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蛇藤提取物体外抑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南蛇藤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方法:MTT法对南蛇藤提取物的分离成分进行初步筛选,在此基础上用吖啶橙(AO)/溴化乙锭(EB)双重荧光染色法观察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作用。结果: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40mg/L对SGC-7901细胞有明显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
榄香烯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文峰  李校堃  谭毅  桂飞  蔡绍晖 《中药材》2006,29(12):1322-1326
目的:观察榄香烯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榄香烯体外处理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榄香烯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榄香烯能抑制B16细胞增殖,使细胞停滞于G0/G1期,S期细胞明显减少,其作用呈明显浓度依赖性。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均提示:在本实验条件下,榄香烯可诱导B16细胞凋亡,其诱导作用亦显示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发现:榄香烯可诱导B16细胞原癌基因bcl-2表达降低,抑癌基因p53表达增强。结论:榄香烯在体外通过干扰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明显抑制B16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癌基因bcl-2表达减少、p53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麻疯树叶提取物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麻疯树叶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并用Annexin-V-FIFT/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 麻疯树叶提取物能抑制A375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引起细胞形态学的改变,这些影响呈药物浓度剂量依赖性,并与药物作用时间正相关.结论 麻疯树叶提取物在体外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其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4.
姜黄素抗小鼠黑色素瘤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飞  马伟峰  蔡绍晖  李校堃  谭毅  周春玲  陈宏远 《中药材》2008,31(11):1685-1689
目的:探究姜黄素抗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与Bcl-2、P53、肿瘤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关系。方法:构建C57BL/6 J移植性小鼠B16黑色素瘤模型考察姜黄素对黑色素瘤体生长的影响,MTT法检测姜黄素对B16细胞的增殖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Bcl-2、P53基因的表达,HPLC分析技术检测姜黄素对C57BL/6 J小鼠B16黑色素瘤组织内GSH水平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对C57BL/6 J移植性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姜黄素作用B16细胞24h,Bcl-2蛋白表达减弱,P53蛋白表达增强;姜黄素使C57BL/6 J小鼠B16黑色素瘤组织内的GSH含量下降。结论:姜黄素体内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的生长;体外抑制B16细胞的生长,并能诱导部分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P53蛋白的表达及耗竭肿瘤组织内GSH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蜂王浆冻干粉含药血清对小鼠B16BL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蜂王浆冻干粉大鼠灌胃1d、3d10d的含药血清与小鼠B16BL6黑色素瘤细胞体外培养,MTT比色法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给药10d组血清能显著抑制B16BL6细胞的增殖,不灭活血清作用强于灭活血清,其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40%浓度作用最强。而给药1d、3d组血清抑制效应不明显。结论:蜂王浆冻干粉含药血清能抑制B16BL6细胞的增殖,其效应随大鼠给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提示蜂王浆刺激机体产生自体活性物质在其抑瘤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对Hepal-6细胞荷瘤小鼠肝癌移植瘤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顺铂组及南蛇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于左前肢腋部皮下接种小鼠肝癌细胞株Hepal-6(1×106)0.1ml/只.接种后2周,顺铂组腹腔注射顺铂1mg/kg,南蛇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药液浓度为10、20、40mg/kg,连续给药28d,末次给药24h后,检测肿瘤重量、移植瘤组织内肿瘤细胞的凋亡,检测移植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南蛇藤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平均瘤重均有所减少(P<0.05或P<0.01);南蛇藤中、高剂量组移植瘤内凋亡的肿瘤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增多,同时VEGF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 一定浓度的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对Hepa1-6细胞荷瘤小鼠肝癌移植瘤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顺铂组及南蛇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于左前肢腋部皮下接种小鼠肝癌细胞株Hepa1-6(1×106)0.1ml/只。接种后2周,顺铂组腹腔注射顺铂1mg/kg,南蛇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药液浓度为10、20、40mg/kg,连续给药28d,末次给药24h后,检测肿瘤重量、移植瘤组织内肿瘤细胞的凋亡,检测移植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南蛇藤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平均瘤重均有所减少(P<0.05或P<0.01);南蛇藤中、高剂量组移植瘤内凋亡的肿瘤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增多,同时VEGF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一定浓度的南蛇藤乙酸乙酯提取物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中药狼毒提取液(LD extrat,LDE)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探讨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狼毒提取液处理的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B16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分别在24,48和72 h测定狼毒提取液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狼毒提取液诱导细胞凋亡的现象以及细胞形态的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研究细胞凋亡有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狼毒提取液对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并呈现一定的时效和量效关系.狼毒提取液作用黑色素瘤B16细胞24 h后,能诱导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分析证实狼毒提取液能下调抗细胞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和上调促细胞凋亡蛋白Bax的表达,从而导致Bcl-2/Bax蛋白比率下调、引起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存活率降低.结论 狼毒提取液下调抗细胞凋亡Bcl-2蛋白和上调促细胞凋亡Bax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Bax蛋白比率可能是狼毒提取液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生长重要作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鹅不食草不同提取物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生长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制备鹅不食草不同提取物,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各提取物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鹅不食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该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鹅不食草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有一定的抑制,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作用最明显,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曲线,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结论:鹅不食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能是其抗鼻咽癌作用的有效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藤黄酸诱导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MTT试验检测新藤黄酸对B16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采用Hoche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新藤黄酸对B16细胞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新藤黄酸对B16细胞的超微结构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p-PI3K,Akt,p-Akt,p-mTOR,PTEN蛋白的变化以探讨新藤黄酸诱导B16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结果:新藤黄酸对黑色素瘤细胞B16生长和增殖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并随着新藤黄酸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活力明显下降;Hoche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新藤黄酸处理的细胞中呈现明显的凋亡特征;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新藤黄酸作用B16细胞后,细胞发生明显凋亡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表明p-PI3K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下降;p-Akt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下降,而PI3K,Akt蛋白表达量基本不变,p-mTOR蛋白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PTEN蛋白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结论:新藤黄酸在一定的时间和浓度范围内能够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北寄生提取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光镜观察细胞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0.3mg.mL-1北寄生提取物处理24h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抑制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光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凋亡形态的改变;0.3mg.mL-1北寄生提取物处理4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为24.7%。