析。结果:108例侧脑室增宽胎儿发现异常核型4例,异常率3.7%;轻度组与重度组检出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分别为4例、0例。轻度组94例检测出染色体异常4例,异常率7.7%,其中数目异常3例,结构异常1例;尚有染色体多态3例。重度组14例,只检测出1例染色体多态。轻度组中52例非孤立性侧脑室增宽的胎儿中,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核型3例(5.8%),42例孤立性增宽胎儿中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核型1例(2.2%)。结论: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为胎儿轻度侧脑室增宽常见的异常核型。轻度侧脑室增宽合并其它异常时,染色体异常核型的检出率明显升高。轻度侧脑室增宽的染色体核型检出率明显高于重度组。建议侧脑室增宽的胎儿行产前诊断及定期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侧脑室增宽胎儿的染色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追踪妊娠结局,探讨胎儿侧脑室增宽与染色体异常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超声检查发现胎儿侧脑室增宽并经胎儿MRI确认的218例单胎妊娠孕妇,根据侧脑室增宽程度分为轻度组(10.0~12.0 mm,111例)、中度组(12.1~15.0 mm,84例)、重度组(>15.0 mm,23例);根据是否伴发其他超声异常表现,分为孤立性增宽组(120例)和非孤立性增宽组(98例);非孤立性增宽组进一步分为合并软指标异常组(42例)、合并神经系统异常组(39例)、合并神经系统外畸形组(17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分组间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差异。结果:侧脑室增宽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伴发其他超声异常的概率分别为40.54%(45/111)、44.05%(37/84)和69.57%(1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进一步两两比较,轻度组与重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3)。轻、中、重3组的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16.22%(18/111)、11.90%(10/84)、13.04%(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不良妊娠结局率分别为9.91%(11/111)、10.71%(9/84)、13.04%(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孤立性增宽组和非孤立性增宽组的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7.5%(9/120)和22.45%(2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不良妊娠结局率分别为4.17%(5/120)和18.37 %(1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染色体结果阴性组和阳性组的不良妊娠结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重度侧脑室增宽伴发其他超声异常的概率增加,不同程度的胎儿侧脑室增宽与染色体因素无关,不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当侧脑室增宽伴发其他超声异常时,增加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  相似文献   

15.
李奎光  雷春香 《中外医疗》2012,31(16):176+178-176,17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诊断胎儿脑积水和脑室扩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孕周在17~40周的孕妇进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对诊断为胎儿脑积水和脑室扩张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彩超检出胎儿轻度脑室扩张23例,明显脑室扩张或者脑积水8例,本组病例合并其他畸形13例,其中脊柱裂5例,脑膨出及脑膜膨出1例,先心7例。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积水的符合率高,早期诊断率高,并且超声检查操作简便、随访性强、无电离辐射等优点,成为目前诊断胎儿脑积水和脑室扩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不同程度侧脑室增宽的胎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检测,并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探讨胎儿侧脑室增宽的遗传学检测及妊娠结局。方法 收集2016年3月~2020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的67例胎儿侧脑室增宽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7例按侧脑室增宽程度分为重度组、双侧轻-中度组、单侧轻-中度组,按照是否合并其他畸形分为孤立组和非孤立组,比较染色体核型和CMA在侧脑室增宽胎儿中的异常检出率,分析不同程度胎儿侧脑室增宽的妊娠结局。