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顽固性频发性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采用心室激动顺序与起搏标测法进行室性早搏标测定位,标测到室性阜搏最早激动点较体表心电图QRS波提前20m。以上或消融电极起搏心电图QRS波图形与室性早搏图形完全一致时放电消融。结果18例中全部成功,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频发室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标测方法的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6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随机分组(起搏标测组和起搏+最早激动点联合标测组)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起搏标测组和联合标测组各33例,两组分别成功消融32例,总成功率为96.8%,无严重并发症出现。但起搏标测组和联合标测组的手术及X线曝光时间不一致,分别为(72.87±23.34)vs.(58.56±20.56)min(P<0.05)和(7.59±2.67)vs.(6.13±1.71)min(P<0.05)。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起搏和最早激动点联合标测可缩短手术及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3.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导管标测及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临床症状显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动态心电图记录室性早搏(16900.6±7094.9)次/24h。分为两组:常规消融组18例按射频消融常规术式行置管、标测与消融,单导管消融组30例采用单导管射频消融术。所有患者均采用起搏标测,以起搏与自然发作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至少有11个导联相同作为消融靶点。结果消融术后动态心电图记录早搏(857.9±2605.6)次/24h,常规消融组与单导管消融组消融后室早分别为(824.6±2485.1)次/24h和(877.8±2716.9)次/24h,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消融成功率分别为88.8%和9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射频消融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采用单导管消融术式同样安全有效,且操作更为简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室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进行了导管射频消融,男12例,女18例。年龄(46±12)岁,采用起搏标测和激动顺序标测,前者以起搏时与室早QRS波形态完全相同点为消融靶点,后者以早搏时最早心室激动点为消融靶点。结果30例患者中,特发室性心动过速(IVT)12例,右室IVT8例。其中6例成功靶点局电图较体表QRS波群提前(25.3±5.6)ms,左室IVT4例,3例起源于左室后间隔,成功靶点局部电图提前(29.1±6)ms。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4例,成功3例,顽固性室性早搏14例,消融均成功,24h动态心电图记录消融前后室早数为(20416±1891)次/24h和(122±140)次/24h(n=19,P〈0.001)。所有患者无任何并发症,随防(72±10)个月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症状消除率91%,复发率4.3%,随防期间亦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对IVT及顽固室性早搏具有很高成功率,对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VT成功率稍微较低,射频消融对室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28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21例为右室流出道室早,7例为左心室特发性室速(左室后间隔起源)。分别采用起搏标测或起搏与激动顺序标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标测消融。结果消融成功25例,好转1例,失败2例,成功率89%。结论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图形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及如何鉴别左室流出道摩性早搏。方法:体表心电图12导联定位,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相结合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图形室性早搏(QRS呈左束支阻滞图形,Ⅱ、Ⅲ、avF呈高幅R形态)36例。结果:36例射频消融成功率100%。体表心电图可初步判断其发生部位。34例在右室流出道消融成功,2例R波移行在V2,右室流出道消融未成功,后在左室流出道消融成功。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室早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复发率低,明显改善症状。右室流出道图形室性早搏大部分可在右室流出道消融成功,但如果胸前导联R波移行≥V2,注意左室流出道起源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1例频发室性早搏的常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分析其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动态心电图示为频发室性早搏,频率>1万次/24 h,多为二、三联律,并有3例合并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右室流出道28例,左室流出道8例,左室心尖部1例,二尖瓣环1例,三尖瓣环2例,起源部位无法确定1例。射频消融治疗即刻成功39例,失败2例,成功率为95.1%,失败率为4.9%。术后1周复查动态心电图37例无室性早搏出现,2例出现偶发室性早搏,均无明显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无并发症发生。成功术后,由室性早搏引起的症状未再发生,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术前分析患者发作时常规心电图特征,初步定位室性早搏的起源部位,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射频消融为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性早搏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 :2例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4 3、 56岁 ,间歇频发室性早搏伴心悸、胸闷 7~ 10月 ,曾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美西律、普罗帕酮等药物 ,效果不佳。查体、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未见异常。术前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 :经股静脉送入标测大头电极导管至右心室 ,进行逐点起搏标测 ,起搏时QRS波形态与自发室性早搏在体表 12导联上完全一致的部位为消融靶点 ,以 15W放电 ,如果室性早搏明显减少或消失 ,加至 2 5~ 30W ,巩固放电 180s。观察 30min无室性早搏发生 ,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射频消融术对频发室性早搏与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观察并随访10例经RFCA治疗的室性早搏患者;对2例多源性室性早搏患者作了术前心室起源点的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检测。结果消融成功7例,失败2例,复发1例;DTI检测2例,心室起源点与术中电生理心内导管标测相吻合。结论RFCA是目前值得启用的治疗频发室性早搏伴VT的新方法,但冠心病人成功率可能偏低;DTI作为非创伤性标测起源点,有较好的探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探讨射频消融术对频发室性早搏与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 观察并随访10例经RFCA治疗的室性早搏患者;对2例多源性室性早博患者作了术前心室起源点的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检测。结果 消融成功7例,失败2例,复发1例;DTI检测2例,心室起源点与术中电生理心内导管标测相吻合。结论 RFCA是目前值得启用的治疗频发室性早搏伴VT的新方法,但冠憬病人成功率可能偏低;DTI作为非创性标测起源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