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为期3个月的人性照护护理措施.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自制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调查表作为评价工具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入组时,所有量表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各量表评分2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效地应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指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能提高患者的舒适感,改善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同时又有利于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为期3个月的人性照护护理措施。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自制的患者舒适度脯意度调查表作为评价工具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入组时,所有量表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各量表评分2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地应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指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能提高患者的舒适感,改善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同时又有利于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化疗中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情况及其对肛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11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盲选法,划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肛周感染情况、焦虑及抑郁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肛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不仅使肛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而且还能够帮助患者有效克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赛肤润联合碘伏在预防白血病化疗患者肛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化疗期间采用0.5%碘伏坐浴,观察组化疗期间先采用0.5%碘伏擦拭肛周皮肤,待干后再给予赛肤润外涂;比较两组肛周感染、肛周并发症、心理状况、疼痛情况、住院时间、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等。结果:观察组肛周感染率、肛周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O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赛肤润联合碘伏可明显预防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发生,降低肛周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陆宇  钟丽萍  潘月芬   《护理与康复》2020,19(5):42-44
目的观察严准精细照护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严准精细照护实施前后分组,2018年1月至8月(实施前)收治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实施后)收治的5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急性白血病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肛周感染严准精细化照护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肛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肛周感染预防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准精细照护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基于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正念冥想训练对尿道下裂患儿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126例尿道下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基于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正念冥想训练,比较两组患儿的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及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华生人性照护理论的护理干预联合正念冥想训练应用于尿道下裂患儿,能够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白血病患儿化疗后肛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60例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患儿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干预措施后肛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经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后,试验组肛周感染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患儿,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在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创伤性高位截瘫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施以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摆脱或缓解负性情绪的困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人照护模式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肠造口患者,按住院号尾号单双数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直肠癌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整体护理基础上,按照全人照护模式的护理理念进行护理干预,采用QLQ-C30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焦虑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及SDS、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及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全人照护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术后自理能力,改善患者心理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爱照护模式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60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行普通照护模式,观察组行关爱照护模式;分别在治疗前、干预1周后及出院1个月后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及症状自评状况。结果:干预1周和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且对照组SDS低于治疗前(P0.05);护理1周后对照组SCL-90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及其他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干预1周和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SCL-90中除敌对和偏执外,其余各项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关爱照护模式理念先进,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提示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精神护理和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可以很好地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对36例老年痴呆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及为家庭照护者提供护理技术指导,同时对家庭照护者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测评,比较干预前后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状况。结果干预前后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47.22%和22.22%;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1.67%、16.67%,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照护者大多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需给予心理支持、护理技术及生活护理的服务和指导,以缓解家庭照护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照护水平,从而提高患者和家庭照护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效果。[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参与本研究病人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干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结果]SDS评分组间比较干预前试验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S评分组间比较干预前试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S评分及SAS评分组内比较试验组干预后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抑郁和焦虑评分较高,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病人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6月10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6年7~8月107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组,执行白血病患者肛周感染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肛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可降低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的肛周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对吸毒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60例吸毒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按常规管教,对照组进行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为期2个月的人性照护管教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作为评价工具,出院后,分别于2 w、1个月和2个月进行随访和尿检.结果 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其后的随访中观察组复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在吸毒者中的康复应用,不但能利于吸毒者的康复,而且能强化吸毒者的戒毒心理,对预防复吸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多元化优质护理对白血病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白血病病人2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多元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负面情绪状况、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并发感染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口腔、肛周、导管、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白血病病人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各类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将80例RA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方法进行2周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评分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RA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希望理论干预对晚期肝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以2013-01—2014-09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住院的180例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加希望理论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和抑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AS和S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SAS评分和SDS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希望理论干预护理可有效缓解晚期肝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胸痹伴焦虑、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本院心血管病房住院治疗的117例胸痹伴焦虑或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9例,试验组58例。对照组接受心血管疾病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时间为8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作为评价工具。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S、SDS指数、SAQ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SAS、SDS指数、SAQ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胸痹伴焦虑或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术后恢复的影响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9月在本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住院患者101例,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普外科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及1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和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的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患者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能有效降低腹腔镜术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对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