结果 67例病例中,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10.4%;CMA异常检出率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组中胎儿CMA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结局随访中单侧轻-中度组未发生神经系统异常,双侧轻-中度组中1例神经系统发育迟缓,且该例存在CMA异常;重度组7例中有6例选择引产,1例死胎。孤立组中,7例引产,其余44例分娩者未发生神经系统异常;非孤立组中14例引产,1例死胎,1例分娩,该例存在神经系统发育迟缓。结论 CMA技术可提高遗传学因素的异常检出率,能够为侧脑室增宽的产前咨询和预后评估提供更为精确的遗传学依据,侧脑室增宽的胎儿预后取决于是否合并有其他结构异常、染色体异常及侧脑室增宽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胎儿脑中线弯曲的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妊娠结局,探讨胎儿脑中线弯曲对严重神经系统异常的提示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3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脑中线弯曲的孕妇,分析其超声和MRI影像学资料、遗传学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12例为胎儿脑中线整体弯曲,6例为胎儿脑中线局部弯曲。整体弯曲的12例中11例为颅内多发异常,主要异常包括2例半侧巨脑畸形、3例脑皮质发育异常、3例双侧脑室重度增宽、2例单侧脑室重度增宽、1例疑似颅内出血及1例颅板下蛛网膜囊肿,其中1例合并颅外异常即法洛四联症。6例脑中线局部弯曲的病例中,5例诊断为脑皮质发育异常,1例诊断为颅内占位;5例脑皮质发育异常的病例中3例通过产前超声诊断,余2例通过MRI诊断;6例胎儿均未发现合并其他系统异常。脑中线整体弯曲的病例中4例进行遗传学检查,核型均未见异常。脑中线局部弯曲的病例中3例进行遗传学检查,包括1例核型及拷贝数变异(CNV)未见异常;1例CNV未见异常;1列核型及CNV未见异常,而全外显子检测显示TUBB3基因新发突变。12例脑中线整体弯曲的病例中8例选择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CNS)先天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经产前超声检查提示胎儿CNS可疑畸形的孕妇106例,均于48h内接受胎儿颅脑MRI扫描,有指征胎儿还接受染色体检查,同时对继续妊娠者予以持续跟踪随访。结果 106例胎儿CNS可疑畸形,72例MRI与超声诊断结果一致,以MRI诊断结果为参照,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68.0%(72/106);26例MRI更正超声诊断,其中5例超声检查显示脉络丛囊肿而MRI并未发现,随访超声复查显示囊肿仍存在,但胎儿生后无异常;8例MRI补充超声诊断,其中5例超声诊断为单纯侧脑室扩张,MRI补充颅内窝增宽、侧脑室室壁伴小脑回畸形分别4例、1例。结论对于胎儿CNS畸形,超声仍是首选的筛查手段;MRI检查作为产前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联合超声有助于胎儿CNS畸形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王健  周晓  朱青霞  丁显平 《重庆医学》2016,(4):472-474,477
目的 探讨系统超声检查在评价发现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对14 367例孕妇在孕20~26周(妊娠中期)、孕30~32周(妊娠晚期)分别进行系统超声检查1次.对异常和疑有异常者追踪随访,胎儿资料及影像图片均存于工作站中.结果 14 367例孕妇中经产后随访证实胎儿畸形398例(2.77%).妊娠中期检出胎儿畸形326例(81.91%),妊娠晚期新检出畸形51例(12.81%);两次系统超声共检出胎儿畸形377例(94.72%),明显高于中孕期1次系统超声检查检出率(P<0.01).漏诊21例(5.28%).结论 系统超声追踪可显著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在胎儿脑室扩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胎儿13896例,其中筛查出胎儿脑室扩张54例,对其进行分组和磁共振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54例超声诊断的脑室扩张中,磁共振检查无明显异常显示单纯脑室扩张42例(77.8%,42/54),脑室扩张的磁共振诊断率为22.2%(12/54),脑室扩张合并脑出血3例(5.5%),脑室扩张合并小脑发育不良2例(3.6%),脑室扩张合并胼胝体异常2例(3.6%),脑室扩张合并脑血管畸形2例(3.6%),脑室扩张合并颅脑占位2例(3.6%),脑室扩张合并脑脊膜膨出1例(1.8%).极轻度扩张组确诊2例(6.25%,2/32),单纯脑室扩张30例,轻度扩张组确定诊断3例(25%,3/12),单纯脑室扩张9例;中度组确定诊断3例(50%,3/6),单纯脑室扩张3例;重度确定诊断4例,(100%,4/4),与极轻度比较,中度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脑室扩张组38例胎儿中,磁共振检查确定诊断3例(7.89%,3/38),其中小脑发育不良2例,胼胝体异常1例.双侧脑室扩张组16例胎儿中磁共振确定诊断率为9例(56.25%,9/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例确定诊断的胎儿,10例选择了引产手术,对胎儿尸体进行病理检查,与磁共振检查结果完全相同,其余44例胎儿均正常分娩,且均为健康的新生儿.结论 磁共振检查可用于脑室扩张疾病的确定诊断,但因其价格昂贵、成像时间较长、声音较大等缺点不能完全取代超声检查筛查的地位,建议在超声诊断发现异常又不能明确诊断时,行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从而为临床的内外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