结论:北寄生提取物不仅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又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的抗小鼠恶性黑色素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标记小鼠B16黑色素瘤(B16-Luc)细胞,MTT比色法和Annexin V/PI双标记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BALB/c小鼠腋下接种B16-Luc细胞制备荧光黑色素瘤动物模型,腹腔注射4和8 mg/kg As2O3治疗25天,小动物光学活体成像系统连续动态观察肿瘤生长;治疗末期处死动物、剥离肿瘤块、制片,HE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病理和新生微血管形成。结果:1.0~32.0μmol/L As2O3体外显著抑制B16-Luc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活体成像技术观察显示As2O3在体内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B16-Luc恶性黑色素瘤的生长,肿瘤组织中新生微小血管显著减少,肿瘤组织中心呈明显坏死改变。结论:As2O3体外诱导小鼠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主要通过降低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促使肿瘤坏死而发挥抗恶性黑色素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罗仙子提取物体外对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罗仙子提取物处理人白血病HL-60细胞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率;采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罗仙子提取物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同时诱导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结论:罗仙子提取可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蛇葡萄素抗B16黑色素瘤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德育  罗曼 《中药材》2001,24(5):348-350
目的:研究蛇葡萄素对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血清药理学方法考察不同剂量的蛇葡萄素含药血清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分别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进行评价。结果:0.420mmol/kg、0.560mmol/kg剂量组的C57BL/6小鼠含药血清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与空白血清中加入浓度相当的蛇葡萄素的抑制率相同;两个剂量组的含药血清使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指数分别降低了19.1%、21.7%。结论:蛇葡萄素在血药浓度达峰期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抑制可能以原型物形式起作用,抑制细胞的DNA合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对B16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给药,37℃5% CO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B16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收集对数期细胞,终浓度10%的小鼠含药血清,分别作用12,24,48 h.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血清对照组、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组(高、中、低3个剂量组)、顺铂组,每组含5个样本数.分别应用MTT法、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法检测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对B16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作用12,24,48 h,与同时间段空白对照组和血清对照组相比,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Bt6恶性黑色素细胞增殖,中剂量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组24,48 h抑制率为50.22%,53.81%,且48 h与24 h相比没有显著性变化;与空白对照组和血清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组、顺铂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9.70±0.98)%,(25.21±1.03)%,(21.31±1.00)%,显著促进B16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P<0.05),但顺铂组凋亡率高于中剂量中药组,低于高剂量中药组.结论: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抑制B16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促进B16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这可能是加味四君子汤抗恶性黑色素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马齿苋提取物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丽敏  张学武 《四川中医》2007,25(12):15-16
目的:观察马齿苋提取物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马齿苋提取物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马齿苋对肺癌A549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马齿苋提取物可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马齿苋提取物可诱导细胞凋亡;同时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多数细胞阻滞于G2/M期,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马齿苋提取物可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莲房原花青素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莲房原花青素(procyanidins from the seedpod of the lotus,LSPC)对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B16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以MTT法和细胞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测定LSPC的抗肿瘤活性;电镜观察LSPC对瘤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LSPC对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LSPC对瘤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结果LSPC对B16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与作用时间和浓度呈时效和量效关系,并可诱导瘤凋亡效应,最大抑制率达84.5%,使瘤细胞阻滞于S期;瘤细胞内Ca2+浓度显著升高;细胞有典型的凋亡形态。结论LSPC是以诱导凋亡的方式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其凋亡作用可能与细胞被阻断于S期和Ca2+浓度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珍珠梅提取物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武  崔长旭  陈丽艳 《中药材》2007,30(6):681-684
目的:观察珍珠梅提取物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珍珠梅提取物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HepG-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同时结合倒置显微镜、HE染色、透射电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p53的蛋白表达,观察其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珍珠梅提取物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珍珠梅提取物可诱导细胞凋亡;同时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多数细胞阻滞于G2/M期,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前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p53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性改变(P<0.01)。结论:珍珠梅提取物可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相思子蛋白P2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生长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法观察相思子蛋白P2对B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B16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JC-1染色法检测相思子蛋白P2对B1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相思子蛋白P2 50、75、100μg/kg连续灌胃给药10天,观察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移植性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相思子蛋白P2对B16细胞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值为4.6×10-3μg/ml,浓度为1μg/ml时抑制率可达95.45%;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相思子蛋白P2主要将细胞周期滞留在S期,阻断向G2/M期发展,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相思子蛋白P2可明显诱导B16细胞凋亡。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相思子蛋白P2可显著降低B1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相思子蛋白P2口服给药对小鼠B16移植性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100μg/kg抑瘤率达53.75%,有明显剂量-效应依赖关系,且对胸腺和脾脏质量指数的影响较环磷酰胺小。结论:相思子蛋白P2于体内外均可显著抑制B16细胞的生长,此作用与阻止肿瘤细胞增殖周期,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火炭母提取物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MTT法筛选火炭母各部分提取物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活性作用部位;于荧光显微镜下采用Hoechst 33258凋亡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形态变化;通过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法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火炭母乙酸乙酯供试液对HCT-116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强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作用48小时后其IC50值为120.04 mg/L;凋亡染色显示有细胞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火炭母乙酸乙酯供试液能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火炭母乙酸乙酯供试液能抑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